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袭1987 第364章 大舅哥还是得帮

《逆袭1987》第364章 大舅哥还是得帮

作者:都满弘 字数:1897 书籍:逆袭1987

  甘芮见女婿并未拒绝,帮儿子拉赞助的事怕是有门,当下眉开眼笑道:「我听小腾说,他打算搞的这个公司主要是新型制剂的研发,投资比较大。你这样,借给他一千万开公司,等他挣了钱再还给你。」

  「一千万!」耿文扬惊诧之下差一点咬到舌头,忙放下筷子道:「妈,您知道一千万是多少钱吗?」

  「哎呀,不就是一千万吗?」甘芮不以为然道:「你都已经是亿万富翁了,给你大哥投个一千万算什么呀?」

  丈母娘居然不把一千万当回子事。耿文扬苦笑道:「妈,我和三叔、小姑他们搞的这个佰州古城项目,他们三个一共才入股了一千万。您说一千万块钱算是多不多啊?」

  甘芮毕了业就在学校里任教,一直没有走出象牙塔,所以对一千万元巨款的分量着实没有具体印象,只知道算是不少钱。

  她见耿文扬似乎不大愿意,只得讨价还价道:「一千万你要是不愿意的话,五百万也行。五百万你总掏得起吧?」

  耿文扬见她越说越不像话,嘿嘿一笑道:「妈,在商言商。既然是开公司做买卖,那投资者肯定会要求回报的。只要大哥给的利息足够合适,别说一千万,一个亿我也能给他拉了来。」

  「自家人还要的什么利息?」甘芮不屑道:「难不成我借你点钱用还要给利息吗?真是的!」..

  眼见得丈母娘胡搅蛮缠起来,耿文扬只得再次埋头吃饭道:「您再跟大哥商量商量吧。没有回报,我是不会投资一分钱的。」

  「你就是见钱眼开。」甘芮生气道:「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妈呀?」

  甘若兰不得不替丈夫打抱不平道:「妈,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是你,我哥是我哥。我哥问我们借钱让他自己出面,您替他借钱算是怎么回子事?」

  「我……」甘芮正待辩解,顾炳铭在旁终于发话道:「兰兰说的对,小腾想怎么弄那是他自己的事,你不要替他出面。」

  被丈夫和闺女一顿抢白,甘芮总算是偃旗息鼓,只是嘴里依旧不死心地嘟囔道:「自己的哥哥都不愿意帮,真是个没良心。」

  为了维护家庭安定,丈母娘的话虽然刺耳却不能公然反驳。耿文扬只能把她的话当成耳旁风,自顾自地埋头吃自己的饭。

  开车回去的路上,甘若兰忍不住问道:「老公,你为什么不愿意帮我哥哥投资?」

  耿文扬冷笑一声道:「你哥哥去了米国三年,即没听说他有什么重大研究成果,也没听说他在国际公认的专业刊物上发表过什么重要文章。你说他学成这样,我敢给他投资吗?」

  「也是啊……」甘若兰似有同感道。

  「再说了。」耿文扬又道:「生物技术研究是个耗时耗力却不容易取得成果的活计。你哥哥开这种公司,那不得赔死啊?他赔了不要紧,我的钱可就收不回来了。你说我能轻易投资吗?」

  「不对啊,我怎么听我哥哥说,国外有很多这种公司呢?」甘若兰不服道。

  「是啊!你哥说的没错,国外是有很多研究生物技术的公司。」耿文扬承认道:「但是那些企业都是大型的跨国公司或者垄断公司。他们手里掌握着一些热门的生物制剂和专利,所以才有能力有意愿把大把的钱砸在搞研究上。」

  「但是我们呢?」他轻蔑道:「不论是五百万还是一千万,投到这种研究中去只能算杯水车薪,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甘若兰蹙眉道:「那我哥怎么办?总不能花了我爸妈那么多钱出去读了三年书,回来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吧?要是这样的话,我爸妈的脸往哪儿放啊?」

  「也是……」耿文扬琢磨了一会儿道:「你哥哥要是真喜欢研究的话,我看不如去高校

  任职。那里有足够的条件支持他研究喜欢的东西。」

  「高校?」甘若兰赞同道:「嗯,是个不错的地方。只是我哥哥不愿意回老家来,他想留在海州。」

  「海州?」耿文扬脑筋一转道:「我在海州倒是有个朋友。明天我问问她,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甘若兰喜道:「要是能让我哥去海州大学,他肯定会很高兴的。」

  「我试试吧。」耿文扬道:「你把你哥的毕业信息到时候给我。」

  翌日上午,耿文扬给林云打去了电话:「林姨,我有个私事想请您帮个忙。」

  林云笑道:「文扬,你帮了我那么大的忙,我还没有还情呢,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话。」

  人家这么热情,耿文扬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的大舅子今年从米国大学毕业,学的是生物技术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他想到大学里继续他的研究工作,所以想问问您有没有门路让他到海州大学任教。」

  「海州大学?」林云思量了一会儿道:「我想想办法吧,但是不能保证一定能成。」

  「那就麻烦您了!」找工作这种事谁也不敢轻易打包票,林云答应帮忙已经是给了他极大的面子了,耿文扬自然是非常感激。

  六一儿童节当天,佰州古城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庄家巷挨家挨户发布了通知:为了预祝本公司接收庄家巷片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对现有居民采取签约奖励政策。

  具体奖励措施为:从明天开始,前十名签约居民可以在拆迁补偿之外获得一万八千元的奖励,前二十名可以获得一万五千元,前五十名则为一万两千元,前一百名为一万元。按此顺序奖励金额依次往下递减,越早签约的居民收益越高。

  1995年的一万元可不是笔小钱,几乎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一年半的收入。前十名的一万八千元奖励则比普通人两年的收入还要多出去一大块,老百姓们顿时瞪起眼来。

  耿文扬的老邻居从他那里得到确定消息后首先大胆吃了螃蟹。当他签约后顺利拿到说好的一万八千元时,片区的居民立时炸了锅,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冲到签约点,争着抢着要跟开发公司签订拆迁协议。

  没两天的功夫,片区内的剩余居民已经有百分之九十签订了拆迁协议,从而拿到了数额不等的奖励金额。

  居民们得到了额外的实惠,自然是心满意足。开发公司解决了大量居民不愿拆迁的难题,也是轻松不少。

  庄家巷拆迁片区内到处洋溢着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切皆大欢喜的祥和气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