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从煤山自尽开始 第九章 破庙风云

《大明:从煤山自尽开始》第九章 破庙风云

作者:向家崽 字数:2859 书籍:大明:从煤山自尽开始

  谷英将马在庙檐下拴好,手杵着刀走进破庙中,心想莫不是最近犯了太岁?

  前脚在京城差点被闯王一刀砍了,后脚出城这才走了多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淋着雨花了好大功夫才到这。

  “可不能染了风寒。”

  谷英喃喃自语,从怀中摸出火石和火绒,正欲在庙中寻些木枝柴火。

  “朋友可是躲雨?来此一叙。”

  “我擦,是谁说话?”本就神神叨叨的谷英,被这一句话惊得浑身冒起鸡皮疙瘩,将刀一把抽出,刀刃与刀鞘摩擦,发出“唰”的声音。

  崇祯耳尖,听出是抽刀声,心知此人恐非善茬,不可刺激对方,于是缓缓道:

  “庙里黑灯瞎火,实在抱歉,我等三人也是赶夜路至此避雨,朋友若是不嫌弃,不妨一起搭个伙,也暖和些。”

  听得此言,谷英紧绷的心绪缓和了些,但仍保持戒备,虽斗大字不识一个,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举着刀,慢步朝说话声音方向走去,借着一丝月光,隐约看得三人围坐在佛像后,于是问道:“为啥不生火?大半夜的装鬼呢?”

  “出门走的急,忘带生火的物件了。”

  “哦?那你们这急匆匆的,是往哪去?”

  “山西。”

  听崇祯说是去山西,谷英顿了两秒钟,才又问道:“听你是京畿口音,去山西作甚?”

  崇祯见他反应,又联想到他既能来此,应与自己同路,虽看不清穿着样貌,但佩刀骑马走夜路,又从京城方向来..于是心生定策,决定诈一诈他。

  “嘿,不瞒你说,兄弟我是京城打行的,听说自家哥哥在大同得了天大的富贵,便舍了家业去投奔。”

  “天大的富贵?怎么个说法?”

  “兄弟可知,闯王进京了?”

  “那是自然。”

  “嘿,闯王当了皇帝,我那哥哥自然得了天大富贵。”

  此时,谷英已经走到了三人面前,崇祯的话引起了他的兴趣。心想,他娘的,我跟闯王这么多年,营中情况一清二楚,且让我试试你,若是使诈,全宰了便是。

  随即又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兄弟跟的是闯王?姓甚名谁,在哪个营当官呢?”

  崇祯听得此言,知道这人必是闯军无疑了,只是不知为何孤身至此,身后是否还有同伙?不过,自己的三言两语经不起推敲,断然是不能顺着他的问题回答。

  “别提了,营中那都是何等的好汉,我那青皮兄弟也配?更别说跟着闯王了,不过是替其他大人看看宅子跑跑腿儿罢了。”

  “那大人姓甚?快说。”谷英一听是给大人看宅子的,想起军师临行前说的话,这么巧?

  崇祯话锋一转,“嗬,我说,你他娘的审犯人呢?莫不是真把我兄弟三个当软柿子捏了?”

  道人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王承恩聪慧,沉了沉嗓子,捧起哏来:“大哥,和他废球话?要打便打!”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谷英也不知对方深浅。听这意思还是打行的泼皮,有点拳脚功夫傍身,此地狭窄,以一敌三,真打起来未必能落好。

  而且,说不定真和军师府上有旧。

  于是把刀收起,转做笑脸,道:“唉唉,兄弟莫怪,有话好说,方才是我说话鲁莽了,这样吧,我来给大家生个火,暖暖身子。”

  见得谷英如此,崇祯将戏做足,冲王承恩骂道:“打什么打?要不是你把马和行李弄丢了,老子能跟你在这庙里挨饿?没用的东西。”

  王承恩连连称是,谷英捡着木头,附和道:“我身上有些吃食,稍等便匀一些给兄弟伙几个。”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饿了两天,只以草皮果腹,不管待会是何情况,能吃点东西也满足了。

  “嗤啦”,火星从摩擦的火石上蹦出,点燃火绒,谷英小心翼翼地捏着放在架好的柴堆中,轻轻吹着。

  庙中寻来的木柴都有些潮湿,火生的很不易,谷英以手撑地,忙得满头大汗,。

  拿着谷英分发的干粮和肉脯,崇祯和王承恩自顾自的吃,一直未说话的道人道了声谢,狼吞虎咽起来。

  火光闪烁,谷英借此机会打量着眼前三人。有两个身上套了好几层的烂衣服,好似流民,另外一个是道人,背着木箱手里拿着幡,上面写着梅花神算四个大字。

  崇祯表面上装作只关心手里的食物样子,实际上暗地里也在窥探谷英,眼下的和谐背后暗藏杀机。

  正当谷英对崇祯的打行身份犹疑不定时,崇祯吃着饼子头也不抬,大咧咧说道:“道士,给你一个饼字,算算这兄弟姓什么。”

  道人咽了咽嘴巴里的食物,摇头晃脑,说道:“饼,五谷杂粮也。”

  谷英一听大为惊讶,旋即对崇祯说道:“哟呵,你兄弟还有这般本事?我真姓谷!”

  对和崇祯一伙的说法,道人并未否认,只顾吃东西。

  崇祯摆摆手,站起来,一脸得意地说道:“这算什么?梅花心易,无有不可,算尽天机!”

  “对也对也!”听得崇祯如此说,道人不由抚膝赞叹。

  见崇祯一脸煞有介事的样子,谷英被道人玄之又玄的本领所吸引,心理防备全无,探了探脖子对崇祯说道:

  “能否帮我算算运势?最近好似中了邪,霉运连连啊。”

  道人正欲开口,被崇祯抢先说道:“可!就冲兄弟这一顿饭,必须可!”

  谷英一听大喜,崇祯紧接着说道:“只是运势一说,泄露天机,心诚才灵,卜算之法也和刚才不同。”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

  “那好,你且闭上眼,静下心,随便默念一字三遍。”

  谷英听话照做,闭上双眼深吸了一口气,在心中默默念着。

  崇祯起身踢了踢王承恩的脚,自己则绕过火堆,来到谷英正前,脑中快速思索另一世的记忆。

  “兄弟,我念完了,然后呢?”

  “嗯,然后啊,你该....”

  此人已无心防,这是最好的机会。

  崇祯话说到一半,双手拇指暗扣,手掌微曲,使出浑身所有的劲力,双臂一挥,两只手掌同时扇在谷英双耳。

  谷英只觉双风贯耳,耳膜一阵呼啸嗡鸣,心道糟糕,着了这人的道,不顾头疼起身欲抽刀,却抽不出来,原来是王承恩死死的抱住了刀柄。

  趁他病要他命,崇祯又是一脚大力撩阴,谷英“啊”地惨叫,吃痛弯腰的同时,突感到双眼爆裂剧痛,无法视物,竟被崇祯趁机抠瞎了双眼。

  谷英毕竟是老匪,虽被偷袭,勇力尚存,也没失去意识。反而因为满腔的怒火,全身上下颤抖着迸出一股巨力,将王承恩挣开,一脚踹飞。

  “老子杀你全家啊!”谷英大喊,努力尝试睁开流着血的眼睛,挥着刀朝身边乱砍。

  崇祯在他四周游走,并不靠近,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静静地看着谷英空耗力气。

  却说谷英,一边大叫要砍死崇祯一边在庙中乱跑,不小心一步踩到火堆中,火顺势攀着布鞋就烧了起来。

  足下吃痛,本能地跳起,却失了平衡,脑后着地重重摔在地上,刀也脱手掉落于一旁。

  刀被一旁的崇祯捡起,重重砍在谷英脸上,一刀接一刀,鲜血四溅。

  “承恩,醒醒。”

  崇祯掐着王承恩的人中呼喊着,片刻后,王承恩悠悠醒转,见得眼前血人似的崇祯,说道:

  “陛下,咱这是到地府了吗?您怎得浑身是血啊。”

  “屁话,那狗贼已被朕砍了,快起来。”

  王承恩起身,看到地上的谷英尸首,“哇”的一声将刚才吃的东西吐得一干二净。

  崇祯也算是见过血的人了,再加上大脑高度紧张,本来没觉得有多恶心。结果倒好,王承恩一吐,整的他也想吐了,两人哇哇地在庙中吐起来。

  “你能不能别吐了,你吐我就想吐。”

  “呕,黄爷,呕。”

  好一阵,二人才缓过来,只觉得被掏空了身体。

  崇祯喊了喊道人,却无回应,刚才没注意,想来应该是和谷英打起来时跑了,此刻已无了踪影。

  算了,无心管他,崇祯让王承恩去检查一下门外的马匹,自己则在谷英的身上摸索起来,然而除了一封信,再无他物。

  庙中的火堆被谷英踩灭,只剩点点火星,当下信也看不了。崇祯只好将信收入怀中,把谷英的腰带脱下换上,并将刀鞘挂好,拿着刀准备往外走。

  却看见王承恩举着双手,倒退着走进庙中,随后是一张大弓,搭着箭指着他,缓缓跟了进来。

  “不是吧?还来?”

  一刻钟后,庙内重新燃起了火堆,谷英的尸首被移到了庙外,地上的血迹也都被土灰掩盖了起来,但空气中仍有股血腥味。

  崇祯和王承恩以及方才持弓的汉子坐在一起,烤着饼聊着天,一个妇女背着身子坐在火堆另一侧给怀中的女儿喂奶。

  “杨兄弟杀得好!”崇祯鼓掌道。

  “过奖过奖,黄兄唤我伯先便是。”

  原来,方才用弓箭指着王承恩的人正是杨猎户,他本带着妻女出城,欲往大同投寄亲戚躲躲风头,一场雨将他和崇祯‘下’到了一起。

  当时,崇祯看到弓箭都快绝望了,直言大呼:“地上的闯军是我杀的,要杀要剐随你。”

  杨猎户听他这么说,一脸狐疑地检查起现场来,最后在确定谷英的穿着,和马鞍行囊内的通关文书后,杨猎户竟当即和二人道起歉来。

  于是便有了现在的一幕,几人在互相诉说经历后,相见恨晚,越聊越投机。

  杨猎户觉得眼前的这位黄兄谈吐不凡,有股无法形容的气质,只是名字颇为奇特,居然叫黄和尚。另外一个就更怪了,听黄兄说是他的伴当,叫王公。

  既然都是去山西寻亲,又都杀了顺军,此番遇见,实乃缘分。

  三人一合计,日后兄弟相称,结伴同行。

  借着火光,崇祯把怀中的信拿出详细地看了起来,王承恩和杨猎户在旁相互打趣。

  妇女怀中的婴儿被其乐融融氛围感染,眯着眼,呵呵直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