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鸾泣 第一百一十六章

《鸾泣》第一百一十六章

作者:A秀一 字数:1784 书籍:鸾泣

  黑猫一闪神,就已经成就实体,不过却不能妄动,毕竟是死猫。

  再就是今日之事。

  黑猫觉得自己很长见识,无论是马大师布口袋化鬼为妖,还是陆罄竹勾手戳破口袋。

  都是它不懂的能耐。

  正如鬼官大人所说。

  “切记多望,多见,多学,多记,此乃为生之道理。”

  而闻听黑猫所言,秦县官又何尝不是眼界大开?

  不过根本没心情高兴,一个逃不过的麻烦,就跳到了眼前。

  “这…依先生所见,日照之刑是否…”

  “大人不必忧虑,那位马先生说的很有道理,老夫今日来,只不过是想探探大人的口风!”

  “本官的…口风?”

  “大人可觉得,为妖为鬼,尽皆为害?”

  “自今日见了这事后,本官是不可能再有这种想法了。”

  “那大人可觉得,作为一县之掌,有责任为民讨公?”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秦县官就是榆木脑袋,也领会了陆罄竹话的意思。见秦县官颇为郑重的冲着陆罄竹行个礼,铿锵道。

  “先生请放心,本官虽不敢自比盖世英才,但也能做到以自身之则为本,一视同仁。不问鬼神,不论妖人,只见公道。”

  “说得好,老夫记着了。猫儿,一月苦刑,可有冤也?”

  “技不如人,毫无怨言。”

  “呵~你这小小猫崽儿,脾气倒是挺硬,既然如此,那便接着受罪去吧!”

  陆罄竹手一挥,黑猫便没了影子。

  而没了黑猫在侧,只面见这位慈眉善目的长者,秦县官胆子大了许多,他张口问。

  “先生今日,莫不是仅为此?”

  “不错!怎么,不太理解老夫的想法?”

  “是…还请先生告知!”

  “老夫只是希望上一道保险罢了,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一县之地虽不大,却也有富商几家,有民上万,若是县官真想背地儿做点丧心之事。恐怕也能瞒天入海。天下之大,王朝之兴,胸腔裹正义的青年才俊层出不穷,可,朝堂之上,百官之列,心如黑泥者堪称人人。但试问,若早三十年,他们难道就不是那心中怀正气者?”

  “他们自然是,可,世道之大,为欲夺心,以权色为最。位高权重堪坐久,心胸少年暮白头,不复江山雄图志,独坐楼中宝尽收。老夫不懂为官之道,但自觉也有杀人之心,害人之意,吓人之威,古人云!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头悬梁锥刺股,当成大器。于天下百姓,万万之民。老夫不过蜉蝣一株,根本无力。可,大人切记,蜉蝣也可化刺芒,扎的尔疼不忘心。”

  秦县官望着眼前长者,突然有些羞愧,为初来乍到,受几家奉承,就沾沾自喜,满脑子想着贪福享乐的自己而羞愧,

  蒙心自问,他可有少年志吗?

  答案不言而喻。

  于此处,竹取县县衙大堂之上,一县之官行弟子礼,躬身一拜乎。

  “学生秦心海,定不忘先生叮嘱,固守本心,坚定职责。自,以我之身,换此方公正,太平!”

  ……

  望书中世界,敬世事太平。

  陆罄竹觉得,这属于缘分。毕竟他本就是个俗人,如非缘分注定,这种好事怎么想…他也没资格接住。

  毕竟数一数这世间有能者,便是千万人出其一,也能凑出来两只手了。

  当然,比起自得,陆罄竹其实很享受书中世界。

  书中世界是虚妄吗?

  可以这么说。

  但,陆罄竹并不想去绝对的肯定,书中世界是虚妄的。

  他作为亲身去经历过故事的人,虽然只是以,一个看客的角度。去目睹故事的发生,可那所见景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

  即便,于真实而言,他们只是浓墨点下半句青。

  可,试问一句,他又如何确保,自己并不是故事中的一员呢?

  对吧!

  没有绝对的证据去证明那狭小的存在是虚无的,就必须让自己大度起来,去接受那一份狭小可能性的存在,这便是陆罄竹的想法。

  黑猫一事,陆罄竹也是个看客,事实上他很少主动去做什么,未来,他也会如此,

  很多人都坚定向上,认为既然自己存在,那便是。

  “我自与日争辉,与天共齐!”

  这种想法有错吗?陆罄竹认为,想法是没错的。

  古人云。

  “天生我才必有用!”

  这句话明确的断定了,个人的独特存在性。

  这也是陆罄竹认可的,所以,他才会选择现如今的活法。

  跟年龄当然有关系,毕竟初来乍到的时候,陆罄竹确实想做一些,很波澜壮阔的事情。

  可如今,他也许有可能去做到,但目的已经改变了。

  比起去让天际线开出一道彩虹,陆罄竹更喜欢看街头小孩追逐打闹。

  之所以有感而发,还是和青竹书舍,以及竹取县秦县官的对谈有关。

  秦县官是个什么人?

  陆罄竹唯一的认识,就是秦县官的年轻。

  除此之外,陆罄竹并不清楚秦县官的事情,反过来秦县官也是一样,不明白陆罄竹的琐碎。

  两个互相近乎一无所知的人,争论…不,应该说是讨论了一个问题。

  为妖之害?为官之道?

  这难道不是两个问题吗?

  当然是一件事,什么是妖?长的跟人不一样,就是妖吗?

  史记曰。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内涵是一样的,进行批判绝不是从外表出发,而是从行动出发,

  比如,有一人,容貌俊美,声音如仙,却心狠手辣,一夜杀人一家。他可还算个人?

  算个屁!

  如果你说你是出于报仇,或者其他,以被动才形成主动的理由。那姑且人道主义还能为你说句话,毕竟公正的批判,绝不是只单独去辱骂错误,只把目光聚焦于错误,那就是最大得不公。

  但这种主动而无被动胁迫的,就是毫无人性之举,毫无兽性之闻。

  尚可听。

  “虎毒不食子!”

  而为官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公道二字。

  这位秦县官很不错,他口中句句恭敬,可心,却是不曾低头的。

  就像一根独木,风雨交加,晴天霹雳,暴雪拂面,独木依旧是独木。

  陆罄竹多问一句,也正如他自己说的,清楚自己的无能后,陆罄竹要做的并不是改变自己,而是选择了偷懒,去把重任,托付给了别人。

  秦县官的想法是什么样的?

  陆罄竹看不透人心,但他听得到,秦县官最后那句话里的认真。

  这就足够了。

  而在书舍,也有学生,询问陆罄竹。

  “先生…先生可否教我,何故曰,为人之道?”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复杂在于“人”这个字,什么叫做人?长的是人,那就算是人吗?还是以貌取人的结论,单纯去用外表判断,太肤浅,可用行动来解释,又会变得很复杂,毕竟,人从来不是一尘不变的,

  就像是这世间生长的万物,人同样也是万物之列,自然也有变化。

  懵懂,狂妄,沉稳,开明…

  随着年龄,经历,各方面的转变导致人的改变。

  甚至会出现。

  40岁的自己跟20岁的自己从想法,喜好,各方面都背道而驰的情况。

  所以,复杂的答案只能融汇成一句话。

  “人,不可一概而论!”

  但,他好歹也是个老师,就这么轻飘飘得去回答。实在是有些不负责任,因此陆罄竹选择了更简单的回答。

  “何为人?多看,多学,多记,多问。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待百日千日之后,答案不请自来。”

  学生懵懂的点点头,没有追问,也让陆罄竹大松一口气。

  是了,他又逃跑了,没能更好的回答。

  绝不是陆罄竹不希望回答,而是陆罄竹也不懂答案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陆罄竹有答案吗?当然有,可那终究只是他自己的答案,对于美丑之论,个人想法尚且不同,更别提是,问心之疑。

  所以,陆罄竹有答案却不能说,只能够去引导学生自己寻求答案。

  古人云。

  “活到老,学到老。”

  实在是言之有理。

  当然,只看结果,他确实是逃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