当前位置 首页 东京明星女友是恋爱脑,怎么办 第四章 我会守好家的【求推荐票,求追读】

《东京明星女友是恋爱脑,怎么办》第四章 我会守好家的【求推荐票,求追读】

作者:小短菌 字数:1917 书籍:东京明星女友是恋爱脑,怎么办

  既然定下了开盒子铺,梅娘就让韩向明他们帮着打听出租的铺面。

  武大娘不放心,想让他们在北市口附近寻铺面,两家离得近,可以互相照看。可是北市口这边本就是繁华的地段,空着的铺面寥寥无几,适合开盒子铺的就更少了。是以韩向明和娟娘在外头打听了好几日,都没有结果。这日早上梅娘照例留在家里帮着武大娘卖烧饼,韩向明两人则一早就出门了。

  正忙碌着,人群里钻出一个年轻小伙子来,喊了一声:“武大娘!”

  “哎!”武大娘高声应了,抬眼见是熟人,便笑道,“金祥来啦,今日儿你吃几个烧饼?”

  “我不买烧饼……”金祥被后面的人挤了几下,忙说道,“大娘家是不是在找铺子?怎么不去找我问问?"

  武大娘手里活儿不停,说道:“从你手里过去,又被你扒层皮!寻你个小黑心肝的干什么?”

  金祥被武大娘骂了一句也不恼,笑嘻嘻地说道:“大娘又跟我说笑了,我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挣大娘的钱啊!我在街上做牙人也有七八年了,你问问街坊邻居,我坑过大家没有?"

  有人听着热闹,凑趣道:“没有!没有!”

  武大娘扑哧笑了,说道:“你少跟我油嘴滑舌的,有什么事儿赶紧说,没瞧见我这儿正忙着吗?"

  梅娘听见他们说话,也转过头来,听听那金祥怎么说。

  “我昨儿听说花市那儿有个铺子正要出租,从咱们这儿往西边一走就是,才隔了一条街,再往西就是崇文门大街,位置是没得挑,还是上下两层的呢,大娘,您有空儿跟我去看看?"

  听说这铺子离家里这么近,武大娘很是心动。

  梅娘听说这铺子竟有两层,也颇有兴趣。

  "那铺子有多大?从前是做什么的?"

  金祥刚要回答,却被人不小心踩了脚,不禁哎呦一声。

  “梅姑娘要是感兴趣,我这就带你过去看看?”

  梅娘略一思索,对武大娘说道:“娘,那我先去看看。”

  武大娘这会儿实在是忙得走不开,只好点点头,又要武鹏武兴跟着去。

  梅娘阻拦道:“家里这么忙,让他俩留下帮忙吧。那地方又不远,我一个人过去

  就是。”金祥在一旁拍着胸膛保证:“武大娘,梅姑娘跟着我去,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那金祥是熟人,虽然性子跳脱了些,却是个知根知底的,武大娘想想便应了。

  梅娘解下围裙,拍了拍身上的面粉,跟着金祥出了门。

  金祥是梅娘的铁杆粉丝,平日就很喜欢吃武家的烧饼和把子肉,连卤蛋和卤豆干等小菜也都十分钟爱。

  这会儿好不容易有了近距离接触偶像的机会,金祥跟在梅娘前后热情无比,不是问东坡肉什么时候做,就是问冬日里还能不能喝上水果茶之类的话。

  他说上七八句,梅娘才会偶尔应上一声或者点点头,饶是这么着,还是碍了某人的眼。

  梁坤才走出胡同口,就看见梅娘跟着金祥离开的背影。

  他想起那日梁付氏说的话,脸上划过一抹阴霾。

  他来不及思考,抬脚就跟了上去。

  看着金祥和梅娘有说有笑,在大街上堂而皇之地走着,梁坤只觉得胸口越发憋闷。走到花市附近,金祥让梅娘在一处茶摊旁等着,自己则跑去人家里要钥匙。梅娘难得这个时辰出来逛,便四下看了看,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或者吃食。她看到对面一个小摊在卖风车,想着武月和小石头肯定喜欢,就想过去买几个。谁知她才走了两步,就听见一个故作矜持的声音。

  “武二姑娘,请留步。”

  梅娘停顿了片刻,才意识到自己就是人家口中的武二姑娘。谁会叫人家武二姑娘啊,难不成是个二百五?

  待回过头看到不远处紧绷着一张脸的梁坤,她心里就更不爽了。跟渣男做邻居就是这一点不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真是不胜其扰。她看见梁坤,连个白眼都懒得翻,转过身依然直奔风车摊。没想到梁坤却追了上来,再次大声喊道:“武梅娘!”梅娘转过头,厌恶地瞟了他一眼。

  "你瞎叫唤什么?姑娘我耳朵还没聋呢!"

  梁坤被噎了一下,胸口越发气闷了。

  他用力喘了几口气,才能说出话来。

  “我有一句良言相劝……”

  他努力板起脸,正酝酿情绪要来一段声情并茂的演说,却见梅娘一脸的不耐烦。

  “什么良言?我不想听。”

  这人怕是有什么毛病,一大早上跑到她面前来指手画脚。

  梁坤觉得自己的胸口要憋炸了,强忍怒气说道:“哼,你我街坊一场,我只是不忍见故人之女沦落到风尘之地,你要自甘下贱,难不成就没想过你的名声吗?"

  “名声?!"梅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冷冷地看着梁坤,说道,“我的名声为什么这么差,不全是托了你和你娘的洪福?你还有什么脸跑到我面前来大放厥词?"

  跟原身退亲的不是他梁坤吗?在外面散播谣言的不就是梁付氏吗?泼她一身脏水,现在居然还敢跑来跟她叫嚣,是谁给他的狗胆?

  梁坤哼了一声:“无风不起浪,之前我还不信,今日我亲眼看见你跟男人走在一起说说笑笑,丝毫不知道回避,你一个姑娘家,还要脸不要?"

  "呸!”梅娘真是怒了,骂道,“你算哪个葱,我跟谁说笑,关你屁事!"

  梁坤被骂得倒退了两步,动了动嘴唇,忽然说道:“我知道跟你退亲的事,对你打击很大,但是你不该就此堕落啊,更不能因此就迁怒贞娘,她已经跟我定了亲,却因此受了连累……"

  梅娘现在连气都气不出来了,这是什么奇葩的脑袋,能把这些事儿联系到一起?

  “什么贞娘?天天来我家卖烧饼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谁知道你家贞娘是哪头蒜?你跟谁定亲,跟我有什么关系?"

  梁坤皱眉说道:“你就别嘴硬了,要不是为了我,你怎会那样对待贞娘?贞娘一向贤淑柔静,不像你这么俗气,还这么泼辣,定是你欺负了她。"

  梅娘忽然觉得,她跟梁坤争辩,根本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侮辱自己的智商。

  "对对对,是是是,你家贞娘什么都好,比仙女都好!求求你别跟我说话了,免得被贞娘知道了,会生你的气!”

  梅娘一心希望他赶紧滚蛋,别在这里耽误自己的正事。

  没想到梁坤却腰肢一挺,一脸的与有荣焉。

  “贞娘宽和大方,定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跟我计较的,上次你往她的汤里放地龙,泼了她一脸羊汤,她都没抱怨呢!"

  梅娘觉得自己对梁坤智商的认知还是过于乐观了,她看着梁坤,眼睛里满是关爱智

  障的眼神。梁坤被她看得发毛,板脸问道:“你看我干什么?”

  梅娘摇摇头,移开了视线。

  “我在想,你这个脑子,是怎么考上秀才的?”

  她回过头,看到金祥已经回来了,正一脸兴致勃勃的表情望着他俩,显然吃瓜吃得正嗨。

  见梅娘看向自己,金祥赶紧凑过来,笑道:“让梅姑娘久等了,钥匙已经拿到了,咱们这就过去看看?"

  梅娘摆摆手,说道:“今日出门就碰上乌鸦叫,兆头不好,不去了!”说完,她过街去买了两个风车,径直回家去了。

  金祥忙了一早上,不料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满腔怒气都冲着梁坤去了。"梁秀才,你跟梅姑娘说了什么?怎么好好的,她就不去了?"

  要不是对方有个秀才的功名,他甚至以为梁坤是要改行做牙人,跟自己抢客户了。

  梁坤这才看到跟梅娘说笑了一路的人是金祥,他自然知道金祥是做什么的,不由得沉默下来。难道梅娘真的只是来看铺子的,而不是跟男人逛街来了?

  “她……来看铺子干什么?”犹豫半晌,梁坤还是忍不住问道。

  金祥哼了一声,说道:“你还不知道吧,梅姑娘要开酒楼呢!我听卖酒的老陈说,她一个猪头肉的方子就卖了五百两银子!"

  想起梁坤前不久才跟梅娘退了亲,他冷笑道:"这么一个摇钱树要是进了你家的门,啧啧……"他随即想到梅娘这棵摇钱树也不能落到别人家,连话都不想再跟梁坤多说,赶紧追梅娘去了。梁坤站在原地,一时间回不过神来。

  梅娘……要开酒楼了?

  五百两银子

  他一时间只觉得天旋地转。

  梅娘不就是会做个饭吗?怎么一个方子就能卖这么多钱?!看梅娘拿了风车回去,武月和小石头立刻欢呼着跑了过来。梅娘赶紧扶住小石头,把一个风车塞到他手里,另一个则给了武月。

  "小石头,这样用嘴吹,呼呼,风车就转起来啦!"

  这会儿客人刚好没那么多了,武大娘见她回来了,忙问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铺子看得怎么样?"

  梅娘不想让武大娘担心,含糊道:“金祥取钥匙去了,

  晚点儿咱们一起再去看吧。”

  偏偏这时金祥追了过来,一见梅娘就说道:“梅姑娘别跟那么一个没眼色的东西生气,咱们该看铺子还得看啊……"

  武大娘两道眉毛一下子就立了起来:“哪个没眼色的东西?怎么回事?梅儿被人欺负了?”

  梅娘见瞒不过去,只好说道:"遇到了梁坤,我骂了他几句。"

  武大娘还不知道梅娘的性子?要不是梁坤惹了她,她哪里会主动招惹梁坤,更别提骂人了。

  "这个小兔患子,老娘就不该饶了他!”武大娘把围裙一扔,抄起扫帚就冲了出去,“老娘这就找他家,不把他的蛋黄子打出来,老娘跟他姓!"

  金祥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倒把武大娘招出来了,吓得死死堵住门口。

  "大娘别生气,都怪我多嘴!”他一手拦着门,一边虚虚地打了自己两下嘴巴,“都怪我没照看好梅姑娘,回头我准去骂梁秀才!大娘,梅姑娘,咱们正事要紧,还是先去看铺子吧!"

  武大娘这要是冲出去打了梁坤,那梁家能饶了武大娘吗,梅娘他们一家更不是好欺负的,哪里肯吃亏?

  两家要是打起来,谁还顾得上看铺子?他这生意还要不要做?

  金祥虽然瘦得跟小鸡仔似的,可死死扒着门框不撒手,武大娘扒拉他好几下,他都没动。

  武大娘骂了他几句,自己也撑不住笑了:“你个鬼精鬼精的猴崽子,今日要是不跟着你去看铺子,你连门都不能让我出吧?"

  金祥笑嘻嘻地说道:“我这不是怕大娘生气吗?大娘,梅姑娘,您二位消消气,等看完铺子回来,您老要去西天取经,我都不带拦着的!"

  “你娘才去西天!”武大娘骂了一声,又看向梅娘,"梅儿,你怎么说?"被金祥这么插科打诨,梅娘也忍不住笑了。

  "既然钥匙都拿到了,那咱们就去看看吧。"

  武大娘大手一挥,一家人把手里的活计放下,浩浩荡荡去了花市。

  武大娘一边走,一边丈量着路程,到了铺子见这里离烧饼店不过一百多丈的脚程,心里就有了三分满意。

  >

  古代没有自来水,水源可是非常重要的,虽说做饭煮茶的水可以让卖水的人送,可平日里洗碗擦地的水还是要自己去打。

  南城这附近多是苦水井,用作日常洗涮足矣。

  梅娘听金祥说约莫三十丈远的地方就有一口苦水井,才跟着金祥进了铺子。

  这里原本开的是一间茶馆,分上下两层,一楼是大堂,二楼是雅间,从一楼后门出去就是后院,后院东西各有五六间房,可以放杂物也可以住人。

  茶馆显然刚退租没多久,桌椅家什还没搬走,地面散落着许多杂物,不曾好好打扫。

  梅娘看了一圈,除了厨房有些小,一些门窗等需要重新油漆修缮,她对这铺子还算满意。

  武大娘看见后面有空屋可住人,就越发喜欢这里了。梅娘看过了铺子,就问金祥:"这铺子租金多少?"金祥小心地看了武大娘一眼,说道:“房主要一个月....一百两银子。”

  "什么?一百两!?"

  听到这个报价,武大娘果然暴跳起来。

  "金祥,我就说你是个小黑心肝的,你当我们是冤大头啊?"

  金祥被喷得无处可躲,只好可怜巴巴地说道:“大娘有所不知,这铺子的房主有些来头,您瞧前面就是南城兵马司,能在这条街上开铺子的得是什么人?再说,这铺子虽然贵了些,可是足有您家十几个大,所以……"

  他一个劲儿解释,梅娘却只是摇头。

  "这花市虽然热闹,可前有崇文门大街,后有北市口,这里算不上什么繁华地段。"

  武大娘忿忿道:“我们在这儿活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这地段是什么价儿吗?”

  武家虽小,却在胡同口,又临着北市口的大街,位置是极好的。

  武家这店铺要是租出去,一个月也就七八两银子,这里虽大,位置却不够好,因此一百两银子的价格的确是贵了。

  梅娘对金祥说道:“金大哥,你做了这么多年牙人,当知道这地段这么大的铺子该租多少钱,我并不想占房主的便宜,只要个公道的价格,你什么时候能把租金讲下来,什么时候再来找我。"

  听了这话,金祥便知道梅娘是看中这铺子了,忙答应了

  下来。

  这金祥不愧是做牙人的,不知怎么劝动了房主,果然把价格降到一个月八十两银子,只不过要签五年的契约,一次交一年的租金。

  对梅娘来说,签五年的契约倒没什么,只是交一年的租金有些为难。

  一个月八十两银子,一年就是九百六十两,梅娘和武大娘手里的银子凑一凑倒是能凑出来,但是交过了租金,余下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梅娘把之前得的那些布匹和首饰通通当了,也不过当了五十两银子。这五十两银子,就是她的启动资金了。

  她托金祥去寻原来开茶馆的人,花了二十两银子,把桌椅都买了下来,那人正愁这些东西没地儿处置,知道梅娘要买顿时大喜过望,又把厨房的灶具,后院的半屋子柴火,各种零七八碎不值钱的家什都白送给了梅娘。

  梅娘花了三两银子定了个牌匾,铺子取名为,梅源记。

  交了房租,拿到钥匙那一天,韩向明和娟娘就搬到店里去住了。不用梅娘交代,两个人打了水,把这楼上楼下,桌椅板凳,通通擦了个干干净净。

  武大娘舍不得小石头跟着去吃灰,便把小石头留在家里,好在这些日子小石头跟武月和云儿已经处得极好,娘亲不在身边也不闹,倒是省事得很。

  梅娘又添置了一些厨具,砌了几个小灶,定了些食盒,买了些盘碟碗勺,以及米面粮油。

  这么一路买下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梅娘要在花市开酒楼了。

  邓家的铁匠不肯要梅娘订厨具灶具的钱,只说回头去梅娘店里吃饭的时候再抵账。

  彭大海哥俩把炉子砌得又快又好,郭家的木匠跑过来把坏掉的门窗都修理一新,却都不肯要工钱。

  豆腐店的张二两口子主动问她要不要买豆腐做菜,月底结账就行,同样做的还有孙屠户和何掌柜。

  王三哥和老六每日下了工都假装路过花市,问韩向明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有一天还居然拉了一车柴送过来。

  就连双儿都送了许多门帘椅套之类的布制品过来,说是韦姑娘给梅娘开店的贺礼。

  面对这么多的善意,梅娘只觉得满满的感激。

  偏偏他们还什么都不肯要,说唯一的要求就是梅源记快点儿开起来,他们就可以早点儿来吃好吃的了!

  梅

  娘只好化压力为动力,一心扑在新店的开业筹备上。

  新店开张三把火,梅娘知道梅源记的位置不临近最繁华的大街,所以必须要靠品质取胜,她抓紧时间研制菜谱,经常做一些菜让家里人尝尝,最好提出意见。

  比如今日她想起被誉为“天下美味”的北京烤鸭,就想做给大家尝尝。

  取一只五六斤重的肥鸭,取出内脏,切掉鸭脚和鸭翅,然后把鸭子内外清洗干净。饴糖按照一比六的比例加滚水,用饴糖沸水浇烫鸭身,从上至下浇烫三四次。已烫皮挂色的鸭子挂在阴凉通风处,使鸭皮变干。晾干的鸭子放入烤炉,烤制一顿饭的功夫。烤鸭出炉后,马上在外皮刷一层香油,让鸭皮变得光亮无比。

  红褐色的烤鸭一出炉,就吸引了全家人的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