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道门当世 第一百零五章 传法临水宫

《道门当世》第一百零五章 传法临水宫

作者:葫芦不是瓢 字数:3746 书籍:道门当世

  却说薛振锷一觉醒来神识饱满,洗漱一番提着寒月剑推门而出。本以为临水宫一如往日,只待自己修行过后才会有弟子开门。

  不想,薛振锷提着剑刚到戏台前,便见大门从外推开。一众闾山弟子身着红色法袍,神情肃穆涌入临水宫。

  薛振锷心中惊奇,忍不住问道:“今日怎地这般早?”

  那熟识的丁法安说道:“道长,今日师父要开坛做法,可不能耽搁了时辰。”

  “原来如此。”

  薛振锷刚练过桩功,转头便见陈六郎已然身穿法袍伫立大殿之前。

  一干弟子排列其身前,陈六郎操着一口闵地方言训斥一通,随即领着一干弟子进得大殿,给三位夫人上了香,随即又给乩童丁法安装扮起来。

  过得小半个时辰,一干闾山法师出得正殿,薛振锷顿时看了个稀奇。但见其余人等还算寻常,只那丁法安赤膊上身,脸戴傩面,身后吹吹打打,丁法安领头先行,其举手投足却好似在模彷勐虎。

  陈六郎给了薛振锷一个颜色,薛振锷便知这是要去黄家开坛做法了。当即也没了练剑的心思,提着寒月剑悄然缀在其后,与一名胡法良的弟子并肩而行。

  出得临水宫,过了桥,远处城池遥遥在望。薛振锷忍不住问道:“丁法安扮得是甚?”

  胡法良道:“道长此言实在……丁法安请的是虎爷上身。”

  闵地传言中,虎爷公本是土地、城皇的坐骑,到了如今演变成诸神坐骑,传闻其有保境安民、驱邪灭煞之能。

  一行人等吹吹打打,路遇乡民无不退在路旁,有虔诚者径直跪地祈求,叩首不已。

  薛振锷心中暗忖,闾山一脉在闵地影响之大,远甚道门。恐怕能跟和尚们掰一掰手腕了。

  一行人等过城门而不入,径直转向城东,山坳中有一村落,黄家祖宅在此,黄老爷幼子丧事自然也在此处办理。薛振锷行在山路上四下观望,但见西面便是翠屏湖,周遭山峦环绕,粗略观望倒是风水颇佳。

  到得黄家宅邸,当即有管家引得一行人入内。黄老爷出得二门迎接,寒暄一番倒是极为恭谨。

  薛振锷混迹其中听其言才知,这黄老爷早年中得举人,其后做得封疆大吏幕僚,年过四旬才返乡置办下家业。

  】

  其家中五子两女,幼子年方十五,平素极为顽劣,游手好闲,尤喜呼朋唤友惹是生非。

  前两日这纨绔子与一干闲汉下乡游玩,于一溪畔觅得一渔家女。这纨绔子当即领着闲汉上前纠缠,渔家女被逼无奈,径直跳水而走。

  生在闵地,哪个汉子不会水性?黄家纨绔被闲汉言语激了一番,当即跳水追逐。不成想,追将出去十余丈,那黄家子陡然溺水。

  岸上闲汉起先以为黄家子只是在顽笑,过得片刻见溪水中不断冒泡,始终不见人影,这才纷纷下水救人。待一干人等将黄家子拖将上来,那黄家子腹胀如怀胎十月,人却是早就没了生机。

  闲汉当即哄散大半,余下几个有良心的,一面看着黄家子尸身,一面打发人去黄家报信。待黄家来人,早已过去半日,那黄家子是死得不能再死。

  若只是这般也就罢了,待黄家事后打听,却始终扫听不见那渔家女是何人家女子,更有传言,说黄家子必是给水鬼做了替身。

  黄老爷晚年白发人送黑发人,早已失了方寸。其长子安排诸般事宜,又派遣管家去了临水宫,这才有了这一行。

  宅邸之中早已置办起了灵堂,黄家幼子尚未成亲,几位兄长便让家中孩儿代为披麻戴孝,于灵堂之中答礼。

  那黄老爷言谈一番,便被仆役扶着回了内宅。其长子上前说道:“法师,我幼弟横死,未知是不是被水鬼害了,还请法师移步一观。”

  “好说。”

  陈六郎领着丁法安入得灵堂,薛振锷心中好奇,悄然缀在其后。黄家闹不清薛振锷身份,倒也不曾阻拦。

  棺木停在灵堂正中,棺材板还不曾盖上,内中少年换了寿衣,脸色青白,隐约有些脱相。

  薛振锷凝神观望,却瞧不出所以然。人身死之后魂飞魄散,想要查出死因又哪里是那般容易?

  咦?

  薛振锷目光锁定尸身右脚踝,但见其上有些许阴煞缠绕。传言多缪言,此番倒是说中了,这黄家子还真是被水鬼给害了。

  陈六郎上前观望一番,随即看向丁法安,后者带着傩面左右跳跃,上前观望一番旋即回身附耳低语。

  薛振锷隐约瞥得,一股气机缠绕丁法安,想来便是那虎爷公了。

  陈六郎点头道:“却是被水鬼害了。那水鬼害了人,从此脱身水底,刻下也不知跑到了何处。还有,五郎尸身沾染煞气,须得防着化僵。”

  黄家长子顿时拱手道:“万事全凭法师做主,事后我家必有簿仪奉上。”

  陈六郎摆摆手,浑不在意。

  当即吩咐诸弟子准备法坛,又让黄家人通知村中百姓,入夜后关门闭户,不可外出观望。

  午初时,法坛摆下,薛振锷看得瞠目结舌。除去作法坛的八仙桌,一旁还架起刀山一座,也不知陈六郎闹甚地名堂。

  到了时辰,陈六郎开坛。点香供奉,烧了奉表,口中将闾山诸神念叨一遍,随即脚踏罡步行起科仪。待科仪过后,更是脱了草鞋,赤脚攀爬刀山。

  亏得陈六郎功力深厚,下得刀山毫发无损。听周遭闾山弟子言,有闾山法师开坛,下刀山必浑身是血。

  薛振锷凝神观望,但见陈六郎周身气血刻下充盈至极,其咬破食指,以血画符一道,转身进得灵堂将符贴在尸身额头。

  充盈气血本就可知阴煞,再有符咒之能,薛振锷分明瞧见尸身附着阴煞顿时被消融得只余少许。

  薛振锷心道,今日算是开了眼。都言闾山法凶厉,只攻不守,斗将起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而今亲见,果然如此!

  可惜闾山法本就是巫术,拔除邪煞走得是以毒攻毒的路子,如此,这邪煞又哪里能拔除干净?

  薛振锷心中好奇,这闾山法有何后续手段。

  做法过后,黄家备下酒席招待。临水宫众人也不客气,待吃饱喝足,陈六郎安排两名弟子留下看护灵堂,自己则带着黄家人寻安葬之地。

  转眼入夜,村中只余鸡犬声,家家关门闭户,偌大村落再无一个人影在外。

  陈六郎喝了一坛酒,眼看时辰已到,当即告知黄家此时出殡。前有虎爷公开道,后有陈六郎坐镇,黄家仆役抬着棺材默然跟在其间。一行人等出了村落,前行十余里,上得山坡,不片刻到得陈六郎选定墓穴。

  山医命相卜,薛振锷乃真修,无需学后四者。即便如此,入得真修,也能略略感知周遭气机。

  薛振锷四下观望,此处山水相逢,阳气充足,当即心中佩服。这等阳气充足之地,想来安葬之后再无尸变之能。

  安葬过后,陈六郎与一干闾山弟子四下嘱托,回程不可开口,更不可回头观望,免得引得邪祟跟随。

  一行人等极为乖觉,全程默然返还,如此这法事便算是告一段落。至于那走脱水鬼,天大地大,却不知去何处找寻了。

  安歇前陈六郎与薛振锷说道:“那水鬼的能耐不过能害了凡俗,闵地四处都有闾山法坛,只消遭遇奉职法师,那水鬼必被整治。”

  薛振锷倒是不在意,也合该黄家子死,若非贪恋美色跳水追逐,又怎会着了水鬼的道?

  转眼天明,薛振锷方才醒来,推门便见一纸鹤盘旋停在身前。薛振锷探手撑在手心,纸鹤顿时没了动静。纸鹤背嵴上插着书信,薛振锷摘下展开,入目便分辨出字迹是恩师袁德琼所书。

  寥寥数言,说了真武情形。薛振锷直看得皱眉不已。

  本以为老都讲许求宣一朝修成人仙,于真武而言乃是好事,却不料引得真武香火愿力短缺,而今两位人仙饥一顿饱一顿,师祖向求真整日哀声怨道。

  薛振锷啧啧称奇,转念一想,每月剩下不少银钱,料想过上几月,重新装藏、开光几座道观,真武香火愿力便能够用。

  书信结尾,恩师袁德琼话锋一转,言薛振锷先前提议已禀明掌门真人,真人极为赞成。刚巧袁德琼新近参悟得阴阳二气法,便将此法书与薛振锷,嘱其传给闾山一脉。

  薛振锷暗暗握拳,恩师这等悟性简直世间少有。一篇在薛振锷看来藏头露尾的《无根树》,袁德琼竟能从中参悟出诸多法门。

  先有移花接木,后有阴阳二气,待过上几年,师父也不知会参悟出多少法门。

  转念薛振锷又开始担忧,生怕师父执着于此道,耽搁修行。

  人仙修为寿元可至人大限,能活百二十岁。掌门真人九十了,老都讲岁数也不小,三十年后还得德字辈顶门立户。薛振锷这等小字辈暂时指望不上,便希冀大树底下好乘凉,盼着师父早日破境修成人仙。

  朝食过后,黄家长子奉上簿仪,大抵纹银百两。看得薛振锷直撇嘴,这等法事兴师动众,还来了一出上刀山,所给簿仪实在有些少。那些大和尚念上几日经文,簿仪也不见得比这少。

  那陈六郎也不在意,命弟子收了簿仪,当即告辞离去。

  回程路上一路无话,待回得临水宫,又有纸鹤西来,这番却是师姐殷素卿传信。

  薛振锷回房展信,娟秀字迹中,思念切切,看得薛振锷不由得出神。

  待翌日,薛振锷习练过后,早早等在戏台前。日上三竿,诸闾山弟子才推门而入。招呼一番,闾山弟子入内听陈六郎教导。

  换做往常,薛振锷此时或是外出闲逛,或是回房休憩。今日却是不同,薛振锷一反往常,径直跟着入了正殿。

  相处时日多了,薛振锷又一直与陈六郎道友相称,二人早已熟稔。陈六郎心中纳闷,却只当薛振锷好奇闾山法术。

  想着薛振锷早已授箓,自然不可能转而奉职,陈六郎便大大方方让其在一旁观望。

  待到中午时分,陈六郎打发弟子下去准备饭食,这才转头与薛振锷落座道:“薛道友,方才可是好奇我夫人教术法?”

  薛振锷笑道:“是有一些,不过贫道是学不成了。”顿了顿,又道:“陈道友,我看道友每日只早间教导弟子,到了下午便让弟子各自散去,贫道看得颇为可惜。”

  “哦?薛道友可有旁的想法?”

  薛振锷说道:“贫道于真武熟读道藏,想每日下午在临水宫讲法,不知……”

  “诶呀,”陈六郎一拍大腿:“好事啊!不知道友要讲何道藏?”

  “便讲《道德经》如何?”

  陈六郎顿时大失所望。闾山一脉也读道德经,翻来覆去不过五千言,有甚地可讲?

  薛振锷观其情形暗笑不已。这闾山一脉巫骨道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平素若脱下法袍,与寻常乡民无异,哪里能看出半点修道者的气度?

  道德经不能修行,却可以重塑修道者三观。若不解道德经真意,哪里会入得了道?

  陈六郎念及薛振锷一片好心,到底点头应承下来。吃过午饭,便将此事告知一众弟子。

  薛振锷朝众人稽首一礼,说全凭自愿,也非传法,而是相互探讨。

  这番话落下,当即有弟子言下午要回家种地,那货被陈六郎狠狠瞪了一眼,当即蔫头耷脑再也不提种地之事。

  四月间闵地回南天,下午时日头正好,薛振锷便在戏台讲法。不同于诸般解读,薛振锷全程白话,直白阐述道德经内核。

  台下几名闾山弟子起先还不以为意,待听到后来竟逐渐痴迷其中。

  薛振锷说了半个时辰便停将下来,解答闾山弟子疑惑。又过一刻,薛振锷起身跳下戏台笑道:“来来来,久坐须得活络筋骨,贫道教你等如何活络。”

  薛振锷舒展身形,施展五禽戏,讲解关要,何时该吸气,何时该吐纳,何时又该静心凝神。

  一干闾山弟子随之舞动,薛振锷借着指点之际,逐个查了根骨。可惜一干闾山弟子根骨极差,唯有丁法安根骨中等。

  薛振锷暗暗思忖,也不知陈六郎根骨如何,可惜其人年过五旬,这般年纪入道,除非如张三丰真人那般根骨、奇遇,否则怕是难以修行。

  如此几日,陈六郎再是迟钝也看出些许门道,这日讲法过后拦下薛振锷,激动道:“薛道友可是要传法?”

  薛振锷笑道:“道友何出此言啊?”

  陈六郎说道:“道友当我不识货?那五禽戏看似寻常,实则配合吐纳极为不俗,我只习练两日便中气十足,此必是道门桩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