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鉴宝天王 第999章 跪拜之礼!

《都市鉴宝天王》第999章 跪拜之礼!

作者:灵异13号 字数:1820 书籍:都市鉴宝天王

  不知道过了多久, 安以农终于睡着了,顾正中从车里出来,他看向立在车架上的乌鸦:“把人守好了, 出了一点差错,唯你是问。”

  此时的顾正中目光冰冷无情, 哪儿还有之前的温情脉脉, 然而乌鸦却是习惯了。

  “殿下不是说尽兴了就离开么?已经过去数月了, 这个人类有什么特别之处?”乌鸦落地, 化作一个黑衣的男人。

  顾正中稍一停顿:“一般人的心,我一眼就看透了,可他的心, 我却摸不透。”

  他脸上露出笑, 又快速收起:“他的事, 你不必管,照看好人就行。”

  顾正中整个人仿佛穿过某个屏障,直接消失。但也就几秒,他再一次出现, 并且一声不吭直接进入车内。

  安以农睡得不好, 皱着眉,身上冒汗嘴唇发干,脸也有些苍白。

  这样虚弱无助的时候, 才确定他真的只是个少年。

  顾正中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宝盒, 晶莹剔透如冰玉,盒子打开,里头有一枚圆润的红色小果实, 异香扑鼻。

  这缕香气一透过布帘, 就引得四周围数里的‘东西’蠢蠢欲动, 只是它们不敢靠近。

  顾正中两指捏着朱果,悬在安以农嘴唇上方三四寸的高处,轻轻一挤压,便有红色液体滴落下来,正好滴在安以农的唇角,这异香顿时更加浓郁。

  梦中的安以农舔舔嘴唇,顾正中笑了,又挤出两滴红色液体。他看着已经不剩精华的果子,随手丢到外面去。果子还未落地,一股黑风过来卷走,又有其他力量尾随而去。

  第二天,伴随着灾民早起煮食的声音,安以农醒了,他精神极好,甚至感觉自己整个人比生病之前还要好。

  “健康地活着,真好。”

  安以农擦了脸,再次涂上那种褐色膏药,又用一条大围巾把自己一张招人的脸遮得严严实实。

  他给顾正中点了线香,又把金灿灿的小橘子叠在旁边,恭恭敬敬鞠躬:“先生早安。”

  顾正中看着线香旁边的小橘子,嘴角微扬:“嗯,早安。”

  他没听过‘早安’,但这不妨碍他懂这是什么意思,并且马上学来用。

  那之后的时间,别的人都在艰难逃难,安以农一边推车一边还要听老师讲课。

  “如今没有太多条件,便一日讲解一篇吧,这是前朝文相的名篇《墨梅赞》,晚间我要考你。”

  “背诵还是理解?”安以农问。

  “自然是都要。”

  顾先生平日倒是好说话,这时候却很有师父的威严,安以农稍稍跟不上节奏,这边车子就要加重一倍。

  “要好好听我说话才行。”顾正中眯着眼睛看了人群中躲躲闪闪吸引安以农注意力的人,一只灰老鼠。

  “是,先生。”

  那日晚上顾正中果然抽查了安以农的情况,安以农背得磕磕绊绊,倒是对这篇《墨梅赞》的理解让顾正中眼前一亮。

  多数读书人对前人总是有着奇妙的俯跪情节,总觉得古人、名人、名古人身上没有任何错漏,对他们的看法都是全盘接受,甚少可以提出这种可称为高屋建瓴的看法。

  顾正中心里十分满意,嘴上却还要故意敲打:“想法很不错,只是锋芒太盛,下次可得含蓄些。”

  “是。”

  见安以农偷偷松一口气,顾正中笑道:“累么?”

  “不累。”安以农拿出高考倒数一百天的状态。

  “那就好,”顾正中坐在车上微笑,“担心你基础不好,所以放缓了速度,既然你还能承受,那就每天多加一篇吧。”

  “……”

  没有笔没有书,连老师都不够专业,但这是安以农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教育。

  这会儿是逃荒路上,他身边也没有正经读书人,顾正中是他能接触到的最好的老师,虽然安以农不知道他究竟是谁,或者究竟是什么。

  想要通过科举成为官员,这件事他不是一时激愤决定的,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上辈子他做了歌手,已经实现自己的愿望,这辈子他本想随波逐流,小富即安。然而一路逃荒的所见所闻改变了他的想法。

  安以农确信自己的理念,以及自己的能力都比一般人更好,现代强大的信息量被系统化作难以忘记的知识储存在他大脑里,时时刻刻提醒他,他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既然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试试造福一方?

  人活着,总得给自己找个活着的理由。

  天气日渐寒冷,又下了两场大雪,很多衣服不够的人都出现生病的迹象,生姜变得比食物都昂贵。

  村长家的儿媳妇也生病了,病了几日不好,大家都觉得就两日了,村长一家愁得眉毛都挂下来。

  “她爹,把我丢下吧,减轻一点负担。”村长家的大儿媳擦着眼泪,“我嫁给你那么多年,就生了禾苗一个姑娘,万一我要是走了……”

  “别说胡话,捂一捂汗就好了。”村长的大儿子憋出一句,一双眼都红了。

  那小姑娘也围着她娘哭:“娘,别丢下我。”

  “都别哭了。”村长掀开帐篷草帘子,他把一个小袋子拿进来,“喜娃子给的,他说里头有治发热的药丸,一天三粒,餐后服送。”

  “喜娃子?”村长大儿子惊讶地看着手里的袋子,他打开一瞧,里面不但有个小瓷瓶,还有足足三四斤的小米。

  “她娘,你有救了。”村长大儿子眼泪滚出来,喜极而泣。

  村长也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正经粮食,他们家如今都开始吃草根了。

  上一个城市,那买卖人的,一个大姑娘才能卖十几斤粮食。

  “先抓一把给你媳妇熬粥,以后有了粮食记得还他。都记得这个恩情,他给的不是粮食和药,是命。”

  也是村长的儿媳妇命不该绝,高烧之后靠着这点米粥和不知道灵不灵的药丸,居然熬了过来。

  村长一家都没有对外说,灾民里生病的不只是他一家,万一被人知道,安以农就是有一箱子的粮食和药,也是不够用的。

  “雪要下到什么时候呢?”

  扫完棚上和四周围的雪,安以农搓着手缩进车里。

  这雪太重了,不及时清扫能把棚上糊着的油纸压坏,他不得不每天爬起来扫雪,好在他糊棚的时候用的是最厚实的油纸,风吹雨打两个月了还是好好的。

  顾正中看到安以农进来,连扇子都没扇,只是心念一动,安以农身上头上的雪花自己就消失了,暖意暗生。

  如果有其他人进了他的车,一定会惊讶地呆住,这只用一层粗布隔出的小小车厢,竟比外头暖和了好几度。

  安以农盘腿坐下,拿起放在褥子上的一册书籍。这是顾正中带来的,反正雪大他们走不了,干脆在这好好读书。

  他拿着书,上半身挺直,虽然看着一副狼狈的难民模样,但是已经成为气质一部分的仪态却是无法骗人的。

  顾正中在旁看着,觉得赏心悦目。

  其实他要求的强度实在有些难为人,就算四岁开始启蒙的世家子弟都未必能跟上。但是安以农从未抱怨,他只是认认真真去执行,用最高效也最严苛的方法要求自己。

  勤勉、好学、聪慧、一点就通,如何能不喜欢这样的学生?

  大雪连着下了几日,车轮都被厚厚雪层淹没,大地一片白茫茫。灾民愁容满面,这要如何走?总不能一直等到化雪。

  “改道,往东走,东边的平江府距离我们最近。”一人出主意。

  “平江府?不是说那儿才遭过水灾么?”

  几个领头人在那里商量,有人当机立断,也有人迟疑,平江府可是出了名的多灾多难。

  “这样吧,我们分开走,一部分继续往南走,一部分转东去平江府。”本来灾民就只是因为共同目的地聚在一起的,目的地不同的时候分开也很合理。

  安以农决定去平江府,这本就是剧情里有的,而且平江府山多地少人稀,正是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对灾民比较友好,来人就给分房分山地。也有部分能分到靠海的沙地或者滩涂。

  “沙地啊。”安以农开始琢磨是用沙地种西瓜还是拿来养鸭子了。

  选择去平江府的人不是特别多,加起来也就五户,不算安以农和黄梅生这两孤儿。

  他们要一边铲雪一边赶路,所以走得很慢很慢。

  认路的事情交给灾民里一个商户,当家男人年轻时跑过商,懂得如何利用树冠的茂密程度、树的年轮和夜间天上的星星分辨方向。

  他们日以继夜地赶路,终于在逃荒的第九十二天来到了平江府,那一日,正是除夕日,平江府难得放起了花火,一颗颗金色星火飞到空中,炸成花。

  灾民们在城门外怔怔地看着花火燃烧过后特别寂寞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脸上却只露出苦笑。

  “年三十了啊。”

  平江府的知府没料到会有灾民到这儿来,但既然来了,那就好好安排吧,他们府地贫人少,多二三十人不算什么。

  “只是不知道这些灾民的性子,可别生出什么乱子。”知府有些顾虑,听说这些灾民这一路不太平,因而身上也染了几分凶性。

  “大人,我看可以分到山岭县,那里七山二水一分田,山中多村寨山民,他们这点人造不成什么乱子。如果大人还不放心,可以将他们分作两批,送两个偏远村子去。”

  平江府的知府接受了这个建议,甚至很为灾民考虑:“送到多姓聚居的村子去,免得一姓势大欺压灾民。”

  所以安以农就和村长一家分开了,他和黄梅生,还有一个五口之家被分去山岭县下的一个山村。

  作为在本地落户的灾民,他们可以一次性得到官府补助的三十斤粮食,一块宅基地和三亩地。

  这三亩地当然不是已经开垦好的田地,而是山地、水塘、沙地三选一。安以农选择了水塘。

  另外补了三两银子后,他就得到了一口十余亩的水塘,水塘附近不大的土地也是他的。至于他的宅基地,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已经用竹条和茅草搭了一间简易小屋。

  “这边上你可以开一个小菜圃,养些鸭子。”好心的阿伯用着基本听不懂的本地方言和他说。淳朴的老人也喜欢白净漂亮的少年郎,看着好相处。一开始他们还真担心来几个凶神恶煞的灾民。

  安以农连蒙带猜理解了对方的话,认真谢过。

  “这里离海不远,鱼虾价廉,也不好卖。”顾正中浮空三寸,扇尖抵着自己的嘴唇。

  “水塘能卖的,不只是鱼虾。”安以农笑道,“我准备在水塘边种植桑树,水中养鱼和菱角,塘边养鸭。”

  “本地有种桑养蚕的习俗,蚕茧可抵税,其余的可做生活之用。既然我准备走科举这条路,就不能把心思都放在种田的事情上,选水塘是最合适的。”

  最重要的是,他对水生动物具备天然亲和力,又有‘健康光环’,选水塘可以发挥这个优势。

  “那么,可选的十多个水塘,有更大的更深的,为什么选了这个?”这个水塘属于最偏僻的,可是安以农偏偏选了它,还把宅基地也选在这里。

  安以农含笑看着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水塘:“这个水塘是天然形成的,它地下有泉眼和暗流,是天然活水,这样的水才能养出好的鱼虾。甚至我还有一个想法,不过这件事需要实验过才能判断是否可做。”

  “什么想法?”顾正中有些好奇,就这么一块普普通通的水塘,还能玩出花?

  安以农一指水中闪过的鲫鱼:“最后让我确定的,就是这水塘中的鱼。村里人说这里曾经钓到过金红色和银白色的鲫鱼,我想试试培育观赏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