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白林与金哥 第一卷丨江是故乡清 第六十二回:狼狈为梦

《白林与金哥》第一卷丨江是故乡清 第六十二回:狼狈为梦

作者:紫叶枫筝 字数:2843 书籍:白林与金哥

  绿江沿着齐州与长州两界,钻入牛仰山脉与横亘山脉碰撞而成的犇首山后,便成为穿行在山中的隐河,直到从辛州徊风峡,即是当年辛罗族人偶尔发现并从中逃出升天的沟壑中浮出,继续沿着爰州北境,绵延数百里后,才是起于榛国的三江源头。

  在犇首山中,遗存着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废城,内部极为空旷与深远,为后来纳入姜国境内的齐州山民偶然所发现,便是后来的寒回城,即使如今,城内绝大部分尚未被人查探清楚,有人生活的地方,也仅仅是限于临近山外的区域。越过犇首山,经过一片雪原,再越过长年不冻的雪芳江,便是申国境内。

  虽然寒回城外,冰天雪地寒气逼人,但城中却和暖如夏,每次经历北风寒气而袭,或者雪崩之后,城中山壁之中,便经常会长出雪生,一种白色若拳头大的球状果实,食之使人立时冻结而亡,外敷则对火伤湿热有着奇效。

  原本寒回城实属苦寒之地,但因为城中分布着各式汤泉,而且许多神秘之地内藏宝物十分诱人,各类传说与奇闻传遍民间,所以便吸引周边长州,壬州及他州各地的贵族豪绅们,无论年长者前来慕名疗养,或者是无聊纨绔,与平民百姓,络绎不绝前来。

  寒回城的城门,准确的说皆是十丈多高的山道洞口,走入城南钻入洞中,只是两个呼吸,便会恍惚出现在风淋关的某处山林中,后来在此形成了一座风淋镇,专门作为前往寒回城的中转,提供各种食宿和物资,一些可信可不信的小道消息经常在镇子里传播,久而久之甚至版刻成书,销往周边州郡,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既然在长州有通道,自然在申国那里也有一处,正是北门,因此一座寒回城,便因此分做了“一南一北”的两半格局,而姜全桧则镇守的便是南城。

  原本整个寒回城,都掌握在姜国人手中,大概两百多年前,突然一支百余人,骑着叱也的申国人,莫名其妙出现在城北,甚至连他们也蒙了半天,好好的在雪原之上狩猎,突然就被传到了这里。只是看到城中繁华熙熙攘攘的景象,尤其是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姜国人,于是从一场狩猎变作了另一场,开始大肆屠杀起来。寒回城曾一度成为空城。半月后,从齐州赶来的边军,发现除了满城腐臭的尸体,那只申国骑军早已消失不见,后来在城北某处山壁的夹缝中,才发现居然也有一处通往外界的洞口,期间几次封堵也都无济于事。

  于是一座城中,姜国利用城中地势的起伏高低,只能建起厚厚的一堵城中墙,对于善跃的申国人来说,意义并不大但胜在也能抵挡一阵,况且,平时申国那边,只要石国不骚扰姜国,申国人很少越雷池一步,更多的还是利用一些当地矿藏猎物等特产,和姜国人进行些盐粮木材的交易。

  奇怪的是,去年石国进犯齐州时,申国人竟然没有出现在寒回城,只是在齐州北部的牛仰山脉北麓,出现几股骑军袭扰。姜全桧派出查探的斥候,通过城北出去后,也再没有回来,这就使得他内心始终惴惴不安,联系到勃州那边的事情,直觉告诉他,两者一定有着某种联系,于是每个月月初,姜全桧都会派出队伍前往申国巡查,但一直都是石沉大海音讯全无,以至于城中的城防军都酝酿着不安和逃役的情绪。

  姜全桧思量再三,只得让驻守城中的防军,抽出一半直接放置在北城,不再派出队伍做那无用之功,同时吩咐城内的工匠,在北城地势高处修起箭楼高堡,以便日后生变,能够暂缓策应。

  躺在乳白色的汤泉之中,望着城下各地传来各种声响,看着这一切的姜全桧,稍稍用力搂紧了身边的侍妾,心头紧张的情绪也稍稍舒缓。

  虽然姜明启让他亲自驻守寒回城,但一年中,他也只是新年前后,来此待上两月松快松快筋骨,泡泡汤泉顺便看看城中有没有什么新奇的发现,之后便从寒回城王府,一处特别开辟的密道,出了山后也只需骑乘快马飞奔半日,就能回到长州的首府所在耕饶城。

  说是父皇令自己策应齐州,在姜全桧心里,那个傻大哥完全堪用,根本没有自己出场的机会,就算是放任一座镇森城给石国,姜全桧都没有任何腹诽,那群申国人,即使骚扰边境,更多的还是在齐州北方,寒回城这里,历史上很少再发生两百多年前那样的屠杀事件,只要给了那领军骑将些好处,比如美人美酒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很好打发。

  就在姜全桧优哉游哉享受着汤泉滋养和左右美人时,手下俯身贴着他耳边言语两句,姜全桧转过头,纳闷道,这小子怎么过来了,只得吩咐侍卫,直接带他来这里就行了。

  听着身后的脚步声,还有自来熟的热络话语也跟着传来:“召王兄,小弟来给您贺喜了!”

  姜全桧支走旁人,起身走出汤池,披上锦袍,坐到椅子上,看着半跪在地上的姜全玚,笑着说道:“起来吧,什么风把全玚老弟刮来了,又是贺的什么席呢?”

  “听闻召王府又添了一对龙凤胎,老弟当然要恭喜恭喜了。”说完,便吩咐手下,给姜全桧呈上一副字画,在姜全桧面前徐徐展开,两丈多长,竟是一副四龙朝天图,四条幼龙盘伏在山岳云峰之上,而云海之中,则是一对金银两色,紧紧缠绕在一起的雌雄巨龙。

  姜全桧盯着画卷,却是眉头一皱,这事自己也是前日才收到王府的消息,这小子怎么就知道了,而且还从壬州那边赶来的。

  “全玚老弟真是消息灵通啊,行了,起来吧,又没有外人就别演戏了。”姜全桧挥了挥手。

  姜全玚笑嘻嘻的起身,令人收好那副僭越的长画,这位皇兄,平生除了最爱美人,便是笔力雄奇的书法画卷。

  使了个眼色,姜全玚身边的人也退了下去,姜全桧问道:“说吧,老弟你从壬州擅自跑来,不仅是贺喜这件小事吧,皇叔那边有何吩咐?”

  “岂敢岂敢,不过是些小事罢了,皇兄请看。”

  姜全桧接过递来的一封信笺,开始还有点索然无味,无非是厉王那些冠冕堂皇的客气话,可读着读着不禁瞪大眼睛,又反复了看了一遍,不敢置信,问道:“父皇竟然调动了羖雷-军?”

  “这还有假,是我二哥在爰州那边亲眼所见,如果不是这支奇军,恐怕蔡胖子的坟头早就长满蒿草了。”

  羖雷-军,姜全桧也只是从皇室书馆中的只言片语里,看到过一些语焉不详的记载,和羖贲军不同,后者大多数作为皇帝直属的御林亲卫军,无需兵符只听皇帝的亲口调令。

  但是前者,在姜国历史上,只在开国之初和四百年前出现过两次。一次,民间传言,太祖即将在如今苍阳城外的中颇江岸兵败时,祭出传国神器奉天谕令,从天空中降下不计其数的雷电,化作一支千人的金色大军,最终将昔国主力消灭于河原之上,而昔国皇室也被迫迁往姜国的南方,后来又分成了东西两昔。

  但在御史的笔下,传言甚至比民间更加神乎其神,但只有短短一句话:“太祖江畔余百骑,面二十万众,欲绝尽而出仚形,分化千余雷部,遂顷刻屠昔……”

  另一次,史册之上更是一点只言片语都没有,还是坊间传说,言之凿凿,说是那年新帝降生,同时从宫中飞出一颗流星后,天空原本万里晴空突然乌云密布,一支金色大军从苍阳城外的女闾山飞跃而起,直追那道流星而去。

  一开始民间都以为是不祥之兆,又正值后来的孝帝出生,众说纷纭,好在后来姜国国泰民安,较之以前百姓生活更加富足,甚至都没有与石国和昔国发生战乱,因此后人便很少再提起这段历史变故。

  信的结尾,姜明琛嘱咐姜全桧这个得力大侄子八个字“天时更利,稳变求胜”,至于勃州和爰州,易州那边,则一字未提。

  姜全桧烧掉手里的信笺,看着目光灼灼的姜全玚,“信外,皇叔可还有什么话要你转承与我的?”

  姜全桧笑着伸出手,从竖起的两指,慢慢变作三指到手掌,最后握住后,又伸出另一只手,也握成拳头。

  “百万?即便加上我这长州和壬州,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啊!”

  “皇兄莫急吗,五十万足矣,但是还有一个东西,足足能够抵得上五十万大军。”说完,姜全玚掏出从寒回城里,四处可见,随手扣下来的一块散发着寒气的萤石。

  姜全桧嬉笑道:“皇兄真是守着金山不自知,知道这是什么吗?容老弟卖个关子,只等几日后,再为皇兄揭开谜底如何?”

  三天后,看着自己手中那柄锋锐无比的银色战刀,还有脚下被如切豆腐般的兵器甲胄,姜全桧的眼中,散发着炙热的光芒。

  如果说,十年前找到自己的姜明琛是在痴人说梦,乃至几天前,自己也没有任何兴趣和信心,这些年,自己一直都在跟父皇秘密呈报,大不了届时卖了姜明琛那个老滑头。但是握着这把透露着寒气的战刀,姜全桧好似已经睥睨天下君临江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