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诸天:从斗罗武魂觉醒开始 447.生吞

  他内心不住冷笑,景济仁啊景济仁,旁人说你悭吝,果然名不虚传!我失去了未来,索你一半家产,你还推三阻四!当初若非为了光宗耀祖,开创百代基业,我花钱捐官做什么?一心一意经营祖业,只怕比你强些!景天志废了,百年大计也泡汤了,捐官意文何在?想当年,雄心壮志,气吞万里如虎;遥想俯畅,抒发青云之志;蹉跎十年,仍是八品县丞;老骥伏枥,却失蓬勃心劲;时运不济,又遭伤子之痛;人生如斯,谈何违心逊让?一半家产,你可以再挣;儿子变傻,呼天地不应!景济仁啊景济仁,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景德震再次劝道:“棠沐,见好就收吧!你看,济仁也算高姿态了。”五百两银子的瓜果园,说让便让了,这么大的手笔,对景济仁是破天荒头一遭。

  景棠沐未置可否,却道:“德震叔,我还有个疑问。第二条说是退还一半家产,第三条说是赔偿一半家产一一退还和赔偿,不是一个概念吧?”

  此言一出,其余三人俱惊呆了!这景棠沐,要谋景济仁全部家产啊!真乃人心不足蛇吞象!

  景德震沉了脸问:“啥意思?你再说一遍!”

  景棠沐道:“晚辈不敢有自己的意思,《大德律疏》规定啥意思就是啥意思。如果能协商好,官府也不主动过问民间财物纠纷。“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这是赤裸裸的讹诈!那意思,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景济仁乖乖退还一半家产还罢了,如若不然,他则以退还和赔偿各是各的,追索另一半家产,协商不成,由官府审断。他是县令的助手,近水楼台先得月,打官司掰着脚趾头也能算出输赢,恐吓的意味,昭然若揭。

  景德震恼了,一拍桌子道:“这是啥子混帐话!退还就是赔偿,赔偿方式就是退还!不做赔偿,何需退还?若不退还,哪来的赔偿?不要乱扯了,两者就是一回事!这件事,我做主了!济仁退还棠沐田产、外加一百亩瓜果园作赔偿,不得再持异议!即便官府判,也不见得增多!如若不服,咱们开全族大会,让大伙儿都说道说道。”

  景棠沐忙道:“德震叔,您且息怒,消消火,听侄儿分辩——即便那一百亩瓜果园,侄儿也不敢要,无凭无据的,只怕将来落个讹人财物的罪名——以侄儿浅见,还是公断吧,侄儿回避,或者移送到邻县审理也行……“

  景德震打断他:“你想打官司就打官司吧!老叔私断不作数,收回!不过,到了堂上,老叔这个见证人、中间人,公道话是要说的!”

  景济仁胆怯:“我没打过官司——”

  景德震道:“又不是杀人放火,争讼财产,怕啥子?”

  景棠沐道:“多谢叔父体谅,侄儿告辞了!济仁也不要误会,咱只是让官府评评理,学生考试,不也有考官评卷吗?考生之间能有啥子仇怨?好啦好啦,说多了,告辞!”

  说得轻巧,忽悠人呢!景济仁不为所动,淡然道:“请便!”

  景德震道:“且慢!既然打官司,你把帐册、地契先留下!”

  景棠沐犹疑一下,照办了。

  一场协调会不欢而散。

  数日后,子乌县来了两名衙役,传景济仁等隔日县衙应诉。衙役暗示要送礼,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没料到景济仁一笑置之,只送了衙役百十文跑腿钱——抠门,真抠门!

  届时,景济仁、景德震、苟史运准时来到大堂上。

  邻县的县令不越俎代庖审案,景棠沐是当事人也回避不了,对差役来说他是官,对县令来说仍是吏,比书办地位高不到哪儿去,啥子回避不回避的?

  县令迈着四方步,晃悠悠地隆重登场。他的姓名很有意思,叫尤礼华,真是滴,油里焉能不滑?一对照,景棠沐的名字也有讲究,惊堂木嘛,可惜,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惊堂木再威风,也是堂官手下的一块木板......

  衙役喊过堂威,尤礼华正式开审。景棠沐有功名、官职,免跪;为了一视同仁,对景济仁也免了跪。

  尤礼华宣读状子,标题“为伤子赔偿争讼家产事”,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不是出自专业讼师之手,便是景棠沐达到了专业讼师水准。以下叙述经过及诉求,欲争景济仁全部家产。

  尤礼华暗道惭愧,景天志变傻他有所耳闻,竟然是这么一档子事。这孩子是个“万恶”,踢树苗砸窗户,打这个骂那个,经常惹是生非,到处造孽闯祸,那次往清真派学生碗里放肉,差点酿成骚乱,触及了他的乌纱帽,按说,都怪景棠沐娇惯的。变傻了,对景棠沐是天大的祸事,对子乌县城的老百姓,未必不是好事儿,将来大了,狗仗人势,还不欺男霸女?傻了,脑袋瓜不灵光了,出不了匪夷所思的么蛾子了,破坏力大大减弱。

  想是如此想,案子还要审的。景棠沐毕竟算自己同僚,自古官官相护,念他多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的份上,赔偿数额上照顾一把、弥补弥补安抚安抚吧。当然,大面上得过得去,证据得扎实,上下能交代,触犯王法自毁乌纱帽的事儿,呵呵,不好意思了,旁人干去吧。

  宣读完毕,问景济仁有何辩解,一句不实,板子伺候。

  景济仁吓得战战兢兢,说一句想一句,半天才把意思表达完整。其一、景天志欺负旁人在先,小胖墩碰倒景天志系误伤;其二、赔偿景棠沐,本意只是退还他以前的田产,折合款项价值两千六百两,不存在全部家产抵偿之说,倘若如此,《契约》上写一条就够了,犯不着分成两条再三强调了。

  合情合理,尤礼华五分信了。

  问:“原告可有证据?”

  景棠沐将《契约》呈上。

  又问:“被告可有证据?”

  景济仁答:“误伤一节没有证据,赔偿之事有文书、证人。”也把《契约》呈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