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干宋 第七十一章 童贯,大宋就靠你了(求追读!)

《干宋》第七十一章 童贯,大宋就靠你了(求追读!)

作者:任鸟飞 字数:2460 书籍:干宋

  …

  宣和三年正月初六。

  今年东京汴梁城里的天气格外冷冽。

  赵佶顺着垂拱殿的窗户向外看去,天空中正在飘着零零散散的小雪花。

  就在不久前,亳州知州侯蒙给赵佶上了一道奏章。

  侯蒙通过分析认为,济州人宋江,聚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转战青州、齐州至濮州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官兵难以抵抗,必有过人之处,兴许是治国安邦的人才,不如把宋江一伙招安为朝廷所用。

  赵佶觉得侯蒙说得很有道理,因此,任命侯蒙为知东平府,负责招降宋江一伙。

  本来,赵佶一直在期待着侯蒙能招降到宋江一伙,为朝廷除掉这个祸患。

  可突然之间就传来,侯蒙在去东平府赴任的途中,竟然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不治身亡了。

  没有办法,赵佶只能再任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去征讨宋江一伙。

  ——在颇信鬼神的赵佶看来,侯蒙突然暴毙,就说明赵家的列祖列宗不让他招安宋江这伙反贼。

  既然不能招安,那就只能剿灭了。

  昨天吃过晚饭了之后,又传来了一个噩耗,知枢密院老臣邓洵武病逝了。

  邓洵武曾对赵佶谋划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很担忧,他找到蔡京说:“宋辽百年之盟不可破,公为宰相,当三思而后行。”

  可能是邓洵武的话起到了作用,后来蔡京也开始坚决反对联金灭辽一事,甚至为此还丢掉了宰相之位。

  邓洵武还曾找到童贯,对童贯说:“我军不敌辽军由来已久,你若冒然出兵,必将兵连祸结,贻害无穷。”

  童贯不听,反劝邓洵武:“官家志在收复燕京,你为宰执,如何能不为官家分忧,而阻官家之志?”

  邓洵武冷声道:“你征河湟吐蕃、征西夏党项,威震西北,本可名垂青史,却偏偏要行此险事,怕引祸害自己矣。”

  说完,邓洵武就一甩袖子走了。

  童贯很快就将邓洵武不赞成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告诉给了赵佶。

  一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赵佶,当即就将邓洵武排除在权力核心圈以外。

  不想,邓洵武却在这个多事之秋死了。

  这让赵佶的心里更加不安!

  正月十九。

  梁师成捧着谭稹的奏报,小心翼翼的对赵佶说:“官家,李存又破苏、湖、润、江宁四州,浙北只余秀州城在坚守。”

  赵佶一听,“腾”的站了起来,满脸震惊道:“你说甚么?”

  言毕,赵佶一把抢过梁师成手中谭稹的奏报,一目十行的看了两遍。

  虽然谭稹的奏报中将责任全都推诿给了两浙、两淮等地的地方军,尤其是将责任推诿给了张貌、田升等广德军和高邮军的将领,可赵佶还是一把将谭稹的奏报给扔了出去,怒声道:“谭稹,朕再不信你矣!”

  不怪赵佶如此震怒,加上李存新打下来的四州之地,两浙地区近十州、百余县差不多全部沦陷,这可是自赵宋建国以来都不曾有过的!

  这时,王黼从门外走了进来。

  不过王黼机灵的并没有立即就为谭稹开脱,而是等赵佶的气消了一些,才柔声说道:“官家,此败恐非谭制置之过矣。”

  赵佶一听,不禁冷眼看向王黼:“你为何有此一说?”

  王黼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的措辞:“自谭制置南下至今,不过二十余日,李存那贼厮,却从杭州一路打到大江一线,但有一兵一卒抵抗,形势也断然不至于败坏至此。”

  赵佶一想也对,李存这伙蚁贼攻城略地的速度也太快了,除非是李存一伙到哪,哪就开城投降,要么就是弃城而逃,否则李存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打到长江沿线的。

  赵佶慢慢冷静了下来:“确事有蹊跷。”

  王黼听言,这才敢继续帮谭稹开脱:“谭置制奏报上所言,他见蚁贼势大,不日便要打过大江,直扑京师,为防官家为蚁贼所扰、京师遭生灵涂炭,再者,东南时局糜烂,若不以雷霆之势扑灭,必伤国之根本,他方不得不匆匆率众与贼死战,只是南兵二百年不闻战事,已不堪大用,又有张貌、田升之辈通敌卖国,才使他吃此败仗,非他无能也。”

  赵佶心想:“谭稹好歹率兵抵抗了,总比那些一箭不发就开城投降或弃城而逃之人强罢?”

  这时,梁师成才谨慎的说了一句:“谭置制应有为官家分忧之心。”

  听梁师成也这么说,赵佶看了一眼殿中最醒目的地方谭稹之前献的玄圭。

  这玄圭,长约一尺二寸。两旁刻有十二山,好似古时候的山尊,上锐下方。上面有雷寸之文,下面没有瑑饰,外黑内红,中间有一个小洞,手指可以深入其中。

  赵佶曾找人鉴定过,这是周王执镇圭,是可以镇四方的宝物。

  现在赵佶还对当时谭稹在大庆殿献上这件宝物的场景记忆犹新:“有此宝镇运,谁能撼动我赵氏江山?!”

  看在这件宝物的面子上,赵佶想了想,说道:“罢了,就让谭稹继续留在两浙戴罪立功罢。”

  见赵佶原谅了谭稹,梁师成和王黼不着痕迹的互看了一眼,然后很默契的将彼此的目光移开了。

  赵佶随后看向王黼:“东南时局糜烂至此,爱卿以为,该当何解?”

  王黼道:“正欲向官家奏禀,南兵不堪重用,非童太傅亲率西军精锐、京畿禁军及鼎、澧枪牌手兼程赶往镇压,方能防止蚁贼之势漫延。”

  东南的局势都已经这么紧张了,赵佶哪还有心思再想什么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要知道,东南可是赵宋王朝的经济命脉,如果真被李存、方腊给占据了,那么大宋王朝的江山都不稳了,还谈什么收复汉唐故土巩固边疆?

  所以,赵佶急忙召集重臣商议,决定暂时停止北伐,准备南征。

  通过短暂的商议,赵佶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谭稹依旧为两浙制置使,刘延庆为都统制,率领已经集结在北京大名府的西军立即南下平乱。

  与此同时,应童贯的要求,赵佶命高俅调集二十万京畿禁军,随西军一同南下。

  次日一大早,赵佶装轻简车来到了城门外,亲自给童贯送行。

  临分别之际,赵佶紧紧的握着童贯的手,说:“童爱卿,东南之事朕便尽付于你了,若遇情急之事,你可以朕之名发号施令。”

  赵佶这等于是将自己的皇权交到了童贯的手上。

  由此不难看出,赵佶这次是真的害怕了。

  童贯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而是向赵佶一拜在地,应了声“诺!”,然后就翻身上马,直奔南方而去……

  看着童贯挺拔高大的背影,赵佶忧心忡忡。

  赵佶有些想不通,之前一直繁荣昌盛的大宋,怎么突然之间就变得动乱不安了呢?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也就在这时,之前被赵佶派去金国商量联金灭辽的马政一行回来了。

  临回来之前,金国的国论忽鲁勃极烈(即国相)完颜撒改对马政说:“夹攻契丹之事,上回国书中已经表明。营、平、滦三州不属于燕云旧地,不必再议。关于西京,贵朝可就便计度收取。你等走后,我朝将马上派回使持国书去往你朝。”

  完颜撒改还特意拍了拍马政之子马扩的肩膀,热情称赞道:“你射生得中,名声甚远,我给你立一显名,今后你可唤作也力麻立。”

  ——马政一行这次出使金国,起初时,其实并没有那么顺利,有些金人觉得宋人孱弱,不配跟他们金人联盟,是马扩用箭术折服了金人,金人才觉得宋人中也是有勇士的,态度才开始发生转变。

  而“也力麻立”,是女真语,意思是善射之人。

  可以说,从结果上来看,马政他们这次的出使极为成功。

  然而,马政他们这次再回到东京汴梁城以后,赵佶已经没有心情接见他们了,也无心听取他们关于此次出使金国的汇报,甚至可以说,对于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赵佶现在都已经没有心情了。

  现在,赵佶最担心的是东南的局势,最担心的是李存和方腊会不会打过长江,打到东京汴梁城,掀了他的龙椅?

  赵佶盼望着,他寄予厚望的童贯,能为他剿灭东南的叛乱。

  至于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就当是他赵佶做了多年的一个梦好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