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颗龙珠吞入腹 第二百一十六章 地煞八炼【求订阅】

《一颗龙珠吞入腹》第二百一十六章 地煞八炼【求订阅】

作者:朔时雨 字数:7013 书籍:一颗龙珠吞入腹

  “大威菩萨给你的那卷《宝塔铸金身》若是有更好的选择,能不练就不练。”

  “此功法有问题?”

  “没有问题,甚至是非常高明的金身之法,不仅是佛门有玄门这边甚至也有,擎天寺讲经首坐和圣人翼鸿远都对它赞不绝口,尤其是翼鸿远甚至认为它是不输佛门丈六金身的强大金身法门。”

  “那又为何?”

  “第一,目前佛道这边拥有的《宝塔铸金身》,都只是残卷,甚至都只有第一卷,基本上只能修成前三层,但实际上此法完整的应该有三十三层。佛门玄门还有天下其他大势力都尽力找过,后续几乎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三十三层?

  这可是有点夸张!

  因为三十三这个数字,向来都是和“三十三天”联系到一起的。

  什么功法敢直接宣称有三十三层?

  若非得到两位圣人的夸赞,俞幼泉甚至都要认为是有人在胡吹大气了。

  三十三层的功法,这一卷却只有三层,那残缺的也太夸张了。

  此外,佛门玄门都专门找过,结果都没有找到后续功法,俞幼泉可没有信心能找到。

  这未免也太坑了!

  “第二,则是修炼门槛太高,需要类似玄黄气这样最珍贵的源气为基底,最差也需要庚金精金级别的五行神材,后面一层投入比一层大”

  “第三,则是需要投入无法估量的时间,第一层若是只需要一年的话,第二层就直接翻倍。第一层若是需要十年,第二层或许就可能需要二十年,以此类推。”

  俞幼泉心头郁闷。

  本以为得到一本不错的金身秘籍,却是不曾想到狠狠被大威菩萨坑了一把。

  还真是不讲武德!

  俞幼泉默默无言,当即将大威菩萨的名字记录在小本本上。

  离开程老供奉寓居的宫苑后,沐浴朝阳,吹着习习凉风,心头的郁闷这才稍稍纾解。

  他当时用雷炎剑捅穿莽金刚,是有意狠狠给这不修口德的莽和尚一个教训的,关键时刻大威菩萨类似一句“大圣请手下留情”的发言传来,俞幼泉顿时“被手下留情”。

  毕竟一位五境大修士亲自开口,光是那气机都让他异常忌惮。

  后来得到一卷经文秘籍,他心中倒也没有太多的郁闷。

  毕竟他当时也没真想杀掉莽金刚,能换来一卷经文倒也不错。

  却是不曾想到,大威菩萨不讲武德,给了他这么一本鸡肋残缺功法。

  还佛门菩萨,这还真是一身心眼子。

  反倒是手心这本薄薄的《传习录》,却是给了俞幼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毕竟,里面蕴含了一位老人一辈子的经验和总结,实际上也包含了这位老人对他的期待。

  大抵是希望他仙逝过后,俞幼泉能多多庇护大晋朝廷吧。

  但是。

  现如今的大晋,也的确是风雨飘摇,他或许什么也做不了。

  在这种大势面前,个人的力量其实非常有限。

  这甚至让他本能的想到了翻云覆雨剑中的“雷霆雨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真正面对灭国之雷霆的时候,不啻于大雪崩,每一片雪花都不会无辜。

  更多的还会一脚油门下去,加速整个朝廷朝着灭国的方向上一路狂奔。

  俞幼泉摇了摇头,也算是看开了。

  大晋若是真到了需要亡国的时候,那干脆就亡国好了,大不了乾坤再造。

  他顶多护住几个大晋皇室子嗣,让他们不至于断了香火传承。

  瑶池。

  华林园山水格局最好的地方之一,俞幼泉抵达的时候,这里已然有了守擂者,而且还不是一擂而是两擂。

  分别是观音庵的妙善和九玄门的慎清子。

  很显然,佛门这边也并不想让他直接占据第四擂。

  见此,俞幼泉直接放弃。

  按规矩他现在需要转而守擂,继续在这里也没有太多的意义。

  雷泽。

  同样是仿照古神话传说修建起来的仙境福地。

  在前世就有“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舜渔于雷泽”的记载,而这方世界也有类似的古神话传说。

  让俞幼泉愈发察觉到,这个“涯海界”和前世世界的联系,或许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紧密。

  华林园这个“雷泽”,本质上也是地师根据估计记载设计出来的。

  核心分为滩涂湿地、雷神湖、湖心岛,还有其他一些象征性意义很强的建筑,本质上就是大量泥沙淤积到一起形成的。

  有好多甚至干脆就是建造这华林园的时候,开挖人工湖遗留下的泥沙,历经一番再改造再利用,而后就形成这一片神话地“雷泽”。

  别的先不说,光是地师这设计思路就相当之先进,不知道节省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其次,这一片雷泽也的确是非常之唯美。

  朝阳初升,被染成碎金色的滩涂湿地上,依稀可以看见很多成双成对的丹顶鹤在一起觅食散步。

  一阵风拂来,湖面上波纹荡漾,水波粼粼,美不胜收。

  颇有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

  俞幼泉一跨步,直接越过湖水障碍,抵达到了湖心岛之上。

  那氤氲的水汽,还有徐徐吹来的微风,和波波微微荡漾的水浪声,都让俞幼泉感觉非常舒适。

  俞幼泉顿时面露微笑,看来这里的环境的确是和他非常契合。

  要直接在这里摆下雨水擂吗?

  俞幼泉看了看这目不暇接的美景,忽然感觉有些惋惜。

  此情此景,若是直接呼风唤雨变成一片泥泞,却是多少有些焚琴煮鹤大煞风景。

  也罢!

  就算是设下擂台也不急这一时,反正这场交流盛会时间还长。

  最少要决出八擂八强,倒也不着急。

  或许可以好好清点一下收获,细细品读一下程老供奉留给他的《传习录》。

  看程老供奉对他的指点,他明显是比较精通幻术的,若是能在此道上更上一层楼,倒也的确是不错。

  若是能在目前幻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出类似龙珠洞天内那一片瑶草花海的景象,那才算是真正幻术大成。

  尤其是那一面梳妆镜中浮现而出的“瑶草”,那是真正从温度香味儿外形之上,都没有任何破绽。

  唯一的破绽,或许就是只能存在于龙珠洞天。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在俞幼泉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幻术巅峰。

  俞幼泉当即翻开这本《传习录》,很快俞幼泉就发现这本书对他而言,还是有些太深奥了。

  譬如。

  第一个故事叫做《滴水落而香满屋》。

  上面记载有一日,程老供奉早上起来看到一滴露水从一朵花瓣上滴落,有感而发,是日满屋馨香。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

  譬如。

  其中一个故事叫做“共食一碗羹”。

  有一日早上起床,特别想吃小时候吃到的一碗羹汤,然后就出城寻找。

  让他非常惊喜的是,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卖羹汤的小摊竟然还在,只是摊主从曾经一个刚刚接手小摊不久的青年变成了垂垂老矣的老汉。

  老汉的手艺非常棒,一碗羹汤下去,让他找到了曾经的记忆和过往,一朝悟道。

  那日整个小村里的人,好像都同时到村口老汉那里吃了一碗羹汤。

  至于第三个故事,则叫做“心花”。

  记载的是程老供奉曾经暗恋一个女子的故事。

  倒也不能说是暗恋,而是在一次游玩的时候,惊鸿一瞥,意外看到一个绝美的女子。

  一时,让他痴恋不已。

  但再去找的时候,却是怎么也没有找到那个女子。

  而也因此,让他念念不忘,朝思暮想。

  后来他甚至娶了好几个有这个部分女子特征的女子。

  又多年后,他一位妃子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他画的那幅画,这才惊呼原来她和丈夫竟然早早就邂逅过了。

  还真是天公作美,月老有情。

  程老供奉闻言,如遭雷击,当场大怒就将那个妃子轰了出去。

  是日。

  程老供奉心头走出一个女子,就是他朝思暮想的那位。

  次日,他专门去找那位妃子道歉,二者相敬如宾,而那位妃子也再也没提过她就是那位画中女子的事。

  俞幼泉看完,顿时有种芭比Q了的感觉。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简直不要太唯心!

  看见一滴水,然后满室馨香;自己吃一碗羹汤,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好像同时吃了一碗羹汤.

  这记载的就是情绪渲染和覆盖么?

  一心直接影响一村的人,也的确是有些夸张。

  不仅仅是这个面积,还包括情绪浸染的方式。

  村里人多多,做的事情各不相同,甚至干脆有些人就已经睡去,但醒来后他们依旧深信不疑自己吃过这样一碗羹汤。

  厉害了!

  至于那个叫做“心花”的故事,貌似就是男人心中的“白月光”啊。

  所谓的“白月光”,那就是白月光本人过来了那也不行。

  俞幼泉有些感触,但就这般变成玄法,那还是想太多。

  这些记录讲述的,貌似都是情绪传递和共情?

  俞幼泉若有所思,但最终还是感觉太过玄虚了一些,只能暂时将其放下。

  后来俞幼泉又看了下另外几个葫芦里的煞气,这一看顿时让俞幼泉欣喜了起来。

  宝葫芦里所蕴含的煞气,赫然正是浊阴煞、蜃楼煞、乱七轮煞、地磁煞。

  其中的“地磁煞”和“乱七轮煞”,就是学会龙珠洞天开启大术“画地为牢”所需要的两道煞气。

  在以前俞幼泉就收集到了三十多道煞气,但是一直都没有搜集齐所有「画地为牢」所需要的八道煞气。

  尤其是“乱七轮煞”,那更是非常之珍贵罕见,他就算是借助各种关系购买,一时都求购无门。

  却是不曾想到,这次却是从莽金刚的战利品中获得了此煞气。

  所谓的“七轮”,本质上乃是佛门的概念。

  全称指的是“三脉七轮”,是人体经脉系统中七个主要的能量汇集点。

  “乱七轮煞”,就是能够让人体七轮能量紊乱,从而出现种种问题的劫煞。

  一旦中此煞,就有可能阴阳失调、五行紊乱、失眠多梦、幻视幻听、疾病丛生。

  本质上就是一种能给敌人施加各种负面状态的煞气!

  俞幼泉没有犹豫,当即盘膝而坐,开启龙珠洞天悟道模式。

  刹那,被他置于龙珠洞天之内记载有大术「画地为牢」的帛书,以及他早早就准备好的,关于圆周率π的定义,以及小数点后近乎永远算不到尽头的数字书稿,都开始一一悬浮而起。

  随后,装有此术所需要地煞之气的宝葫芦一一悬浮而起,好似一条大龙一般,开始从宝葫芦里挣脱而出。

  只短短时间,龙珠洞天内的规则,就开始变成最合适修行和领悟画地为牢的状态。

  随之,俞幼泉就看到大地好似骤然变得粘稠了无数,明明只是小小一个圆,但内里却像是一个黑洞,有着无垠的空间。

  俞幼泉脑海中不断涌现出各种智慧的火花和灵感——

  就好像看到了训象人拴住大象的那根细绳;

  看到刻舟求剑的那位愚者;

  看到了身外无樊笼但心灵却始终在樊笼里的囚徒.

  俞幼泉顿时明白很多道理,所谓的画地为牢,更多是指心灵的牢笼,而不单纯是指看得见的牢笼。

  就像是乱七轮煞,乱的是身体,但也是心灵。

  这和万物之间的联系,本质上就是相通的道理。

  就像是“刻舟求剑”,难道人类真的不知道船是运动的,画下刻痕也找不到丢失的剑吗?

  知道!

  但是。

  世上终究有太多太多刻舟求剑的“愚者”,甚至就连“故地重游”本质上也是一种刻舟求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位回乡的旅者,难道不知道他就算是回乡,但也再也找不到他曾经熟悉的那些故人吗?

  不,他知道!

  但依旧想要回去看看,去回忆回忆他的过往和青春。

  这故乡无疑就是他曾经在船上划下的“剑痕”,而故乡里的故人和思念,则无疑就是他曾经丢掉的故剑。

  甚至是守株待兔,本质上都算得上是一种“刻舟求剑”。

  所谓的大术「画地为牢」,本质上也是一种“意”,一种“法”。

  那个永远也跳不出的“圈”,也不仅仅是它有多大,很有可能单纯只是思维上没有绕过弯,或者单纯的就是条件不允许。

  世人都想不为三斗米而折腰,但那三斗米却束缚着绝大多数人。

  这就是他镇压心猿的“三山”,本质上是一个道理。

  一法通,万法通。

  在这个过程中,俞幼泉却是想起了曾经看过的葫芦兄弟。

  腐蚀大娃的金钱,弄瞎二娃的歪风邪气,让三娃脚疼被抓的小鞋,让四娃精疲力尽的大锅饭,被环境毒害的五娃,被安上小尾巴扣上大帽子的六娃,被蛀虫破坏的七娃宝葫芦.

  本质上都可以算作是某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可以污染腐蚀甚至是困住修行者的红尘意。

  无数灵感一一浮现,俞幼泉的双手不断掐印捻诀,身边出现种种可以束缚人、套住人的,枷锁、准绳、圈套、小鞋,甚至是歪风邪气。

  而他的眉心,那更是不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至于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身体上开始因炼化煞气,而带来极致的压榨和破坏。

  只短短时间,俞幼泉的肌肤和血肉,就好像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干旱,河流干涸,大地龟裂。

  眼看着要因此彻底变得“颗粒无收”,所有生灵悉数“饿死”的时候,俞幼泉却是发现他二境所炼化过的“宝气”,却是一一给他带来无尽的生机和养料。

  俞幼泉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宝气养身”、“煞气攻身”。

  煞气,尤其是炼制的非常精纯的煞气,永远都是非常致命之物,能够给身体带来巨大的损害。

  所以,在踏入三境初期开始炼化煞气但还没有完全炼化,以至于诱导神藏开启这个过程中,修行者的身体是会出现严重亏空的。

  在这个阶段甚至是非常之危险,但煞气的玄妙也就玄妙在这里。

  当修行者的身体被煞气的破坏力攻伐的久了,尤其是当二境的宝气炼化的足够多足够玄妙,煞气和宝气之间一个破坏一个修复,然后就能帮助推开一扇又一扇蕴含潜力的门户。

  门户后的世界也就是神藏,里面蕴含无穷的肉身宝藏,蕴含无穷的潜能。

  而更多的地煞之气,则是让身体宝藏更大限度被挖掘的秘匙。

  地煞之气炼化的越多,所开神藏也就越大越玄奥,所攫取大地之力也就越多越全面。

  和大地之间的联系也就更加紧密,能够更大程度的借助大地之力。

  身体也就愈发的厚重!

  当神藏开发的程度足够高,甚至能够推动修行者二次易筋锻骨换血,再配合独有的神魔炼体功法,就能修成独有的神魔真身。

  时间流逝。

  一年又一年,俞幼泉的身体一点点枯寂,但却始终没有毗邻极限。

  总感觉像是一点点从原本的膏腴之地退化成了草原,再退化成半沙漠半戈壁滩。

  但是。

  在戈壁滩之中,却是始终还有泉眼和绿洲,始终不曾真正退化成生命彻底枯竭的沙漠。

  绿洲不多不少刚好十五个,赫然正是他所炼化的十五道宝气。

  这让俞幼泉愈发新奇,充满了好奇,就像是一个热衷于挖掘身体密藏的寻宝猎人,每一次挖掘每一次探索都充满了无尽的刺激和趣味儿。

  宝气炼化的越多,生命力就越旺盛,体质也越强大,想要借煞气刺激到生命枯竭的临界点就越难。

  至于就此置之死地而后生,阴极阳生,开启神藏,那也的确是需要消耗更多的心力。

  俞幼泉以心为炉以意念为柴炭,开始持续熬炼身心,长年累月炙烤大地,一点点摧毁十五座泉眼和绿洲所带来的生机。

  过程之长,他甚至都快忘记了时间。

  也不知道具体是多少年,但总算是终于将他的身体摧残到了一个非生非死的临界点。

  俞幼泉甚至看到他身躯之中,这一片彻底干涸没有一点生机的沙漠之中,开始涌现出某种灰蒙蒙的死气。

  时间也不知过去了多久,俞幼泉却是骤然闻听到一道玄妙的天音。

  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好像骤然和某一异常浩瀚的大海建立起的某种微妙的联系。

  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却能真真切切感知到。

  俞幼泉顿时想起刚刚破三境的时候,师娘给他举的大海和沟渠的例子,真的是太贴切了。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过玄妙,俞幼泉彻底沉醉其中,到了后来甚至感觉先前已经彻底干涸的十五处泉眼,彻底开始沸腾。

  到了后来,这十五处泉眼骤然光芒大盛,开始发出一声声宛若山崩海啸般的声音,从其中冲出一道又一道神辉。

  它们颜色纷呈,或火红或碧绿或蔚蓝或漆黑,最终交织到一起,共同构筑了一片无尽绚烂的虚空。

  感觉就像是他曾经从钻地魔虫子虫腹部得到的世界种子一般,时刻都在向外释放着空间法则,生生开辟出了一个胃袋空间。

  这就是阳极阴生阴极阳生,共同催生出的神藏开启?

  只见那一片虚空,神光万道,绚烂如虹,伴随着道道雷霆,竟有金木水火土阴阳等等浪涛在汹涌在融合,其中甚至还能看到一条真龙在浪涛雷霆中沐浴。

  这一切都太梦幻太惊人!

  俞幼泉不知道其他天之骄子开辟神藏是个什么情境,但却是明白他开神藏之所以能如此惊人,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一境二境无敌路的基础上的。

  这些绚烂和释放,都源自他一境二境的积累。

  俞幼泉不知道的是,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开神藏,神藏里基本上死气沉沉,呈现出漆黑或者墨绿的色彩。

  一切都只是因为煞气攻身摧心这个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过程。

  相当于是涅槃重生,自然和“梦幻”、“绚烂”、“壮丽”沾不上边儿。

  甚至是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来重新恢复生机,而往往这个时候也是三境修士最虚弱的时候。

  毫不夸张的说,俞幼泉开辟神藏的过程是独一无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前无古人,至于后面还有没有来者那都是一个未知数。

  到了后来,俞幼泉所开辟的神藏之中,不时爆发出阵阵雷电,与滔天的海啸交织在一起,令天地间一片炽烈,异常夺目,就像是重新开天辟地一般。

  至于最夺目的变化,还是一境所熔炼的那一滴天地源气涌现,将一切异常都统统容纳。

  让刚刚所有的绚烂,最终都返璞归真,变成了纯白清冽的辉光。

  俞幼泉本能的想到了太阳光,看似是纯白没有任何颜色,但却包罗万象,蕴含所有光谱中的有色光。

  最终,一切归于沉寂,他所开辟出的神藏也光华内敛,最终变得异常平静。

  但是。

  俞幼泉只稍微以神识内观自照一二,就能清晰感受到那好似小指甲盖大小的灿灿光点的存在。

  它非常平静,看上去也不甚明亮,但只要稍微一感应,俞幼泉立马就感应到,那里好像多了一个小太阳。

  这么神奇?

  俞幼泉又惊又喜。

  却是再次想到了他所看到的道藏中关于神藏的记载,它不在身体中任何一个具体的位置,就好像是在无垠虚空,但又真实存在。

  就像是在一粒沙之中重新辟鸿蒙,开辟了一个小宇宙。

  而它就是人体之中的内天地,开辟之后就彻底和外界的大天地贯通。

  心中有一念,外界大天地就有一法生。

  非常之神奇!

  基本上脱离了一境二境完全依赖武艺、宝气战斗的体系限制,相当于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俞幼泉睁开双眼,从龙珠洞天悟道模式中退出。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赫然正是初升的朝阳,和犹自在散步觅食的丹顶鹤群。

  龙珠洞天中过去数十年,而在外界却只过去了数分钟。

  虽早已习惯了龙珠洞天悟道模式的空明时光,但俞幼泉还是难免唏嘘和感慨。

  今法的无敌路,还真是不具备普适性。

  若是没有龙珠洞天,还真无法想象到底要如何,才能真正走通无敌路!

  而这一睁眼,俞幼泉顿时感觉一切都有些不一样了。

  身躯变得异常厚重,就好像是和大地长在了一起。

  这一让他甚至颇为不习惯,总感觉身上骤然多了沉重的镣铐和枷锁。

  和一境二境修为越高,身躯越是身轻如燕完全是相反的体验。

  就好像骤然从世外举霞飞升的“井口”,一下子重新跌回“尘世之井”中。

  那种强烈的不适感,让俞幼泉都久久未能回过神。

  不过,他也没有排斥这种感觉,而是开始耐心的体会和审视。

  修行如登山,现在这个心境,或许就是登山到一半儿后,所感受到的那种异常强烈的疲惫感吧。

  “难怪有人说三境行动缓慢,若乌龟爬,还真是唯有亲身跨入此境界,才能真正深切体会到!”

  俞幼泉甚至开始有些明白,为了四境就是出阴神了。

  本质上也是为了挣脱大地之束缚,就此一飞冲天,扶摇直上九万里,于星空中采集天罡气。

  因有束缚,然后才懂得自由的可贵,和为了自由而登高一跃的勇气。

  俞幼泉的脸上不由露出微笑。

  随手向眼前不远处的地面山一指,大地上立刻出现一个圆圈。

  赫然正是他摆下的破法擂.画地为牢!

  而这一出手,俞幼泉顿时感觉有些不一样了。

  他甚至都没有出太大的力气,也没有可以调动身体里的元力,稍微只露出一点气息,天地之间这些元气,就像是接到了“圣旨”一般,主动帮助他完成了术法的构建。

  俞幼泉源自内心的高兴。

  这进步真的是太大了,简直就像是从单打独斗,一下子加入到了一方大势力,只一个指示就立刻有大量的人去完成你的“旨意”。

  简直就像是口含天宪!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天地“交互”,一个谕引“代码”就获得改天换地之能。

  俞幼泉算是初步明白,为何圣人翼鸿远随手折一个纸鹤,就能让它穿梭虚空送信了。

  天人合一,言出法随。

  当然,他现在还做不到翼鸿远这般巧妙,但小范围做一些事那也是可以的。

  俞幼泉心念一动,一团水当即化为一条小鱼,开始在丹顶鹤面前游来游去。

  丹顶鹤见此,顿时眼睛一亮,用嘴一啄就将这条小鱼捕了上来。

  咕噜一口吞下。

  随后,则面露疑惑之色这是什么鱼?

  为啥没啥味道?

  随后,两只丹顶鹤又看到,周围的水塘上,却是又大量的小鱼不断跳起。

  在朝阳之下,鱼鳞闪烁着灿灿光芒。

  两只丹顶鹤顿时眼睛亮了,在它们面前小小鱼儿还敢这么嚣张?

  一条、两条、三条.

  半晌后。

  两只丹顶鹤开始怀疑鹤生,这什么破鱼啊,它以后再吃它是狗!

  俞幼泉顿时大笑,当了一回老六,还真是有趣。

  当即真正冲了两条鱼上岸,就当做是赔罪了!

  最后,俞幼泉开始释放出身上的气息。

  只刹那整个华林园的修行者都同时感受到了!

  众人顿时会意。

  擂台已经摆好么?

  无论是佛门、玄门,甚至是有意见识建议俞幼泉本事的天之骄子,纷纷向雷泽所在地赶了过来。

  打擂是一回事,守擂又是一回事,俞俱醴又会摆下怎样的擂台?(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