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黄淮传 五 靖难之役(中)

《黄淮传》五 靖难之役(中)

作者:刘松同学 字数:1484 书籍:黄淮传

  朱元璋在世时,就对散落在各地的藩王势力很是担心,担心他们会夺取皇位,在他去世之后,专门留下遗诏,说各地藩王不用来京城参加葬礼。这正是为了朱允炆的政权着想。朱棣是知道自己父亲的这个规定的,但是又想去京城亲自打探一下,一来证明自己毫无造反之心;二来顺便拜访一下开国功臣徐达的后代子孙,毕竟自己娶了徐达的长女为妻;三来则是看看自己的侄子是不是真的想致自己于死地。

  朱棣上奏朝廷,要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一起进京祭扫孝陵,待到朱允炆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很奇怪,连忙召见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景清,练子宁等人商量对策,众人知道燕王想进京,都是惊诧万分,愣是没有回过神来。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大家需要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齐泰和景清一致认为燕王自投罗网,不但自己来了,还把自己的几个儿子也带着了,正好来了京城可以一网打尽,实在不行可以把燕王禁锢在京城,不让他回北平。而黄子澄和练子宁倒是没有反应太过于激烈,而是怀疑,怀疑朱棣为何选择这个削藩关键时期来南京,要说是祭扫孝陵那肯定不可能,肯定有阴谋,因此黄子澄和练子宁建议朱允炆立刻发密旨给沿途各地,严加防范,方孝孺想了很久说道:“燕王以祭扫的名义想着要进京,我们是没有理由可以拒绝的,不如先答应他,再审时度势,再做打算。”建文帝想了很久实在想不出这位四叔是想干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自己的四叔有什么想法,自己一直都是占据优势,经过一番讨论,准许燕王进京,又连发密旨给河北各地,以防燕王作乱。

  其实建文帝心中还是有所顾忌,自己的四叔自小在军营中长大,因为洪武末期经过几次的政治整肃,大多数的武将被朱元璋杀害,朝廷没有了可用之人,所以北方的军事要地都被朱棣把控,因此朱棣的势力最大,而且多行不法之事,朱允炆很是担心会引发什么不好的后果。

  过了一段时间,朱棣进京,来到了金陵,不过朱棣并没有回到自己在京中的燕王府邸,而是在偌大的金陵城转了一圈,引发许多城中士民前来观看,都想着一睹这位胆大如斗的燕王的风采,在金陵城转悠了一圈之后,朱棣带着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上了孝陵进行祭拜。

  次日,朱棣父子进宫见驾,但是在朝堂之上发生了意外,朱高炽等人面北而跪,拜了四拜,可是朱棣却没有下跪,而拱手行礼,丝毫不把皇位上的建文帝放在眼里,满朝文武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建文帝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朱棣来之前想了无数种可能,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招,愣在了原地。

  “陛下,燕王不下跪,臣请陛下问燕王大不敬之罪。”下面有一文臣开始说话了,站在旁边的黄淮小声的提醒他不要多嘴。

  “你是什么人?”朱棣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我乃监察御史曾凤韶!你见了陛下不下跪,没有人臣之礼,我是监察御史,有错吗?”曾凤韶说道。

  “哼,一个小小的七品官,敢在本王面前废话,今日我和我的侄子说的是家事,用不着你这等贱人在此呱噪。”朱棣冷哼一声说道。

  “好了,陛下,臣不拜是有原因,臣只想问一句,你是不是想杀尽你的皇室长辈们?”朱棣紧紧地盯着建文帝。

  齐泰听完之后实在忍不住了,只觉得朱棣太过于嚣张了,而且一点不给皇上面子,当着众人说出这等话,立马站了出来大声指责“你身为臣子却不拜陛下已是不敬,现在有诬陷皇上,你该当何罪?”

  朱棣听罢,心里起了杀心,笑道“皇上现在这样不就是因为你们这群小人吗,我的那些弟弟有没有罪真的没数吗?”

  其实到现在,朱棣的目的打到了,他是为了给自己的靖难找到合适的理由,因为他要清君侧!

  下了朝堂之后,朱棣去了徐家,徐辉祖闭门不见,反而是徐增寿和朱棣聊了很多,徐辉祖不愿意见是有原因的,在朱棣来之前,就和建文帝说过,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很是勇猛需要提防,而且朱棣本人也是厉害的人,需要进京之后立刻捉拿,否则事情会不妙。而徐增寿则是和建文帝说,燕王与先帝(朱标没有做过皇帝,但是在建文元年被朱允炆追尊为孝康皇帝,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明史》亦称孝康皇帝)同属一脉,现在已经是富贵之至,没有反的理由啊。就因为如此兄弟两人意见不和,也导致了对朱棣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