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考秀才,我弃笔从戎做将军 006章 武夫刑小九

  三月,也称桃月,艳得像花娘双颊上的红胭脂。

  此时,青石巷的陈家院子里,宋钰在晾晒衣服,偶尔会回过头,往前看上两眼。那个不学好的小相公,最近是越来越奇怪了。

  摆平了把子堂的事情暂且不说,昨天的时候,还翻箱倒柜的,找了许多书籍,翻来覆去地看。

  但这副模样……似乎是有了上进心,极好的。

  “宋钰,等会吃什么。”

  “卤面。”宋钰收回目光,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

  院子里阳光正好,暖暖地铺了一层。连着原本死气沉沉的陈家院子,也仿佛有了活气。

  从木墩子上起来,陈景揉了揉老腰。还是那句话,赚钱的法子他并不少,但一时不能露得太多,把握不住,利益惹人眼红,就是一个死字。

  再者,迁都十九年的大冉王朝,正面临着新帝改革,和旧党阶级的冲突,这段时间已经烧到了平安镇,有了越演越烈的迹象。

  等晾完衣服,宋钰拌了卤面,院子里,两个人一个坐东,一个坐西,捧着瓷碗吃了起来。

  看着碗里的卤面,陈景难得有了胃口。在不远处的宋钰,也将筷子搅得“乓乓”响。

  “宋钰,我们离开平安镇,如何?”吞了一口面,陈景抬头开口。

  “去哪。”宋钰转过脸,脸上满是疑惑。

  “取到路引,便往南走。京城一带最近很乱。另外赚银子的事情,你不用担心。”

  “近些时间很乱,官坊不会给路引。出城只要过了百里,一经发现,便是私渡之罪。”

  官坊的路引,不仅要标明目的地,还要有舟车,同行人的数量,非常严苛。远行没有路引,寸步难行。

  “另外,赚银子的话,你说了很多次。”宋钰摇了摇头,语气里没有半点欢喜,“留在镇子里,我能找到很多熟活。真去了南方,我觉得,我们会饿死在半道上。”

  陈景心底叹气。

  原主这狗犊子,烂泥巴一样的人生,若是没有宋钰,估计坟头草都两米高了。

  “陈景,你真想过日子的话,便好好读两年书,考个秀才,到时候和爹一样,做个受人尊敬的私塾先生。”

  几乎是肺腑之言了。

  “爹留下的那些书,我保存得很好。”

  老爹是个私塾先生,从小到大,不仅是教原主,连着宋钰,也会一起读书识字。记忆中,宋钰的才女之气,实则非常厉害。

  若不是个女儿身,在这种世道里,该有另一场腾飞的人生。

  但此时的陈景,没有走仕途的意思。如今的大冉朝,新政和旧党的水火不容,朝堂内斗腐烂,这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宋钰,我想学做生意。”沉默了下,陈景抬头开口。有些东西,需要慢慢和宋钰说清楚了。

  他只觉得,在这个异世里,宋钰给了他一种家人的感觉。顾他吃穿,顾他生死,还要顾他以后的前程。

  哪怕是望夫成龙,也该做到了极致。

  陈景还以为,宋钰会说什么“士农工商”的道理。

  但没有。除了忽然锁上眉头的担忧,语气依然平静。

  “我没有银子了。”

  “我自己有。”陈景开口。

  “城西开酒铺的李家,最近在攀风雅,想找一个抄书的人。陈景,我想去问问。”

  “别去问了。”陈景直接开口。这段时间,他已经慢慢了解宋钰的性格,表面像一座冰山,但在心底里,对他是真的好。比方说做什么抄书童,毫无疑问,是想帮他赚银子。

  犹豫了下,陈景忽然起身,走到宋钰的面前。宋钰惊了惊,急忙将手里的碗往后藏。

  但陈景已经看得清楚,宋钰的碗里,哪里是什么卤面,分明只是些稀水糊糊,先前用筷子搅得乓乓声,无非是掩人耳目。

  “这两日肚子不舒服,吃不了干的。”宋钰平静地转身,只留给陈景一个孤独至极的背影。

  陈景皱着眉头,声音逐渐高亮。

  “等以后……我陈景赚了银子,便让你用燕窝漱口,鱼翅羹当水来喝。”

  宋钰脸色无悲无喜。只等多走几步,入了厨堂,她将头埋在膝盖里,整个人颤着身子,忍着哭腔呜咽起来。

  ……

  午后,离开青石巷的陈景,在茶摊子上坐了两盏茶,心底才慢慢有了主意。

  把子堂的事情,让他迅速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风雨飘摇的世道,没点自保的底气,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放开手脚。

  身上的银子,足够找几个卖命的武夫。当然,避免被吃大户,招拢的人手,必须要有家眷。孤家寡人的,心一横杀人夺财,去了阎王爷那都没处说理。

  将最后一口茶汤灌入肚子,又留了两枚铜板,陈景才起了身,寻了一架去城北的马车。

  相比起城南的富庶,平安镇的城北,鱼龙混杂,多的是投亲不遇的外乡人,甚至是北面逃荒来的人。

  下了马车,没等多走几步,平安镇的天空之上,已经满是黄昏的晚霞。

  这是第一次,陈景站在城北。即便是原主,也并没有来过这种三教九流的地方。

  没有像傻子一样立即招徕,站在巷子边观察了许久,陈景才迈起脚步,往一个卖身葬母的青壮男子走去。

  在男子的身边,不仅放着一柄锈刀,还跪着一个垂髫男童。

  他走走停停,转悠了三次,才彻底顿住了脚步,蹲在了男子面前。

  男子抬头,一双眸子里满是乞求之色。

  没有立即询问,陈景先将手里的馒头,递给了旁边的男童。男童急忙接过,大口吃了起来。

  男子面露感激。

  “哪儿的人。”陈景扫了一眼地上的锈刀。

  “这位东家,我父子是北面夏州的人。”

  “夏州?”陈景怔了怔。没记错的话,夏州在三年前,由于大冉朝堂和亲割地,已经送给了北面的狄国。

  “狄国苛赋,很多冉民活不得了,只能往南面跑。我家娘子先在半道病故,然后老母前两日也挺不过了。”

  “来平安镇投亲么?”

  “正是,但并没有寻到。”

  陈景沉默了下,指了指地上的锈刀。

  “你会武功?”

  “会一些……在夏州时,我是武行的教头。”

  武行,类似于镖局一类的营生。能做武行的教头,想来是有些本事的。而且,最让陈景欣慰的是,在这种世道里,面前的男子并没有以武犯禁,而是选择一个堂堂正正的方式,去给死去的老娘,挣一份安葬的银子。

  “你叫什么。”

  “刑小九,我儿叫刑秋。”

  陈景点头,将刑小九头上插着的竹枝,一下子扯了下来。插竹卖身,古来有之。当然,插花也是卖身,但性质不一样了。

  “我给你五两。四两葬母,买副好些的棺材。多出的一两,给自个和孩子,整一身好点的衣裳。办完之后,明日来城南青石巷的陈家找我。”

  “东家……不怕我拿着银子跑了。”

  “你刑小九真是个烂人的话,这刀就不会锈了。”陈景笑了笑。更主要的是,你要骗我,我打不过也喊不来人,属于彻底没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