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鉴宝天王 第96章 难如登天

《都市鉴宝天王》第96章 难如登天

作者:灵异13号 字数:1786 书籍:都市鉴宝天王

  跟黑凫在刘知易面前口无遮拦不一样,黑凫的养父,也是这艘船的船主胡一贯,对刘知易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一开始盘问过他,刘知易装傻充愣蒙也骗不过去。

  不过胡一贯应该没有恶意,他只是不想惹麻烦,知道刘知易是从上游漂过来的,也许就是夏京人士,遇到了什么麻烦,才沿河漂流,或许是遭遇了水匪,或许是遇到了仇家,不管是什么情况,胡一贯一个商人,都不想粘上,所以让养子通知刘知易,不能带他去夏京,让他提前下船。

  刘知易很理解,拍了拍一脸愧疚的黑凫的肩膀,走出了船舱。

  船正停在岸边,五里外的夏京城历历在目,万胜桥横跨两岸,他又回来了!

  夏京道路四通发达,下了船,岸边就是通往夏京的官道,没有犹豫,大步向夏京走去,一直到城郊才停下脚步。刘知易不敢鲁莽进城,如果他在通缉令上,肯定不能正大光明进城,如果他不在,可以想办法悄悄进城。

  看着眼前的夏京城,这是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雄城。五百万人口居住在其中,文章中经常提及的“百万人家”以前是虚写,如今已经是现实。刘知易不是没见过大都市,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他都见过,可那是现代化大都市,眼前的夏京,却是一个平面都市,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百万人家平铺在大地上,让这座城市比他见过的任何一座都市更加庞大。

  站在城郊,城墙一眼望不到头。刘知易感觉到这座城市散发着一股沉重的气势,压在他的心头。转头避过京城,天上万里流云,地上山川河流,那座城就在天地之间,刘知易感觉怎么都绕不过这座城,哪怕是天地,也不能忽视这座巨城,这座城仿佛是天地的重心。这不是一座城,这是衡量天地的砝码,是平衡天地的秤砣!

  刘知易隐隐感觉到京城与天、地之间的某种联系,天、地、城池,百万人家,万家灯火,人间棋盘,读过的一个个形容夏京城的词汇涌现在刘知易脑子里。身上法家真气不牵自动,似乎在呼应夏京一样。

  刘知易不由一惊,这座城不对劲!

  运转真气,马上感觉到真气雄浑了不少,感受到体内壮大的真气,刘知易知道他刚才进入了一种顿悟的状态,这是好事,虽然他不清楚有多好。

  不知道是不是这意外的好运坚定了信心,刘知易深吸一口气,大踏步走向城门。

  挤在人潮中,缓慢前行,尽量低调起来。远远看到排查并不严密,城门口只有两个老卒,守卫竟比平时还要松懈,心中不由好奇。眼睛仔细在城门两侧的城墙上扫视,那里张贴了一些发黄的旧告示,有通缉要犯的榜文,都是旧榜,没有新的,自然也没有通缉刘家父子的,更没有通缉刘知易的。

  夏京城四面城墙上有二十座城门,还有八座水门,共二十八座城门。五百万人居住的城池,即便有二十八座城门,每天进出城门的人依然拥挤不堪。经常出入城内外的百姓,早就习惯排队等待,仅仅是进出城门,往往就要花费半个时辰,有时候遇到皇亲国戚出游,或者节庆,还需要更久。

  因为太多人进出,因此平常的盘查很不严密,如果不是遇到可疑人物,卫兵甚至不会拦截。除非遇到戒严或者搜捕要犯时候,才会相对严格一些。徐谦被劫囚这种大案发生后,按照惯例一般都要戒严。

  刘知易穿着从系统中兑换的布衣,低着头跟随人潮走进了城门,没引起卫兵的注意,诺大的朝阳门,竟然只有两个老兵守门,他们也注意不过来每一个行人。

  至于为什么守门卫兵突然变少,进城之后,窜入一个小巷,找了一个路边的茶摊,喝了一壶茶,什么都知道了。

  徐谦被劫案的风波还没过去,正是热点新闻,茶摊上的顾客,十个有八个在谈论这件事,把莫谈国事的告示当成了耳旁风。刘知易听说,案发之后,少年天子震怒,他的老师被劫,不怒才怪,震怒之后,天子下旨大肆追捕相关人等。那日迎候的上千御林军,从士兵到军官,一个不落的全部下了昭狱,等待审判。沿途押送的府兵军官也都收押,但普通府兵尚未被牵连。刘知易暗叹,幸好他劝说父兄逃走,否则现在也被送进了昭狱,进去容易出来难,进去就身不由己了。

  听完这些,刘知易不由惊叹小天子的脾气,竟然一口气抓了上千御林军!

  奇怪的是,普通府兵反倒没事。

  当兵也分三六九等,普通府兵是最低级的,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说白了就是民兵,还得自备武器、干粮,是一群***。天下承平日久,府兵形同虚设,很少召集。也就是押送徐谦这样的要犯,春风亭才点起了府兵,由亭长率领。朝廷的主力军队,早就不是府兵,而是募兵。守卫京城的京营,就是募兵,不但不用自备军资,还能领取一份军饷,但普通人当不了京营兵,必须得是数代居住在京城的本地人充当。御林军比京营更优渥,御林军是天子护军,负责守卫皇城,普通人是进不去的,基本都是有门路的家庭出身,才可能进入御林军。比御林军更优越的,是守卫宫城的金吾卫,基本是权贵子弟。

  刘知易猜测,天子一下子抓了上万御林军,皇城守卫必然空缺,宫城守卫不能松懈,因此不可能抽调金吾卫去皇城守卫,只能从外城抽调京营士兵,这就导致守城兵力不足,巡查更加松懈。

  喝完一壶茶后,天色不早,刘知易不敢继续留在外面,他得尽快找一处落脚点。京城夜晚宵禁,尽管不算严格,但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不想冒险。

  就在僻巷中找到了一家小客栈住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身穿布衣,年轻俊秀,保养很好,一看就是没吃过苦的书生。夏京城中,各地游学的学子数以万计,实在是正常不过,没人会刻意注意。

  在客栈大堂,吃了一顿堂食,听几个外来商贾模样的人说了几个信息。是关于府兵的,这几个客商说,皇帝想把沿途护送的府兵全都收押,押送到京城受审,但兵部右侍郎不同意。

  也不知道这些商贾的信息准不准确,但逻辑上说得通。皇帝抓了大量御林军,没道理放过同样负有护送之责的府兵。不过御林军、金吾卫这样的军队,归天子直属,皇帝一句话,说收押就收押了。但府兵不同,地方府兵归兵部管辖,兵部显然不想扩大化,只抓了一些军官,还反对皇帝收押所有府兵的意图。兵部不同意,皇帝还真不一定能动府兵,除非皇帝绕过兵部,直接派金吾卫去抓人。

  吃完饭回到房间,刘知易再次捋了捋自己的处境,他没被通缉,原因还不太清楚。应该跟皇帝与兵部意见分歧有关,徐案发生不久,朝堂上皇帝和文官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这件案子还在审理阶段,或许还没理顺,所以没发下海捕文书,没有到处张贴通缉榜文。

  刘知易处境并不妙,还得继续观望,一边收集情报,一边再想办法。除了等待和打探消息,依然没有什么办法。先在京城观望几天,如果一切安稳,再出城找家人。如果不太平,就继续躲在京城,如果父兄被通缉或者抓捕,最后是会押送到京城的。

  无论怎么看,以他现在的地位和资源,都不可能左右朝堂博弈。只能先放下一些想法,打开系统研究起来。

  打开奖励界面,里面有一把刀的图标。

  这是系统奖励的法刀,或者说是击杀曹侍郎这个大BOSS后爆出来的装备。

  一直疑惑刀怎么拿出来,只是在船上他不方便让刀出现,一直忍着没动手。现在到了客栈,迫不及待的尝试。法刀图标下有领取选项,马上选择领取,系统提示已经领取成功。

  在哪里?

  四处找了一圈,低头发现,竟然就抓在自己手里!

  什么时候出现在手里的?完全没有察觉。

  一把插在漆黑刀鞘中的三尺大刀,刀柄处雕刻着一颗鬼头,这正是行刑用的法刀,也叫鬼头刀,是刽子手砍人头的刑罚之刀。

  拔出刀身,一股摄人的寒光涌出,空气中的温度似乎都下降了几度。刀身厚重,刀刃锋利,轻轻挥舞,有嗡鸣之声。

  还刀入鞘,放在桌上,刘知易疑惑不已,系统是如何将刀送到他手里的?完全没有印象。

  奇怪的系统!

  刘知易想再试试,这次他从兑换系统中兑换了一本读过的书,消耗1个积分,一点都不心疼。一手点击兑换,双手放在眼前,紧紧盯着……

  刘知易双手捧着一本《兵书战策》,这是朝廷官方刊印的兵家典籍汇编,既是想要修行兵家的文人必备典籍,也是官方科举教科书,刘知易随手翻了几页,很自然的放在桌上。

  突然愣住了!

  书本怎么出现的?完全没印象,没有任何错愕的感觉,好像出现的理所应当,还自然而然的翻阅了几页。无论怎么回忆,都记不起书本从不存在到出现在手里是什么过程。

  不试了!

  系统有古怪,那又能怎样?这破系统出现十几年了,一开始刘知易很好奇,一边畅想着要飞黄腾达,称王称霸,一边又怀疑自己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中。后来探索了很久,发现系统除了能弹出界面,显示一些基本信息之外,什么功能都没有,既不是他想要的挂,也没有住着老爷爷。十几年过去,刘知易早就习惯了这无用的系统,有时候甚至会忘记自己身负系统这件事。也对世界的真假这种哲学问题不再深究。

  刘知易两世为人,不会自寻烦恼,他现在的烦恼多了,犯不着跟系统较劲。反正这破系统已经伴随他重生十八年了,好奇心早就湮灭。

  很快收起刀打坐。

  先修医家真气,再修法家真气,直到感到困倦,才脱衣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