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游:六岁熊孩子,开局怒怼观世音 第二百二十八章:菩提老祖

《西游:六岁熊孩子,开局怒怼观世音》第二百二十八章:菩提老祖

  傅惊涛返回仙洮。他顾虑到满身的杀气难以彻底消褪,若是直接返回家中,肯定会被父母察觉盘问,干脆先绕到青草巷的和义门堂口,找上窦铁柱求借练武场淬炼武技。窦铁柱见他新年头一天依旧勤练不缀,真是由衷佩服,爽快答应。

  傅惊涛绕着练武场缓步而行,仔细回忆今天的战斗过程,认真反省,推敲所用招式的优劣长短。

  说实话,一口气连杀九人已是极限,逼得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如果对方准备更加充分,没有大意轻敌,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或许能将他拖入一场苦战,结果很难预料。究其原因,一是他目前掌握的绝技杀招太少,二是他的内力修为不足。

  其实,刻印在他脑海中的绝技杀招足够多了,都是绝顶强者们去芜存菁、千锤百炼的独门绝技。这些招式在强者们手中威力强大,但换成他施展的话,未必会有同样的效果。

  为何?招式虽然可以模仿,但蕴藏在招式背后的武道见解、内功法诀、迎敌经验却无法照搬。所以,要想将别人的绝技变成自己的,一招一式都得花费时间心血去分析、揣摩、沉淀、过滤、吸收、提升。不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要慢慢思索体悟,日积月累,方水到渠成。

  至于在内功方面,目前给他造成最大困扰的,是部分经脉仍有阻塞现象,令真气的运行较为吃力,导致内力修为进境较慢。这种情况非医术大师不能根治。

  此外,受幼时先天元气亏损的影响,他内功基础薄弱,最近才修炼到第三层功法的入门境。如叶华宇、黄云鹏等早已修炼到了第三层功法的上品境,就连陆鸿都有第三层中品境的实力。与师兄弟们相比,他的内功无疑最差。幸好他顿悟出气血爆发之术,能在瞬间提升数倍攻击力,否则难以伤到强敌。

  轩辕门弟子修炼的内功法诀名为“轩辕神功”,为武林中公认的十大神功宝典之一。

  轩辕神功由浅至深共分九层法诀,依据修炼的进度不同,每一层又可细分为入门境、下品境、中品境、上品境、圆满境五重。

  按照门规限定,所有记名弟子只能修炼第一层到第三层的功法口诀,唯有晋升为内门弟子之后,才允许修炼第四层及以上的功法。若有私自传授或是偷学的,轻则追回武功,逐出门墙,重则囚禁于玄冰谷,永世不见天日。

  既然内力不足,那么该如何击败对手呢?他所能想到的无非三点,一是借鉴杀人之术的技法,攻敌之要害,打蛇打七寸;二是参考岩鹰的刺枪术,把力量集中于一点后爆发;三是在招式中融入武道真意,摧毁敌人的心志胆魄。如此三管齐下,才初步具备自保的资本。

  在攻敌之要害这一环节,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把在应对搜魂魔指时发现的人体隐、穴做为攻击点呢?这些隐穴位置隐秘,与普通的穴道少有重叠,一般武者不会去费心防御。可隐穴一旦中招,剧烈的疼痛会让他们失去控制,正好有可乘之机。

  至于将力量凝聚于一点,却是知易行难了。枪术以点刺为主,刀术以劈砍为主,棍术以扫砸为主,各有其功法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一刀劈出,劲气自然而然分散,那力量该如何集中?又集中于刀刃的哪一段?刀式运转变化时如何衔接流畅?傅惊涛对此思考良久,试图寻觅到那一点突破的灵光,但至今不得其法。

  傅惊涛停下脚步,采用站桩功法吐纳调息,默默体察真气的运行路线,以及丹田内的真气充盈程度。

  功行周天,经脉发热。

  他愕然发现,真气的运转较往日愈加顺畅,有一小段本来阻塞的经脉支流居然贯通了!心中惊喜交集,难道是因为连续御敌,全力以赴的关系?

  一股明悟陡然涌起,不论是与蔡东交手,或是和众护卫厮杀,他都尽力将领悟到的武道真意融入招式,一度达到忘我之境,全身的精气神凝聚于攻击的一刹那,气血勃发旺盛至极点,无意中拓宽和疏通了经脉,结果间接促进了内力修为。

  这种通过战斗的强烈刺激,全然忘我,开拓脉络,进而促进内力修为的方式,在轩辕门内从未听过。但岩鹰不正是一个活生生的典型吗?

  岩鹰起点同样不高,可他不断挑战强者,遇挫越勇,在战斗中快速提升自己的实力,最终突破一重重修行上的极限,来到今日傲啸江湖的地位。

  岩鹰既然可以做到,他也应该能做到!

  傅惊涛深吸一口气,真气流转,幻想着自己身处群敌之中,蓦的吐气开声:“破!”弓步抢前,力从足下起,腰、肩、臂、腕肌肉绷紧,右手铁拳如标枪般呼的轰出,拳风汹涌鼓荡,势若千钧。

  在这一刻,他的心中眼中只有出击的拳头,感受着拳锋拳背破空时的撕裂感,熊熊战意在血液中燃烧。

  他一步一拳,想象着正在战场之中出拳轰杀强敌,每一拳都调用全身的劲气肌肉,充分鼓动气血,真正是全力以赴。

  拳势发挥到极处,拳风呼啸,杀气冲天,每踏出一步地面都咚的如擂战鼓,空旷的练武场弥漫着搏杀的气氛。

  如此激烈的练拳方式,十分耗费体能。傅惊涛仅仅打了十拳便气力匮乏,第十一拳空有架势,却无论如何打不出去了。

  他当即收敛心神退出战斗状态,但觉肌肉酸痛,大汗淋漓,身体的负荷趋于极限,不由暗暗惊讶。照此情形推断,要练到岩鹰那种随手杀敌,堪称战神的地步,仍有一段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啊。

  明明身体相当困乏,他不肯给自己借口休息,随手拿起一根长棍,缓缓舞动起来。

  脑海中回忆着耶律敌烈的棍法招式,手中长棍相应挥舞模仿,如孩童在临摹大师的字帖,不求速度多快,也不在乎棍上蕴藏多少力道,就纯粹是再现当日所见的招数,沉下心来,去体会感悟棍法的变化规律,以及其中暗藏的武道真意。

  先得其形,次得其骨,后得其神。

  棍与枪皆为长兵器,驱使的要诀大同小异,主要在于杀伤敌人的侧重方式不同。俗语说“枪如游龙,棍似疾雨”,棍法的特点似疾风暴雨,密而不疏。

  棍分棍梢、棍身、棍把(即根部)三部,对敌时梢、身、把交互使用,抡劈如意,变化多端。

  棍术讲究梢把兼用,劲力的运用须随着棍法的变化需要而忽刚忽柔、亦刚亦柔,刚柔兼备。发力必须顺,所谓顺也就是顺其自然,能顺棍的自然之势把劲力贯注到棍梢、棍把和棍身上去,即势合力顺。

  棍术易学,但想达到“势合力顺”的境界,既要有明师指点,也要有悟性,肯吃苦才可以。

  傅惊涛此时练棍,不是追求棍法的极致,而是借用棍术要领来理顺劲气,通过棍法的阴阳转换调匀气息。不知不觉中,记忆中的招式逐一演练完毕,呼吸平稳,气血恢复,神采奕奕。

  蓦地灵光一闪,棍法中有阴阳、刚柔、轻重的转换,却不影响其招式威力,为何拳法要一味的求刚求猛?能否加入阴阳刚柔的变化而衍生出更强大的招式呢?一念及此,脑海中自动生出无数虚幻的人影,挥拳出拳,走马灯般转动不休。

  傅惊涛抛开长棍,一声暴喝,重新点燃胸中的战意,后足蹬地,前足踏实,右拳自腰眼处旋转向前轰出,拳锋如铁锥,势大力沉。右拳甫收,左拳疾出,划出一道巧妙的弧线,以拳眼部位攻向虚无的敌人,姿势潇洒,拳速极快,与刚才的直拳轰击截然不同。但见他双拳交错出击,或刚猛,或迅疾,或直接凶悍,或灵活莫测,演化出许多奇妙招式。

  傅惊涛全身心沉浸于拳法演练之中,不去关注气血的变化,也不在意肌肉是否酸痛,顺从心意一拳接着一拳施展,仿佛整个仙洮镇都已从身边消失,唯剩他一人以拳明志,与天地相融。

  拳劲连绵,真气循环,拳法真意弥漫四肢百髓。

  忽然,骨骼噼啪爆响,跟着耳际轰然一声,似有一层无形的枷锁破碎,整个人骤然一轻,有种飘飘欲仙的异感。

  不需要任何人提醒,傅惊涛知道自己跨过了第三层功法的入门境,进入到下品境。难以描述的喜悦漫过心头,他停下动作,忍不住仰天长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