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拿命搞科研,全网跪求我休息 第一百二十六章 华夏最高科学技术奖

《拿命搞科研,全网跪求我休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华夏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者:蓬号人 字数:1859 书籍:拿命搞科研,全网跪求我休息

  华夏在科技方面设立了三个重大奖项和一个终生成就奖。

  三大奖分别叫做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一项终生成就奖又被称为华夏最高科学技术奖。

  林禹即将领取的这一项大奖,就是华夏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是一位年轻的学者,是华夏科研血脉中最年轻的血液,他秉持为生民立命的信念,研发了三项无排异人造器官,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他感受天地间的粒子,对世界永远的充满敬畏,对一切的信息好奇,一直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人类的最前排与世界进行对话,以上古贤君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量子计算机,为后世拉开了量子的序幕。”

  “接下来有请林禹上台领奖。”

  林禹穿着正装,信步闲庭般走上了领奖台。

  一号领导亲自为他颁发证书和奖章。

  这是莫大的荣耀!

  而林禹居然在26岁之龄就能获得这样的奖项。

  “祝贺你!”一号领导从身旁礼仪的手上托盘拿出奖章挂在林禹身上,然后将证书颁给了他,两人站在一起,一号领导还揽住了他的肩膀。

  “你是华夏科研的未来和主力军,希望你能够再接再厉,勇创高峰。”

  林禹鞠了一躬,返回了自己的座位。

  今年的华夏最高科学技术奖只有林禹一个人,不是不想颁发给一些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而是林禹的成就实在是太高了,在目前的科研界,能够与他相媲美的老科学家基本已经领取过这项奖项了。

  等到华夏其他三大奖项颁发完毕,一号领导上台讲话。

  “今年,我们很有幸看到了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他带病研发出了造福人民的人造器官,让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得到治愈,他研究了许多半导体材料,让华夏的半导体行业跨步发展,他带领团队研制了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为华夏拉开了量子互联网的时代。”

  “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一号领导顿了顿,“但是我还想说一点大家所不知道的。”

  “原本,这些是不应该说的,但是在看到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华夏需要以一个更加崭新的面容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华夏!”

  “青年强则国强,我们华夏最年轻的院士——林禹博士,他同时参与了华夏的航天计划以及星链计划。”

  “为华夏研制了万里十号完全可重复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以及实现了卫星的小型轻量化,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听到这里,林禹松了一口气,一号领导并没有把关键的部分说出来,果然,身为华夏领导人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呢?

  “医疗、航天、计算机科学、材料学,林禹,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多次跨越专业进行科研活动,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的学习刻苦、勤奋的一面,华夏民族向来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古有匡衡凿壁透光、车胤莹囊映雪……”

  说完有关林禹都部分,剩下就是一贯的辞令,什么青年人要学习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为华夏的发展而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担当的华夏人。

  虽然一号领导的话语和以前的领导讲话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华夏大会堂里,他的话语充满了庄重和肃穆,令人不由自主地打起精神来听。

  大会进行了四个小时,会后的林禹为了避免和媒体纠缠太多,就赶紧走出了大会堂,坐到专车里,被送到了华夏科学院。

  “林禹,恭喜你啊。”龚院士随后也到达了华夏科学院。

  “谢谢龚老。”林禹感谢很诚恳。

  “以后咱们就平起平坐了。”龚院士开玩笑道。

  林禹赶忙摆手,“我哪敢和您这样的老前辈比啊?借用牛顿的话说,我就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看见远方的海洋。”

  龚院士只是笑笑不说话。

  “对了,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还要在量子通信领域发展吗?”

  林禹思索一下,“我暂时就不做这方面了,我想再跨一下专业,去研究一项药物。”

  “嗯?”龚院士疑惑道,“你又要跨专业?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好使,想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学不动了,只能在一个领域死磕。”

  林禹有些汗颜,要不是系统存在,估计他也就最多选择一个领域深耕,否则根本不会有所成就,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像是有系统一样资料都给你,你还有系统研究所的时间流速差来进行学习。

  “这一次是因为我女朋友家是做医药的,所以我想帮帮他们。”林禹拿出早就想好的借口。

  “哦?是吗。”龚院士露出一个不知何意的微笑,“我都差点忘了你是20多岁的小伙子,确实需要交个女朋友。”

  “那么你想研究什么?”

  林禹不假思索,直接脱口而出,“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

  “阿尔茨海默症?”龚院士想了想,“这个可是困扰了人类不少年的疾病啊,你要是能解决的话,那可就太好了,不过我就知道这么多,我建议你去找老李,也就是李俊杰。”

  龚院士给林禹指了一个询问的对象,毕竟他并不知道林禹身上有系统的存在。

  “好,我过会儿会找李老咨询一下。”林禹微笑点头。

  “那我先走了。”龚院士朝他的办公室走去。

  林禹当选了院士,他已经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并且带领自己的学生进行研究了。

  上京的不少大学都朝他抛出了橄榄枝,毕竟林禹从硕士研究生到院士的过程太快了,几乎都没有学校反应过来。

  包括华夏top2的上京大学和水木大学。

  而林禹则是选择了自己的母校——上京科技大学,成为了三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但是林禹倒是还没有找学生的打算,毕竟他也才26岁,招来的学生都和他差不多,甚至一些博士很可能都比他要大,这样的情况就太过尴尬了。

  所以学校也很贴心的将他带学生的年龄推迟到30岁,也就是说目前林禹只是在学校挂名,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但不需要付出太多。

  华夏科学院方面也是这个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