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飞升白玉京 第十二章:先生与学生

《飞升白玉京》第十二章:先生与学生

作者:君无憾 字数:2783 书籍:飞升白玉京

  池塘亭台里的青衣老儒生,看着李白说道:“太白过来,先生我今日就先来考究一下你的学问。”

  李白赶忙过去,坐在了老儒生的右侧。老儒生笑着对学生说道:“‘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你可知这句话的出处?”

  “自然是圣贤典籍《论语》之中。圣人先师曾言:‘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嗯,不错,那你可知晓其意?”老儒生摸着胡须问到。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就是说:该做言语时,未当言时就做言语,这叫‘躁’。该做言语的时候做言,不该做言的时候亦做言语,那就是浮躁。这个躁是心浮气躁。”

  “但学生斗胆,又几分自己的见解想说与先生听,望先生点评一二。”李白对着自家先生做一个长揖礼。

  “无妨,有己见,善也。”老儒生赵蕤说道。

  “学生觉得这个躁是傲慢,因傲慢故此心浮气躁,所以随便言语,可能会得罪尊长,亦或是言语不妥当,失之礼数。”李白说道。

  “善也,善也。小小年纪能有此番见解,着实难得,那后两句你可有自己的理解?”老儒生满意的点点头。

  “第二句‘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原意为:该做言语的时又不做言语,故为‘隐’。隐是不尽情实,这是没有把事实真相说出来,这就有隐匿之过。”

  “学生以为:对尊长、对父母,不可以有隐匿,应当坦诚以待。因君子坦荡荡,心地正直光明,故不可以故意隐匿,此为君子之道。”李白说完自己的理解后,朝着先生作揖,意在先生之点评。

  “然也,甚得我心。”赵蕤称赞到。

  李白再次说道:“第三句‘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是讲与人言语时要注意察言观色,如果没有观察对方的颜色你就说话了,这就是叫‘瞽’。”

  “学生觉得,就好似一个盲人,眼睛瞎了,看不见对方,那可能所说之言就会失礼,不合时宜,这也是过失。甚至可能说话就会有忤逆的罪行,没能见到对方的颜色。如果这个话说出来对对方是一种很不恭敬的,是会触逆到对方,那就不要说。这都是会察言观色。”

  “那依你所言,是否还要一味讨好对方?”赵蕤带看着李白的目光带上了一抹深意。

  “学生认为的察言观色,自然不是为了奉承讨好对方。只是不让对方生出厌恶之色,君子自当会观色之法,这也是于对方的一种恭敬。所以圣人先师教人‘毋不敬’。《礼记.曲礼》第一句话就说,‘毋不敬’,处处要恭敬,表现在进退应对。这里就看自身的处世水平,看自身的学养功夫。如果说话不合度、不合礼、不得体,那么学生则认为这种人没有多大的学问。这里讲述的‘侍于君子’的之三过,实际上不光是对君子,对任何人都应该这样。”

  “哈哈哈,善,大善。学生有此学问,我这做先生的自然脸上有光。”赵蕤大笑道。

  “那太白可否会察言观色之术?”

  “学生的那些小把戏,自然在先生‘天下第一谋士’面前不值一提。”李白拍了一下先生的马屁。

  “哈哈,那先生我呀便与你说说先生我的钓情之术。”老儒生大袖一挥,石台上的光景一换,从之前的锦瑟换做棋盘,黑白子相间,显然是一盘黑子赢面已定的死局。

  老儒生只是捻起白棋,仅仅落出一子,于棋盘目外五三之点,整局棋白子瞬间被盘活了。

  “只要是人,都会有情绪产生,有情绪,就会被其左右。故此,我叫它钓情七法,物钓,言钓,志钓,色钓,视钓,事钓,贤钓。”老儒生一边落子,一边对李白说道。

  “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是字面意思。物钓即为以一件物品来观察对方的情绪。言钓则是以语言来探查对方,以此类推。”

  “学生学到了。”李白恭敬作揖。

  随后李白将自己近些年来对于一些道理的看法,以及这些道理晦涩难解的地方说与自家先生。

  青衣老儒生对自己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看法一一解惑,对李白这个学生很是上心。随后又赠李白一部《长短经》,这本书是他赵蕤的毕生心血所凝,其上有识人用人的真谛、是非反正的论辩、历史经验的总结、人生智慧的杂说、用兵谋略的归纳……等等。

  其中好多典例都晦涩难懂,但李白却对此大感兴趣,孜孜不倦的翻阅古书典籍一一印证,然后总结出心得与先生交流。

  期间李白也被赵蕤教以琴道,棋道,李白亦是勤奋好学。在李白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他的浩然正气也不断增长。

  转眼间三月已过,此时李白的武道一途到了二境巅峰,只差最后一步就可扣开那扇门扉,不过李白始终压制着境界,因为自己师父说过要给他打熬体魄,取那扣扉境最强,期间练拳练剑也都未曾停歇。而文脉境界也已经来到了第四境:正身境。在此境界已经能够使用浩然正气附加自身了,达到了言出法随的初期,这一境界可以一语成谶,不过在此境界只能对自己生效。

  比如说上一句“我此刻不属于此地,而在数丈之外。”那么就会出现在数丈之外了,不过以李白现在的浩然正气还不足以支撑他达到数丈之外。

  文脉的术法都是以浩然正气为支撑,跟练气士的灵气灵蕴相似。而武夫真气就不一样了,武夫是消耗气机,真气一直都存于自身淬炼体魄。

  李白最晚开始修行的《剑圣经》也已经入门,达到了“九丈漩涡”,在往后就是要开始温养剑胎了,当然这个九丈只是体内内视所见。

  这一日崔佑归来,一身无敌之意愈发浓烈,很显然这位崔武圣以武会友,大获全胜。

  “乖徒儿,看看为师给你带啥来了。”说话间崔佑就已经一步迈入山水法阵,出现在了李白与老儒生赵蕤的身边。

  此刻李白正在弹奏老儒生的那把锦瑟,其中声色及其神意,已经具备了自家先生的六成功底了。

  见到崔佑到来,李白停下手中动作,朝着师傅躬身行礼。

  崔佑扶起李白,然后拍了拍李白的肩膀,算是掂量了一下李白的武道境界,笑着说到:“比我预料的还要好几分,不错不错,呐,师父答应你的冰糖葫芦。”

  “明明是师父你自己说要买的,我又没有要……。”李白小声嘀咕道。

  崔佑面色一黑。

  “有劳太宾给我备块儿场地,我来帮他夯实一下体魄。”崔佑脸朝着老儒生说道。

  “哪里哪里,崔兄可莫要见外了,你之弟子,亦是我之学生。说到底咱们都可以算一家了。”老儒生也是笑呵呵的说到。

  李白顿感不妙。

  然后就见老儒生大袖一挥,三人已然立于一片空旷的地界,脚下是如白玉一样的石台,其上有九根盘龙柱,九条龙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很是雄伟。

  “崔兄可莫要给我一拳砸烂了我这聚灵台啊。”老儒生打趣到。

  “你这老小子,刚刚还说什么一家人,结果变脸的速度都快比得上你那阵翻书风了吧。”崔佑道。

  “太白先来攻我一拳,我只想看到最强的。”崔佑说话间已经释放出一点拳意。

  李白架势摆开,一身拳意凝聚,一招拨云见日递出,与崔佑那一点拳意争锋相对。李白那一拳的力量被磨灭干净时,崔佑也收了拳意。

  随后崔佑对着李白说到:“今日再传你一式,名为水滴石穿。不同于拨云见日的势大力沉,恢宏浩大,等会儿你体会过就知道了。”

  说完就压着境界对着李白袭来,崔佑身影瞬间出现于李白身前,随后一拳砸在李白胸口,李白只是觉得被重重的砸了一拳,却并未被击退半分。

  李白只是以为师父放水了,然后只管朝着师父的胸口一拳递出。但是崔佑侧身躲过,然后再次一拳砸中李白后,这一次李白被砸的一个酿跄,显然这一拳比之前更沉。随后崔佑又是一拳力量速度都比之前更强一倍,拳意亦是如此。

  当李白被第四拳打中时,身上骨头开始断裂,随后第五拳第六拳接踵而至。

  当第七拳的时候李白再一次被打碎全身骨骼,崔佑笑意吟吟的再次蹲在那一坨李白旁边,边帮他洗精伐髓,边说道:“此式,意在绵绵不绝,声势由小而大,自最开始的一滴雨露,到最终裹挟大江之势倾泻而下。一拳之后另一拳接踵而至,拳拳余劲叠加,如水滴一般,滴滴相连,终有一日可穿石而过。此之谓:水滴石穿。”

  而李白再一次感受到了比死亡更痛苦的痛苦。李白全身筋脉颤抖不已,是真的痛。崔佑讲解到拳法真意时,李白也想到了当年的铁杵成针一事,想到了那个赠自己剑胎的老婆婆……。

  待到洗筋伐髓结束后,崔佑将李白再次扔到了药桶里泡着。这一次崔佑没有帮着李白重塑骨骼,而是让李白的骨骼自行生长,长劈叉了就来一拳打碎让它重新再长。过了半月,李白全身的骨骼终于在崔佑打磨下学会了自己正确的长成。

  然后李白就是日复一日的挨水滴石穿式,领悟诀窍,然后被崔佑一拳砸成肉泥,又被丢入药桶泡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白的身体更加坚韧,一身不屈的意味也更为浓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