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武当开始的诸天之旅 第三十二章 上门要账

《从武当开始的诸天之旅》第三十二章 上门要账

作者:八月南苏 字数:1803 书籍:从武当开始的诸天之旅

  郭瑞林脸上表情却是有些精彩,脸色微微窘迫发红,轻轻摇着折扇,掩饰尴尬。

  那郑公子和另一位跟在郭瑞林身边的公子却掩饰不了脸上的震惊。

  什么?

  此子竟真有诗才?

  而且此诗,一是暗指朝堂之上皆是庸庸碌碌之辈,二是响应朝堂的此次的察举,虽然循的是旧制,但门外众人也都是人才。

  而门外众人却在大声叫好,那布衣汉子已是喘着粗气,此时恨不得拉着徐子归亲上两口。

  不痴和尚:“阿弥陀佛”。

  小吴大夫也是美目流转。

  ……

  如此大气确又易懂的诗句,他们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而徐子归此时却是识海中炸出一道清光。

  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感觉任何不适,而是今日起床时脑袋的昏沉感觉一消而散。

  这是什么情况?

  我就做了一首诗而已啊。

  这种情况让他有些微微的不安。

  此刻徐子归也只是压下暂时的疑惑和不安,道:“郭瑞林,你是何身份,此地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

  “历王和孙大人邀众人于此地,本是彰显我朝人才汲汲,朝堂海纳百川之意。”

  “你却在此为难于众人,真当郭大人能护着你吗?”

  徐子归已是听说了,朝堂儒士大多对于这次的察举制有着些许不满,这郭瑞林的父亲更是如此。

  郭瑞林此时却也只能讪笑道:“徐兄大才呀,我等也只是做个游戏罢了,自古以来文会皆是如此,你又何必恼怒。

  即是大家不愿做诗,那就算了。”

  说着让开了大门,让众人进入。

  徐子归正要随众人入内,却听到身旁一人道:“好诗,好诗,徐兄弟。”

  徐子归有些疑惑此人没有见过,却一直对着自己笑眯眯的…

  “哦,在下荀洲,字润生,也是孙大人府上门客。”荀洲道。

  徐子归便也施礼道:“荀先生。”

  说完,便一同进入阁内。

  新建泗水阁并没有建的特别精致,却因阁外景色秀美,此刻徐子归和荀洲正站在三楼正厅向外观景。

  荀洲负手看着徐子归说道:“徐兄弟确有大才啊,即能断案,又有诗才。”

  “不敢,以后还要请荀先生多指教。”徐子归又连忙施礼。

  嗨…真酸,徐子归虽然是对这礼节不反对,但还是不太适应。

  就像你交了一个新的女朋友,总要适应她的习惯一样,随之你的生活习惯也会发生转变…(嗯,起点某位大神说的。)

  待得中午正宴开始前。

  “历王到。”门口一声大呼。

  厅内顿时安静。

  一位身着明黄色服饰的中年人在前,身后跟随者孙承宪、陈玉封等官员。

  身着明黄色服饰的自然是历王。

  只听历王道:“各位不必如此拘谨,今日在此一聚只是为了见见诸位,好回禀圣上,更想看看我大周人才汲汲的盛景。”

  说完便安排众人入席。

  宴席一共在阁内两层大厅进行。

  三层是历王和众官员,还有各位儒士。

  郭瑞林本不在邀请之列,但因为跟随青州地界的一位大儒修习,老师因故没有过来,他这次是代师而来。

  至于郑公子、许公子则被安排在二层。

  二层是这次推举的众人。

  徐子归不由诽腹,这二人才是不该来的。

  舔狗自古至今都是,不论对方是男是女都会去舔,只要有好处,随处可舔。

  厅堂内,礼乐起,歌舞升平。

  徐子归此时在众人间极受欢迎,众人过来频频敬酒,徐子归便也来着不据,像这样开怀畅饮,自己以前也很少有机会。

  等到宴席过半,有侍者叫了徐子归,说王爷有请。

  只得随侍者上了三楼。

  只见众人盯着他面色古怪,历王,孙承宪,各位大儒皆是喘着粗气,荀洲微笑着看着他。

  徐子归此刻有点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

  “这诗是你所做?”历王声音有点不太正常了,就像遇到某种激动之事,嗓子被打开了一样。

  徐子归此刻也明白了,是有人告知了历王做诗之事。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正合我意,正合我意呀!”历王声音颤抖道。

  众人重听诗句,又是一阵激动。

  只是反应过来,此子不是修习武道的吗,怎么也会有这等诗才。

  只道是抄袭哪位名家的,可是这从古至今也未曾听过这诗啊。

  而孙承宪却是知道,他少时曾学文。只是哪个老学究能教出这等弟子?

  “来,你坐本王身边。”历王起身招手道。

  徐子归赶紧过去,以免站在这里成为众人的焦点。

  可是,此时得到历王的认可,不是更是焦点了么…

  又是一番推杯换盏,客客气气之间,徐子归有些架不住这么多人敬酒。

  虽然自己修习武道,可以抵御这酒气,但是众人看他的目光有些让他不适。

  这时,历王叫停了歌舞,吩咐退下。

  “此等盛事,本王在京里也是很少参加的。诸位便一一赋诗,本王来提字如何?”

  历王兴致大发,历王喜提字,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众人也是纷纷赞同。

  “那便从我开始吧”,孙承宪作为此地郡守,理当如此。

  只见他略微思索,便提了一首诗作。

  却是有关于行军之事的。

  “兵士血如雨,

  将军百战行。

  雁门关外月,

  已是几个秋。”

  读完便道,“吾不善诗词,诸位将就听听就行,切莫笑话老夫,老夫只是先行抛砖引玉罢了。“”

  荀洲玩笑着道:“这不符合此时意境呀。

  众儒士也是微笑着点头。

  历王今日看着有些高兴,便也不在乎众人在说什么,只是笔不停手,泼墨挥洒。

  只见孙承宪坐下后,众人依次做诗。

  此时已是日落时分,众人皆是有所期待的看着徐子归。

  其实他自己也有些期待,刚才做了一首诗便头脑清明,那再做一首呢?

  只是觉得之前念了一首诗,便让自己灵台清明,祛除了昨夜梦里的混浊之意,此时再做一首呢?

  不加思索,便道:

  “泗水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陆山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儒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诗便名为《泗水阁诗》”

  徐子归对王勃的《滕王阁诗》在地名人名上进行了一番更改,但却不影响其本身意境。

  一诗作罢,识海中那道清光一闪而逝,比上一次更加清晰。

  只觉得浑身舒畅,此时他感觉要是上次青蛇的那道寒气,只是凭借自己的力量也能抗过去,无非是花费点时间。

  这到底是什么?

  除了自己的震惊,此刻还有一人比他更加震惊。

  他看到徐子归的眼睛,清气一闪而逝。

  荀洲,他知道,这是儒家清气,只是他才武道八品,怎么可能?

  即使是能修习出儒家清气也需要到武道五品之后了呀?

  若是儒家清气如此好修,儒家修士已是满地飞了。

  这个徐子归甚为古怪…

  众人皆沉浸在历王手中的笔上,此刻历王的手有些发抖,平日里深研书法的他仿佛不会写字了一般。

  徐子归此时想了想又道:“我还想提一道骈句。”

  便道:“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此刻,他头脑更加清澈了。

  荀洲更清楚的看到他的眼睛,一道清气闪过,黑色的眸子更加清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