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明模拟器 第一百四十七章 迟来的嘉奖

《神明模拟器》第一百四十七章 迟来的嘉奖

作者:鹿人戛 字数:1961 书籍:神明模拟器

  说完,合掌一礼,随在两个黄衣和尚身后,向前走去。

  马君武也躬身对白云飞一礼,低声道:“我要和两位师叔一起去大觉寺,探询师父下落,如果还能活着出来,再面谢姊姊诸多援手之恩。”说毕,转过身子大踏步向前追去。

  李青鸾娇婉一笑,转过脸儿,道:“黛姊姊,我也要去了!咱们再见啦。”

  白云飞嘴角间浮着一抹凄凉的微笑,她似乎没有听到马君武和李青鸾讲的什么,神情木然,呆呆伫立,既未还礼,也未答话,她心中正在思解着一件难题:既不愿夺李青鸾所爱,又感到难舍马君武,情感和理智,交织成无比的痛苦。

  足足有一顿饭的时间,通灵道人和马君武等,早已走得踪影不见,白云飞才像刚从梦中醒来一般,眨下眼睛,滚落两行泪水,匆匆地跃下山谷,从简单的行李中又取出一件青衫穿好,挽起秀发,戴好儒巾,一声清啸,召唤来灵鹤玄玉,纵身跨上鹤背,那灵鹤不待主人吩咐,立时振羽腾空,向北飞去。

  且说两个黄衣和尚,强忍着身上伤痛,带着通灵道人等向北急奔,翻越过七八座山峰后,已是夕阳西下时分。

  玉真子已大感不耐,忍不住问道:“大觉寺究竟在什么地方,离这里还有多远?”

  左边一僧侧脸一声冷笑,遥指西北方一座耸云高峰,答道:“就在那座高峰上面。”

  玉真子打量当前山势,正走到一个双峰夹峙的入口地方,数百丈悬崖峭壁,向两边伸延开展,中间是一条两丈多宽的狭长山谷,看形势,宛若一只大鹏鸟张翼横卧,那高峰就屹立在双峰的后面,一眼即可看出,这条狭长山道,是到那高峰的必经之路。

  两个和尚侧脸望望昆仑二子,一声轻微的冷笑,昂首阔步,直入峡谷,马君武和李青鸾在玉真子的身后一丈左右跟进。

  深入峡谷三十丈后,向左转进,只见两侧山壁更高,形势也愈发险恶,昆仑二子紧随两憎,亦步亦趋,运劲蓄势,一点也不敢放松。

  足有一刻工夫,才出了数百丈长短的险地,幸好尚未遭到敌人袭击。出了峡谷,景物又是一变,只见一座排天高峰,巍巍屹立于夜色之中。

  高峰前面是一片数百亩大小草坪,四周峻山环抱,但都不及那高峰雄奇,因为天色已经入夜,只能大略地看出山势概貌。

  两个黄衣和尚带路,穿过那一片草坪,刚刚到达峰下,突闻几声呼喝,暗影中已闪出来四个黄袍僧人,右手铜钹,左手铁笔,一字排开,拦住去路。

  带路的两个和尚,一见同伴现身,双双一个急纵,跃入四僧队中。

  玉真子拔出背上长剑,一振腕,剑光若虹,直向两僧背后袭去,她心中明白,如想登山,势必先得把挡路四僧袭败,故而一语不发,拔剑就刺。

  那四个挡路僧人让过两个同门,玉真子已仗剑攻到,只见四僧右手铜钹一齐挥动,黄光闪闪,化成了一堵光墙,把玉真子人剑一齐挡住。

  玉真子急于想登峰上,长剑变一招“杏花春雨”,剑若暴雨骤落,化一片银星洒下。

  四个僧人铜钹齐举,架开玉真子的剑势后,又各自回攻了一笔,只见笔影流动,剑气森森,瞬息之间,已互拆数招。

  玉真子抢得主动先机后,剑法愈发勇厉,蓦的一招“白云出岫”,震飞了一个僧人手中的铁笔。

  玉真子一招得手后,接连演出绝学,剑势若长江大河般绵绵攻上,四个僧人被她一阵疾攻迫落下风,铜钹铁笔只有招架之力,逐渐向后退去。

  在玄清道人下落未明之前,玉真子不愿伤人,把四僧迫退了一丈远近后,随即收住剑势,喝道:“四位武功已经领教,请代为传禀贵寺方丈,就说昆仑山金顶峰三清宫昆仑派的掌门人通灵道人和玉真子登山造访。”

  四僧八只眼,同时打量玉真子及马君武等一阵,答道:“既是拜山,何以竟先伤了本寺中人。”

  通灵道人见四僧对客人毫无礼貌,冷笑一声,接着道:“你们大觉寺对待客人,就是这等冷漠无礼吗?贫道自入江湖数十年来,还未受过这等不近人情的待遇,难道你们就认定我们不敢硬闯吗?”

  通灵道人话声刚落,蓦闻峰腰上传来一声大笑,道:“什么人这等大胆,敢来青云岩下撒野。”随着送来话声,一条人影,流星般落下峰来。

  通灵道人定神看去,只见来人是一个五旬左右的和尚,青色僧袍,脸长如驴,手提禅仗,闪电奔来。

  四个黄衣僧人对这青衣和尚执礼甚恭,立时闪到两侧,让开一条路,合掌作礼。

  通灵道人见青衣和尚尤为桀傲,更是难捺胸中气忿,沉下脸,厉声说道:“昆仑派掌门人通灵道人,要求见贵寺方丈,有事相询。”

  青衣和尚两道眼光盯住李青鸾望了一阵,突然放下脸,笑道:“失敬,失敬,道长原来是一派门户宗师,小僧法名一清,掌寺中知客之职,道长既是求见本寺方丈,那就请随小僧登山吧。”说完,横捧禅杖,合什一礼。

  通灵道人技高人胆大,跟着一清身后,当先向峰上走去,马君武和李青鸾走中间,玉真子走在最后,四个黄衣僧人各退两步,让过五人。

  初上一段路,山势虽险,但还有山径可循,愈向上走,愈觉奇险,登高三百丈后,山径已断,四顾山势,尽都是皑皑冰雪,寒风似剪,冷气侵人。

  一清带路,踏冰而上,这地方非有绝好轻功,无法走得,通灵道人、玉真子功力既深,又走惯峭壁悬崖,举步轻逸,走起来并不费力,马君武勉强可以走得,李青鸾却走得吃力了,凝神提气,直累得粉脸上香汗直滴。

  走过一段冰雪,又到了一片松林前面,这片林木甚是浓密,夜暗中看出去,只觉一片黑黝黝的,不知有多深多宽。

  走过松林后,又攀登了一段峭壁,才算到了峰顶,这时已经是二更天气了。

  通灵道人打量峰顶形势,大约有五百亩左右大小,大觉寺就在这峰上,依据着山势筑成。

  一清把几人让到寺中一所厢房中坐下,接着他阴恻恻地冷笑道:“几位请在房中稍坐一刻,待我请示过敝寺方丈后,再来回几位的话。”说罢,转身出去。

  四人足足等了一顿饭时间,仍不见一清转回来。玉真子等得不耐,几次要冲出去找寺中方丈理论,但都被通灵道人劝阻下来。

  蓦然间,三声鼓响,划破这绝峰上的沉寂,接着钟声悠悠,绕耳不绝,九声过后,始归寂然。

  钟鼓鸣过良久,才见知客僧一清匆匆返来,此时,他已放下禅杖,空着两手进来,态度也较和缓,对通灵道人合什笑道:“敝寺方丈闻得几位造访,甚表欢迎,现在觉生殿恭候大架,命贫僧延请几位入内相见。”

  通灵道人回顾玉真子一眼,一起缓缓起身,随知客僧一清身后,出了客室,穿过草坪,沿着一条白石铺成的甬道,向里走去,那甬道绕着疏落房舍,盘曲而入。转过了几个弯,形势又是一变,只见两侧尽处,耸立着一座大殿,遥望殿内灯火通明,人影幢幢,但却听不到一点嘈杂之声。一清带着通灵道人等,直奔那大殿中去。

  这座大殿全用青石砌成,高约三丈,大有九间,殿内高烧着甘四只松油巨灯,火光熊熊,照得十分明亮。

  后壁正中间,突出一座供台,但已被黄缎的幔子遮住,看不出供奉的什么神像,供台前并列着三座大青石雕成的莲台,莲台上铺着黄缎垫子,分坐着三个身穿月白僧袍的和尚,正中一人,长眉垂目。闭目静坐,脸色红润,皮肤细腻。通灵道人暗暗一惊,心中忖道:一个内功精纯的人,也难有这等容色,这和尚分明已修到返老还童之境。再看右边一僧,面色如铁,体胖似牛,两腮肉直垂颚下,端坐莲台上,宛如一个大肉团。左边坐着的一个,身材矮小,骨瘦如柴,一脸冷若冰霜神情,和右边一个胖的,恰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三人,正是大觉寺的三位长老,中间的是住持方丈神佛灵远,右面那个胖的叫铁弥勒灵海,左面矮瘦的是枯佛灵空。

  三人两侧分列着四个青色僧袍的和尚,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根鸭蛋粗细的禅杖,这四人年龄都在五旬上下,另在神佛灵远的身后,站着两个十五六岁、眉清目秀的小沙弥。知客僧一清抢前一步,合什躬身,禀道:“昆仑派掌门人通灵道人等,已随弟子进殿谒驾。”

  灵远睁开眼睛先望通灵道人一眼,眼光又在李青鸾身上打个转,笑道:“昆仑派掌门人大驾亲临敝寺,不知有什么教言吩咐?”话虽然说得和气,但神情却傲慢至极。

  通灵道人心中虽然有气,但却没有发作,单掌一立,笑道:“无事自不敢惊扰清修,贫道一位师兄玄清道人,半月前曾和一位空门好友悟空大师,为求一枚雪参果,联袂拜访贵寺,迄今未闻下落,故而特来讯问一声。”

  灵远还未答话,左面坐的枯佛灵空突然冷笑一声,答道:“雪参果岂是轻易求的,令师兄一番心机,只怕是白费了。”

  玉真子脸色一变,怒道:“雪参果也算不得什么神品,我们投帖拜山只为探询师兄下落。”

  只听枯佛灵空一阵呵呵大笑,道:“大觉寺素不和江湖人物交往,昆仑派和我们更是毫无渊源,这地方,是清静的佛家圣地,岂能容你们撒野发狂?”

  灵空几句话不但气得玉真子全身打颤,就是通灵道人也忍耐不住了,冷笑一声,道:

  “大觉寺谈不上铜墙铁壁,我们投帖拜山,无非是恪守武林规矩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