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深渊独行 282 有点变态

《深渊独行》282 有点变态

作者:言归正传 字数:4314 书籍:深渊独行

  颜真卿过来的时候,听到的恰好就是三娘正摇头晃脑给皇孙们背《劝学诗》。

  更听到了三娘后面给皇孙们强调的"是他,是他,就是他"""大半夜起来偷偷读的人就是他"。

  颜真卿:“………”

  颜真卿还真没想过自己还没正式被授官,就得前来教导皇孙们习字,更没想到皇孙堆里还有个这般活泼的女娃娃。不过他在过来上岗前也听前辈提了个醒,说是圣人还让两个神童陪皇孙们读,倒不至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三娘本来还兴致勃勃地跟小伙伴们分享自己打听来的消息,讲着讲着突然发现有点不对--

  怎地大家都这么安静,而且还齐齐向她背后?

  三娘警觉地往后去,只见身着春衫的年轻士子不知什么时候到了门口。

  对方瞧着约莫才二十五岁,正是最意气风发的年纪。他姿仪秀美,眉目清朗,通身透着股远超于年龄的沉着。

  “先生!”

  三娘一下子认出了对方的身份,麻溜喊起人来。

  脸上还很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她刚才算是背后说人,且被本人听个正着!

  颜真卿祖上出过不少显赫的能人,最早能追溯到孔子徒颜回。他本人也是读《颜氏家训》长大的,为人再守礼不过,见三娘面有赧色便笑着让她坐回原位去听讲。

  见座中都是小孩儿,颜真卿也没上来就给他们讲什么结构与法,而是就着《劝学诗》给他们讲起些法家的小故事来。

  法这东西,除了靠天赋,最重要的得是勤奋。

  比如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名扬天下前也曾经写废了几万支。

  据传智永禅师还把写废的收集起来立了个坟头,上"退冢"三个字,以此纪念陪他度过漫长岁月的心头。

  这还是远的,京师近些年还出了个画皆绝妙的郑虔,他少年时因为家贫买不起纸,只能客居慈恩寺,每天取寺中那些大柿子树落下的红叶来练字,勤勤恳恳地把每片叶子都学了个遍。

  可见想在法方面连出点成就来,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三娘听得十分认真,不仅记下这些名家事迹准备回家勉励自家叔以及兄弟姐妹,还对自己还没去过的慈恩寺心向神往。

  原来慈恩寺不仅有可以题诗的大雁塔,还有很多柿子树!

  李俅对此也很感兴,凑到三娘边上兴致盎然地讨论起来:"你说慈恩寺那边的柿子甜吗?"

  三娘道:"我没尝过,不知道甜不甜。"她是个很有探究精神的孩子,当场开始安排起入秋后的行程来,"等秋天我们要是回了长安,我央叔带我去尝尝。要是甜的话,我多摘几个带给你们吃。"

  李俅道:"等回了长安我也要去!我要是去得比你早,那就换我带给你吃。"他兴冲冲邀约,"当然啦,最好是能一起去,这样我们可以直接吃现摘的!"

  三娘点着头答应:“好!”

  两个小丁仗着他们的位置比较靠后,堂而皇之地凑一起嘀嘀咕咕,而且话题已经离法十万千里。

  李俨频频提醒无果,以至于他俩最终喜提先生给他们留的双倍功课。

  对此,颜真卿也颇觉无奈。

  一开始,他是真的想当个对学生和颜悦色的好老师

  最后实在是没忍住罚了人。

  李俅本来就不喜欢习字,颜真卿走后他就对着双倍功课欲哭无泪。

  李俨道:"我给你提了醒的。"是李你自己聊到兴头上,连颜真卿走到身边都没回答。

  李俅很有些郁闷,但这个年纪的小孩对老师还是有种天然的敬畏,哪怕是出身皇室的李俅也一样,只能皱着一张小脸算自己要写多少张大字。

  三娘也有点郁闷,她还是第一次挨先生罚,虽然罚得不重,却也让她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

  以前她和李俅课堂上偶尔交头接耳说小话,先生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是一方面觉得他们还小不必太严格、一方面也碍于皇孙们身份不想管。

  还得是性格较真的颜真卿才会正儿经地罚他们。

  郭幼明过来接三娘回去时就注意到她情绪不高,不由关心地追问:"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跟叔讲讲,叔帮你出头!"

  三娘道:"没人欺负我。"她怏怏不乐地跟郭幼明说起他们说小话被颜真卿逮个正着的事,最后才说出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先生会不会不喜欢我?"

  她今天做了好多不对的事!

  郭幼明伸手把三娘抱了起来,哄道:"怎么可能?他肯定会喜欢你。"

  见三娘不太信,他还给三娘分析起来,说是长辈对重的后辈才会分外严格,要是对你一点期望都没有,肯定不会管你的!只有希望你改好的老师才会罚你。

  三娘本身就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听郭幼明这么一开导便又支棱起来了。她立刻催促郭幼明走快些,她要回去写功课,一定要写得又整齐又漂亮,以挽回自己在先生心里的形象。

  她可乖可乖了!

  郭幼明没办法,只得任劳任怨地加快脚步把她带回家。

  三娘回到家后便一一划地习字,老老实实把颜真卿给她的双倍功课全写完了。

  第二天一早,三娘还和贺知章说起此事,再次表达对先生可能不喜欢自己的担忧。

  贺知章都七十多岁了,鲜少有这种怀疑别人不喜自己的担忧。他笑着说道:"我当年与他父亲倒是有些交情,要不要我帮你与他说说?"

  三娘思索片刻,摇着小脑袋说道:"我改好了,先生应当就不恼我了!"她还表示自己要向智永禅师他们学习,努力写坏很多很多。

  贺知章颔首说道:"清臣他说得没错,想要练出一手好字确实得勤勉些才行。"

  三娘表达完自己加练的决心,又好奇地询问贺知章这个在长安当了几十年官的权威人士:"慈恩寺的柿子甜吗?"

  贺知章乐道:"我也没尝过,等回了长安我们一起去尝尝,到时候我约上郑趋庭带你们去写写红叶。"

  趋庭便是郑虔的字。

  这些年同在京师为官,贺知章和郑虔也是认识的。

  姑且不论熟不熟,见了面总能聊上几句。何况郑虔可是以画闻名的读人,贺知章想约出来可太容易了。

  三娘没想到贺知章还认得颜真卿上课给她们举例的郑虔本人,当即和贺知章定下慈恩寺尝柿子之约。

  见三娘一眨眼又恢复了往常的精神奕奕,贺知章心情也跟着松快起来。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最喜欢的就是三娘这样的小孩儿,每每瞧见她们活泼可的模样便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好几岁。

  等到颜真卿再来给她们上习字课,三娘第一时间跑过去把自己的练字成果拿给颜真卿。

  她不仅练完了颜真卿罚她写的功课,还自己加练了不少!

  颜真卿见她这般用功,自是不会再计较她早前的些许过错。

  他说道:"听闻你从去年起便跟着贺监习字,我怕是没什么可指点你的。"

  这时候的颜真卿才二十出头,法虽隐隐有了"颜体"的雏形,却远还没有真正自成一家。他对贺知章、张旭他们这些前辈是十分敬佩的,近来一直打算抽空去拜访他们。

  颜真卿那日上完课后又听说了不少关于三娘这位郭家小神童的事,早已从旁人口中知晓三娘跟着贺知章学法的事。

  三娘认真回道:"贺学士说您可厉害了,让我多听您的教导!"

  颜真卿笑了笑,过三娘的功课后便一丝不苟地检查起李俨他们的练习情况,当起她们的临时先生来可谓是相当尽职尽责了。

  李俨他们经颜真卿挨个指点过去,对这位先生亦是心悦诚服。

  到习字课上完了,他们还在三娘带领下围着颜真卿不让他走,力邀他多讲讲法名家的故事。

  比如王羲之那么喜欢养大鹅,会不会曾经被鹅追着啄?

  听到被大鹅啄,众小孩竟都心有戚戚焉。

  小孩子到了四五岁就遍地撒野,见猫撵猫、见狗撵狗,而不幸的是,大唐人学王羲之养大鹅。

  瞧瞧咱这大鹅,羽毛特别白,战斗力还特别强,完全符合咱大唐人的特质对吧?所以身为大唐人,你家里不养几只大鹅都不好意思出去和人打招呼。

  在座的这些小朋无一例外,全都曾在人生某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段去撵过大鹅。

  接着便度过了难忘的被鹅追着啄屁股的一天。

  王羲之,传说中大法家,家里养了那么大一群鹅,到底有何妙法不被鹅啄?

  好佩服哦!

  颜真卿:?

  小孩子的奇思妙想,他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颜真卿只能尽力给小朋们找了个相对合理的解释:"可能因为他养鹅的时候已经长大了,平时只会好好坐在岸边观鹅,不会跑去撵鹅吧。"

  三娘立刻点着头赞同颜真卿的话:"我后来不撵它们,它们确实不追着啄我了!"

  颜真卿:""

  所以你一个女孩子也去撵过鹅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