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黄淮传 十一 设立内阁

《黄淮传》十一 设立内阁

作者:刘松同学 字数:1577 书籍:黄淮传

  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他设立了“东厂”和“西厂”两个机构,负责监察官员和情报收集。这两个机构的职能类似于现代的情报机构和反腐机构。但是,这两个机构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了官员的恐惧和不满,朱棣不能不考虑到收服人心,要想大家都忠诚于我,那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并且不能让他们过于害怕,不能每次早朝之前都和家人生离死别吧。

  朱棣等到黄淮和解缙离开了之后好好地想想,创建内阁,那是可以,但是给这些辅臣的权利呢,如果给的太多,势必会像当年的胡惟庸一样,如果给的权利太小,内阁的辅臣们又会有点施展不开手脚去干事情,思来想去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黄淮和解缙两人并肩而行,一路上并没有说话,两个人各怀鬼胎,解缙看着黄淮受宠心里很不舒服,明明自己比黄淮更有名气和才气,又怎么会不如他呢?黄淮也是把解缙的表情看在了眼里,解缙也真的喜怒形于色,几乎是把对黄淮的意见写在了脸上,导致黄淮心里还有点慌张,自己说错什么做错什么了?让这位解大才子很不开心吗?就这样,各自回到了家中。

  黄淮对解缙的这个态度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既没有要讨好的意思,也没有要撕破脸的意思,反正大家只是同事,只是为国效力而已,看着朱棣的意思,以后二人还很有可能一起入阁,如果关系搞的太亲密,很有可能会被误以为结党营私,如果关系太恶劣,很多工作都没有办法展开,保持这个现状挺好。

  次日早朝,太和门。

  朱棣懒懒散散的坐在龙椅上,对着群臣慢慢的说道:“今天要说的就是两件事,第一呢。我知道,当初父皇设立了东厂西厂,让你们很多人闻风丧胆,我觉得这样不好,所以我打算废除,诸位爱卿觉着如何啊?”

  这一点所有的人都同意,谁都不愿意有人监视着自己,几乎是全票通过。

  接着,朱棣又道:“第二件事,我打算设立内阁,找这么几个优秀的人来帮我处理国家政事,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这一点也没有人不同意,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和大多数人没有关系,不管是皇帝决策一些事情还是其他人作出决定上报皇帝,都差不多。

  早朝过后,朱棣叫着解缙、杨士奇、杨荣、黄淮、胡广、胡俨、金幼孜这七人单独叫了过去,让太监上好茶之后吩咐下去,端起茶碗轻轻地抿了一口茶,环视了四周,目光又在七人脸上停留了一会儿,捋了捋胡须开口说道:“你等七人可以说是现在我大明朝最有才的七个人,就像我刚刚在早朝上所讲的一样,我打算设立内阁了,就打算要你们几个人来帮我,以后我大明朝的所有事情都会与你们一起商量,希望你们能够不遗余力的帮助我,尔等有何看法啊?”

  “臣等遵旨。”

  “好了,退下吧。”

  朱棣选了这七个人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解缙和黄淮除外,这两人诗众所周知的两大才子,剩下的几个都是经过好好地调查了。

  杨士奇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了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回到德安,他一边教学一边侍母。他游走于湖北、湖南进行教学,后来在王叔英的推荐下进入了翰林,在吏部的考试中,吏部尚书张紞看到杨士奇的试卷之后觉得此人非常优秀,奏请了第一名。

  杨荣在建文元年,也就是1399年,杨荣是诸生,也就是在学读书的学生。他在讲解《孟子》中的养气章,得到了当时视学福建的侍郎夏元吉的赏识。同年,杨荣参与福建乡试,中解元。在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于礼部会试中第三名,殿试中二甲第二名[13],赐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

  胡广在弱冠之初的胡广便游学于闽粤,两年外出经商游学之后,胡广归乡进学,致力于举业。经过一番刻苦求学,胡广和其他读书人一样,踏上了科举之路。建文元年,在江西参加乡试,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举人。建文二年是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胡俨可是在洪武二十年,参加江西乡试,以《书经》考中举人第二名,洪武二十一年在南京参加会试,中副榜,授职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教谕。。

  金幼孜生而聪颖,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在建文元年赴省城南昌参加江西乡试,中第九名举人。

  整体说来,这七个人在当时都可以说是人间翘楚了,朱棣把权利稍微释放一点给他们也是很放心的,不过,聪明如朱棣也不会完全信任他们,担心他们权力过大,会对自己形成掣肘,所以,现在的内阁也只是属于翰林院的一个下属机构,并没有正式的编制,而且几位大学士的级别也不高,最高也不过五品官职。不得不说朱棣是真的聪明,既任用了德才兼备的顶级人才,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也限制了内阁的权力,只有这样,自己才可以放心的出征蒙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