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0366时称治平,子谋吐蕃

《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0366时称治平,子谋吐蕃

  若成功则罢,若是不成,待几年编纂出水师舰队后,大明最后一场统一夺岛作战,将不可避免为大明帝国的统一大业,画上一个血腥的句号。

  且到了如今九月初,章邯已然下定决心北上和林参加明年的忽里台大会。且不久前,他已然给前线章崇智,不儿温下令;

  令他们即刻南下,争取携带大胜之势,于今年年底,完成对整个次大陆的统一。

  从章邯北上的动机,到制定的国策,再到大明帝国目前的基本盘,其中相辅相成,关系繁杂,已然成了一条线。

  章邯这次北上,固然有大明国策和基本情况的考虑。但不可忽略的是;就目前蒙古帝国整体的政治环境来说,章邯也是不得不亲自走一趟。

  众所周知,铁木真作为一代天骄,用了数十年的时间,才靠着巨大的威望和政治、军事智慧,把散乱百年的草原诸部以及周围的附庸民族,融合成一个新的帝国。

  且他在位期间,光照万古,武功赫赫,把偏居一隅在漠北荒凉地的蒙古,用几十年时间,南征北战,东伐西征,打败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在死前的最后一刻,基本把蒙古帝国带领成了亚洲大陆上的一个庞然大物,奠定了蒙古帝国称雄世界的基本盘。

  窝阔台,铁木真与大妃孛儿帖第三子,长于战乱年代,幼时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在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1219年,在铁木真征讨花剌子模之前,其断然放弃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把性格温厚,且与诸方关系融洽的第三弟子窝阔台定为了汗位的继承人。

  在铁木真薨逝六盘山之后,窝阔台继承遗命,于1229年,窝阔台在忽里台大会上从监国的拖雷手中接过帝国权柄,成为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大汗。

  到窝阔台继位的时候,有了父亲铁木真以及一众开国功臣的积累,蒙古帝国此时的疆域已然十分广阔。

  而与中原王朝不同的是,那时由于诸般原因,蒙古帝国采用的是比较原始的部落军事民主制。

  用后世时髦的话打个比喻;蒙古帝国是一家上市公司,大大小小的贵族和各方派系,就是黄金家族的合伙人。

  且不难发现,不论是公司抑或是国家,只要实行这种合伙人制度,其规模或疆域越大,就越容易造成分裂。

  成吉思汗能以超强的个人魅力和高明的施政手段,才把这个庞大的帝国拧成一股绳,待窝阔台即位后,这就给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不得不说,能被教员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果真不是浪得虚名,极具政治眼光。

  他选定的继承人,虽然不似最喜爱的小儿子拖雷那般拥有极高的军事素养,但三子窝阔台即位后,展现出来为人宽厚,执政稳健,富有政治远见和政治手腕。

  在位期间,他继续父亲铁木真之前国策的同时,逐步完善了蒙古政治,法律和税收等制度。

  用人方面;重用耶律楚材等人,以开科考试的举措,从南方中原吸收大量人才充实官员,进一步接受汉文化,弥补自身,为蒙古帝国夯实了基础底蕴。

  且在1230年,窝阔台还顶住了内部各派系蒙古贵族的压力,保留采用了中国更加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并从中征收一定税负,为蒙古帝国开辟出一条稳定的财源,改善之前完全以打劫、放牧为主获取财富的方式。

  同时,在军事上,窝阔台开始有意识减少杀戮,注意维持人口。

  例如;1233年,蒙古大军苦战攻克金朝首都开封后,窝阔台第一时间便下令禁止屠城。

  之后,从1235年开始,更是大规模建造都城和林,使其真正成为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和手工业中心,商贸日趋繁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经过窝阔台的努力,蒙古帝国逐渐从父亲时期蛮荒开辟,变得内部稳定,整体收入大幅增加,国力也日趋强盛起来。

  这才使得逐渐底蕴深厚的帝国,有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统一战争之中。

  他在位期间,先是消灭了蒙古多年的宿敌和仇人金朝,又攻入朝鲜半岛,把半岛纳入版图,北伐东北诸部,扫灭东北方的威胁。接着,分兵两路,开启西征和南侵。

  西征自不必多说,不仅打下大片土地,还让蒙古人彻底成为欧洲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单说南征,也是连战连捷。

  在西线攻占了川北大部,在中线更是拿下了重镇襄阳,若不是其死的突然,蒙军不得不撤军北返,怕是真会上演一出南宋版的“靖康之耻。”

  后世元史对窝阔台的死,记录得较为详细;

  ”十一月丁亥,大猎、庚寅。还至吪铁䵻胡兰山。奥都喇合蛮进酒,帝欢饮,极夜乃罢。辛某迟明,帝崩于行殿。

  在位十三年,寿五十有六,葬起辇谷。追谥英文皇帝,庙号太宗。”

  且《元史》对窝阔台的总结偏高,其《太宗本纪》总结道;“帝有宽宏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举无过事。华夏富庶,羊马成群,旅不撃粮,时称治平。”

  云以为;元史之中虽有对其吹捧之嫌,然其功过大体中肯。作为蒙古帝国第二任皇帝,在各个方面,窝阔台不管是文治武功,做得都不差。称一句‘时称治平’也不算过。

  且在这里不得不提一点。

  在窝阔台在位最后这几年时间内,在高耸的世界屋脊之上,也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件。

  这个大事件的幕后推手,乃是窝阔台汗的二子

  -孛儿只斤-阔端。

  我们之间西征间隙曾经插叙讲述了窝阔台南征期间,中原战场一些进展。

  其中讲到;阔端作为三路大军的西路统帅,于1235年从陕西凤翔府出发,南下攻入南宋川蜀地区。

  迅速扫荡了关外五州之后,顺势夺取了西陲重镇沔州、在青野原一战中,大败南宋川蜀制置使赵彦呐。顺带收服的秦巩的割据势力汪世显所部。

  次年,阔端再次带兵入川,苦战击败南宋悍将曹友闻两兄弟,之后,势如破竹攻破天险武休关、阳平关,以及大名鼎鼎的剑门关。

  一路,直杀了南宋川蜀各路守军望风而逃,之后又携带大胜之势,顺利夺取潼州、利州、成都等地。

  在战后,阔端将凉州【甘肃武威】作为自己的乌鲁斯【大本营】。

  虽然战争上连战连捷,攻城略地无一合之敌,但阔端也通过这次战争,逐渐清楚地意识到,南宋对北方防御,最大的依靠依旧还是长江天险。

  若是能够拿下吐蕃境内的青藏高原,就可以从源头,直接绕过长江,直入云贵地区,夺取大理。

  之后,就可以从大理陆路出发,逐步逼近南宋都城临安,迫使南宋朝廷投降。

  在定下策略后,阔端便开始着手实施。

  他先是派出人马,上高原向吐蕃及其僧侣宣扬蒙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并且允诺免除僧侣的赋税和徭役,领主依旧可以拥有原本的领地和特权。

  说白了,就是蒙古版的“一国两制”,实现明面上对藏地的管辖。

  更是在1239年秋,阔端派出麾下部将多达那波率军三千进入吐蕃。

  在出发时,阔端特意叮嘱对方,这次入吐蕃,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主要目的是寻找能和蒙古合作的藏地割据势力。

  这个时期的吐蕃,泛指后世的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和甘肃的部分地区,面积十分广大、在之前,不管是秦汉亦或者唐宋谁当中原王朝,这片地区始终没有真正臣服过中原文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