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靠卖药膳拯救残疾小娇夫 第269章 原封不动

  太原王氏。

  前唐五姓七家之一,辉煌时有多么荣耀,如今只能想象,但衰败时有多么落魄,倒是能亲眼得见了。

  夜色之下,狄进望向不远处的家宅,从外面看,比起他家还小一些,只是烟火气重了许多,人声走动,烛火高燃。

  狄湘灵来到身侧:“遭到绑架的是王家长孙,也是小辈中唯一的男丁,极受宠爱,半年前被绑走,后来送回,王家没有声张,家中的仆婢也没有嚼舌根,是授课先生泄出的消息。”

  “人质活着回来了?”狄进目露思索:“贼人索要了多少赎钱?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给钱的?”

  狄湘灵道:“这些就不是外人能够知道的了,得问王家的主事者。”

  “那贼人为什么选择王家呢?”狄进沿着外墙,转了半圈,眼神愈发疑惑了起来:“这像是能给出大额赎钱的富贵人家么?”

  狄湘灵道:“我狄氏族谱清晰,王家则是旁系分支,指不定都出五服了,却又要自称名门之后,颇为招摇,或许正是因为这般,才会让他们被贼子盯上的吧……”

  “太原王氏的名声,延续至今吗?”

  狄进喃喃低语:“这有可能,但要基于一点,绑匪并没有事先做好调查,王家目前有多少田地,靠什么营生?”

  “上等田亩还是有些的,但主要的还是经商!”狄湘灵显然早就做过调查:“王家从上代起,就开始经营几家布匹作坊,蚕茧收购、缫丝、纺织、印染,到了如今,生意已是不小。”

  狄进微微点头:“原来是商贾之家……”

  曾经的五姓七家,是不可能直接经商的,因为唐朝商人地位卑贱,是法定的下民。

  但到了宋朝,商人的地位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商人的子嗣可以参与科举。

  比如冯京,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却是商人之子,这在唐朝是难以想象的,否则李白也不会被传由于商人出身,而无法参与科举。

  如今的商贾,能够保证享受到一定的社会资源,更将榜下捉婿的习俗发扬光大,豪商挥舞着钱财招来进士女婿,可谓金钱与权势光明正大的勾结。

  可如此一来,狄进就又有疑惑了:“那王家为何住在这样的宅中?他们是家中少郎被绑后,才搬来的么?”

  “没有,之前就住在这里了。”狄湘灵倒不觉得奇怪:“肯定是吝啬呗,舍不得搬去他处,何况王家并未富裕多久,想必家中的钱财还不足以换一座豪宅吧~”

  狄进摇头:“经商之家,亦重体面,何况姐姐之前有言,他们还以前朝高门为荣,更不该如此寒酸,背后必有缘由。”

  或许真正的巨富,可以结庐而居,与乡野为伴,了解其身价的人,不仅不以为意,还会赞一句淡泊高远,有出尘之气。

  但未到那个档次的,就必须追求与身份财富所匹配的排场,甚至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能让同盟和对手看轻了自己,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王家住在这里,则是事倍功半。

  所以狄进甚至还没有关心案件的具体情况,第一时间就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狄湘灵抓了抓头,感觉自己长出脑子了:“那我再问问?”

  狄进笑着抱了抱拳:“拜托十一娘子了,调查主要集中在商业方面。”

  “放心吧,保证清楚,你在此不要走动。”

  狄湘灵潇洒地转身,第三次消失在夜色中。

  “我也能一起去……”

  狄进嘴动了动,但这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往后退了几步,隐身于黑暗中。

  古代所有驻有官府机构的城市,在晚上都是要实行宵禁的,而在宋朝,开封不久后就会取消宵禁,晚上居民可在城中自由走动,商铺和瓦市彻夜开业,迎来繁荣的夜市光景。

  并州虽是北方重地,但治所阳曲还没有那份待遇,晚上城中空荡荡的,这个时候外出的,往往就是江湖人士。

  狄进很清楚,姐姐狄湘灵的人脉定位,正是这些历史性质的江湖子,游侠儿。

  按照《史记》的描述,“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这是游侠长期坚持的一种精神,也是民间社会经过长时间的自发组织,形成的一种秩序。

  仗义每多屠狗辈。

  狄进其实挺想认识一下这些人的,但现在还不是时机。

  如果破了此案,倒是趁机往来,将来考中进士,入得仕途,依旧可以用得上,庙堂和江湖也不是没有交集。

  如果无法破案,还是来日方长吧,江湖人最看重能力,他可不想以一种依附于家人的形象出面。

  “你们去那边,你们几个随本官来,都振作精神,瞪大眼睛,不放过一个可疑之辈!”

  正等着呢,先是有脚步声传来,然后一道略显熟悉的声音响起。

  狄进探出头,就见不远处的街道上,那日表演铜钱油花的县尉潘承炬,正在对着一群身穿皂色公服的衙役下达命令。

  相比起他的精神奕奕,衙役们就没精神地多了,裹着冬衣,搓着手脚,三三两两地应道:“是!”

  待得众人散开,一位仆从模样的男子来到潘承炬身边,低声道:“五郎,你来此地上任不久,本不需如此,得罪当地吏胥……”

  潘承炬摸了摸好看的胡须,断然道:“本官既到任,就要做好分内之事,缉凶捕盗,还一方太平,府吏胥徒之属,本就是欺上瞒下,奸猾狡诈,若要行事,岂有不得罪之理?”

  仆从默默叹息,不再相劝。

  狄进收回视线,也摇了摇头。

  政事不是体力活,并不是谁卖的力气越大,就越有成效,而是讲究对症下药,四两拨千斤。

  这样毫无目的,大海捞针似的搜寻,只会耗费手下的精力,古代衙门的差役、弓手,本就远不如后世警察,再这般折腾,在后续的侦查过程中,反倒会愈发懈怠……

  “好心办坏事,糊涂县尉啊!”

  所幸狄进本来就没指望借助官府的力量,此时也谈不上失望,确定了那些衙役没有往这个方向搜之后,继续等待。

  运转着内气,抵御着夜间的寒风,狄进渐渐进入修行的状态中,耳朵突然耸了耸,猛然转身。

  不知何时,狄湘灵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身后,眼见他如此警觉,顿时露出笑容:“问出来了,王家现任家主,想争一争布行行首的位置。”

  狄进眉头扬起:“并州布行?还是阳曲县内的布行?”

  “一州之地,哪里是区区王家能够控制的,阳曲布行而已。”狄湘灵对于商业并不感冒,撇了撇嘴:“即便如此,也斗得不可开交呢!”

  狄进却没有轻视:“行首之位,不容小觑啊……”

  在宋朝,商业一般称为“行”,比如米行、酒行、布行、食饭行;手工业一般称“作”,如腰带作、锻作、篦刃作,而这些行业在地方上都有自己的组织,称为“团行”“行会”。

  行会既是官商博弈的结果,也是同行互利的产物,其首脑称之为行首,经常游走于商与官之间,是真正的行业地头蛇,影响力有时比官员还要大,“其权柄足以动摇守相者,今之所谓堵录、行首、主事之类事也”。

  雷老虎的影响之所以那么大,就是因为他如今身兼五家行会的会首。

  宋朝前中期,朝廷对于商贾还都是颇为优待的,后来就开始挥起镰刀收割了,因此就目前而言,地方官员行事,都要卖雷老虎几分颜面。

  雷老虎是独一档的,下面的商贾竞争也很激烈,王家既然有心会首一职,家中储备的财货肯定不在少数,怪不得连宅子都不换,一旦坐上那个位置,那就是最大的牌面,比起豪宅都要来得直接。

  解释了家宅的疑惑,狄进再走几步,从另一个角度继续观察,见到里面烛火不断,虽然谈不上灯火通明,但也并无节俭之意:“这件事发生后,王家有没有退出行首之争?”

  狄湘灵摇头:“没有,城内各家布商,前些时日还聚在一起,依旧在争高下呢!”

  “怪不得!”狄进了然:“王家要弥补损失,对于行首之位更加势在必得,这个时候,被勒索走许多钱财的消息岂能外泄?”

  狄湘灵有些忿忿:“贼人真是好运气,若非如此,王家不见得会息事宁人,事情一旦传出,雷老虎有了警惕,雷小娘子就不被绑了!”

  “如果是歪打正着,运气使然,倒也罢了,倘若不是的话,就能耐了……”

  狄进眉头扬起,眼中多了几分兴趣。

  古代的绑匪也不能小觑啊!

  目标不是乱选的,是有备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