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误惹新妻99天 第136章 我不要赔偿,要道歉!

《误惹新妻99天》第136章 我不要赔偿,要道歉!

作者:北方有狮人 字数:2709 书籍:误惹新妻99天

  这种疏财仗义排难解纷的人,被人称作豪侠,妒嫉他的人必定不少,尤其那些土豪劣绅,更是恨之切骨,把他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这几天风雪交加,天一黑,全城在风雪中沉寂如死城,交通完全断绝,没有人敢在外行走。

  只有一些更夫不敢懈怠,忠实地按时打更。

  三个身穿白的人影,从北面跳进了东方家的后院。

  后院北面,是另一户姓陶的人家,恰好约了几位石匠朋友,在客堂中围炉小酌。

  姓陶的是有名的石匠,石匠们普通有几斤蛮力,有蛮力便好勇斗狠。

  说巧真巧,一位石匠,便急,冒风雪冲出院子小解。

  突然发现屋顶出现三个白影,石匠已有了五六分酒意,以为见到了鬼,为了表示自己胆大包天,不假思索地抓起一盆景,奋力向屋顶的白影猛扔。

  “有鬼……”石匠同时大叫。

  糟了,一个白影接住花盆,立即飞跃而下,刀光一闪,石匠人头落地。

  三个白影同向堂屋冲,里面的其他石匠也恰好闻声启门向外察看。

  第三个白影重行外出,屋内却留下十三具死尸。

  白影跳落东方泉的后院,三面一分形影俱消。

  一声鬼啸传出,压下了劲烈的罡风。

  片刻,鬼啸声再起。

  东方家院深宅广,连五进共有五六十间房舍,每座院子都有一座小型花园。积雪盈尺,草木凋零。

  罡风所经,枯枝发出慑人心魄的呼啸声,再加上尖厉刺耳的鬼啸,更是令人心底生寒的。

  第三次鬼啸传出,三进院有了动静。

  先后出来了五个人,站在院廊下冷然静观其变。

  “那一路的朋友,可否现身赐教?”主人及时雨东方尚义沉声问。

  前面廊角的暗影中,踱出一个黑袍人。

  雪光朦胧,黑得十分抢眼刺目。

  所穿的是双面怪袍。一面白一面黑,如果将白的一面向外,往雪中一伏,不是行家决难分辨人雪。

  黑影一晃,便到了院子中心,站在雪中不言不动,象个从黑暗地狱逃出阳世的鬼魂。

  五人冒雪踏入院子,两面一分。相距约三丈左右,东方尚义独自上前。

  “朋友请了。”东方尚义抱拳行礼:“大驾风雪光临寒舍,东方尚义深感荣幸,请教朋友高名上姓。”

  黑袍人不言不动,毫无反应。

  “朋友想必有难言之隐,不便亮名号。”东方尚义修养到家,不再追问:“请移玉客厅……”

  “哼!”黑袍人总算发出了声音。

  “朋友……”

  一声鬼啸,黑袍人突然扑上,一记现龙掌劈面吐出,飘雪被强烈的掌风激得折向而飞。

  出手便是霸道的内家掌力,东方尚义难免怒火上冲,但强忍怒火移位避招,吸口气功行百脉,拉开马步。

  “朋友……”他同时急急喝止。

  他的一位同伴及时掠出,一记佛云拨雾挡开了黑袍人跟踪追击的第二掌,双方的掌力皆浑雄无比,同向侧飘出八尺,似乎势均力敌。

  “咱们后会有期。”黑袍怪人沉声说,似乎这一掌占不了便宜,不再逞强,及时撤走。

  黑影凌空骤升,倒飞出两丈后,再一鹤冲霄跃登前面的屋顶,积雪纷纷下坠。

  “不要追了,这人的来意可疑。”东方尚义拦住作势追赶的四位同伴:“追也追不上,这人的轻功已臻化境,追上去要吃亏的。”

  五人从容转身,向廊厅举步。

  谁也没料到厅阶两侧潜伏在雪中一身白,即使走至切近也无法分辨。

  刚登上阶顶,暗器如暴雨般光临背心。

  阶右的石鼓顶端,遗留下一块银牌:血符。

  这块银牌所刻的符录,以朱漆填底,所以叫血符,天道门十大使者中,血符使者的信记。

  五个人一个也没救活。

  东方尚义中了两把飞刀,向抢救的亲随说出事故的经过,才咽了最后一口气。

  南京,大明皇朝的南都,天下第一大城。

  以往,这里叫金陵,好几朝世代的皇都。

  奇怪的是,在这里建都的,都是短命皇朝。

  说穿了并不奇怪,这里是江南的代表性地区,太富裕了,太富裕便令人懒惰,奢侈,腐化,贪生怕死,汲汲于争名夺利……

  雍不容在新年过后,就感到每天都烦恼。

  比方说:上赌坊手气奇差;与混混们在秦淮河风月场所打架总是输:帐房交下的滥帐一直算不清出差错;等等、等等…

  六年前,他将本名雍有容改成雍不容,从大胜关老家进都城混日子,在龙江船行做小伙计。

  他一直就默默无闻,六年了,还混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段新年过后的日子里,他的烦恼似乎有增无减。因为,也许寒冷的缘故,气氛不太对。

  他发觉南京暗流激荡,有许多高手名宿象是来赶集。

  他的代步小鳅船,沿中新河向南上航。

  过了新江关码头。船只渐稀。

  上游的终站是大胜关的大胜港,这一带偶或有些图方便贪便宜的中型船只,从大胜港驶人中新河,不是大江,可以节省半至一个时辰的航程。

  向西望,江心洲挡住了视线,看不见七八里外大江的壮阔景色,但仍可看到大型船只参天而起的巨大风帆。

  那些三桅大船的主桅,有些高有十三丈,三或四段风帆大得惊人,还在卅里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活在江上,看多了就不以为怪,在大江上下,各地的船只型式各异,但在他眼中,一瞥之下便可分辨出是何处的船只,何型与何种用途他一清二楚。

  后面,一艘八浆快船行将接近。

  两浆与八浆,相差太远了,追及自是意料中事。

  不经意地扭头四顾,看到了那艘船。

  “我看,麻烦又来了。”他暗自嘀咕:“天杀的!这段时日里,我一定冲了某一位太岁,得罪了某一位神佛,不然为何光走霉运?”

  他右浆加了一分劲,船向左岸靠,贴岸行驶,应该可以避免麻烦吧?

  他认识那艘快船,镇南徐家的,没错。

  大胜镇分为三部份:大胜关、大胜港、大胜镇。

  关,是南京廿六卫中的一卫,派有一位千户长坐镇,负责陆上的防务,配属有江防水军一小队十二艘巡江船,负责江防治安,缉私,捕盗……

  港,是往来船舶的码头区,但长程客货船通常不在这里停泊,除非避风或发生意外才驶入港中暂避。

  码头区也就是商业区,最复杂的龙潜虎伏地段,设有巡检司衙门。

  镇,是本地老居民的居住地,位于港的南面。

  南郊,星罗棋布散落着一些田庄,这些田庄的主人,才是镇的名流,地方上的爷字号土豪或权势人物。

  大胜关是南京的南面门户,原来叫大城港镇。

  本朝定鼎初年,陈友谅从这里进兵威胁京师(那时的京师在南京,朱洪武派杨景扼守,在这里大破陈友谅的大军,从此,奉圣旨改大城为大胜。

  两百多年来,这里的人已经不知道“大城”的故名了。

  大城镇徐家,就是大名鼎鼎的本镇田庄主人之一,叫徐定还徐大爷。

  据说,徐大爷是莫愁湖中山王徐家的族人

  两百多年来,中山王除了世袭的庄爷仍在之外,权势早衰,徐家的众多子孙星散各地各谋生路,有些后裔似乎忘了自己的显赫家世。

  徐大爷绝口不提中山王徐家的事,当然不承认是中山王的后裔,此徐非他徐,不需抬出功臣王府家世来唬人,事实上他在大胜镇已经拥有最高的财势。

  与豪强为邻,决不是什么愉快的事。

  雍不容的家,就在徐家田庄的东面三里左右,是一片比徐家小十倍的小农舍,合当然比不上庄,雍家的田产也比徐家少十倍有余。

  三里,目力可及,中间隔了青葱的稻田,有小径可以往来。

  平时,雍家的子侄,根本不敢经过徐家田庄,往来镇港,绕走另一条小径,远了两里左右。

  雍不容也一样,宁可多走两里路,以免碰上徐家的子侄。

  徐大爷的三个儿子:徐忠、徐勇、徐义,不但是大胜镇有名的恶少,也是大胜港的地头龙,没有人敢招惹他们,惹上了保证日子不好讨。

  从小,徐家三兄弟就吃定了雍不容。

  从小,徐大爷也吃定了雍不容的老爹雍永和。

  与豪强为邻,必须能忍,忍字头上一把刀,不忍也得忍。

  也许,这就是雍永和把儿子定名为“有容”的缘故吧!有容乃大,大则无所不包容,肚大量大才能活得愉快。

  但他离开家园独自出外谋生,却把名字改为“不容”。意思是天地不容,人为刍狗!

  当然,镇上的人,大多数不知道他在外面混,改有容为不容的事。徐家是知道的,却不探究改名的因由。

  聊可告慰的是,两家世居三代以来,除了小时候彼此吵过打过架之外,长大之后,便不曾发生过真正不愉快的事故,所以倒还相安无事。

  这得归功于雍家能忍让,所以才能相安无事。

  这几年,徐忠和徐勇已经有了子女,不再狂傲嚣张,但老三徐义刚好二十出头,似乎比两位兄长早年的行为更狂傲嚣张,更喜欢欺负乡邻。

  而且,更多了一位女暴君:徐霞。

  这位大小姐其实并不大,十七岁多一点,正是性情最不稳定,最易变,最会挑毛病的尴尬十七岁黄金年代,会做梦的年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