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百亿包租公的枯燥生活 第126章 生死状八角笼

《百亿包租公的枯燥生活》第126章 生死状八角笼

作者:下班了蟹老板 字数:1725 书籍:百亿包租公的枯燥生活

  回头再说的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商量,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居上朝药藤眨了眨眼,主仆两个好一顿激动,发现宫中有人就是好,这么机要的事,她们比别人早知道。

  回到行辕,一顿晚饭简直吃得挠心,草草结束了,一心想往东院去。

  还是傅母在旁劝导,“小娘子出门一整日,必定累了,先好生清洗一番,换身衣裳,再去探望殿下不迟。”

  居上明白了,傅母只是不便直说,怕她身上汗味熏着了尊贵的太子殿下。也罢,确实应该洗一洗,于是泡进放了香料的浴桶里,全身腌入了味般一丝不苟。待收拾得差不多了,换上一身轻便的衣裳,再绾个松松的髻儿,在傅母的监督下端庄地走出西院,穿过了随墙的月洞门。

  凌溯这时不知在干什么,不好随便闯进去,便停在门前请女史通传。女史进去片刻,很快就出来了,向她呵了呵腰,殿下请娘子入内。”

  缭绫的裙裾飘荡过门槛,站在雕工精美的莲花砖上。这时太阳下山,月华初上,正是明暗交接的辰光。太子寝楼里燃了灯,半明半昧地照亮半间屋子,直棂门上糊着桃花纸,有个人慢慢绕过来,影子被灯拖得老长。

  他也刚清洗过,头发半干,眉是湿的,上去十分清爽。见了她,还算客气,随口问吃过了吗。

  居上说吃过了,“我夏日胃口不好,一向吃得不多。”说罢回头了眼食案,“我现在来,没有打扰郎君用暮食吧?”

  凌溯说没有,“今日去御史台办事,回来前和豹直的人一起用了饭。”

  所谓的豹直,就是伏豹直,如今官署规定只上半日的职,余下半日和节假算值班,御史台用作值班的人便称作豹直。

  其实若说旧两朝的不同,朝确实给了朝廷官员最大限度的优待,供职只有半日,到了时辰你要回家,绝对不会有人来阻拦你。不过有的时候规矩虽然很宽松,你却不能心安理得接受,像阿耶,基本全日都在衙门,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面前这位太子太拼命。太子都不休,谁敢说走就走。

  居上“哦”了声,见他在案前落座,自己就近摸了张圈椅,小心翼翼欠身坐了下来。

  “那个”她清了清嗓子,“咱们来聊些有的话题吧!”

  凌溯垂眼翻开了面前的,颇有明知故问的意思,“你想聊什么?”

  居上含蓄地微笑,“聊聊西明寺的辛家女郎,还有陈国夫人,你好不好?”

  案后的人这回没有反对,只道:“小娘子其实不用着急,等明日自然就知道了。

  可居上比较性急,“明明可以今日知道,为什么要等明日呢,我怕自己想多了,夜里睡不好。”说完不等人家催促,十分体贴地先交换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一行人到了西明寺,起先不曾见武陵郡侯,后来才见他姗姗来迟,往寺院后面的庭院去了。我们悄悄潜过去,躲在一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等了一会儿才见到那位'辛家女郎'来赴约。我了半日,她戴着帷帽,实在辨认不出来。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她转过身来了,你猜,那是谁?”

  她绘声绘色布下了疑云,等他好奇追问到底是谁。但他沉默不语,只是着她,这已经算很给面子了。

  居上那手到擒来的快乐里,还带着高深的笑意。其实用不着他追问,她就迫不及待想把经历分享给他,所以没等他开口,她便自揭了谜底,一惊一乍道:“原来是二娘身边最贴心的婢女果儿!她的名字还是二娘给她取的呢,平时她也很老实,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凌溯恍然大悟,难怪陈国夫人痛心疾首,原来是儿子上了人家的婢女。

  他顺水推舟继续深挖,“如果韩煜实在喜欢那个婢女,就放个恩典,成全他们。

  居上说是啊,“咱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家,若果儿据实说明白,二娘绝不会为难她。可你不知道,她有多坏。说起这个简直咬牙切齿,“她和武陵郡侯商议,先蒙骗住二娘,把人迎娶进门。二娘势必会带她做陪房,到时候再给二娘下药,让她不能有孕。生不出孩子,婆母必要催促,二娘心生愧疚,郡侯就有了纳妾的道理。届时再让人在二娘耳边吹风,让二娘扶果儿做侧室”越说越气恼,一根食指几乎指到天上去,“你说说,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恶毒的人,为了自己快活,不惜坑死待她亲如姐妹的主人。”

  凌溯听她说完,俨然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没想到闺中还有这么复杂的心思。

  像现场上处置叛变者一样,他说:“为奴不忠,那就该杀。”

  居上大觉英雄所见略同,攥拳撸袖挥了挥拳头,“对嘛,我当场就捶了她一顿。

  要不是因为武陵郡侯不曾与我阿妹有婚约,我连他一块儿打!”

  这下凌溯抚了抚额头,有些说不出话来了。他的太子妃是说干就干的行动派,只要气氛推动得好,打人从来不假他人之手。

  居上呢,没有察觉凌溯内心激烈的斗争,继续骄傲地侃侃而谈,“你不必觉得懊恼,虽打不着他,但我们可以让他丢脸,以后娶不上好人家的女郎。像那等贼囚,就应该生生世世和果儿在一起,免于祸害别人。所以我们把果儿连人带身契,一齐送进了郡侯府,只要郡侯老夫人答应,就算明媒正娶果儿,也是他们的事。”

  像茶寮中听,起承转合真是好精彩的一段。

  凌溯这辈子除了战场上叱咤,没有经历过这等细致的勾心斗角,所以近墨者黑,他有些惊恐地发现,原来听她说后院的事,居然也很有意思。

  尤其自己掌握的讯息,可以和她的见闻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她那部分讲完,顺理成章就轮到他了。

  居上直勾勾地着他,等他路见不平地参与,“刚才说到陈国夫人进宫,郎君,该你了。”

  那声“郎君”,充满了孜孜的诱哄,甚至让凌溯觉得,不把宫里发生的一切告诉她,就十万分地对不起她。

  原本他不是个管闲事的人主要这次陈国夫人求见时,他正好在一旁。

  眼睛可以闭起来,但耳朵是关不掉的,他被迫听见了陈国夫人的奏请,又架不住居上的再三催促,最后不得不透露,“陈国夫人向陛下控诉武陵郡侯忤逆,求陛下褫夺其爵位,令第二子袭爵。”

  这个消息可谓石破天惊,万万没想到,那位陈国夫人居然有这样的铁腕和决心。

  居上愕然,“真的吗?陈国夫人打算不要这个儿子了?”

  凌溯道:“要不要不知道,反正是打算放弃了。”

  像这种忤逆的状,不管告到哪里都是一告一个准。有爵在身的人,能让生母失望到放弃,说明这人已经不堪重任,因此韩煜算是为了私情,彻底把自己葬送了。

  “那陛下准了吗?”居上问,“褫夺爵位不算小事,不会轻易办成吧?”

  凌溯道:“朝臣弹劾,需先经御史台查办,从探访到实行,至少一二十日。但像母亲亲自请求罢黜的,今日上疏,明日就能颁旨。”

  啊,真是没想到,原以为至多不过让那人以后不得好姻缘,谁知陈国夫人的气性那么大,居然入宫面圣,大义灭亲了。

  事态发展不受控制,后果很严重,但双方都不想闹大,所以陈国夫人并未向圣上说明内情,只潦草用了个忤逆的罪名,就及时止损了。

  凌溯见居上怅惘,倒愿意替她分析一番,“陈国夫人育有三子,除了长子韩煜,还有两个儿子在金吾卫和率府供职,家里不缺人承袭爵位。按理来说,母亲一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骨肉,除非韩煜确实伤了她的心。良贱不通婚,这事必定会闹得满城风雨,与其让他污了武陵侯的爵位,不如尽早收回,另择贤良而任之。”

  所以那是何等清醒的人啊,居上竟有些佩服陈国夫人的手段,即便是对待嫡亲的儿子,也有说惩处便惩处的决心。

  “那将来韩煜会如何?”居上问,“褫夺了爵位,还有东山再起的一日吗?”

  凌溯了她一眼,仿佛觉得她多此一问,“夺爵是一辈子的羞耻,他又与辛家婢女纠缠不清,这两件事,哪一件能让他直起腰来?再说将来将来更不会有机会东山再起。”

  他话没说透,但意思很明白,多年之后大历掌舵的人是他,只要他不许,一切就成了定局。

  所以女郎们愿意嫁高官之主啊,紧要关头,胳膊肘知道往里拐。

  居上狗腿地说:“郎君官大,郎君说了算。“一面又开始感慨她那情路不顺的阿妹,得出一个邪门的结论,“居幽之所以那么难,全是因为阿叔名字没取好。她小时候一波三折,假山上摔过一次,荷塘里淹过两次,能活着都是命大。你说做什么叫居幽呢,居幽多孤僻!我觉得该叫居扬,张扬的扬,这样才能活得肆意潇洒,光芒万丈。”

  她自觉有理有据,不想凌溯一句话就打破了她的幻想,“磨刀霍霍向居扬。”

  居上呆住了,“你在说什么?磨刀霍霍向猪羊,不是向居扬!”

  这个人,天生是来和她作对的吗?刚夸完他有用,他就自揭其短。

  凌溯倒是不慌不忙,十分淡然地说:“当初在北地,边关有很多外族人出入,口音从四面方来,各不相同。我的意思是取名还需慎重,大历建朝后,外邦使节和胡商逐渐多起来,说不定有人读得不准,要是这样,居扬还不如居幽。”

  居上听罢很不服气,但又找不到话反驳他,郁塞短促地叹了口气,“郎君,我明日还想告假。

  这就令人不愉快了,凌溯蹙眉道:“怎的又要告假,今日外出一整日,还不够吗?”

  居上道:“自然不够呀,事情还不曾有下文呢。”

  “怎么没有下文,我不是将宫中的消息告诉你了吗。”

  但是短暂的豁然,比不上大家聚在一起热闹议论。她想把消息带回去,最好赶在废黜武陵郡侯的旨意下达之前。

  可凌溯不让她回家,她就迈不出行辕,宫门郎两只眼睛雪亮,整日候在大门上寸步不离,不得太子口谕,她想出门,缠也缠死她。

  她开始想方设法打商量,“就明日一回,还不行吗?明日过后我哪儿都不去,乖乖跟着家令学掌家。”

  凌溯不为所动,“今日已经是破例了,小娘子不知道吗?”

  居上说知道,“可你,我确实有事在身,一出门,破了一桩大案。“可好话说了千千万,他依旧油盐不进,她有点气恼了,嘟囔道,“我又不领你的月俸,也不是你家奴婢,不过定了亲而已,就像牢囚一样着我,我不服。”

  他起先还翻,这回连也不翻了,抬眼道:“你不知肩上责任重大吗?现在约束你,是为了将来让你游刃有余。”

  居上当然知道其中道理,但年轻活泼是天性,天性毕竟很难压抑,想了想道:“受教不差这一日,你就再准我一天假,我去去就回,晚间在门上迎接郎君,如何?”

  这样说来好像也还行,毕竟此人以后要伴在枕边,以她记仇又骁勇的性格来说,太过得罪了,夜里睡觉容易惊醒。

  但是答得爽快,又像专等她这句话似的,凌溯仍是微微踌躇了下,为难且冷酷地说:“你经常外出,万一被傅母告到皇后殿下面前,不要怪我不维护你。”

  居上说不会,“我与几位傅母处得很好,她们也喜欢我,不会轻易告状的。退一万步,就算皇后殿下责备我,我一力承担就是了,不用郎君费心维护。”

  凌溯听她这样说,这才勉强答应,“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居上说一言为定,然后绽开笑脸感激再三,又客套一番让他早些就寝,方带着药藤回去了。

  早些就寝,对他来说有点难。以前彻夜研究作战的计划与路线,现在长安攻下来了,大业完成了,又有无穷无尽的琐碎事务需要处理。

  好在辛苦不曾白费,前朝留下的顽疾在慢慢治愈,历经过动荡的都城有它惊人的生长力,每一天醒来都有发展,东西市的交易又长了几成,西域商队递交的入城过所又增加了几十封,一切蒸蒸日上,一切都充满希望。

  见成效,所以不觉得累,比起马背上长途奔袭,带着随从不紧不慢横穿过长安城,则是无比安逸的生活。回来后挑灯文,奏报,都不算什么,有时候一不小心过了子时,经人再三催促,才放下墨回榻上去。

  今晚还是如此,整套的流程有条不紊,感觉脖子有些酸痛,抬头更漏时,已经三更了。

  沙沙一阵轻响,像沙子扬在窗纸上。

  女史们探身关上门窗,长史正好悄悄打个呵欠,被他见了,一时眉眼回不到原位上,满脸尴尬。

  “郎君。”重整顿好表情的长史上前谏言,“时候不早了”

  凌溯颔首,“歇吧。”

  得了令,大家如蒙大赦,长史指挥值夜的女史们退出寝楼,出门时仿佛有湿纱扑面,雨下得又大又密。

  临走的长史重又折回来,“夜里恐怕湿冷,郎君切要关上窗,别受了寒。”

  凌溯有规矩,除了洒扫,女史一般不让上二楼,所以窗户还得自己关。

  他说好,抬手微一摆,长史呵腰关上了门。

  转身拾级而上,窗下的灯火照出绵密的雨势,打湿了窗台前的地板。

  他过去卷竹帘,不经意一瞥,发现对面还点着灯,那玲珑窗口从黑夜里突围出来,像个金色的落款,异常鲜明。

  下雨了,婢女怎么不关窗?他驻足片刻,自己也犹豫起来,毕竟雨后的清爽朗,是任何香料都无法比拟的,且存续的时间又短,一个疏忽便会错过

  正思量,见有个身影行尸走肉般过来,双手摸索着,“啪”地一声关上了窗。

  次日,天地清朗,居上用过晨食照例出门,还没等家令劝退,微笑着告诉他,是太子殿下特许的。

  家令自是不敢质疑,忙令人套好马车,将人送下了台阶。

  待要问娘子什么时候回来,居上抢先一步告诉他:“殿下下值之前一定到家。”

  家令道是,肃容叉手,把人送出了昌坊。

  待得回到辛府,立刻把探来的消息告诉大家,大家一致认为太子殿下带回的消息,具有完全的可信度。

  反正李夫人大觉受用,解气道:“真是报应,好在陈国夫人不像她儿子一般糊涂,与其受外人耻笑,不如自己断腕为好。”

  顾夫人惊讶过后自叹弗如,“女中豪杰啊!要是换了我,我可没有这样的决断,怕最后还是会妥协,想办法替儿子周全。”

  其实这是大部分母亲的通病,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肉,总不能见他一败涂地。

  但陈国夫人的选择,是最无情却也最明智的选择,比起换一个儿子袭爵,和辛家交恶才是自掘坟墓,后患无穷。

  只是辛家人都良善,事情闹得这么大,忽然又觉得有些不值得,反倒生出点愧疚之心来。

  正在唏嘘的时候,门上有仆妇进来传话,说郡侯府老夫人前来拜会了。

  大家俱一惊,不知她此来是什么目的。

  还是李夫人镇定,吩咐居上三姐妹:“你们去里间坐着,不要出声,今日听听人家说话办事的手段,也长长见识。”

  居上忙应了,一手牵着一个妹妹,很快躲进了屏风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