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朕非汉废帝 第227章 用霍光的锅,来做朕的饭(求订阅)

《朕非汉废帝》第227章 用霍光的锅,来做朕的饭(求订阅)

作者:凌波门小书童 字数:2718 书籍:朕非汉废帝

  说话之间,王式终于穿过了羽林郎组成的防线。

  在车下,已经站着一个年轻人了,不是别人,正是大汉天子刘贺。

  天子下车相迎,是莫大的荣耀,王式再倚老卖老,要不敢怠慢,连忙朝前走了两步,就下拜行礼。

  但是刘贺更加眼疾手快,稳稳地扶住了王式。

  “王傅不必多礼,几个月前,朕就说过要在长安城与你再相见,王傅当时还不相信,看来还是朕说得准吧。”

  刘贺一个接一个的“朕”,让王式更为感慨,这天子已经有了天子模样,看来自己原来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了。

  “陛下有真知灼见,老臣不敢相比。”王式说着,浑浊的眼中似乎有一些晶莹在打转,恐怕片刻之后就要老泪纵横了。

  “王傅,你与朕此刻都安好,不应如此伤悲。”刘贺宽慰道。

  “陛下说得对,陛下说得对。”王式连忙就用衣袖去擦眼角的泪水。

  “来,王傅上车,与朕同乘,一同前往未央宫。”

  与天子同乘,和普通的陪骖可不一样,是无上的荣耀,王式不敢造次,连忙摆手拒绝。

  “老夫无德无能,陛下此举孟浪了,悠悠之口最能提防,恐怕遭人议论。”

  “王傅哪里的话,你当得起与朕同乘,更何况朕来长安几个月,做过的孟浪之事又不只一件,多这一件不多,少这一件不少,王傅再要拒绝,可就让朕心寒了。”

  王式不再拒绝,终于是欣慰点了点头。

  刘贺扶着王式登上了安车,待王式安坐之后,他才很有气度地对薛怯说道:“薛怯,我们走!”

  “诺!”

  ……

  从昌邑县到长安城,一路赶来,一千多里整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本就年老的王式更是风尘仆仆,略显狼狈。

  草草看去,此刻的他与普通的乡间老儒并无二致,站在天子安车之左位,更显突兀。

  安车从城门而入,沿着城街向未央宫的方向急驶而去,引来了路边的行人驻足观看。

  长安的百姓官吏见多识广,自然知道路过的是天子车仗,但是仍然不停地猜测,天子身边的那个老人是谁?

  恐怕用不了半天的时间,王式这个偏居在昌邑城的老儒,就会成为长安人的谈资,也不知道他的身份被演绎出多少离奇的版本。

  王式站在安车上,手扶着安车前的横木,不禁有一些飘飘然。

  对于儒生来说,被天子用安车征召,那就是无上的荣耀,是每一个想要为国出力的儒生的毕生心愿。

  王式当然也不例外。

  但是,在十几年前,王式就早已经打消了这个年头,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美梦了。

  未曾想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居然可以和天子同乘,而天子还敬重地称自己一声“王傅”,这样的境遇又如何让他不飘飘然呢?

  知遇之恩,不过如此。

  此来长安,定要为天子做一下事情。

  想到此处关节,王式不禁捏了捏藏在怀中的一卷竹简。

  太仆丞薛怯把安车驾得又快又稳,没用多久,就把刘贺和王式送回了未央宫。

  ……

  宣室殿内,王式已经用巾帕擦干净了脸,身上的风尘已经散了许多。

  王式这才稍稍喘定,刘贺就迫不及待地把这几个来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才停了下来。

  直到这时,刘贺才想起来,王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了,顿时有心中就有一些不安。

  “王傅不远千里赶来长安城,朕是不是应该先让王傅休息几日?”

  “哈哈,老夫看到陛下平安,舟车之劳就已经一扫而空了,不妨碍的。”

  “那王傅在长安可有落脚之处,如果没有的话,可以现在未央宫安定下来。”

  “外臣留宿宫禁,这恐怕不合成制啊,陛下不用在意,龚遂那老儒以前就常来长安,在这里就有宅院,老夫就去他的宅院中暂住,与他也已经多日不得相见了。”

  “如此甚好!”

  又是一阵寒暄之后,王式才将谈话带入了正题。

  “刚才禹无忧与老夫说了,陛下将那个刘病已给放掉了?”王式问道。

  “嗯,朕亲自去见了刘病已,此子并非醉心名利之人,又是朕在这世上为数不多的血脉至亲,实在不忍下手”说完之后,刘贺就将自己对刘病已的安排一一地告知了王式。

  “刘病已并无罪过,朕于心不忍,不伤无罪之人,多与人仁善,这是朕为人为君的根本,无辜而诛杀刘病已,与此不合,因此实在下不了手。”

  “陛下宅心仁厚,深谋远虑,那倒是老夫浅薄了,还望陛下降罪。”王式叹了一口气欣慰地说道。

  “王傅那也是为朕作考虑,虽然有罪,但是朕恕王傅无罪。”

  “谢陛下不罪之恩。”

  “朕听从王傅之前的建议,在朝堂之上行的是不偏不倚的王道,如今已经取得了半数九卿的支持,朕想问王傅,接下来能在做什么?”刘贺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那陛下想做什么,是想要在朝堂上夺大将军的权了吗?”王式反问道。

  刘贺微微叹气,目光看向了宣室殿外,在他看来,现在恐怕还不到夺权的时候。

  “朕虽然已经在长安坐稳了皇位,大将军也对朕很是信任,但是霍党势大,想要连根拔起,不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朕不担心霍光作乱,但是却担心他手下的党羽作乱,杀掉霍光不难,门外那些昌邑郎就能做到,难的是拔出霍党的全部根基。”

  “尤其是霍氏在汉军中的势力,朕前脚袭杀霍光,他们恐怕后脚就会杀入未央宫。”

  有霍光在,还能约束他们,没有了霍光,谁能约束他们呢?

  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上,霍光到死也没有谋反之心,最终选择谋反的可是自己的那个大舅哥霍禹。

  “大将军十几年如一日,把这治理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朕即使接过来,也未必能够将这一切理顺,掌握不好,恐怕还会灾祸四起。”

  “更何况,大将军虽然跋扈,但是于大汉有功而无过,朕突然袭杀,恐怕不得人心。”

  也许不只是不得人心了,更会招致灾祸。

  “陛下分析得及是,考虑如此周全,那想必已经有了方略。”王式笑着问道。

  “朕要在霍光的羽翼之下,缓缓图之,一点点将霍氏的朝堂换成朕的朝堂,用大将军的锅,煮朕的饭。”

  “李代桃僵?”王式问道。

  “正是。”

  大汉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所辖的人口有数千万之多,长安下的一道政令,到了郡国到底会变成一个什么模样,谁都不知道。

  刘贺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对大汉远没有到了如指掌的地步。

  突然把整个帝国拿过来,刘贺没有信心完全治理好。

  北方的匈奴乌桓怎么处理,关东的豪强如何打压,黄河泛滥怎样整修,五铢钱一年该铸多少……

  这些事情只有霍光能够完全掌握。

  他用的肯定是老法子,但是至少不会出乱子。

  有霍光挡在前面,刘贺就可以躲在后面,慢慢地给大汉帝国打好基础。

  跑得太快,走得太急,搞不好是会扯到自己的蛋。

  就像那个尚未出生的位面之子王莽,不就是因为行了过于大胆的改革,最后落下了一个“壮志未酬”的局面吗?

  有霍光把握住大方向,对刘贺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只要霍光没有阻碍到自己的改革步伐,那么就可以让他继续辅政。

  一些辛苦人、得罪人的事情,全都可以让霍光代为处理。

  “昨日,大将军已经与朕谈过了,愿意给朕分理一些朝政,朕打算先将分到手上的政事做好,与仲父共行一道。”

  “边累积经验,边树立威信,待仲父自行还政,又或者等霍党行不轨之事,到那时……”

  到那时,就可以振臂一呼了。

  王式注意到,天子不知不觉又将对霍光的称呼改为了仲父。

  “陛下当真要这么做?不怕霍光突然就行不轨之事?”王式笑着问道。

  “朕当然怕,但是朕更怕大汉因为朕的异想天开而分崩离析,更怕百姓因为朕的胡作非为而受困受难。”刘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式听完肃然起敬,天子能有这番气魄,已经远胜孝武皇帝了。

  “那陛下只管去做就好了。”

  “朕从仲父的手上将三件事情拿了过来。一是兴办太学和郡国学,二是调关东豪强填充平陵,三是兴办工坊,推行朕在昌邑国琢磨出来的工农盐铁之秘法。”

  “朕想让王傅来操持着第一件事情,王傅可愿意助朕一臂之力?”

  王式是大儒,辈分又高,让他来操持此事,最合适不够,想必那些儒生也不敢作乱。

  “陛下就不怕老夫将大汉的儒生,都教成腐儒了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只要王傅能按照朕的方略来做,教出来的儒生定然不是腐儒,而是经世致用的真儒。”

  王式一时哑然,陛下这番话有些托大,王式本想劝导一番,但是他摸了摸怀中那卷竹简,也就释然了。

  天子对儒经的理解,超过了他们这些寻常之人,那这番话也就不显得那么孟浪了。

  “陛下真的信任老夫?”

  “当然信任,绝无谎言。”

  “那老夫这副骸骨就埋在那太学之中了!”王式豪迈地笑道。

  “如此甚好!”刘贺拍案击节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