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难舍的旧梦 十三章

《难舍的旧梦》十三章

作者:谷麦有晴 字数:1907 书籍:难舍的旧梦

  老爸的肚子胀还在持续。

  我已经没办法去追究是什么原因,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想办法。

  经过十天的治疗,医生建议搬到16楼的康复治疗科。

  16楼一整层,大多数是重症,经过治疗没有疗效后的病人,除了1—2位轻微症状的阿尔兹海默症老人。

  医生照常用药,用营养液,鼻饲。。。家属脸上的表情大多是苦大仇深,心里犹豫着是希望这些日子过得快点还是慢点。

  虽然谁也做不了主,包括有着治疗疾病经验的专家、医生。

  家属大多以下几种形式:

  走廊里边哭边打电话;

  走廊尽头默默地抹着泪,眺望远方;

  开水间、热饭间红肿着眼睛相互倾诉;

  在医生办公室恳求医生有没有什么办法。。。

  办公室一位戴眼镜的女医生建议萧老师可以用mang xiao试试减轻肚子胀。

  mang xiao外形像粗粒盐。

  医生带着mangxiao过来时,配有两个袖套大小的薄型棉布袋子。

  把mangxiao装入棉布袋子,扎好袋子口,铺平,放到病人肚子上。

  mangxiao的粗粒有的结起来大如乒乓球,有的细如精细盐。

  每次用的时候,我都会把大块的仔细掰成小颗粒,掰不了就着塑料袋用自己拳头敲,“哇好痛”,又用钢精盆子敲。

  粗细差不多了,装入袖套大的袋子扎紧后铺平,再放到萧老师肚子上。

  “嗯,没什么感觉”

  五至十分钟,萧老师发出笑声,肚子松了,听见“唱声”了~~

  每次晚上“下班”前,把用过的mangxiao倒出,把邦邦硬的用过的“袖套”袋子洗干净至柔软状,晾好备用。

  装好两“袖套”mangxiao,以便萧老师晚上胀的时候起来用了方便。

  明天上午带萧老师去做个CT。

  明天开始不再吃固体状食物。

  打电话给姑姑家的儿子程念,感谢他每天过来看我爸,但医生嘱咐老爸接下来不能再吃肉类和固体状食物,并跟他温和解释清楚老爸的病况。“哦,哦”电话里程念答应。

  ————第二天开始,姑姑家的儿子程念不再来探望。我也没有精力去询问或者作进一步的解释。

  每天,我的精力都是用到极限。

  晚上刷新。

  第二天重新启动。

  吃完粥,医生吩咐让我们去最CT,可能需要排队,但老爸是住院病人,可以提前做。

  风大,外面冷。

  扶着老爸坐上轮椅,我想想又返回去替他拿了件棉袄披在外面。

  “一会就到的,不要拿衣服,烦Fe啦”,萧老师骂我嫌烦,不准我回去拿棉袄。

  我不理睬,楼梯口到病房才几步路,有啥好烦的。肚子胀,如果再来个感冒发热,得了?

  果然,一到室外,风大冷颤,萧老师披着棉袄不出声了。

  绕过一个转弯处就到了另一幢楼的CT室。门口大致有3—40个人排队。

  让老爸坐轮椅上等一会,我拿着CT单子挤进去。

  向门口登记的医生咨询

  :能否让身体虚弱的老爸先做,我们是病房出来有提前预约,床位医生也告诉我们可以提前做的。

  登记医生回答:“不可以,都像你们这样,大家不挤破头?”

  老爸正巧过来,听见这样脸板了起来:“我说不用这么早的,难么好了,等不动的呀”

  萧老师坐在人堆里,一脸疲惫。

  可我也没办法呀,看着名字快到了,又被其他病房的挤进去,人家是病房专护护工陪着可以提前做。

  看这么一堆人做下来,我爸还不得等到11点?怎么吃得消?

  我找到CT室的主任,“再等等吧。”

  “除非病房主任打招呼”

  按照她的提示,我打电话住院部主任,电话没人接,人不在。

  问床位医生,说他也没办法。

  转过身心疼地看看

  老爸,疲惫憔悴的脸。

  想起第一次接诊的严医生,试试看吧。

  严医生直接跟CT主任打了招呼:“萧惠卿是住院部的,只是他们以为没事,让专护护工提前走了,病人饭也不能吃了,很虚弱,让他们先做吧”。

  谢过严医生,只见

  CT部主任转身到隔壁CT登记处。

  “下一位,住院部萧惠卿”登记处工作人员探出头来喊道。

  萧老师从一脸怨气转成了平和态,眼睛上方几根凸出的不太温顺的长眉毛也跟着恢复到了原来的位置。

  从CT室来,一脸满足。

  “老太婆,幸好老大去跟严医生打了招呼,不然的话要等到11点。”一到病房,老爸就疲惫不堪瘫躺到床上,跟老妈讲起刚才CT室的拥挤难堪、没有尊严、疲惫。。

  这几天开始,老爸到处打电话通知亲戚、朋友。

  不明白他是住院期间心放宽了,还是心里紧迫了起来。

  没有胆量当面问老爸,没有胆量跟他聊起这事。

  —————我以前有位同事,她母亲40多岁查出来淋巴癌晚期。

  得知病情,同事在恐慌的同时,去书店买了一本关于生命意义的书,跟她妈妈每天阅读书中章节,讨论生命的意义,帮助妈妈摆脱死亡的恐惧。

  这个过程考验双方的智商情商和勇商。

  我承认,我跟萧老师都是“勇商”不够。

  有一种可能,老爸认为我们母女胆怯,勇商不够,担心伤到我们。

  老爸老妈曾经跟我讲过:

  他们在广场上遇到一位20多岁的女孩,以前身体康健,现在身体不好了。

  原因是女孩妈妈突然得急病走了,女孩一急,心理承受不住急出了病。

  老爸还跟我讲过,有位同事(王老师)。

  有天,王老师的老公跟儿子去一家浴室洗澡,因浴室温度高,她老公突发疾病当场就走了。

  老爸在公交车上遇到王老师,王老师边讲边哭平,

  可怜至极。。儿子媳妇有小家庭,没有时间管他,女儿也要工作没有时间陪她。。。

  老爸回到家就让老妈打电话王老师,邀请到我家吃饭、聊天,排解情绪。

  老爸担心我,担心我“什么都不会”,担心我承受不住。

  老爸担心十年糖尿病的老妈,要测血糖,要打胰岛素,需日夜预防老妈的低血糖昏厥。。。

  病痛折磨,肚子胀,吃不了饭,虚弱。

  脑子却是清晰。

  老爸特意用不经意的方法提示我:

  告诉我,我得大度,老大大度,家庭才会长久和睦;

  夸大告诉我,老妈眼睛不好了,不讲卫生。萧老师特意夸张描述眼瞎老妈的各种邋遢。

  萧老师清楚知道,他这个女儿是个洁癖。只有现在让我了解到照顾老妈的同时,没办法讲卫生,只有邋遢等着我。

  了解夸张邋遢以后,才有可能感受到以后照顾过程中些许的容易。

  我了解萧老师困苦中的良苦用心,“狡黠”地引导我。

  或许该说是萧老师的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