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武当开始的诸天之旅 第一百四九章 去地府

《从武当开始的诸天之旅》第一百四九章 去地府

作者:八月南苏 字数:1724 书籍:从武当开始的诸天之旅

  大干天贞一千四百四十六年,初冬。

  十月二十二日霜降。

  青州,滨海府。

  往年间干国北旱南涝,南部青州受灾颇广。

  滨海府倒是青州一处难得没受灾情影响的繁华之所,其众多河流环绕,背靠南海。

  十几年的灾情演变极大的刺激滨海的远航贸易,作为有着深水港口的滨海府,更是比往年繁华了一倍不止。

  干国九州那受灾之地与被规划成水库之府,众多豪门世家举家迁移,而没有受灾情影响反而因为海贸繁盛更加繁华的滨海府颇受亲睐。

  加上无数涌入滨海讨生活的穷困之民,如今滨海一府之地,就拥有了整个青州近四成人口,接近三千万之巨。

  这些无数的外来人口的涌入,致使滨海府城的地价房价节节高升!

  人多地少之下,所建房屋无可避免的越建越高。

  豪门世家各施手段,或是请农家高人施法种植参天巨木,依次搭建,或是请道家墨家高人施展术法,稳固墙体。

  在各种玄幻术法加持之下,如今滨海府最高的一处大楼,已经有了百丈大小,丝毫不弱于二十一世纪的钢铁大厦。

  在府城中心之所,两座百米高楼,他们树立与滨海核心区域已经不下三百年之久。

  那怕如今别处,早有新楼林立,但他们两栋高楼与齐下几处占地万平的广场,依旧是滨海无可争议的核心区域。

  那一处大厦所属的滨海海商总会理事,接收到府衙公文,细看一下,不仅暗叫晦气,派人寻来了海商总会几大海贸世家来共同汇务。

  众人接手公文传递观看之后眉头紧锁。

  “朝廷这是什么意思?

  算起来滨海海商总会成立之时,干国还未一统九州,他们担心我们会关门大吉?

  开什么玩笑!他们怎么不担心九州崩盘呀!”

  “李兄慎言!”

  一旁海商见状提点了一句。

  如今干国境内风雨飘摇,但那是民间,干国这由百家修士,百万军武组成朝堂,依旧稳固。

  看其施为,那怕国力受损也咬牙修建南水北调,新建万座水库,改善民生,想来此劫根本无法动摇干国根基。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众人全都禁言,不在发声。

  主持汇务的总会理事见状,问道:

  “那以众位所言,我们该如何应对?”

  那远海商行的主家,王权闻言道:

  “还能有什么法子,各家找找门路,打听下此策何为?

  如果只是朝堂单纯没钱打秋风,我们就破财免灾,当作为南水北调工程出分力了。”

  理事覃国卿应道:

  “此事我倒是从找海衙门打听了一番。

  那杜主薄言,次策是朝堂新立的发改委衙门下发的政令,以后将为常例,且不日滨海府将新立一家由中央银行下属直辖的发展银行。

  到时保证金直接送去发展银行即可,如有调整额度,也是直接到银行划拨,不会影响商会业务。”

  众人闻言默默的点了点头,干国朝廷的声誉还是信得过的,并且他们海商远海贸易少不了与朝廷海部往来,如果恶了朝堂,那滨海海部一军都能把他们老底给掀翻了。

  不过那一开始就大叫不满的威海商会的李丹东还是忍不住道:

  “这保证金也不能真的按照政令所言上压一成吧?

  这也太多了,这钱出了口袋,如果有什么波折,可就拿不回来了。”

  覃国卿摸了摸下巴,琢磨道:

  “干国境内商票万所,这部衙也不可能一家一家对账查处,我们掩盖部分,应该可以少交一些。”

  李丹东闻言眼睛一亮:

  “就这么办!”

  汇务散去,众人顺着阶梯依次下楼,各部海商主事都是人中英杰,多少都有修为在身,百米高楼在其脚下,行动间到是比坐电梯还快。

  “听闻府城海事大学十二年前,有高人明悟了水之阴阳,传下此道,可以将其转化为雷霆之力,驱动磁石自旋而动,能替代众多人力。

  那新建的众多高楼都依此安装有自动电梯,颇为方便,你们说什么时候我们把此楼也加装一个如何?”

  李丹东闻言嗤笑道:

  “那自动电梯是给那没有修为之人所用。

  那些内路来的土包子,为了赚钱,把房子越建越高,千百号人挤在一栋楼里,拥挤不堪。

  我们甚具修为,上下高楼瞬息而至,走楼梯比那玩意快的多,用他干嘛。”

  那开口之人怂了怂肩,不在开口。

  等众人从高楼走下,行至大堂之时发现堂中有一衣着褴褛的青年,身负一杆竹木所制长枪,正围着柜台大声嚷嚷。

  众人皱眉,一旁此间理事暗叫晦气,好不容易筹齐商会各东家共同汇务,怎么还有这这当子事情。

  他走上前去,怒道:

  “怎么回事?”

  那柜台内文书伙计见理事前来,连忙起身解释:

  “这青年拿了一张旧票前来兑付,但又对不上依凭,言是其师父下传,但是他师父已然亡故,死无对证之下,硬要兑付。”

  覃国卿问言看着那青年,间其一身衣着狼狈,但双眼囧囧有神,其身躯之上有莫名波动散发,显然也是一位入了初境的修士,只是其背负兵刃长枪,就是不知道其修的是武道,还是秘法。

  他对其解释道:

  “票务兑付需要校对依凭,不可能你说是你师父传下,就将其兑付与你,毕竟干国境内高人众多,意外得其传承也是常见,此为个人所言,没有得到宗门承认,官府登记,不以为凭

  如果你真是得了师父传授,有着完整传承可去官府登记遗传,凭借此证我们也可给付,你在这里嚷嚷我们也不能随意妥协。”

  陈晓闻言呐呐道:

  “这明明就是我师父临终前传授与我的,怎么是意外所得了?

  我就是要认领银财,去冀州伏虎山寻找宗门的。”

  “伏虎山?”

  贾国卿闻言眼睛一亮,那可是干国少有的传承千万年的名门大派!

  他认真打量了一番眼前少年,见其眼光清澈,虽衣着褴褛但浑身气息清澈,看着的确不想是在说谎。

  他对自己的相人之术还有几分心得,心中一动,扭头问道:

  “此票价几何?”

  文书回到:“票值千两。”

  他让人去取出千两白银,装与箱中,对陈晓道:

  “我观你神情不似说谎,今日我就破例一会,给你兑付,此为千两白银,我们也不收你损耗,只是等你认回宗门,在来此补上依凭就好!”

  陈晓见峰回路转,心头狂喜

  他于荆州得师父传道,其后怀揣这他师父遗留的几十两白银,掩盖了枪体神异,踏上了寻回宗门道路。

  一路上波折横生,显死还生,最后得一位入京高考的士子得救,在其一路教导下学会了他师父下传的典集,入了初境。

  只是那京城所属雍州与冀州相隔甚远,他们半路分别,看到师父遗传下有青州滨海商会的票剧,特地风餐露宿不远千里来此对换盘缠。

  只是没想到竟然有千两之多,这是能买多少只羊呀!

  看见白银,陈晓有一种返乡置业,守羊度日的冲动。

  他对贾国卿拱手致谢,诚恳道:

  “此情在下必不敢忘,待我寻回宗门,一定来此酬谢。”

  贾国卿闻言一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一位可能是名门真传的弟子承诺,这可比千两白银要值钱的多。

  陈晓接过银箱没有立刻离去,他在怀中摸索片刻,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符箓,挠了挠头道:

  “我修行不久,道行低微,这是我所书平安符,佩戴于身可拒外邪十载,如果激发也能临时防身,就当先行酬谢!”

  贾国卿接过,见是一张特殊纸长上书画的一张真符,观其波动,在寻常坊间也能换算百两资银。

  此刻他更相信陈晓的话了,他们隔壁广场就是修士坊间,有这手艺,多制几张贩卖也能获利不少,哪里还用如此狼狈,看来的确刚得传承不久。

  他笑着接了过来,待陈晓走后,信收递给了那文书伙计。

  “你做的很好,这枚是修士真符,在别处也能换银百两,你留着佩戴把!”

  那文书伙计接过符箓激动不已。

  寻常之人与修士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普通人劳作一月,能力出众者最多也只是每月一两上下,对比起来那也是月薪一万。

  而那修士出手,随意一种神异奇物,都能换算银财千万,那能够给普通人所用奇物更是难得。

  当下他接过符箓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将其紧紧的藏在中衣亵裤之内。

  贾国卿见状嘴角轻微抽搐,到也没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