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穿后我绑定了强国系统 番外:现代篇(二十九)

《清穿后我绑定了强国系统》番外:现代篇(二十九)

作者:花明柚 字数:1057 书籍:清穿后我绑定了强国系统

  单师傅一边和英子身边的几个工友打着招呼,他一边蹲下身,他的眼睛紧紧盯着英子手里的布包,“这布包上的小猫真漂亮,两双眼睛很明亮,活灵活现,不知出自那双巧手?呵呵,它会抓老鼠吗?咱们烟厂里有好多老鼠,不知道它们饿急了,还是慌不择路?晚上它们也不怕人,它们经常碰到墙上的油灯,它们是想放火吧?哈哈哈哈”

  英子没觉得眼前这个男人的话有什么可笑,她没有笑,她也没有搭理单师傅,单师傅似乎看出了英子不愿意和他说话,他自觉没趣,他一边摔着他手里的毛巾,他一边站起身晃晃悠悠走开了。

  “他是日本人的红人,他烤的烟叶从来不出差错,所以,日本人把厂子里一间房子倒腾出来给他住!”几个工友看着单师傅的背影悄悄嘀咕。

  英子一听是一个汉奸,她咬咬牙,心生鄙视。

  下班回到家,杨玉问英子,“英子,今天你遇到了什么人吗?”

  英子摇摇头,她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她一脸认真的表情看着杨玉,“没有!”

  “没有人夸你的布包漂亮?”杨玉皱皱眉头,她不甘心,她又不能急功近利,她慢慢收拾着桌上的碗筷,她似乎心不在焉的样子,其实她心里很着急,她不相信英子没有遇到自己的同志,英子在烟厂工作一个多月了,自己的同志还没有发现她吗?还是他已经离开了烟厂?联络站的同志说他还在烟厂工作,难道是哪儿出了问题吗?

  英子伸伸懒腰,她抓起桌子上的水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然后抬起衣袖擦擦嘴角,她又抬起眼角看着皱着眉头的杨玉,杨玉嘴里一边唉声叹息,一边嘟嘟囔囔。

  “今儿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一个烤烟师傅,听工友说他姓单,俺不知道哪个单,他今儿没话找活说俺的花布包漂亮,俺没理睬他,听工友议论说他是日本人的红人,什么红人?绿人?一个汉奸!”

  听到英子冷不丁的这几句话,杨玉心里一颤,她急忙从桌子另一边绕到英子眼前,她一把抓住英子的细胳膊,“真的?他还说了什么?”

  “他说这只猫能抓老鼠吗?他说厂子里老鼠很多,不知是饿急了,还是慌不择路……”英子记忆力超凡,她把单师傅说的话一字不漏地说给了杨玉听。

  “他还说了什么?”杨玉满脸激动与欢喜,她认真盯着英子的嘴巴,生怕漏掉一个字。

  英子犹豫了一下,她抬起小手挠挠前额,“他还说烟厂有好多老鼠,老鼠经常碰到墙上的油灯,他说老鼠想放火!”

  杨玉笑了,这是猫与老鼠的故事。她明白那个同志告诉他们,国民党想把烟厂烧了,烟厂不能烧,烟厂里不仅有两千多的中国工人,当年承建烟厂中国老百姓出过不少的财力物力,更多的是劳力,必须阻止国民党的行动。

  英子去睡觉了。杨玉抓起墙上挂着的围巾缠在脖子上,然后她又抓起一旁的背包挎到肩膀上,她回头又看了看已经睡着的英子,英子太累了,可怜的孩子一挨着床就睡过去了,谢谢你英子……杨玉嘴里默默念叨着,她准备去一趟联络站,必须把英子从卷烟厂里带出来的消息传递给上级领导。

  离开联络站的时候,联络站的一个小同志悄悄告诉杨玉,“你家老崔回来过了!”

  “耀宏回来了?他人呢?”杨玉又惊又喜。

  “崔耀宏同志从河北回来凳子还没坐热,他直接去了烟台。”联络站站长慢慢走到杨玉身后,他声音低沉,“烟台出事啦!”

  原来烟台刚刚建立起来的一股群众力量被鬼子破坏了,鬼子在那儿杀了不少自己的同志,人心涣散,组织安排崔耀宏去了解情况,同时在那儿团结更多的爱国人士……杨玉听站长这么说,她皱了皱眉头,她有大半年没看到她丈夫崔耀宏了,他这么拼命不知他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他身上还有从古北口战场上带回来的枪伤呀,每逢下雨阴天就疼,不知他身上还有没有药?……“唉,也不知烟台那边情况严重不严重?”杨玉轻轻念叨。

  “还没有接到那边的任何消息,小杨呀你别着急,如果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

  听了站长这么说,杨玉也不好意思多问,她笑了笑点点头。

  时间在冷风里徘徊,冷气刺透了被日寇铁蹄践踏的青岛的大地,还有大地上苟且偷生的一个个佝偻的、残喘的生命,哀怨与愁苦就像揭不开的心结霸占了每个人的脸;走路抬不起脚,又如被枷锁与病痛折磨的病人;只有太阳出来时分,阳光暖暖照在身上,微风吹拂在脸上,心底那点希望才露出点点芽儿,就像城外郊区的小路旁的麦田,已经接受了春的气息;云儿抓起青与黄的调色板,染绿了积雪下面藏着的小草和麦芽,似一个个蠢蠢欲动的小螃蟹,载着它们柔软的盔甲横冲直撞;远处,藏棕色的大树上,干枯的枝条间出现了一点点嫩黄黄的芽,像似枯树披上了一件淡绿色的小衫;杨柳忍耐不住时间磨蹭的脚步,等不及迟到的暖风,它们尽情舒展柔软的、细腻的、嫩诺的枝条在淡蓝色的云下起舞,像一个个青年,招呼着泥土中复燃的新生的力量。

  工作的时候,厂院子的风吹进了车间,屋顶似乎被冷气包了起来,年长的工友嘴里嚼着冰冷的口水,喃喃自语,“要冻死在这儿,这天年都过了,还这么冷?!”

  窗外,高高的太阳还是招人喜欢的,中午吃饭的时候,英子端着饭盒蹲在厂院子的墙根下,她的饭还是那几样,两条小鱼干和指头那么细;一个又硬又冰的橡面与高粱面混合做的馒头攥在她的小掌心里,冷气冰到她心口窝;还有一块地瓜,杨玉说是朋友给她的,她留给了英子;饭,都凉了。

  旁边的几个女人把羡慕的眼神直勾勾盯在英子的饭盒上,英子犹豫了,她准备把那块地瓜分给大家吃,英子的手刚刚抓起那块地瓜,她旁边突然蹿出一个女人,女人像疯子一样伸出鸡爪般的手迅速抓走了那块地瓜,旁边的几个女人“呼啦”围住那个疯女人,她们开始疯抢,英子躲在一边不知所措,她想把她饭盒里两条小鱼干送给那一些人,正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一双大手从她头顶落下来,抓走了她的饭盒,英子一惊,她本能地“蹭”站了起来,当她看清面前站着的人时,她又一惊,是那个单师傅,单师傅一边笑眯眯地看着英子的眼睛,他又一边把饭盒递到了英子手里,“还有七个小时下班,你能饿到那个时候吗?”

  英子诚实地摇摇头,平日里她都饿,饿得难受,饿得发慌,饿得她肚子“咕咕”叫,那种饿她从来不说,她怕给她三婶带来担忧。每逢饿了,她就去院子的水龙头上喝几口水,凉水落进饥饿的肚子里让她全身打颤。

  “给,喝凉水时吃一口大蒜,那水不干净!”单师傅把他宽厚的手掌心打开,他的掌心里稳稳坐着一颗扁球形的大蒜,每个蒜瓣手拉手围成一圈,像极了白色莲花。

  英子又惊有喜,在乡下大蒜是常见的东西,可是,城里似乎很少见,英子刚要伸手去接,单师傅又开口了,“可以分给大家,但,不能带回家!”他一边说,一边向英子摇摇头,“明白吗?”

  英子使劲点点头。

  单师傅低头看看英子身上的小棉袄,“这棉袄不算厚,唉,下星期你们该换衣服了,天气就暖和了,我老家那个时候满山绿意盎然!”单师傅嘴里一边念叨着,他一边慢慢转身走开了。

  看着那个男人离开的背影,英子心里突然感觉这个男人不让她那么讨厌,虽然他是一个“汉奸”。

  下班回到家,英子把一天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杨玉。英子也带回了单师傅的话,杨玉满心欢喜,她知道单师傅告诉她,鬼子下个星期去烟台荣成送军需品,那儿是单师傅的老家,也是鬼子的盘踞点,那里有鬼子的五个营,其中两个营分布在掖县和招远的地界。杨玉想,这个消息很重要,一定把这个消息送出去,让抗日游击队做好战斗准备。

  近段时间,日本鬼子的手段越来越残忍,在他们眼里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手无寸铁的学生都是抗日分子。鬼子一方面不断地掠夺中国的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他们的“三光”政策也不断延伸到每个镇子、每个村子,他们所到之处一律杀光,烧光,抢光。日本鬼子以为中国人民会害怕他们,可是,他们的野蛮罪行更激怒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更加团结,全民皆兵,为了抗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论日军多么残暴,都无法磨灭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以及反抗侵略者的决心和意志。这一年全国人民已经觉醒了,抗日队伍不断扩大,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携手而行,支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青岛地下党组织本想安排杨玉去一趟烟台招远,因为英子刚刚与单师傅接上头,如果杨玉突然离开青岛怕影响英子的情绪;又因为英子刚到青岛不久,她对杨玉的依赖性很强,如果没有杨玉做后盾,年幼的英子一定会感觉心里不踏实。杨玉也明白,英子一旦出现什么差池,这条刚刚建立起的情报线就会前功尽弃。经过深思熟虑后组织决定让杨玉继续留在青岛,安排刚刚从烟台返青的崔耀宏再次返回烟台招远,崔耀宏都没来及歇歇脚,也没来得及看看杨玉和英子,他就这样匆匆忙忙连夜离开了青岛,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他们的永别。

  杨玉与崔耀宏两个有志青年、两个可怜的恋人,为了保家卫国,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小家,更把生死置之度外。

  早上,太阳还没有露出一丝丝亮儿,天还蒙着一层灰纱,杨玉就带着英子出门了,她送英子去烟厂上班。一路上,英子一直在打哈欠。杨玉低头看看瘦弱的英子,她心里有点疼,她更紧地把英子的小手攥紧。她回想起第一次在崔家大院门前见到英子时的情景,英子的可爱与善良让她心生怜悯。尤其这半年,她与英子相依为命的生活,她已经把英子当成了她自己的孩子。

  风从半空飘来,街角的路灯被吹得左右摇摆,好像喝醉酒的醉汉东倒西歪;焦黄的树叶在角落里扭动着它干枯的躯体,携带起地面上黑色的煤灰,飘飘洒洒;车夫从身边跑过,急匆匆的脚步声拽着车把上的铃铛声,声声入耳;偶尔,不远处的小巷里传来几声狗吠,接着,“咔咔咔”皮鞋砸在坚硬的地面上,一队日本兵出现在前面的路上,杨玉急忙拉着英子钻进了一条巷子,小巷子里有几个刚刚升起的煤炉,煤炉冒着厚厚的烟,烟雾缭绕,不仅难闻,更呛鼻子,英子被呛得喘不动气;杨玉拉着英子的小手准备穿过小巷子,她头顶碰到了不知谁家晾晒的衣服,窗户里传来几声咳嗽声,那是吓唬小偷而故意发出的声音;旁边屋里,有孩童的吵闹声,还有婴儿啼哭声,还有女人焦虑的絮叨声和嘤嘤的抽涕声。

  “哭,哭,哭死最好,活着也会饿死!这日子没法过了,老天呀,您就行行好,把俺们一家一起带走吧!呜呜呜”一个苍老的声音。

  “大人没得吃,婴儿没奶吃!只有赶跑那一些鬼子……”杨玉嘴里轻声呢呢着,听着好像是对英子说,其实是她情不自禁地念叨。这么多年了,杨玉已经听惯了这种声音,每每听到这一些声音她不仅难过更伤心,“你们一定好好活着,我们一定会把侵略者赶跑,相信那一天很快就会来到的!”

  眼前看到了卷烟厂的大门,那扇大门像一个血盆大口,吞噬者穷苦工人清瘦的躯体。杨玉的脚步迟疑了一下,她真不想再把幼小的英子送进去,可是,每个老百姓想过好日子,每个婴儿有奶吃,每个孩童快乐长大,只能牺牲一些人,如果英子不去,还会有其他人去……

  黑暗里杨玉弯下腰寻找着英子的眼睛,“英子,无论你听到什么?无论你看到什么?无论你知道什么?都不要说,明白吗?”

  “明白,俺明白!”英子一边从杨玉手里接过花布包,她一边使劲向杨玉点点头,她一边打着哈欠,“三婶,再见!”

  “嗯,如果,如果晚上三婶不来接你,你自己知道怎么回家吗?”杨玉压低声音问英子。

  英子心里“咯噔”一下,她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突然,杨玉又紧紧拉住英子的手,“英子,你还记得叶小姐的家吗?”

  英子点点头,“知道!”

  “如果三婶不能按时回家,你去找叶小姐,可以吗?”杨玉的心在流泪。

  英子听着杨玉嘴里的话,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颤,瞬间一股凉气从脚底升起,经过她的心口窝,然后直冲头顶,她僵了,同时她的胸口“砰砰”乱跳,她感觉她的胸口里突然蹿进了一块冰坨子,她不仅冷,还紧张,更多的是害怕。

  “英子,不要害怕!”杨玉从英子的眼里看到了两串泪水溢了出来,瞬间泪水在英子脸上哗哗流着。

  杨玉慌忙蹲下身子,她抬起胳膊,她用衣袖擦着英子脸上的泪水,安慰英子,“英子,今儿三婶还有别的事情,要去一趟乡下,所以今儿早上早早把你拽了起来,唉,三婶不在家又怕你睡过了头~如果三婶今儿晚上不能及时赶回来,如果三婶路上有事耽误了不能按时来接你,怕你等得着急不是吗?叶小姐人很好,我们认识好多年了……”

  “俺不去叶家,俺要等三婶回家!”英子伸出一双小手紧紧抓住杨玉的胳膊,她怕她一松手,三婶就会扔下她不再回到她身边。

  听了英子一席话杨玉心里酸酸的,她忍住泪水,她站起身轻轻拍拍英子的肩膀,“快去吧,不要迟到!”

  这一天,英子一点也没有精神,每每想起三婶杨玉说的话她就想哭。

  “不准哭!”她身后传来了监工的吼声,“不要把眼泪滴到烟叶上!”

  英子急忙抬起衣袖擦擦眼睛,她弯着腰,垂着头,她怕监工手里的皮鞭落到她的头上。监工没有打英子,他也许觉得英子还是比较听话的,他也许觉得英子那个小身板太瘦弱,他怕他一皮鞭抽下去英子就会死掉。

  工友们用羡慕的眼神瞄了一眼英子,又偷偷瞄一眼凶神恶煞的监工,监工狠狠瞪着大眼睛横扫着车间里每个工人,“快干活,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命了吗?”刚刚抬起头的工人赶紧把头低下去继续做事。

  晚上下了班,英子跟着工友慢慢走出了厂门口。

  街上的路灯亮了,那惨淡的光照在马路牙子上,那儿挤满了来接孩子下班的家长,她们有的唉声叹气,他们有的沉闷无语,风扫过一张张毫无表情、毫无血色的脸。

  英子瞪着一双渴望的眼神四处张望,她多么希望三婶杨玉的身影就站在小路旁的人堆里,她寻找了半天,她失望地垂下头,她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她又累又饿又困,更多的是孤独。

  “英子!”是叶小姐的声音。英子抬起头,在路边的路灯下有一个苗条的身影,那个身影凹凸有致,只有叶小姐有那么优美的身姿。

  英子迎着叶小姐的声音往前疾走了几步,她不奇怪叶小姐的突然出现,毕竟三婶提前告诉过她,“如果三婶赶不回来接你下班,你就去找叶小姐。”

  英子只是没想到,没等她去找叶小姐,叶小姐先来找她了,让她心里即高兴又暖和。

  “叶小姐好!”英子急忙向叶小姐鞠躬施礼。

  叶小姐弯着腰温柔地看着英子的眼睛说,“英子,你三婶让我来接你下班!”

  英子点点头。

  “英子,你想回你和你三婶的家,还是回我们叶家?”叶小姐的声音很温柔。

  “我要回三婶家,我要等三婶和三叔回家!”英子心里是这么想的,她嘴上也是这样说的。

  “好,阿姨送你回你们家!”叶小姐笑眯眯拉起英子的小手,“路上俺也是这么想的,你三婶说你恋旧,所以,她还让俺给你准备了好吃的……”

  叶小姐的话是真实的。刚刚走近那间小屋,英子就闻到了肉香味,这股香气她好久都没有闻到了,还是过年的时候,那是两个月前,三婶不知从哪儿拿出一块像手指肚那么点点红烧肉,那块肉真香,英子嚼了半天,直到嘴里没有了一点香味,她才咽下去。

  进了屋子,只见桌子上用碗扣着两盘菜,旁边的竹篮里放着几根油果子,今天什么日子?叶小姐为什么这么破费?英子一边走近桌子,她一边想,她一边抬起头看着漂亮的叶小姐,她张张嘴想说,“俺三婶她什么时候回家?俺等她一起吃饭~”

  “这是你三婶昨天嘱咐俺给你做的,她说,英子跟着她没有吃上一顿好饭,她说,她对不起英子……”叶小姐的话不知被什么噎住了,她哽咽着,她慌忙抬起衣袖擦擦眼角的泪水,她又从她红红的嘴角挤出一点笑,她抬起手抚摸着英子的头,“今儿你三婶赶不回来了,今儿阿姨陪着英子,英子快去洗手吃饭,然后去睡觉,然后明早早早去上班……后天,后天你三婶他们也许就会回来了!”

  叶小姐的话让英子听了心里暖暖的,她吃饱饭,她也没有多想就上床睡觉了。半夜里,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到了三叔和三婶,还梦到了她爹崔耀宗,爹还是那个样子,文质彬彬,突然她又看到了祖父祖母坐在中堂上,屋里挂着红色灯笼,宾客盈门……是三叔和三婶结婚,三叔穿着黑色长袍,头上戴着插着红翎的宽礼帽,三婶身上穿着大红喜袍,头上还盖着红绸缎的盖头,真美!

  英子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今天迟到了!”英子一轱辘从床上跳到地上,她突然愣住了,眼前不是她和三婶的家,她听到了一个老太婆的咳嗽声,她还看到叶小姐站在门口的过道里抽烟,英子冲出屋子,“叶小姐,不,阿姨,俺怎么到了这儿?”

  叶小姐听到英子的声音,她急忙抬起她纤细的手指胡乱划拉了一下她的脸,她转过身,她蹲下身子,她的脸上明显挂着眼泪的痕迹,“英子醒啦?!”

  “俺上班迟到了!”英子着急的样子让人可怜。

  “今天下雨,休息一天!”叶小姐抬起头看着窗外,窗外的风带着豆大的雨点敲打着窗户。

  “您把俺怎么带到了这儿?”英子满脸疑惑,“俺怎么会不知道呢?”

  “你睡的太沉,他们把你搬到床上时你都没醒来,真好,你们能睡得那么踏实真好……”叶家祖母从屋里慢慢走了出来,她一边说着,她一边抬起头看着英子,她浑浊的眼神里满是怜悯。

  “英子,以后你就住在这儿吧!”叶小姐故意用漫不经心的眼神看着英子,微微一笑,“你三婶已经交不起房租了,她说把你寄养在我们家,如果你还想去卷烟厂上班,以后你自己去,可以吗?”

  “我三婶以后住哪儿?”此时此刻英子只关心她三婶杨玉的情况。

  “她去了乡下,以前她也曾住过乡下不是吗?”叶小姐背过脸去,她猛地吸了一口烟,然后又使劲吐出来,烟雾瞬间遮盖住了她那张忧伤的脸。

  “嗯,她在乡下就住在我家,不,那儿也是她的家,因为她是三叔的媳妇。”英子嘴里话很诚实。

  “对,她以后和你三叔住在一起,以后她们再也不分离,以后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你以后暂时住在这儿,住我们叶家……”叶小姐一边说着,一边迈下楼去,她不敢看英子那双单纯又明亮的眼睛,那双眼睛里似乎还有好多问号,那一些问号她无法回答。

  昨天,叶小姐就接到了消息,杨玉死在了日本鬼子的枪下。崔耀宏也已经牺牲大半个月了,只是大家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杨玉,没想到,昨天杨玉在去平度的路上遇到了鬼子扫荡,为了掩护老百姓,她献出了她二十七岁的生命。杨玉牺牲之前虽然没有暴露她自己的任何信息,大家为了安全,还是连夜把英子转移到了叶家。

  同时叶小姐知道,英子必须继续留在了颐中卷烟厂工作,这是杨玉和崔耀宏一手建起的联络线,不能断了,那样更对不起杨玉和崔耀宏的心血,只是苦了英子。

  年幼的英子却没有感觉到苦,她每天都有一个希望,希望三婶杨玉有一天突然回来,回来把她从叶家接走,这个希望一直支撑着她坚持留在青岛。直到青岛解放,英子也没有等来她三叔和三婶,这是后话。

  英子继续把烟厂里单师傅的话转给叶小姐,她不知道她从烟厂带出的每句话都是绝密情报,也是抗日取得一次次胜利的关键。

  大家不敢把这些话告诉英子,也不敢大张旗鼓地表扬英子,主要怕英子危险。

  叶家祖母的生日到了,农历五月初七,在这天,叶小姐没让英子去上班,她给老太太买了新衣服,她也给英子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弟弟妹妹突然变得很乖,他们好像知道今儿是叶家祖母的生日,必须谨慎小心,不能惹老人生气。

  叶家祖母也低声嘱咐他们说:“你们英子姐姐不容易,她工作很累,每天要挣钱养着大家……”也许是老太太的絮絮叨叨起了作用,新丽新菊新新看英子的眼神不再陌生,多了崇拜,还有无话不说。

  新丽不仅懂事长得还像花儿一样漂亮,老太太喊她“老大”,似乎她没有名字。“我有名字,我叫新丽,是叶小姐给起的名,好听吧!”新丽歪着头,呲着一对虎牙,美滋滋地看着英子,“俺跟祖母说过好几遍了,不要喊俺老大,她似乎老了,记性不好,也许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称呼俺,哈哈……英子姐,祖母说你的手好巧,祖母说我们刮破的衣服都是你给缝的,你还在碎的地方绣上花,我们都喜欢!英子姐,俺也想去工作,俺也想挣钱养家……”新丽比英子小一岁,她要比新菊和新新懂事,她看英子的眼神里充满了羡慕,还有对工作挣钱的憧憬,“祖母说我们吃的饭是你挣得钱买来的,是吗?上班累吗?你为什么很晚回家,你睡觉很死,我们想拽你起来,大家一起玩,你似乎不知道,如果被祖母看到,她会偷偷扭我们的胳膊,很疼,她说我们不长良心……”

  老二新菊说话“叭叭”的,“俺叫新菊,听祖母说俺来到叶家时还不会走路,没有爸爸妈妈,叶小姐说俺的名字顺着姐姐一个字,俺生在秋天,所以取了菊,菊花的菊……”

  新丽看看在楼道里玩木马车的新新对英子说,“去年你来到我们叶家只住了四天,你走了后祖母天天念叨你,尤其骂我们的时候,她说,希望你们跟那个英子学学,她那么懂事,还会针线,还会干活,本来俺想歇歇,让她伺候你们这群野孩子……”新丽学叶家祖母说话的口气真像,大家不由自主笑了,笑得好开心。

  “弟弟叫新新,祖母说没有好名字给他,可是,叶小姐说这个名字比任何名字好听,他也没有父母,叶小姐说他是她在马路上捡来的……”新丽嘴里说着,她脸上的表情凝重,“他是可怜的弟弟!”

  英子没有说话,在她第一次来到叶家之前,三叔崔耀宏已经告诉她叶家的具体情况,她已经在心里接受了叶家的所有人,叶家祖母虽然喜欢唠叨,甚至有时候还骂人,其实她是一个好人;叶小姐也是好人,虽然她的外表很迷惑人,尤其迷惑男人,可她心里的善良与真挚是藏不住的;眼前的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他们真的可怜,她们那幺小就变成了孤儿;还有一个霸占着一间卧室的那个大哥,英子没有和他正面打过交道,更没有看清他的脸,他的出生一定也很值得可怜,也许像她一样有家不能回。

  楼下传来了吵闹声,英子抬起头,大妹新丽拉起新菊跑到了窗户前,她们把半个身子探出了窗户外面,突然她们又缩回了身子,她们满脸惊慌地看着英子说,“英子姐,叶小姐和大哥又打起来啦!”无论是当着叶小姐面,还是背地里,新丽新菊都这样喊叶小姐。

  英子不明白新丽新菊嘴里话的意思,她急忙奔到窗前,她的眼睛投向窗台外面,楼下草坪上站着气急败坏的叶小姐,还有一个穿着西服的、瘦弱的、高大的男孩,男孩个子几乎与叶小姐一般高,只见这个男孩的双眸明亮而清澈,没有一丝杂质,恰如熠熠生辉的星辰;他眉目清秀,肤色干干净净,似乎没有染上世俗的煤烟气。他满脸气愤,他满嘴带刺,刺刺扎心,“你说我不回家?我为什么不回家?难道你不知道吗?为什么?因为你,你能说你每天都在做什么工作……”

  “闭嘴!今儿是你祖母生日,大家都在家里,你至少应该回家看看把你一手养大的祖母!你越学习越变傻了,为什么?脑子进了浆糊吗?”叶小姐很生气,她的嘴巴都气歪了,“你看看你,妈妈的话你都听不进去了吗?你觉得你翅膀硬了是吗?”

  “好,你说你是我妈妈,那我问你,我爸爸呢?”

  “你,你爸爸死了!”叶小姐使劲跺着脚丫。

  “你只会说他死了,也许你都不知道哪个男人是我爸爸吧!?”

  “啪”一记耳光狠狠打在那个男孩的脸上。

  男孩回头看着叶小姐,他满眼是愤怒,他一转身,“蹬蹬蹬蹬”,他的身影瞬间被风带走了。叶小姐抱着脑袋,她慢慢把身子蹲在草地上,她的双肩在颤抖。

  “叶小姐哭了!”新丽和新菊拉起走廊的新新冲下了楼。英子没有动,她不知道她怎么去安慰叶小姐,她更不知道让叶小姐知道了她看到了楼下那一幕,叶小姐是不是会更难为情?那个男孩难道真的是叶小姐的儿子?难道三婶和三叔也在编故事?不可能呀,三叔和三婶都是好人,他们决不会用故事骗人。

  英子转身准备去厨房,她一转身,她几乎与叶家祖母撞个满怀,叶家祖母长长叹口气,老人嘴里低低埋怨,“昧良心的东西,没有长良心的白眼狼,我曾嘱咐她不要太善良……”

  英子急忙扶住叶家祖母颤抖的胳膊,“您不要生气,俺知道阿姨是好人!”

  叶家祖母尽量抬直身体,她勾着眉毛,“英子,你可能长大了,你懂事,可是,新修比你还大两岁,他怎么那么不懂事呀!”

  “新修!”英子知道叶家祖母嘴里的这两个字是属于那个男孩的。

  “他的父母被日本人杀了……他出生在东北奉天,他父亲是一名军人,曾在张学良手下做事,那年他三岁多几个月来到我们叶家,如果当年他五岁就好了,他也许能记事,能记住他父母的样子……唉,这话说起来有点长,新修从一岁多点就跟着你三叔崔耀宏,对,就是那个年轻人,他从东北把新修抱到了河北,后来,因为那个年轻人要去古北口战场,就把新修交给了嫚,那个时候新修除了牛奶什么也不吃,为了新修,你阿姨去讨好有钱人,讨好别人只是为了那一桶桶的奶粉……”叶家祖母的话里满是心酸与无奈。新修的故事英子的的确确听她三婶杨玉说过,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新修与三叔崔耀宏还有如此曲折的缘源。

  饭桌上,叶小姐把她脸上的难过收了起来,她换了一副笑脸,也许她心里一直在流泪,但,英子的的确确看到叶小姐在笑,她笑得很好看。

  饭桌上整整齐齐摆着四个菜:一盘黄花鱼,六条,每一条比一根烟长不多少;一盘红烧土豆,多了几片肉;一盘西葫芦炒鸡蛋,绿黄相见,很诱人;中间是一碗汤,是冬瓜汤,汤里面漂着几个虾皮和几缕薄薄的紫菜;还有七碗面条。

  “我,我好久没有在家吃饭了,有点,做母亲有点不够格,做女儿不孝!”叶小姐伸出双手慢慢端起桌上的一碗面条,抱在她的胸前。英子看到叶小姐的双手在颤抖。

  今儿新丽新菊新新都很懂事,他们都没有先动筷子,似乎他们一下子长大了,他们用单纯、又严肃的小表情看着叶小姐。

  少顷,叶小姐的眼睛里慢慢溢出泪水,她温和地看着叶家祖母,她声音哽咽,“妈,谢谢您,谢谢您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们养大!”

  “嫚,咱们不等等新修啦?”叶家祖母满眼湿润,“咳,你做的事是对的,没有错,只是,嫚呀,你应该把他父母的事儿早点告诉他!”

  “妈,您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他性格暴躁,还目空一切,万一,万一告诉他,他父母是被日本人杀害的,他如果做出什么傻事,我不仅对不起崔耀宏对我的信任,更对不起孩子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生命延续,更是父母的希望,希望他们好好活着,快乐地活着……”

  英子垂着头,她已经明白叶小姐为什么去承受新修的蔑视和侮辱,是为了保护他。那个新修真是一个傻瓜,一个可恶的傻瓜,英子心里气愤填膺,她想如果有机会遇到新修,她一定狠狠说说他。

  叶家祖母的生日聚餐不欢而散。每个人脸上都布着氤氲。

  第二天,英子准备去上班,她休息了一天,是因为叶小姐给她请了假,日本人扣了英子两天的工钱,那么英子必须白干两天才能继续留在卷烟厂工作。叶小姐替英子签了字。叶小姐明白,英子在卷烟厂上班不是单单为了那点点工钱,是为了抗战的需要,必须保住英子卷烟厂的这份工作。

  天蒙蒙亮,整个市区被日本鬼子的集合声吵醒了,鬼子开始换岗,刺耳的哨音和他们脚下的大皮鞋声穿梭在大街小巷。

  睡梦的人们无可奈何地睁开眼睛,他们已经习惯了那种刺耳的声音,有的人把那一些声音当做了闹钟。

  平民区的人们无精打采地走出阴暗潮湿的小屋,街道上传来匆匆忙忙的脚步,蹒跚的脚印沿着坑坑洼洼的石头路朝前走着,他们有的去煤场,有的去棉纱厂,有的去机械厂,还有的去罐头厂。他们一个个喉咙里吞咽着自己的口水,那是饥饿的样子,他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又瘪又硬的肚皮里发不出响亮的声音,有气无力。日本人的机器榨取了他们的血液,甚至是筋骨上的肉,男人的上身没有衣服包裹,只有一条破烂不堪的裤子遮住他们竹竿一般的两条腿,他们身上筋骨就像脚下的石头路那样高低不平。

  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稀里糊涂的生活瞬间被黑暗吞噬,时光毫无踪影地在生与活之间蹉跎,不知前面是坟墓还是天堂?

  夜晚,街口破烂不堪、脏水满地的小酒馆是他们某一些孤独人的歇脚地,他们享受着酒的麻醉,在麻醉中寻找酒精的刺激。成年的劳累让他们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意义,有的人挣钱是为了添饱肚子,有的人就是为了那口酒,让高度数的酒精的灼热刺激他们的神经,忘记饥饿与劳累,忘记所有忧愁与困苦。

  一个男孩的脚步穿梭在没有月亮的黑夜里,穿梭在脏兮兮、冷冷清清的酒馆之间,他的一双圆眼睛在四处张望,他的身后跟着一条半大的小狗,摇着小尾巴,迈着细碎的小脚步。

  一个男孩,一条狗,形影不离。

  酒馆里,几个醉鬼离开的地方残留着几粒花生米,男孩急忙走过去,他把那几粒花生米小心翼翼、一粒粒捡起来放进嘴里,那只小狗抬起头看着它主人的嘴,男孩把嚼成泥的花生酱放在他手心里,小狗小心翼翼舔舐着男孩的手心,男孩“咯咯”地笑着,他一边扭转着身体,“黄丫头,痒,痒……”

  困苦不堪的人满肚子的无名火被酒精点燃了,有的醉鬼向男孩吼着,“喂,你们有钱人养狗,还,还用别人的食物喂……嚼着舒服吗?”

  “是你们,不,这一些花生粒是那些人不要的,是俺捡的!”男孩用简单的语气反驳,他觉得自己无理,所以语气飘忽无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