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娘娘她不想宫斗 第四十一章 除夕夜出事

《娘娘她不想宫斗》第四十一章 除夕夜出事

作者:杨阿宅 字数:1836 书籍:娘娘她不想宫斗

  昌东的计划是直接西出,横切雅丹三垄沙魔鬼城,擦着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进罗布泊湖心。

  他一大早就起来看天,其实心里清楚好天气和好行程并无直接关联,习惯而已。

  吃完早饭,做装车和行前检查。

  物资装备分在他和肥唐两辆车上,肥唐的车吃重一吨多,他的还要更重些,至于叶流西的车,他根本也没指望:面包车底盘低,估计最多撑一天就会托底瘫痪,到时候就直接扔在那,回程的时候再想办法拖吧。

  装完车,昌东给每辆车做最后检视,这时候是能者多劳,不能者闲聊,肥唐凑在叶流西身边,一口一个“西姐”,聊得分外热络。

  昌东过去的时候,他正唾沫星子横飞。

  “说到这个兽首玛瑙,那是绝世孤品。它造型其实不中国,是中西亚波斯风,专家推测是从丝绸之路过来的,西域国进贡给我大唐的国礼。但是也不好说,如果是国礼,史书怎么不记载呢对吧,所以说来历成迷……”

  “那价钱海了去了,国家都舍不得它出境展览,据说价值半个香港……”

  昌东说:“聊什么呢?”

  肥唐这才看见他:“东哥,西姐知道我是做古玩的,跟我打听了一下,我就给她讲一讲……”

  昌东打断他:“帮我打个手电,我检查车底。”

  肥唐应一声,拿了强光手电,兴冲冲跟上来:他今天真是智商爆表,故意在叶流西面前透露自己是做古玩的,她果然就问起兽首玛瑙了,这足以说明问题——她一定有这东西,不然干嘛问呢。

  昌东把地垫推进车底,手把住边杠,后背贴地,麻利地滑了进去。

  肥唐艰难地撅着屁股探头进来,手电光在车底晃来晃去:“哪呢?照哪啊?”

  昌东眼睛盯着盘护板,扳手在上头哐哐敲了两下:“肥唐,看在大家认识的份上,我提醒你,叶流西已经怀疑你了,别惦记她的东西了。”

  肥唐说:“怎么可能!”

  “东哥,你不了解情况,是她主动问,我才讲的……”

  昌东说:“巧合这种事,最多一次,再多就刻意,你这都几次了?”

  “她去了西安,鉴了玛瑙杯,没隔两天,你从西安来,你是做古玩的,你知道这玩意值钱,你搜过她的车,你还要跟她进戈壁,她不怀疑你,难不成当你是上天安排的缘分?”

  肥唐说:“……哈?”

  昌东摁住他脑袋,把他推出去了。

  都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肥唐真是白白发际线褪那么高了。

  ***

  万事俱备,临出发的时候,叶流西过来跟昌东做确认。

  “上路之后,吃饭喝水应该是包的了吧?”

  “包。”

  “汽油呢?还要再给钱吗?”

  “暂时不要,后备油箱都已经装了,沿路可以小补。但到罗布镇上需要再加一次。”

  叶流西觉得自己的钱保不住了,她的车排量小,加满还要小五百呢,越野车更吃油,上千上千地计。

  “你买的那些装备,”她强调,“我都不要,我就是使用,我给的钱,够使用费了吧?”

  “够。”

  叶流西觉得他语气有点不耐烦,有必要为自己说句话:“我也就是最近手头紧,宽裕的时候,我也挥金如土的。”

  她是对“挥金如土”这个词有什么误解吗,昌东实在忍不住:“你知道想挥金如土,得多少钱吗?”

  叶流西说:“我不需要知道,我有随时挥金如土的准备,给我金我就挥。”

  ……

  ***

  这次出发,不比柳园到敦煌,这是要动真格儿——肥唐不敢托大打头阵,老老实实让昌东领车。

  车向西北,一路平稳,肥唐或多或少看了点攻略,现在的所谓探险,早就不是九死一生了,感谢国家,感谢科技,连塔克拉玛干这样的流动性沙漠都有了贯穿公路,要知道,塔克拉玛干的维语意思,是“进去了就出不来”啊。

  只要不是往死里作,他觉得自己是可以随时出来的。

  约莫走了快两个小时,前头减速停车。

  肥唐探头往外看,发现这一路停下的大车小车还不少,他纳闷地看下车往这边走的昌东:“堵车?”

  也不对啊,都是靠边停。

  “到景点了,玉门关,买票。”

  肥唐纳闷:“东哥,你带队不是还搞提成吧?我又不逛景点。”

  他是来探险的!探险!居然把他拉景点来了,下一站是不是要拉去购物了。

  昌东回答:“不看也买票,捆绑的,想走雅丹魔鬼城那条道,必须搭玉门关。钱我已经给了,包在费用里,你看不看?你没来过,想看就溜一眼,不看就继续上路。”

  肥唐赶紧下车。

  ***

  昌东以往带线,来过玉门关好几次,就一个大土台子,他没兴趣一看再看:“你们去吧,我在车里等。”

  叶流西看票价,40块。

  一换算,中等个头的青麻皮要卖两个,剁肉馅要剁半盆,公共浴室洗澡能洗三四次。

  她捏着两张票,觉得怪可惜的,自己在那琢磨:“这有点浪费了……要么我进两次检票口,进去一次,出来一次,然后再进……”

  昌东简直匪夷所思:“你这样图什么?”

  叶流西说:“图个心里舒服。”

  ***

  下车到关城遗址,要走一段石子铺就的长路,路两边用麻绳拉起,权当是栏杆。

  虽然已经过了黄金周,景点的旅游热度还是不减,很多大大小小的旅游团,衬得石子路人声鼎沸。

  有个工作人员站路边,请通过的游客出示门票。

  叶流西亮了票,往里走了十来步,正想出去再感受一回“凭票入内”的乐趣,身后传来昌东的声音——

  “我的票在前面那个女的手里。”

  叶流西感慨:这社会上有些人,心胸狭窄,就怕别人心里舒服了。

  身边的肥唐忽然嚷嚷起来:“我靠,不是吧,就一个土台子,抢钱啊?”

  走近了一看,确实有点一言难尽,说好听点,是保留原貌,不加过多人工干涉。

  就是一个不大的小方盘城,黄胶土夯的,出来进去眨眼间,绕城转一圈,也不过五分钟。

  那些带团的导游们,喇叭凑在嘴边,叽里呱啦——

  有敷衍而又实在的。

  “游客朋友们,这里没什么意思,给大家十五分钟时间照相,抓紧时间,毕竟我们今天的重点还是雅丹魔鬼城……”

  有照本宣科背导游词的。

  “大家请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玉门关,古关雄姿,让人百感交集,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些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比如‘孤城遥望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叶流西往一对老夫妻身边凑,两人头发花白,戴眼镜,都是学者模样,单独请了个导游,一问一答间,或许能旁听到一些干货。

  导游正侃侃而谈:“刚我也介绍了,敦煌有两个名关,玉门关和阳关,是因为啊,古丝绸之路在敦煌南北分道,北边是西出玉门,会经过今天的罗布泊、楼兰,南面是西出阳关,会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都是很艰苦的路线……”

  老先生说:“我有一个问题啊……敦煌在今天都不算是个大城市,古代就更小了,就算南北分道,有必要在这幺小的地方,建两座关城吗?”

  导游咳嗽了一下,说:“这个,可能是因为汉朝国力强盛……”

  有钱,挥金如土,所以想建几个建几个。

  老太太说:“我也想问,史书上记载玉门关,是使者商队往来不绝,但这个小方盘城的规模,是不是有点小啊,我们昨天参观了阳关,感觉那个要大多了,还修了纪念馆……”

  导游说:“……历史确实留下了很多谜团,下面我们到这个关城背面来看一下……”

  叶流西还想听下文,指望着老太太能坚持一下,没想到老夫妻俩性子都随和,居然笑笑也就算了。

  她正有些悻悻的,忽然听到昌东说话。

  “其实,不少人提过,说这玉门关有些太小了。”

  叶流西回头,看到他就在身后不远,看来刚刚也在旁听。

  “所以呢?”

  昌东说:“按史书记载,玉门关应该是在这附近,但一直没人找到过。1907年,有个冒险家兼考古贼斯坦因,在这里附近挖到很多汉简,于是判定这个小方盘城就是玉门关。”

  “但这里确实太小了,所以有些人坚持认为,真正的玉门关还没有被找到。”

  叶流西说:“这不大可能吧?”

  毕竟玉门关不是位于无人区,关城规模也不会小,以今时今日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考古开发力度,深埋沙漠的楼兰古城、精绝古城可都已经露了天日了,你玉门关的位置,还是在敦煌附近呢。

  昌东说:“没什么不可能的,要么还在深埋……更浪漫点的说法,是风化了。”

  “风化?”

  “是啊,这里条件贫瘠,不像内地修城筑墙可以烧青砖、采石,当初筑城都是就地取材,用芦苇、黄土、红柳枝、砂砾夯筑,西北风沙大,风吹石头满地滚,蚀平了也不稀奇。”

  叶流西仰头看眼前的关城遗址:“一整座关城都风蚀掉了,那是真的找不到了。”

  昌东接口说:“那也不一定,关城会消失,但沙子还在,距离敦煌最近的,是库姆塔格沙漠,也许玉门关已经被风蚀成了沙漠里一座平缓的沙丘,又也许,某一次突如其来的巨大沙暴,被风卷上天的,就是整个关城。”

  他不再说话。

  不远处,肥唐不耐烦地冲他们嚷嚷:“东哥,可以走了吧,你们看再久也看不回本的……”

  叶流西转身往回走,经过昌东身边时,她回望玉门关,说了句:“如果整个关城的沙都被卷上了天,你说,会不会在沙暴中,重新集结成城呢?那样的话,也是挺……”

  她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是恐怖、浪漫,还是壮观呢?

  昌东垂在身侧的手指,不易察觉地颤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