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朕非汉废帝 第459章 皇帝的豪赌:输了,威严荡然无存;赢了,罪同焚书坑儒!

《朕非汉废帝》第459章 皇帝的豪赌:输了,威严荡然无存;赢了,罪同焚书坑儒!

作者:凌波门小书童 字数:2805 书籍:朕非汉废帝

  刘贺默不作声地转身走回了上首位,重新坐回了自己的榻上。

  “韦阁老,裁定通行版经书,重新再定官学,这是朕数月之前下的一道诏书……”

  “你此刻让朕收回诏书,岂不是要让朕自食其言,朕在天下人面前如何自处呢?”

  刘贺定下来的事情,不管是对是错,绝不可能收回来的。

  有了第一次,就有可能有第二次,反反复复,君威何在?

  “陛下,可到了辩经那一日,陛下若不能平息各派争执,拿出一个服众的结果,更会有损天威啊。”韦贤拜得是更低了几分。

  “听韦阁老的话,是怕朕才学不够,不能裁定群经的优劣,从而失威于儒生,失威于天下吗?”刘贺冷笑道。

  刘贺不仅是笑这老儒自以为是,更笑这老儒鼠目寸光。

  到了此刻,竟然还天真地以为刘贺只是要“挑出几家儒经立为通行版经书”。

  但是实际上,刘贺是要用自己抄默的出来的那份“十三经”另起炉灶,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这“百家合流,独宗儒术”其实还有后半句:“儒术大统,皆归君上”!

  韦贤始终跪倒在地上,所以自然没有看到天子那有些残忍的冷笑,他只是自顾自地往下说去。

  “陛下,裁定经书、再立官学都是大事,天下大儒群贤毕至,陛下虽然聪慧圣明,但是说到对经意的了解,恐怕……”

  “嗯?朕刚才连韦卿都能辩服,难道辩不服不了其他的大儒吗?”刘贺半正经半玩笑地问道。

  “老臣只不过是这儒林中的一颗稗草而已,米粒之珠,何敢放光华,儒林巨擘不知几何?”韦贤仍然不敢直起身。

  “说来说去,韦阁老还是怕朕赢不了这天下的大儒巨擘啊?”刘贺挺身追问道。

  “陛下恕罪,老夫直言不讳,陛下一定赢不了!”韦贤再次说道。

  “但是,朕想试一试,万一赢了呢?”

  天子这句平淡到极点的话,再次引来了殿中所有人齐刷刷的目光——连同韦贤都直起了腰。

  除了王式之外,每个人的眼中都有是惊讶。

  天子虽然辩赢了韦贤,在同龄人中已算是有才学之人了。

  但是,那些不在朝堂任重臣的大儒,可不像韦贤那么好对付。

  韦贤在朝堂为官几十载,虽然仍是儒家的忠实信徒,但多多少少能平衡实务和读经之间的关系。

  那些大儒就不同了,他们才不管天子会不会发怒,更不会管新政能不能施行,也不会考虑折中之策。

  想要强按他们低头喝水,放弃自家的经书而用别家的经书,无异于要他们的命,一定然会拼死抵抗。

  这些大儒和那在朝堂上大骂天子“暴君”的夏侯胜一样,个个都视儒经为命根子,定然会与天子争斗到底的。

  天子与他们争辩,绝无赢的可能性!

  “陛下,恕老臣直言,陛下赢不了。”韦贤波澜不惊地说道。

  “朕答应韦阁老,若朕不能说服天下大儒,裁定出通行经书,立下新的官学,朕就再也不提科举制和庠学制了!”

  “陛下当真?”韦贤浑浊的眼中多了一丝狂喜,天子太冲动和稚嫩了,竟然会答应此事。

  “君无戏言。”刘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谢……”兴奋的韦贤正要做行大礼的谢恩模样,但却立刻被刘贺打断了。

  “韦阁老,朕既然下了重注,你不会想空手套白狼吧,你要下什么注来与朕对赌此局呢?”刘贺狡黠地笑道。

  “下、下注?”韦贤有些发懵,他从未想过会在这君臣议政的温室殿里,听到城北泼皮才会挂在嘴边的字眼。

  “赌场之上无父子,自然更是无君臣,韦阁老不会没有去过北城郭的斗鸡寮吧?”

  天子又开始癫悖孟浪了,竟然将朝堂大事比做了走狗斗鸡那样的事情。

  但是,看到了一线生机的韦贤没有再劝谏,他梗着脖子说道:“微臣所有之物皆为陛下所赐,陛下想要老臣用何物下注,只管下旨。”

  “好,韦阁老仍然有少年侠气,朕不要别的什么,若朕能说服各位大儒,裁定出通行版经书……”

  “那就请韦阁老来担任第一次国试的主考官,为朕选拔人才,伱看如何?”

  这又是刘贺杀人诛心的一个阳谋,韦贤是儒林在朝堂上地位最高的人——官职和品秩超过龚遂和王式。

  而且,韦贤反对科举制、庠学制和通行版经书的事情很快就会传播出去,他将会成为反对派的标杆。

  如果之后由韦贤来担任国试的主考,按照科举制来选拔人才,那将会是一件极具象征性的事情。

  犹如将对方的先锋大将变成了自己的爪牙,不知道可以招降多少的敌人。

  韦贤自然看出了天子的心思,但是他的话已经放出去了,没有收回来的可能性。

  他心想着天子绝不可能有取胜的希望,于是就咬了咬牙,当场就答应了天子的要求。

  一边的张安世身为内阁首席大学士,本应该站出来劝天子不要行险,但是最终他只是象征性地请天子三思之后,就没有多言了。

  他希望年轻气盛的天子在儒林的身上吃一个不大不小的亏。

  也许吃了这个亏,那么天子的威严会稍稍下降,会更容易听他们的谏言吧?

  丙吉和刘德也有同样的想法,所以整个内阁保持了诡异的安静和镇定。

  反倒是外朝官的龚遂和苏武情真意切地劝诫天子,请天子先私下与大儒言明其中关节,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

  当然,这个请求被刘贺拒绝了:那只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要辩就要不留任何的余地。

  “至于辩经的流程,朕还要再想想,定下来之后,自然会告诉韦阁老和诸位爱卿的。”

  于是,这场规模极小的朝议在“各怀鬼胎”的氛围中结束了,参加朝议朝臣们表情各异地向天子行礼之后,就离开了温室殿。

  片刻之后,这温室殿中就只剩下刘贺和王式了。

  王式留下,自然因为王式是天子此役要仰仗的军师和先锋大将——他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商议。

  ……

  刘贺坐在榻上,目送其余人离开温室殿的院子之后,终于用一种更平和的目光看向了王式。

  这老人比之前又沧桑了许多,看来在刘贺平定霍乱的这段时间里,王式也没有少操劳。

  年过古稀的王式在校勘通行版经书的事情上,殚精竭虑,配得上封侯了。

  “王傅,韦阁老将今日的事情传出去之后,大儒们恐怕要将朕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刘贺笑着自嘲道。

  “陛下,刚才有一句话说得极对……”王式正色道。

  “哪一句话?”

  “儒学也好,儒生也罢,心中还是想为这天下做一些事情的。”王式点头说道。

  “所以王傅的意思是……”

  “那些儒林耆宿确实很棘手,但是普通的儒生,未必不愿意行这科举制,说不定他们与天子所想一样。”王式开解道。

  刘贺默然不做声,他明白王式所说不虚,如果天下儒生真的如铁板一块,又怎么可能学派林立呢?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儒学或者说经学完成最后的合流和统一,也是由皇权来主导的。

  “只是要做此事,陛下可能要担一些风险……”王式有些苍凉地说道,言语之中有藏不住的忧虑。

  “什么风险?”

  “若是此事败了,陛下的威严会受损;如果陛下赢了,恐怕会背上‘焚书坑儒’的骂名。”

  刘贺咀嚼着王式的这句话,不由自主地将视线转向了殿门处。

  坐在此处向外看去,只能在殿门的上半部分看到一方窄窄的天空——其余则被远处的宫墙屋檐遮住了。

  以前,刘贺觉得这未央宫像是一个巨大的监牢,现在再看,则更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枯井。

  目之所及的那一片湛蓝的天空,就是枯井的井口。

  未进入这枯井时,刘贺还会幻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好的名声,至少后来人会给自己一个庙号。

  但是久坐枯井中,井外的天地早已经是另外的世界了,和这井中的方寸之地又有什么关联呢?

  至于微末的身后事和身后名,就更无关紧要了。

  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中原;书同文,车同轨;定度量衡,行郡县制;修驰道,建长城……

  短短几十载,为天下做了不知道多少的事情。

  但是在之后的千百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咒骂始皇帝是暴君!

  直到儒生和儒术真正衰落下去,始皇帝才得到了正名——始皇帝都能被正名,刘贺又何惧哉。

  “王傅真的认为天下人会说朕是暴君吗?”刘贺问道。

  “至少有一些人会这样说的。”王式如实答道。

  “知我罪者,唯其春秋。”刘贺再次用仲尼的一句话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陛下恕老臣妄揣圣意了。”王式连忙谢道,他听出了天子的决心和果敢,很是动容。

  “王傅,此次辩经犹如领兵作战,你是朕的军师和先锋,朕想听你说说如今的战局。”刘贺将话题引回了正题。

  “陛下垂训即可,老朽定然是知无不言。”王式回道。

  “朕现在想知道,朕的敌人到底有哪些?”刘贺问道。

  刘贺知道面对的敌人是天下的大儒,也知道天下大儒又分为各家各派,但后世的史书对此所记甚少,他并看不清全貌。

  “陛下是想知道概貌,还是想知道细节?”王式笑道。

  “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自然是最好的。”刘贺答道。

  “老朽明白了,那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老朽想让陛下赐茶。”王式突然正色道。

  求全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