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朕非汉废帝 第379章 霍禹举刀杀亲,图谋自首脱罪,欲挟霍光北逃!(求订阅)

《朕非汉废帝》第379章 霍禹举刀杀亲,图谋自首脱罪,欲挟霍光北逃!(求订阅)

作者:凌波门小书童 字数:3795 书籍:朕非汉废帝

  这五人就是叛军的核心人物了,此刻也已经感受到了那种无力回天的绝望。

  自从举起“清君侧”的大旗之后,始终都是范明友出面约束大军,联络田广明。

  在普通兵卒和下层军校眼中,范明友和田广明是主心骨,但是核心的霍党才知道霍禹地位反而更高。

  此时,帐中的那几张案上摆着酒菜,与前半个月之前,菜肴又微薄了许多,甚至连干肉都看不到了。

  营中的粮草只够支持三日左右了,就算明日赵充国所部不杀过来,这万余人的叛军也支撑不住了。

  在这种绝境之下,就算是范明友和霍禹这些在战场上拼杀过的人,也不可能有任何吃喝的心情。

  坐在案前,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那一日歃血为盟的场景。

  当时虽然也万分凶险,可终究有一些豪迈和希望在。

  谁知道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局势就崩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而那日与他们一同歃血的田广明,更是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

  至于远处的田顺所部,恐怕也已经凶多吉少。

  作为主将的范明友已经心如死灰了,再也不敢奢望攻入长安了。

  心如死灰,反而也就平静了下来。

  等赵充国所部来了,不管是死是活,痛快地拼杀一番,也算是死得其所。

  范明友拿去了酒杯,高举了起来,对着其余几人说道:“来,我等共饮此杯。”

  霍禹等人也在沉默中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此间无外人,我等都可以畅所欲言……”

  “我等所行之事已经有了败迹,恐怕无法再挽回了,范某身为领兵主将,有负众望,自罚三杯!”

  范明友说罢,自斟自酌,痛饮了三大杯。

  “明日,就要与赵充国那老匹夫交战了,本将定会力战而亡,决不投降受辱!”范明友决绝地说道。

  “更何况,本将的亲眷定然已经被县官所杀,想来愧对他们,也不能苟活?”范明友终于在这此时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亲眷。

  一阵沉默,无人反对,也无人应和。

  许久之后,左顾右盼一番的丁平才开口说道:“范将军,我等未必要在此处坐以待毙。”

  “正是,范将军不可学那项羽沽名钓誉!”霍云劝道。

  “说得在理,天宽地宽,我等都是大好男儿,又怎可困死在此处?”霍山也激愤地说道。

  范明友摇了摇头,脸上尽是释然的笑,就连那双总透露出钻营的三角眼也都和缓了不少。

  几年之前,当范明友与霍禹开始谋划“另立新君”的事情时,他就一直等着起兵这一日。

  虽然如今败了,而且还败得一塌糊涂,可是他仍然不觉得后悔。

  成王败寇应如是,能为功名利禄舍得一身剐,也是一件畅快淋漓的事情。

  “抬眼天地宽,这句话自然说得不错,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刘氏气运未绝,我等终究还是错判了形势……”

  “刘氏天子只要还在未央宫里,我等形单影只,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总不至于真的像逃民一样,隐于草莽之间,像禽兽一般出没吧?”

  范明友有些苍凉无奈地说完这句话,就又倒了一杯酒饮了下去,发出一声畅快的感叹声。

  一个人一旦放下了心中所想,就连这酒的滋味都比原来好上了许多。

  “范将军,我等未必要留在这大汉啊,也可以逃到大汉之外去,我等可以去……可以去投匈奴人。”丁平低声说道。

  去投匈奴人?

  范明友那只是微醺的酒劲儿猛然醒了过来。

  是啊,他们本就和匈奴人有勾连,如今去投匈奴人也是一条好路子。

  大汉肇建至今,逃到匈奴的汉臣汉将可不少。

  远有韩王信,近有李陵和李广利……

  虽然他们的结局也不见得好,但是至少可以躲过眼前的灾祸。

  范明友因为喝了酒而有些泛红的眼睛清明了许多。

  营中仅剩的粮草不足以支撑一万多人逃到匈奴去,但足以让他们带着私兵部曲逃走!他

  他们几个人都是知兵的宿将,对大汉北方各郡的军力部署更是了若指掌,到了匈奴定然会被重用的。

  在匈奴人的庇护之下养精蓄锐一番,待他日天下有变,说不定还有反正的机会。

  至少,眼下可以保住性命。

  范明友自觉看清了前路,他也早应该看到这条路的。

  只要活下去,就还有希望!

  “丁公此话有远见,本将一时糊涂,竟然忘了还有这样一条路!”范明友借着酒劲儿兴奋地说道。

  他立刻又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似乎有心事的霍禹问道:“小将军觉得此计如何?”

  “姐夫是领兵大将,如今这局面只有你看得最清,我等都听你安排。”

  “好,事不宜迟,要走就要走得快,明日佛晓我等就可动身!”

  “恐怕还要先修书一封,派使者快马抢先所送给匈奴人,我等而后再走,即可避免误会,亦可得到接应!”

  “小将军考虑得周到,本将现在就来写。”

  范明友说罢,就推开了面前的残羹冷炙,立刻拿过笔墨,在纸上飞快地写了起来。

  不过一刻钟左右,一封“有礼有节”的降书总算是写好了。

  “几位将军过来帮本将参详一番,看看这信中可还有什么遗漏?”

  就在这个当口,还没有等丁平和霍禹等人站起来,走过过来查看,帐外的大营中突然喧哗了起来,接着就是一阵杀声!

  几人的脸色为之一变,顿时僵在了原地。

  霍山飞奔而出,又飞奔而入,立刻说道:“赵充国那老贼趁夜色杀来了,我军正在营垒处厮杀,还能抵挡片刻!”

  这形势突然急转直下,范明友更加着急了,立刻说道“快,快来看看还有什么遗漏,我先杀出去后,亦要派人先去送信!”

  霍禹和霍云兄弟无声地对视一眼,就围到了范明友四周,弯下腰就看了起来。

  降书写得很好,通篇谈的都是共谋大事,未曾有一个降字。

  “再盖上姐夫的私印和度辽将军的大印,匈奴人定会更重视的。”霍禹提议道。

  “说得极是!”还有些头晕的范明友从怀中取出了两印,郑重其事地盖了下去。

  围在范明友上方的几人不约而同地轻叹一声,心中的一块石头似乎也都落了地。

  接着,霍禹看了看霍山和霍云,不易觉察地点了点头。

  范明友此时觉得有几分愉悦,绝处逢生比旗开得胜更难能可贵,就连帐外此刻的喊杀声都弱了许多。

  “姐夫,我看那你那范字似乎少写了一点,是不是得加上?”霍禹莫名其妙地说了这句话。

  “何处?”灯光被遮挡住了,醉意再次涌上来的范明友看得不真切,只能低下头去找错误。

  可是找了片刻,也没有看到有哪个范字少了一点。

  当他想要出言询问的时候,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刺耳的刀剑出鞘的声音。

  没等他想明白何人拔刀时,因找错字而伸出来的脖颈先觉一凉,后觉一痛。

  紧接着,他就看到整个中军大帐突然旋转了起来。

  最终,他的人头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在那最后几瞬时间里,范明友看到了自己还在喷血的身体,看到了凑在自己上方那三张阴恻恻的脸。

  昏黄店的灯光之下,这些脸上都写满了阴毒、狠辣和癫狂……

  范明友终于想明白此刻发生什么了,他并不觉得难过与不甘,只觉得可笑……

  可笑自己刚才还想要逃,可笑他们现在还想活!

  这就是范明友最后的神志了,他的眼睛没有闭上,却再也没有了动静。

  动手的人是霍山,他们早就在寻找斩杀范明友的机会了,所以从回撤的那一日开始,他就把剑换成了更趁手的环首刀。

  至于一边的护军使者丁平,在霍山出手的时候,也被霍云用匕首抹了脖子。

  此刻,范明友的血喷了他们一脸一身,那封墨迹未干的密信也被污了一半。

  但是这三个霍氏子弟丝毫不再意。

  沾了血更好,更可以当范明友的罪证,当自己的救命的功劳。

  《汉律·贼律》中有“自告”的规定:坐谋反者,能徧捕其余谋反者,可免罪或减罪。

  又有斩杀谋逆之人,亦可等同于战功。

  今日,斩杀逆贼范明友就等同于斩杀敌军大将,可以为霍禹等人暂时找得一条生路。

  早在在逼近漆县时,霍禹收到了霍光和霍显在十一月二十四日夜送出来的信。

  这是从长安里送出来的最后一封信。

  霍禹那时候就知道长安大乱,更看到败亡的可能了。

  但是,他并没有将此信的存在告诉范明友,因为信中有霍光和霍显为他和霍家找的最后一条生路。

  “诛杀逆贼之首范明友”是霍禹保命的机会,是霍家周旋的机会。

  范明友的人头再加上父亲的爵位和功劳、霍去病的余荫、皇后的关系、丹书铁券……

  至少可以再多活一段时间,而这一段时间可以给霍禹找到一条可以走的路。

  看着地上的人头,霍禹没有任何的怜悯。

  成王败寇,自己的姐夫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更何况他的死还为霍氏保留了一线生机,他泉下有知的话应该会更会欣慰。

  “范贼利欲熏心,假传天子诏令,编造大将军手令,裹挟三军,行叛乱之事。”

  “我等忠君心切,难免受其蒙蔽,知其要逃往匈奴,方知狼子野心,幡然悔悟,故诛杀之!”霍禹再次核对了说辞。

  “唯!”霍云和霍山亢奋地说道。

  “与我等有关的往来书信,通通烧掉!”

  “与此事有关的兵卒将校,全部杀光!”

  “范明友身边的私兵部曲,一个不留!”

  “唯!”

  帐外的喊杀声还很远,他们有时间趁乱做好这些事情。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我带人头去降赵充国,伱二人拼杀出去,躲回长安,依计而行,为我后手!”霍禹厉声说道。

  “小将军,要不然不行此计,我等杀出去之后,直接去奔匈奴人吧,莫要回长安了!”霍山急迫地劝道。

  “现在还不可,我等此刻去投匈奴人,父亲和母亲定然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我带范贼的人头回去,还能周旋一番,说不定能将父亲和母亲的命保下来……”

  “保下他们的命,我等才能谋划去匈奴的事情。”

  霍禹说着,脑海中的记忆飞快地搜索着,还想再看看有何处漏洞。

  漏洞有许多,但是勉强也能行得通。

  在灵武城起事之后,他就从未以领兵大将的名义出现在大军面前,甚至还刻意淡化自己的存在。

  “如若有事,就将你姐夫推出去顶罪!”这是霍显在很多年前就告诉他的处事原则。

  与田广明、田顺所联络的时候,要么送到的是口信,要么是以范明友的名义写的信。

  田广明已经死了,田顺只要兵败一定也会凶多吉少——霍禹早已经在他的身边安插了死士。

  “小将军,此计太过冒险,说不定有去无回啊。”霍云也劝道,纵使是他也觉得霍禹和霍显定的计策太冒险了。

  “我们几人都是小角色,姐夫也是小角色,逃到匈奴只会被埋没……就算要逃,也不是现在……”

  霍云和霍山想起了之前定下的方略,不得不认同霍禹说的都是对的。

  “父亲还在长安,我不回去,他必然立刻就死,为了日后的路,我只能行此险招了……”

  “姐夫刚才倒是有一句话说对了,我等岂可像俗人一样埋没于草野之间呢?”

  “纵使是饮鸩止渴,我也要回长安,拖得一刻是一刻,你等只要依计行事便可!”

  “若你等事败或想要逃,我也不会有有半句怨言!”

  霍禹此刻展现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他不甘只身逃到匈奴去默默无闻,要逃也要逃出一番事业来。

  如今回长安,当然可能身死,但是至少先保住霍光这“老将”的命,才能考虑下一步的事情。

  保住霍光的命,就保住了希望,对他而言,霍光已经不是他的父亲了,而是他的一枚棋子。

  霍禹说了这一通话,霍云兄弟二人未再多言。

  “去吧,一定要趁乱将所有人处置干净!”霍禹再次说道。

  “唯!”霍山与霍云立刻冲出了大帐之外。

  霍禹终于平静了下来,他将那沾血的信收入了怀中,撕下一片舆图包住范明友的人头大步离开大帐。

  是夜,范明友所部大营被赵充国所部攻破,破营之前发生营啸,军中校尉、偏将及门下吏死伤颇多。

  羽林中郎将霍禹率私兵部曲手刃贼首范明友、护军使者丁平及一众叛将,而后至赵充国军前投降。

  而在十多日之前,在遥远的五原城下,田顺所部因粮草短缺而兵败,贼首田顺亦死于乱军中。

  范明友等人引起的叛乱,终于在年前尘埃落定。

  但是,那阴影却没有完全散去。

  这部分的转折不会拖很久,回长安之后,之前埋的弑君、贪污这些雷就会统一爆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