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考秀才,我弃笔从戎做将军 138章 天灾人祸,王朝覆灭之像

《不考秀才,我弃笔从戎做将军》138章 天灾人祸,王朝覆灭之像

作者:李破山 字数:1799 书籍:不考秀才,我弃笔从戎做将军

  离着年关,还剩四五日的时候,吴州刘尊的人影,终于出现在了马庄之前。

  这位头发夹白的商府老将,面对着陈景,神色显得无比动容。

  “陈景你放心,只要老夫还有一口气在,都要将这笔银子,亲自送到大先生手里!”

  陈景笑了笑,对于刘尊,他心底是放心的。若不然,当初便不会舍近求远,请邮人去吴州送信了。

  不说什么擅离职守,或者伪造假信……只要将这笔善款,平安送入京城,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老将军,这一回带了多少人?”

  “半府。”刘尊沉下声音。

  半府,即是千人。除非说是什么群盗巨匪,否则应该是够了。

  刘尊顿了顿,继续开口,“在收到你的信后,我便按计行事,巡抚胡尊那边,我同样以大先生的名义,去了书信。他原来还在迟疑,不过和你想的一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到后面反而是拱手相让了。”

  关于胡尊,陈景也不知怎么说。并非是大先生眼光不行,而是变法之势,在南方需要一个压得住的人。胡尊有功,且是行伍出身,先前又支持变法,便一下子上位了。

  但很明显,胡尊眼看着是要压不住南方了。毕竟,有司马卓这位妖孽在。

  “老将军,到时候一路北去,还请万分小心。”

  “我虽五十有四,但不觉老,我的刀,尚能保家卫国,为民请命。”

  陈景有些动容,长揖一拜。

  为了帮助大先生,他在南方已经尽力。现在只能希望,小皇帝能在大先生的辅佐下,镇住国邦。

  “见了这一回,入京城前便不见了。担心胡尊发现,会给你留祸。”刘尊满是冻疤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朝堂不救,世家不救,也只有我们这些人,愿意去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陈景,你是个义雄。”

  这词儿,陈景并没有听到。但他明白,在面前这位老将的眼里,他已经得到了一份欣赏。

  风霜中,刘尊翻身上马,随行的十几骑人,亦是跟着一起,齐齐在马上,冲着陈景抱拳。

  只等人影渐去,再也听不到马蹄,陈景才收回目光,久久站在寒风中。

  ……

  “东家,今日一早便听说,老将军已经启程了。南方六州凑起来的善款,共有两万多的银子,几十口的大箱,都用驮马运了,一路往京城赶。”

  打探回来,赵三将情报一一说出。

  听着,陈景心底松了口气。南方的善款,在他的布局之下,并没有出什么意外。当然,很大的一部分功劳,要分给司马卓,没有他压住世家,南方筹措善款的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听说芝州那边,都开始下雪了。刘老将军这一路,恐怕要很辛苦。”

  再过两日便是年关。按照中原人的习俗,年关岁末是要与家人一起,除夕守岁的。

  但这副光景之下,不知有多少人,已经舍弃小家,奔赴大义了。

  陈景只希望,刘尊这一路平平安安,这王朝也平平安安,不要再出什么事情。让他先安安稳稳的,度过前期的蛰伏。

  “赵三哥,回屋吃盏热茶,先暖暖身子。近了年关,这几日无需再往外跑了。”

  赵三脸色欢喜,冲着陈景点点头后,急急跑向自家的木屋。那木屋边上,有新贴的春联,还有妻儿的欢声笑语。

  同样,在陈家马庄里,许多的青壮都带着家眷,热热乎乎的开始准备新年。若没有陈景,若没有这个马庄,只怕这许多的庄人,还要在外头疲于奔命,为家人的一日两顿,愁眉不展。

  “我等多谢东家!”

  正当陈景想着,许多聚来的青壮和家眷,都突然齐齐开口。连着李恒,都带着新搭伙的小村妇,冲着陈景抱拳。

  陈景笑了笑,在这种世道,他的人生并非一无所有,至少还有宋钰,还有这一大帮,愿意追随他的庄人。

  或许在未来,他的人生,会在这些庄人的帮助下,往前迈出一大步。

  ……

  京城,皇宫外的御道。

  一袭人影走出御书房,沉默久久,才孤独地往前走。走过九根蟠龙柱时,他停了下来,仰起的脸庞,满是诉说不出的悲伤。

  在外候着的护卫,迅速取来大氅,给那袭病弱的人影披上。

  “四桥,陛下不允。”

  扮作护卫的袁四桥,同样脸色沉默。他明白,眼前的大先生说的“陛下不允”,是所为何意。

  北方的十万赈灾款,派人去查后,发现流到难民手里的,不到一碗稀糊粥,更别说其他的暖袍,还有将搭建的棚屋。

  “别的事情,我或许让一步,但这十万两的赈灾银,若是吐不出来,只怕聚到城外的难民,迟早要闹出大祸。”

  袁四桥眼神凌厉。巴不得立即取剑,重操旧业,杀尽天下贪官的狗头。

  “四桥,北方筹措的善款,现在如何?”

  “大先生放心,已经筹得四万两余。还有南方那边的善款,也将送过来了。”

  风雪中,大先生仰面朝天。

  天灾人祸,往往是一个王朝的覆灭之像。到了明年,北方还有狄国的施压。若是大冉不出兵,这头北方蛮虎饿了,还会继续讨肉的。

  今年割三城,明年割三城,要不了多久……整个大冉,再不复大国之像。而他们,与亡国之奴,又有何异。

  “大先生,对北狄那边,终归要赢一场的。这种局势之下,若不能鼓舞山河,只怕……”

  “抗狄的事情,陛下还在考虑。雍州边境,那聚起来的七千义士,已经数次派人过来,请朝堂发兵,共赴国难。但朝堂上的所谓重臣,只将这七千义士,当成了反贼。”

  大先生垂下头,“我需要斟酌一个法子,劝谏陛下,不管输赢,这一场面对北狄的大战,只有打了,才能聚拢中原的士气与民心。”

  “大冉不能亡,山河不可碎。有文死谏,有武死战,又何愁王朝不兴啊。”大先生悲声不已。

  久久,才慢慢平息下来。

  “大先生保重身子,年关将近,西珠公主那边,差人送来了一件狐绒氅,还留了约见的信。若不然,大先生去见一面……”

  “不见了。”大先生颤了颤身子,“拒婚的那一刻起,我与她,便再无同船渡的缘分。我虽未死,但那年的赵状元,却已经死了。”

  袁四桥站在边上,一声浓浓的叹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