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考秀才,我弃笔从戎做将军 111章 陈景之名

  行军十日有余,八千长伍才算回了淮州。早等在官路边上的亲眷友朋,有满头银霜的老妇,拄着拐杖,见着自家的儿郎活着回来,喜得弃杖奔走。

  但那些只收到衣冠的家眷,都开始大声嚎啕起来。更多的,连衣冠都没送回来。

  拿着军册的监军,沉默地翻着,每有人询问,便面无表情地吐出二字。

  “已殉。”

  那用朱墨划掉的名字,一个两个三个,使得整卷军册,仿佛沾了血般。

  “陈景,陈景!”

  “东家,这边!”

  听到熟悉的声音,陈景急急转头,一下子,便看到了那袭窈窕的人影,盘着发髻,正冲着他又哭又笑地招手。

  在旁边,胡东胡西这些人,亦跟着大声欢呼。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岁月长河,多少的忠骨手足,再也回不来了。

  ……

  南方淮州,司马氏的府邸。

  一个儒雅的世家子,捧着酒盏,沉默地转过了头,看去府外的方向。平叛军大胜而还,于他而言,是一件不大开心的事情。

  “司马兄,饮酒饮酒。”在世家子的对面,被称为“一人退百甲”的许五樽,正兴高采烈地端起了酒樽。

  那酒樽,明显是人头樽,被磨得光滑的头骨,正盛着醇香的烈酒。只有与老友同饮,他才会取出五樽。

  “许兄,平叛军赢了。”

  “早些时候,不是有情报回来了么。赢便赢了,胡尊那种货色,翻不起什么浪花。倒是你司马兄,还要藏到几时?不如就开始名扬天下。”

  世家子淡淡开口,“说笑了,我司马卓,不过是司马氏分支的嫡子。真正的主家,可在京城,轮不到我的。”

  “呸,什么京城司马!这天下,若论才学与韬略,哪个能与司马兄相提并论。这次的蛮山叛军,还是司马兄的妙计呢。”

  司马卓依然平静,“对了许兄,上一次你说,要去寻仇的人,有平安镇义士的嫌疑,他叫什么名了?”

  “似是和你讲过了……但我现在,又想不起了。”

  “可叫陈景?”

  情报上,枭首敌酋祝彪的人,便叫陈景。听说是个马场小东家,想仗着这份军功,擢升为县伯。而且,有人出了妙计,隔绝了叛军的粮道和情报,才能让虚兵之计大功告成。

  据说是那位胡尊的亲族李光,但司马卓去官坊翻过籍册,李光年岁不高,在以前也并不像有本事的人。又或者说,这一支奔赴蛮山的平叛军中,藏了一个高人?

  “哎呀司马兄,我哪记得这些狗夫的名字。”许陵君一阵头大。他并没有说笑,对于蝼蚁之人,他向来没兴趣。

  “司马兄,若不然,直接杀了便是。”

  “先前许兄要杀人……杨七宝露面,许兄还不是放手了。”

  许陵君顿时脸色气怒,“不瞒司马兄,下一次真遇着杨七宝,你瞧着我弄不弄他!我许五樽,定然要和他杀一场的。”

  “那我就等着了。”司马卓笑笑,举起了酒盏,和许五樽同饮了杯。但重新侧头,目光看向府外之时,他的一双眸子,又变得深邃无比。

  ……

  “喜报,蛮山喜报——”

  近一月的时间,八骑红翎快马,带着平叛成功的喜报,终于入了京城。

  喜报之音,便如一道平地而起的惊雷,给这座腐朽的巨城,添了几丝难得的生机。

  京城相府。

  在听到喜报之后,府里的十几个人,都同时发出了欢笑声。为首的一个病弱男子,不过三十余岁,却已经满脸的沧桑。

  “好,胡尊这次做的不错!平定了蛮山叛乱,时间也不算长……咳咳,这一次,在朝堂上,那些老狐狸便没法子弹劾了。”

  “大先生,此乃天大之喜,可喜可贺。”

  “哈哈太史青,我此番亦是十分高兴。若不是身子孱弱,我当要浮一大白。”大先生苍白的脸庞,难得有了一丝的红润。

  “我还听说,这次在蛮山留下的镇守,是胡尊的亲族,亦是我维新派的人。如此一来,南方那边的守旧党,要再想起兵祸,可就难了。”

  在京城,虽然有陛下的帮助,但目前来说,维新的局面并不算乐观,处处都受到制衡。这一次的蛮山喜报,便如一剂药汤,慢慢医治着腐朽的王朝。

  “四桥,你怎的不言?”

  在旁,一身白袍的袁四桥,沉默了会开口。

  “我看过了军报。军报里,提了枭首敌酋的壮士。”

  “哦?袁舵主,是何许人也?”

  袁四桥抬头,看了眼说话的太史青,无悲无喜地开口。

  “你我的老友,陈景。”

  “陈景?”太史青脸色一顿,稍过一会,整个人欢喜地站了起来。

  “我早先便说了,陈景是个有本事人。我太史青在京城,听到老友的喜报,说不得今日回府,要独自痛饮一番。”

  同样,这个名字,让在场的不少人,又想起了那场暗渡平安镇的义举。

  “此番奔赴蛮山,他是上了军册的夫壮,以夫壮之身,立下了平叛第一功。”袁四桥的语气里,有着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担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但不管怎么说,他终归没有看错人。那位小东家,是有大本事的人。便如这一次,几乎破了大冉百年的定律,以夫壮的身份立下头功。

  “军报里说,陈景想用这份军功,换一个县伯的爵位。”

  “就换爵位?”

  “确是。”

  不同于别人的疑惑,袁四桥心底欢喜。陈景真正的意图,是擢升爵位之后,便能光明正大地养私兵,而非是什么县伯的虚名。在以后,有了这个跳板,说不得还能继续擢升,养的私兵会越来越多,一千人,五千人,万人……

  “四桥,这事情的话,我不可帮他请命。若不然,朝堂上的老狐狸,会以为他是我的人,在南方处处刁难于他。”大先生凝声开口。

  “虽然擢升爵位的权柄,在守旧党的手里。但我亦有办法,帮他这一回。”

  大先生呼了口气。

  “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他这位马场小东家,隐约之间,已经搅浑了整个大冉的局势。王朝的清明火焰,似要开始燃烧了。”

  袁四桥点头,转身看去南面方向。他心里明白,那位相熟的小东家,要开始自己的征程了。

  若以后不死,真希望能看着小东家,会走到哪一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