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考秀才,我弃笔从戎做将军 144章 中原王朝,如何能缺了血性

《不考秀才,我弃笔从戎做将军》144章 中原王朝,如何能缺了血性

作者:李破山 字数:1805 书籍:不考秀才,我弃笔从戎做将军

  京城。

  骠骑将军府里,这段时日以来,许陵君都在深思。深思着那位南方老友,对他说过的话。

  “许将军,八大家来了黑翎令信。”

  黑翎令信,即是杀人之令。

  许陵君皱住眉头,许久不见的黑翎令信,却在这种风雨飘摇的关头哦,一下子出现了。

  若让他猜,八大家不管不顾要下手的原因,只有一个。

  还在御道上挣扎的那位大先生,并没有放弃,在苦谏陛下,复大国之威,与狄国开战。

  “骠骑将军……是杀赵副相。”

  许陵君沉默抬手,接过了一枚黑翎令牌。杀了大先生,基本是要和小皇帝决裂了。这京城里,能动大先生的,敢动大先生的人,想想都知道是谁。

  但大先生在劝谏开战,无疑是触了逆鳞,比起变法来说,仿佛更加严重。

  “当初,骠骑将军在平安镇,只差一些便能杀死赵副相了。这一次,当能立下奇功。”

  握着黑翎令牌许陵君久久不语。

  在上次,他是因为守旧派的利益。大先生回京变法,于他们这些人而言,是天怒人愤的事情。但这一次,是为了劝谏陛下开战。

  许陵君的脸庞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他厌恶一个损害世家利益的大先生,但并非是说,也会厌恶一个敢与狄国开战的朝堂副相。

  虽然是天下最勇猛的世家子,但不管如何,他亦是南征北战的中原将军。更何况,在南方的时候,他有一个老友,对他说了很多不一样的话。那些话,使他的眼光,放在了更远的地方。

  “从南方回来,我便病了一场,动不了刀。”许陵君拿起黑翎令牌,重新放在了桌子上。

  “京城世家子何止三千,不若你再请另一个人。”

  来送黑翎令的世家信使,怔了怔后,还想着再动嘴,但看见许陵君的模样,犹豫了会,急忙抱拳离开。

  天下最猛的世家子,一人退百甲的无双之勇,可不是夸谈。

  待信使离开,许陵君才抬起了头,目光看向了北方。和那些窝在小娘子花床上的世家子不同,他打过很多仗,见过很多血,连他天下六绝的诨号,许五樽,五个酒樽,都是他南征北战,杀死敌人用头盖骨做成的。

  “袁老四,你在京城的吧?这一次,老子暂时不动刀,便看你的本事了!”

  京城皇宫,午门之外的长道。

  乍暖还寒的天时,袁四桥并没有易装,穿着长袍,抱着剑,沉默地立在一角屋檐之上。

  时局多变,不仅是变法的事宜,到了现在,自家的大先生,还需劝谏陛下立定决心,与狄人开战。

  王朝里,单单是京邑的六州,已经有了三场起义,声势浩大。隐隐要成为,这三百余年大冉王朝的催命符。

  锵。

  袁四桥面无表情,拔剑出鞘,将隐在人群中的一个刺客,刺死在当场。

  杀完人,并没有回剑,重新掠上瓦顶之后,袁四桥垂目相看,那剑刃上的血,沿途滴在了霜雪地上。

  巡逻的营军,不知去了何处。大先生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只走过了两条巷子,便有几十余的黑衣刺客,呼啸着杀了出来。

  “保护大先生——”

  四周围间,护卫与刺客杀成了一团,甚至有许多的百姓,都拿着镰刀剁刀,跟着参与进来,护在大先生周围。

  京城的天空,一下子变得昏暗不堪。

  ……

  “陛下,赵副相在宫外求见。”

  皇宫的御书房里,一个脸庞白净的青年,披着龙袍,在听见近侍的通传后,整个人久久沉默。

  他自然知道,赵副相入宫所为何事。但北面狄国,势大无比,又有天下骑兵精锐……如何能轻易开战。

  “宣吧。”青年声音苦涩。

  “宣——”

  “副相赵生牛,入宫觐见!”

  御书房外,长长的御道上,大先生并没有逾越,在近了宫殿之后,独自一人撑着弱躯,往御书房的方向,稳稳走去。

  他走得很慢,有风吹来,便会咳嗽几声。但挺立的脊梁,没有半分软绵,如同赴死一战的悍卒,有着说不清的血性。

  时值黄昏,御道的两边,已经悬起了精致的灯笼,将这袭孤独的人影不断拉伸,仿佛成了巨人一般。

  直走到御书房,大先生理了理身上袍子,才认真踏了进去。

  “赵生牛参见陛下。”

  “老师无需多礼,请入座吧。”

  不多时,便有近侍太监,给两人斟了茶。

  “我自知老师的意思……但老师当明白,以我大冉现在的局势,根本没法子和狄国开战。或许,示弱个两三年,等我大冉变法成功,国富民强了,才有和狄国一决死战的底气。”

  顿了顿,青年小皇帝声音发颤,“老师莫忘了,我当初……是作为质子,在狄国逗留了四年时间。我更知道,那些茹毛饮血的狄人,是何等的残忍。”

  似是不忍再回想往事,小皇帝说着,当着大先生的面,一阵啜泣起来。

  “若非是皇兄暴毙,我一个质子身份的人,如何会成为太子。老师欲与狄国开战……可曾想过,到时候整个中原,将生灵涂炭,国不复国。”

  大先生似是听得入迷,久久抬头,却说了一句让小皇帝脸色震惊的话。

  “陛下,狄国逗留在中原的使臣,我已经派人杀了。”

  “什么!”小皇帝惊得起身,又颤着身子,狂怒地将面前茶水拨到地上。

  “老师为何如此,使臣一死,狄国可是要开战的!”

  “正合我意。”大先生声音不紧不慢,从怀里摸出一瓷瓶的鸠毒,倒入自家的茶盏里。

  “不仅是合我意,更是合了中原百战之士的意,合了那些翘首以盼百姓的意。”

  “陛下惧狄,并非是什么可笑的事情,我赵生牛也惧,市井里的百姓也惧,行伍里的将士也会惧。这近百年的时间,狄国崛起,我大冉从未胜过一场。但陛下当知,此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要安抚起义军,安抚千千万万的百姓,唯有将那杆矛头,指去狄国,号称整个中原,共赴国难。”

  “老师,若不胜呢……”

  “敢开战,陛下就已经是胜了一场。”

  大先生捧起茶盏,“若陛下执意不开战,那么,便恭请提我赵生牛的头颅,派人去狄国请罪。吾赵生牛,愿饮鸠毒。”

  “大冉变法,如何能缺老师。”

  “中原王朝,又如何能缺了血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