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到火影世界当土影 第五一八章 黑绝的开诚布公

《到火影世界当土影》第五一八章 黑绝的开诚布公

作者:二十二点二十二分 字数:5825 书籍:到火影世界当土影

  雨越下越大,天色昏暗,相隔数米看不清人影。

  马车一路疾行,在雨中返回晋侯宫,停靠在宫门前。

  车门推开,马塘走出车厢,步下车辕。皮制的履底踏上青石路,不小心踩中水洼,溅起的积水打湿长袍下摆,留下一串湿痕。

  宫奴迅速撑开伞,罩上马塘头顶。

  雨珠噼里啪啦砸向伞面,沿着伞缘滑落,垂挂成晶莹的水帘。

  小奴穿着宽大的蓑衣,有些费力的爬下车,模样稍显笨拙。落地时脚底打滑,幸亏被身旁的宫奴拉住才没有当场摔倒。

  “小心些。”马塘接过宫奴手中的伞,迈步走入官门。行出数步听到声响,见小奴狼狈跟在身后,他无奈地叹息一声,唤来一名侍人,"带他去更衣,不必近前来。"

  "诺。"

  侍人按住小奴的肩膀,移过头顶的伞罩住两人。

  "塘翁,我……"小奴刚想要说话,就被马塘止住。

  “去更衣,用些热汤,小心着凉。”留下这番话,马塘转身行入雨中,脚步匆匆,很快消失在宫道尽头。

  “走吧。”侍人拍了拍小奴的头顶,掌心留下一片湿意。想到马塘对小奴的看重,侍人眸光闪烁,将伞交给宫奴,竟是弯腰抱起了小奴。

  小奴吃了一惊,瞪大双眼看向侍人。

  “雨大,你走路太慢。”侍人有心卖个好,抱着小奴迈开大步,尽量不让雨水落到他身上。

  趴在侍人的肩膀上,小奴逐渐从震惊中回神。

  想起被塘翁教导前的日子,对比如今,他的神色发生改变,目光逐渐复杂。他隐约间有些明白,药奴口中的“人情冷暖”究竟是何含义。

  天像裂开口子,雨成瓢泼之势,即使有伞遮挡,马塘的外袍仍被打湿。

  来到正殿前,他快速登上丹陛,大步流星穿过回廊,有意先去更换衣履再去向国君复命。遇到马塘经过,守在廊下的侍人纷纷垂手避让。

  拐过廊角时,前方有灯光闪烁,一名侍人提灯在前,数名婢女尾随在后,分成两列,拱卫面色憔悴的蔡欢。

  宫宴之后,蔡欢被留在侧殿,形同软禁。

  沉浸在惶恐之中,她变得忧心忡忡,彻夜

  辗转难眠。人如鲜花凋零,迅速变得消瘦,再不是曾经的丰腴美人。

  双方在回廊中相遇,马塘向蔡欢行礼,后者僵硬的扯了扯嘴角,不见能言善道,八面玲珑也消失无踪。

  "欢夫人请。"马塘侧身让至一旁,背对雨帘,身后很快湿透。一阵凉风袭来,冷意侵袭四肢百骸。

  他岿然不动,半点不受冷意影响。哪怕水珠滑过脖颈浸透衣领,表情也无丝毫变化。

  廊下的侍人婢女同他一般无二,垂手低眸,看上去若无其事。他们习惯了恶劣的天气,丝毫不以为意。

  这便是晋人吗?

  看到眼前这一幕,对照蔡侯宫内的种种,蔡欢突觉心寒。掩耳盗铃或许有用,却无法改变骤起的强风。她不顾脸面背负骂名,不惜抗衡满朝氏族,只为延续国祚保住蔡国。

  结果又是如何?

  入贡的队伍中混入刺客,国内氏族脱不开干系,兄长当真一无所知?

  回过头来想一想,她竭尽心力奔走,竟是一无所获,到头来不过是贻笑大方,里外不是人罢了。蔡欢愁肠百结,悒悒不乐。

  随侍人来到正殿,透过半开的殿门,灯烛的光落在身上,她感受不到丝毫暖意,只觉得手脚冰凉,心中苦意更甚。

  "蔡氏欢,奉召前来。"

  一门之隔,殿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殿外风潇雨晦,如置身数九寒冬。

  尽管门扉敞开,蔡欢也没有跨入门内,她在殿外叠手下拜,无视飘入廊檐下的雨水,恭敬俯身在地。

  她脸色苍白,声音沙哑。俯身在地时,裙摆铺展染上暗色。额头低垂,肩胛骨微微凸起,曾经合身的衣裙变得宽大,愈显悲凉凄楚。

  “夫人请起。”

  一阵清香袭来,衣袂摩擦声渐近,微光闯入眼帘,镶嵌彩宝的皮履停在蔡欢身前。林珩亲自走到殿门前,弯腰虚托蔡欢的手臂,将她从地上扶起身。指尖触碰手臂的一瞬间,哪怕隔着衣料仍能感受到冷意。

  “谢君侯。”蔡欢顺势站起身,态度毕恭毕敬,随林珩进入殿内。殿内设有多盏铜灯,火光明亮,却不见一缕烟气。

  穿过并排矗立的圆柱,看到跽座在台阶下的卢成,蔡欢不免心生诧异。她聪明地没有多问,同卢成互相见礼,在其对

  面落座。

  “君侯召欢前来,未知有何吩咐?”坐定后,蔡欢不再多看卢成一眼,快速收敛心神,话中透出谨慎。

  "不急。”林珩登上台阶,振袖落座于屏风前,唤婢女送上汤羹和糕点,浅笑道, "观夫人气色不佳,何妨先用一些。"

  “谢君侯美意。”蔡欢没有拒绝,舀起一勺甜汤送入口中,消失许久的饥饿感骤然降临。

  宫宴行刺事出,蔡欢被留在侧殿,同外界消息断绝,终日心如火焚,不思饮食。今日受林珩召见,悬在脖颈的刀落下一半,她反而不似之前惊慌,难得有了胃口。

  甜汤暖胃,蔡欢饮下半盏,一口气吃完两盘糕点,勉强压下饿意,放下手中的筷子。面对眼前的空盘,蔡欢生出赧意:“君侯见笑了。”

  林珩莞尔一笑,端起茶盏并不饮,笑吟吟道:“夫人来之前,我同卢大夫正言弭兵。”“弭兵?”蔡欢倏地看向卢成,吃惊不小。

  身为蔡室女,及笄后出嫁郑侯,她对蔡、郑两国的氏族都有所了解。卢氏极为特殊。

  家族随初代蔡侯发迹,连出三位上大夫,可谓风头无两。后有卢义横空出世,佩五国印,成为多国国君和氏族的座上宾,使家族声望达到顶峰。

  然成也卢义败也卢义。

  其耗费大半生走遍各国,四处宣扬弭兵,游说多国签订盟约。盟约签订之日,卢义名传天下。

  然而好景不长,不过数年时间,诸侯战事又起,大国杀伐不可开交,小国接连沦为牺牲品,弭兵之盟沦为空谈。

  卢义被指以狡言蒙蔽国君,所佩金印皆被夺。蔡国史官明确记载蔡哀公对他的评价:沽名钓誉之徒。

  史书盖章定论,卢氏声望一落千丈,在朝堂的地位也快速衰落。时至今日,卢成身为家主仅被授下大夫,在朝堂毫无话语权,换做百年之前简直难以想象。

  “卢氏的弭兵之盟,寡人极不赞同。”林珩直言不讳,言辞没有丝毫婉转,当面道出他对卢义之策的不喜。

  卢成双拳紧握,对林珩所言愤愤不平,出言讥讽道:“晋国好战,国人犹如虎狼。君侯刚刚拿下郑地,似狼群吞噬肥肉,正当意气风发之时,自是不赞同息战之策。"

  r />

  卢成料定晋必伐蔡,今日抱定必死之念,对蔡欢的焦急熟视无睹。他全无惧意,目光灼灼盯着林珩,朗声道:“君侯,仆所言对否?”

  “非也。”林珩摇了摇头,没有被激怒。他从案旁拿起一卷竹简,简页变色,系绳有些磨损,存在库中日久,落上许多灰尘。

  竹简展开,里面记载有卢义弭兵的全部内容。

  若非林珩询问,恐怕连史官都快要忘记,身为四大诸侯的晋,当年也是盟约的亲历者。

  "卢义弭兵貌似缓解争端,实则浮于表面,从未涉及根本。以越、楚为例,盟书约定两国息兵罢战,附庸国需向两国入贡,岁岁如此。"

  史册摊开在桌面,林珩抬眸看向卢成,单手覆上竹简,指尖擦过上面的文字,定在“入贡”之上。

  “争端根由不曾解决,大国息战必成空谈。小国此前左右摇摆各有依附,凭借入贡,遇事可向大国求助。卢义弭兵一出,入贡粮绢增倍,大国不再以公道自居,稍不如意即派人责问,肆意提高贡赋,使得小国苦不堪言,日渐民不聊生。"

  林珩每说一句话,卢成的脸色就白上一分。

  今日之前,他奉卢义弭兵为圭臬,认定此策利国利民,能息征伐安天下。从未曾想过,事情当真如此地话,大国可以说为利益背盟,小国又为何痛恨卢义,在他死后多年仍骂声不休。

  林珩之言如醍醐灌顶,让他瞬间清醒,代价却是大半生的信念轰然倒塌。卢义艰难地抬起头,看向屏风前的林珩,艰涩道:“所以,弭兵当真错了?”

  “弭兵不错,然与天下大势相逆,终不能长远。”林珩看出卢成的颓丧,但无意出言安慰。他欣赏卢成的耿直无畏,希望他能为己所用。如要达成目的,必须令其彻底明悟,改变不切实际的想法。

  听完这番评价,卢成缄默不语,脸色变了数变,终化为一声叹息。

  “君侯召仆前来,并非专为辩弭兵之策,而是另有所图。仆所言确否?”压下心中苦涩,卢成沉声道。

  他性情耿直,却不乏政治头脑。

  林珩先提弭兵,再言天下大势,定然不是临时起意。如若真有所图,以卢氏残存的底蕴,答案已是昭然若揭。

  “君侯强横,武功彪炳。定今夏会盟,势必行以霸道。”卢成正襟危

  坐,声音低沉, "卢氏沉寂百年,昔日荣耀散尽,世人提及多讥嘲,唯一物值得称道。"

  话说到这里,卢成刻意顿了顿,一瞬不瞬盯着林珩,清楚道出四个字:“天下舆图。”四个字落地,殿内瞬间陷入寂静。

  蔡欢心头狂跳,看一眼对面的卢成,又望向上首的林珩,红唇禽张,却终没有说出一句话。

  “卢大夫真知灼见,洞若观火。”林珩浅笑颔首,态度直截了当。他从未想过遮掩自己的企图,自始至终表现得一派坦然。

  习惯了蔡国君臣的虚情假意表里不一,面对如此直白,卢成反倒愣在当场,不知该如何应对。

  不等他反应过来,林珩继续说道:"观君性情耿介,有窖谔之节,寡人甚喜。欲留君于晋,授以官爵,未知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犹如惊雷炸响。

  卢成简直难以置信。

  受到林珩召见,当面直言无忌,甚至口出讥讽,他抱定必死之心。不想峰回路转,晋侯图谋舆图不假,竟还要留他在晋授他官爵。

  世人皆以为晋侯暴虐,诛氏族,伐郑国,是不折不扣的暴君。不想今日当面,林珩的言行彻底颠覆卢成脑中的印象。

  强横名副其实,霸道同样不假。然其颖悟绝伦,博闻强记,富有远见卓识,且襟怀磊落,豁达大度,实有英主之相。

  卢氏在蔡发迹,如今却被国君排斥,沦落于氏族末流。晋君不计前嫌邀他留晋,着实让卢成动容。

  一番天人交战,卢成起身站定,肃然整理冠帽,稽首在地。

  “君侯知遇之恩,仆铭感五内,愿为君侯竭尽忠智,誓于天地,鬼神共鉴!”

  “善!”林珩起身绕过桌案,大步迈下台阶,弯腰扶起卢成。

  从针锋相对到君臣相得,速度快得超出想象。

  蔡欢坐在一旁,从头至尾目睹,惊讶得失去语言。直至两人重新落座,她才倏然间回神,再度看向林珩,一阵心惊肉跳。

  晋君的性情令人难以捉摸。

  若非亲眼所见,她实在难以相信,初见时凛若冰霜、森然凶狠的晋国公子同方才的晋君竟是同一人。

  心中这般想,蔡欢意外撞上林珩的视线。

  年轻的国

  君笑意清浅,态度温文尔雅,语气平和:“寡人在宫宴遇刺,蔡国理应有所交代,日前已遣人使蔡。"

  蔡欢额头冒出冷汗。

  她用力咬住下唇,直至嘴唇被血染红。“君侯意要伐蔡?”

  “未必。"林珩微微倾身,目光锁定蔡欢,意味深长道, "刺客实乃郑人,然蔡国脱不开干系。夫人为国尽心尽力却身负骂名,更被视为替罪羔羊,实在令人不忍。夫人可曾想过手执权柄,亲自肃清污浊?"

  闻言,蔡欢猛然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看向林珩,惊愕当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