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逍遥仙医人间道 第238章 坦教授

《逍遥仙医人间道》第238章 坦教授

作者:东江悦 字数:2809 书籍:逍遥仙医人间道

  第二天早上,二人在酒店附近的小食店吃了干捞粉和鱼片粥,便开车去了当地著名的景点青秀山。

  青秀山景区内山峦起伏,群峰叠翠,泉清石奇,素以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著称。

  有诗为证:“青山四时常不老,游子天崖觉春好,我携春色上山来,山花片片迎春开。”

  进了园区便是满目苍翠,两人沿着林荫小道信步而行,游览了千年苏铁园、雨林大观等景点,到了桃花岛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杨碧珊便让齐飞阳站在刻着桃花岛三个字的石头旁边,给他拍了几张特写,在照片上P了几朵大桃花后,把照片发到了群里。

  两人信步而行,看着林荫小道悠闲散步的行人,还有旁边空地上跳着广场舞的大妈,心里一片宁静。

  杨碧姗挽着齐飞阳的胳膊,突然感叹道:“我想起一个典故,有人问佛祖,什么是佛,佛祖说:无忧是佛!你看看这些人,虽然不一定有多少财富,也不一定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但他们其实也挺快乐逍遥的!”

  齐飞阳说道:“是啊,都说知足常乐,众生之苦多乐寡,大都是缘起于不知足,皆因执着于求而不知何所求,求之不得则心忧,心忧则身苦。世事无常,缘生缘灭皆有定数,何妨如实观照,虽有所求,终须放下,得失浮沉,不喜不悲,让心安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杨碧姗笑道:“你不是一向对佛法不感冒吗,怎么今天张口就是禅语啊!”

  齐飞阳笑道:“我虽然没有兴趣深研佛法,但不代表不能吸取其中的精髓啊!况且佛道两家虽然自成体系,但相互间也有许多共通之处,都是在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宇宙万物的奥秘,在社会关系方面,都是导人向善,修心积德,说到底都是追求一种最和谐的社会状态,可谓是殊途同归。”

  杨碧姗说道:“老公言之有理!不过我觉得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我觉得佛祖是俯视众生的慈悲,眼神里满是对蒙昧众生的悲悯,恨不能以大愿力度化所有人。而道祖则是个慈祥的白胡子老头,总是笑容可掬的告诉我们,孩子们,道就是自然规律,只要顺应自然,你们就得道了!”

  齐飞阳笑道:“恭喜你,你答对了!哈哈……”

  杨碧姗白了他一眼,嗔道:“臭山羊,我就算说错了,也不用这么笑话我吧!”

  齐飞阳说道:“我哪有笑话你啊,我觉得你说的满有道理的,真的!”

  “那你说说看,道理何在!”

  “你看看这些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尊佛,那便是善念,但每个人心里也藏有一尊魔,那便是贪嗔痴,去掉贪嗔痴,那么每个人都是佛了!可惜普通人要去除魔念太难了,所以佛祖才要以慈悲心大愿力度化众生。

  说到道家,顺应自然的要义是无为,简单来说就是不要瞎折腾,说难听点就是人类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因为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颗微乎其微的尘埃,人类则是寄生在这颗尘埃中的其中一个物种,连细菌都算不上,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任何东西,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灭亡,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是啊,以前我们总是听人说什么人定胜天,现在觉得真的很可笑!按你这么说,那我们修道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修道只是在体悟自然的过程中突破一些桎梏,期望能超越生物的某种极限,但修炼成仙在某种意义上是逆天行为,不过本质上也是毫无意义的,即便是长生不老,也只是证明一种存在罢了,可以有更多时间见证宇宙万物的演化,如此而已。”

  随后两人到了龙像塔,龙像塔又名青山塔,是青秀山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青秀山之巅,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时任吏部左侍郎的邕城籍进士肖云举所建,取佛经“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强”之意,故命名为“龙象塔”。

  古代江河经常泛滥成灾,很多地方的先民往往在江岸边建高塔,希望能锁住水龙,镇压河妖,期望可以水清河晏,安居乐业。

  两人沿着台阶一路到了第九层,凭窗远眺,俯瞰邕城,但见新城区高楼林立,而老城区的楼宇间绿树成荫,远看过去翠绿一片,不愧绿城之誉。

  杨碧珊看着层层叠叠的楼宇,说道:“飞阳,你看城市的里密密麻麻的楼房像不像蚂蚁窝啊?”

  “像,我们如果飞到空中看就更像了!其实别说在宇宙中,即便是在太阳系,我们人类也就是蝼蚁甚至细菌般的存在,只不过人类坐井观天自以为是,把自己当成了世界的主人!”

  “说得好!”旁边传来赞扬声。

  二人闻声回过头来,看到一个50来岁的老头站在旁边,正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只见他穿着一件旧西装,看料子似乎还有点档次,但被他弄得皱巴巴的像地摊货,他脸上胡子拉碴,花白的头发乱七八糟的,看样子很久没打理过了。

  “二位小友好,我叫艾胤思,在邕城大学教书,研究天体物理数十年,二位是来这里旅游的吧?”

  “艾老师您好,我们是从岭南来这里旅游的。”

  “看二位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有刚才的感慨?”

  “我们只是一时胡思乱想,信口胡说,让艾老师见笑了。”

  “不不不,这可不是胡思乱想,是好奇心,人类科技的进步都是从好奇开始的。二位是否介意一起走走?”

  “好啊!正想向艾教授请教呢!”

  “别叫我艾教授,你们还是叫我坦教授吧。”

  “这是为何啊?”

  “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说我平时不修边幅,又是搞物理研究的,名字艾胤思又跟爱因斯坦差不多,只差了一个“坦”字,所以大家不称呼我的名字,平时都叫我坦教授,时间一长,别人叫我艾教授我反倒不习惯了。”

  齐飞阳和杨碧珊听了,都觉得好笑,看来这个坦教授也是个妙人。

  三个人下了塔,沿着龙象路往天池方向走,艾教授问道:“小齐,你和小杨在岭南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是个乡村医生,她在一个药厂工作。”

  “咦,那你们怎么会对宇宙感兴趣的?”

  “纯粹是业余爱好而已,对宇宙万物有一些思考,只是一些粗浅的看法。”

  “那我问你们一个问题,晚上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杨碧珊愕然,不知道坦教授为什么会问出这么简单的问题,这连三岁小孩也能答出来啊。

  齐飞阳却陷入了沉思,良久才说道:“宇宙中只有恒星才能发光,如果恒星足够多,夜空肯定是光亮的,这说明恒星的数量是有限的,要不就是宇宙中有些地方是不透光的,或者说光的传播其实是有距离限制的,太远的光传不过来。”

  “小家伙逻辑思维能力不错,不过说只有恒星才会发光不大准确,有一种星球叫褐矮星,也能发出微弱的光。”

  坦教授对齐飞阳竖了竖大拇指,继续说道:“刚才的问题是一个德国天文学家奥博斯提出来的,所以叫‘奥博斯佯谬’,很多人一听这个问题都觉得很白痴,但其中却包含着对宇宙起源的猜想。”

  “哦,愿闻其详!”

  “奥博斯提出,假设宇宙为无限空域的恒稳态,在宇宙中存在无数大致平均分布的恒星,由于恒星发光体的照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无数发光体照射的叠加效应将使得恒星与恒星之间不会有黑暗的地方,整个黑暗的夜空将会明亮无比。以广义相对论为依据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对奥伯斯佯谬给出了最好的解释,说明宇宙并非是恒稳的,而是动态的、有年龄的。”

  坦教授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这里又引伸出宇宙的红移现象,指的是物体的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波长增加的现象,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简单来说,就是最初宇宙大爆炸的极高能量辐射转变为极低能量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有星系由于在远离我们地球和银河系的方向运动而产生了大小不等的红移,使光照逐渐减弱,你也可以理解为光的传播是有距离限制的。”

  杨碧珊说道:“坦教授说的这些太深奥了,不是我们能理解的。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星球之间为什么会有引力?我知道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转并不是在同一个维度的,为什么不会因为离心力而飞出去?”

  坦教授说道:“不管是星球之间还是万物之间的引力,都是因为磁场在起作用。至于行星会不会飞出太阳系的范围,我想是迟早会发生的,因为星系的磁场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恒星也一定会变成白矮星,这些变化对宇宙而言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对人类来说就太遥远了。

  很久以前,地球并不是像现在一样有南极和北极,按一定的角度围绕太阳转,而是在不断翻滚的,所以那时候极端严寒与酷热交替,人类是无法生存的。后来地球有了一个小伙伴,那就是月亮,它在一定的距离围绕着地球转,它的引力使地球始终保持一定的角度自转,这才有了南北两极,有了稳定的气候变化,才产生了很多生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