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麟行 西南风云 九十八 变局

《逆麟行》西南风云 九十八 变局

作者:一叁贰六 字数:2793 书籍:逆麟行

  五日后,亦天航一早出发,午时如约上了擒王寨,因担心擒王寨那两位首领反目生变,便带了兵马前来。

  收编城防营一千五百人、资中带出来的健卒一千人、呼隆的两百人,手下这些人除了黄发才率领几十人留守大营,其余人等尽皆带来了。

  擒王寨,冯遵将军府。

  冯遵、姜玄北、姜广隶及寨中另几个都尉分主次落座,这擒王寨的骨干都到齐了。

  亦天航作为客人,于上座端坐,正打量着这各怀心思的众人,心中冷笑道:“想归顺南齐,去图那荣华富贵?没门!本将以后复仇还要你等出力呢!”

  冯遵今日竟是全副铠甲,宝刀在侧,极为郑重,只见其清了清嗓,说道:“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所为何事,诸位心中应该有个大概了吧,此事耽搁已久,早就该定下了,之前所托非人,本将之过啊!”

  冯遵话音刚落,只听姜玄北说道:“将军,这归顺南齐一事,你我多次商讨,根本就急不得,寨中老幼数万,岂是三言两语就可轻易决定?”

  姜玄北说完,环视姜广隶等人,又看向亦天航。

  冯遵早就料到姜玄北会发声反对,竟也不恼,一挪肥躯,说道:“姜校尉之忧虑,本将深以为然,只是如今南齐与蛮族开战,北周又窥伺齐境,正是我等谋划此事的大好时机,若是南齐江山稳固,齐王无内忧外患,我等上赶着去投他,也不会被他重视。”

  这冯遵所说倒也有理,几个都尉听后纷纷点头。

  姜广隶向来不愿参与这等事,此时就算是其义父孤立无援,也没有帮腔的意思。

  亦天航做为外人不便多言,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南齐的探子?此时正悠哉悠哉地看戏。

  姜玄北见堂内众将都动了归顺的念头,愤愤地说道:“冯将军,你可考虑过?一旦归顺南齐,我擒王寨将不复存在,寨中兵马必会被齐王打散编入齐军,到时弟兄们便要背井离乡、离开乌陵,去为南齐卖命。而我等做为寨里的将领,势必会遭到南齐朝廷的猜忌,得不到齐王的信任,能落个余生富贵那都是那齐王大度!”

  姜玄北毫不避讳,直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唉!贤弟为何总是杞人忧天!这不还没到那一步吗?!谁说齐王就一定会猜忌我等?且愚兄之意,即使我等归顺了南齐,也要力保我擒王寨的建制,绝不分散编入齐军!玄北!你我相交多年,怎么在此事上处处与我作对!”冯遵虽未发怒,但言语间已是颇有不满。

  一声“贤弟”,姜玄北面色略有不忍,但旋即说道:“既然冯兄还喊我一声贤弟,那愚弟我就明说了,就算南齐应了冯兄之意,但在齐王眼里,我等还是前周勤王军,只是从山上下来进了城而已,与现在占山为王又有何区别?虽然以眼下局势看,短期无忧,但若南齐战事一旦结束,那齐王岂会放心我等?必会对我等下手!到时不止在座的几位,只怕寨中数万之众也将遭受无妄之灾!”

  那几个都尉听完姜玄北所说,又是纷纷点头。

  亦天航心中冷笑,这勤王寨也就这么回事了,就冯遵、姜玄北、姜广隶三人挑大梁。

  冯遵已是有些不悦,这些事他不是没考虑过,只是局势所迫,齐王岂会容忍擒王寨一直存在?不如趁着如今的齐王还算是个明君,南齐又起战事,趁早走出归顺这一步,归顺以后再逐步融入南齐,若是一直在此地割据,早晚被南齐出兵剿灭。

  冯遵看向亦天航,说道:“我寨中之事让亦都尉见笑了,今日劳烦亦都尉前来,便是为此,现在看来,只怕亦都尉白跑一趟了。”

  亦天航客气地回道:“冯将军言重了,末将多日未上山,也是对各位颇为思念。”

  冯遵硬挤出一丝笑容,点了点头,又看向姜玄北,那表情即有不舍又有愤懑,正要发作,却听得门外疾呼:“将军,大事不妙,蛮军摸上来了,西山巡防的弟兄已经与蛮族交上手了!”

  堂内众人闻言尽皆起身,脸色大变。

  冯遵抄起身旁宝刀,大步向外走去,只见前来报讯的巡防士卒一身血污站在院子里。

  冯遵开口问道:“可是确定?蛮族来了多少人?!”

  “回将军,小人实不知矣,漫山遍野都是!”这报讯的士卒不过二十岁左右,受了不小的惊吓,此刻这说话间还有些颤抖。

  冯遵一脸疑惑,大喝道:“怎么可能?!西山断崖虽可攀爬,但大军难过,本将又驻有兵马,怎会上来满山的蛮族?!”

  “回将军,西山的弟兄们自觉地势险要,早就懈怠了,原来是每日巡查,如今是数日方才巡一次山。”

  “混账!”冯遵暴怒,转身对姜玄北说道:“贤弟,速起兵马,支援西南断崖!”

  姜玄北一抱拳,招呼了姜广隶便调兵去了。

  这二人刚到院门,却差点与人撞个正着,竟是东山哨岗的士卒。

  “将军!大事不妙,山下东南方向数里外,有大军行进!”

  姜玄北一把扯住这士卒,问道:“你说什么?!东面怎会有兵马行进?”

  “小的不敢说谎,恰才听闻西山悬崖处有蛮军偷袭,我等便仔细眺望东南方向,只见乌压压一片,又怕误报军情,便快马去探,去了三个弟兄,只回来一匹马!必是蛮族大军!”

  冯遵急忙看向亦天航,说道:“亦都尉,不知蛮族是如何翻越这险峻高山的,不过既然来了,我等当齐心协力保乌陵安宁,还望亦都尉与我等并肩作战!”

  “擒王寨乃是乌陵屏障,将军放心,末将的兵马在山下待命,今日便在此地与来犯之敌一决死战!”亦天航也没想到,这蛮族竟真的神不知鬼不觉抵达了乌陵境内。

  “好!”冯遵对着亦天航一抱拳,又对姜玄北说道:“玄北,你与广隶率本部人马,与亦都尉一同抵挡东南山下之敌,愚兄率人去断崖御敌,若是敌我相差悬殊,不要硬抗,退回大寨再做计议。”

  “将军放心,本将必将来犯之蛮族尽数剿灭!”姜玄北回道。

  亦天航打了声招呼,与姜玄北约定合军一处,便急冲冲下山去了。

  亦天航回到自军,找来阎淳、单越等人,急忙吩咐:“速派快马往报大营黄发才和乌陵魏城守,蛮军大举来袭,速作迎敌准备!我等在此与擒王寨共进退!传令全军!整束装备,准备厮杀!”

  阎淳、单越虽然吃惊不小,但二人并未多话,迅速安排去了。

  “呼隆!我军将与擒王寨人马一同迎敌,讨死军为我部先锋!”

  “属下领命!”呼隆领了军令也退下了。

  不多时,山路上下来一支兵马,一杆大旗当先,只见那黄旗正中墨色麒麟狰狞,两侧又有几个大字,“大周安西勤王军”!旗下便是一身戎装的姜玄北,身后跟着姜广隶,这父子俩与亦天航碰了面,三人不敢耽搁,急忙向蛮军方向进军,亦天航率部在前,勤王军在后。

  大军疾行,刚到山下一里外的开阔地,只见前方不远,蛮军先锋数百人已是依稀可见,先行的讨死军已与其交了手。

  这蛮军岂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讨死军的对手,数百蛮兵瞬间便被杀退了。

  亦天航遥望远处,只见距讨死军百步外,蛮军大部兵马正在集结列阵,亦天航急忙传令召回呼隆部曲,大军就地结阵,后面姜玄北、姜广隶驱马到来。

  “亦都尉,为何停止行军?”姜广隶率先发问。

  亦天航回道:“姜都尉,蛮军已在列阵,若是我军继续行进,将难以结阵对抗。”

  姜广隶不屑地反驳道:“我等正好趁其军阵散乱,一鼓作气冲过去,若等蛮军结阵便是两军鏖战,岂不坐失良机?”

  “姜都尉作如此想法,但又岂知那蛮将打的什么主意?蛮族既能偷渡到乌陵境内,却不夜间突袭,竟在白日里大张旗鼓行军,这未尝不是在等我军入瓮!”亦天航说道。

  姜玄北见二人争执,开口道:“好了,隶儿,亦都尉所说在理,速将兵马带上,与亦都尉的军阵配合结阵,准备迎敌!”

  姜广隶奉命而去,姜玄北一抱拳便也回自军去了。

  亦天航遥望蛮军,只见蛮军军阵已成,已在缓缓向己方移动,看规模得有万余人。

  而己方兵马不到三千人,算上姜玄北麾下士卒也不过六千之数,敌众我寡,此战若败,乌陵休矣!若乌陵有失,则江州将直接暴露在蛮军的屠刀之下!紧接着便是垫江、宕渠!只靠各城郡兵是挡不住的。

  这时亦天航麾下人马却有些骚动,刚收编的城防营郡兵哪见过这等阵势,大部分人只想混个差事养家糊口,没想真上战场搏命,已是纷纷后悔,多有抱怨哀叹声。

  亦天航见状,驱马奔驰于阵前,大声喊道:“众将士!今日一战,胜则衣锦还乡!败则城破家亡!想想家中父老!想想娇妻幼儿!我等热血男儿自当抵御外辱,保境安民!不为朝堂那些权贵!为自己、为亲朋!殊死一战!”

  “嚎!嚎嚎!嚎!殊死一战!保境安民!”

  资中军健卒挥舞兵器、齐声呼喊,那些城防营郡兵被这气势感染,也纷纷举起手中刀剑、长枪,大声呼应,士气瞬间高涨,惹得隔壁姜广隶投来鄙视的目光。

  亦天航不讲大道理,也不搞什么为国为民那一套,只往最现实的方面点。这人呐,一旦被危及自身和家人,很多人便不怕死了。

  一切就绪,只待接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