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原神之我能刷阅历点 第九十八章:冰雾花

《原神之我能刷阅历点》第九十八章:冰雾花

作者:群星探险家 字数:1871 书籍:原神之我能刷阅历点

  杨行还是不放心陆生,出发前把王喜和杨宅生送到了丹阳主峰传道堂修行,留陆生在右峰山上,就让他好好看看他的族人在自己治下的生活吧。

  出发时天上下起了小雨,引起山中灵气些微扰动,辨识灵峰边界变得困难。好在杨行才把这条路来回走过,记得清楚,一路无惊无险到了汉陵峰草市。这次有了落脚之处,两人便不在码头停留,骑着骖騑直奔黄鹤会馆。

  牵着马进了前院,看着院子里停了一辆马车,杨行心里奇怪:汉陵峰上山路崎岖,不利马车通行,一般修士都是骑马上山,或飞身上山;若是去山顶草市,那里禁飞,还要步行过去。除了那些凡人,他还没见过有人乘马车上来的。

  左边厢房打开,走出两个人来,正是李虎和钟化。

  “李师伯、钟化,你们怎么过来了?”杨行见到黄鹤门故人,本能的亲热起来。他问完才想起来,叶玉婵说过,会有人送草药来,没想到是李虎亲自过来。

  “我们送草药过来,”钟化说道,“掌门让我来霍山长长见识。”

  之前叶玉婵买下黄鹤会馆,又研发白漆丹,已将黄鹤门的储备全部消耗完。这次运来的草药,是搜刮了整个百草园和仙鹤峰所得,必须慎之又慎。而且现在和霍山的联系,已成了黄鹤门的首要任务,李虎作为掌门亲信,怎么都要来一趟的。草药在储物戒里,但为掩人耳目,他们还是请了凡人,雇了马车,一路赶马而来。

  “倒不知道杨贤侄还会炼丹,”李虎眯眼而笑,心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杨行竟成了这链条上的核心人物了,他说道,“你可是为黄鹤门立了大功了。”

  “愧不敢当,多亏掌门和叶师姐信任。对了,李师伯怎么亲自过来了?”杨行一边说着,一边跟两人介绍李通,又问起叶玉婵的去向。

  “这些草药本来要卖给卫氏的,现在要紧着这边,玉蝉过去解释了。至于我嘛,黄鹤坊市已经重建完毕,基本被霍山的人控制了。我这个铁门山门主名不副实,以后就负责你们这边,来回奔波了;钟化就留下来帮你们,给你们打下手。”李虎说道,“我和霍山打交道那么久,对霍山上上下下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今天就要回去,走之前,你好好想想,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百草园被收刮干净,全部灵植上新的幼苗,钟化就不必死守在百草园,可以出来做事了。

  杨行觍脸着脸,问起他最疑惑的筑基功法来。

  李虎却犹豫了。

  杨行瞬间明白,自己跟着罗长老来霍山,有了自己的灵峰,已不是黄鹤门的人了。他心里有股淡淡的悲哀流转。

  李通侍立在旁,也不参与谈话,此时暗想:立功的时候就是黄鹤门的恩人,要学功法了就是外人,分得还真清楚。

  李虎只犹豫了一会儿,就笑着说:“规矩是规矩,人情是人情,我对你的功法也不太清楚,要等田平和赵镇出关,也许能解你疑惑。但有些道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当场说了《丹经》等几本经书的名字,山顶草市就有售卖,这也不算坏了规矩。

  杨行仔细记下,又问师尊田平和师兄赵镇的情况。

  “田平已经是筑基后期,他修炼还有余地,又感阳寿不多,决定连续闭关冲击金丹。赵镇还在闭关,估计离筑基中期不远了。”李虎啧啧叹道,“当年庶务峰不受重视,门内也议论纷纷,没想到如今喜报频传,看来还是我等目光短浅了。这是田平传道有功,掌门决策有方啊!”

  杨行听到师尊和师兄的好消息,也吁叹不已。在霍山的这几天,他一直处于神经紧绷和压力不断的状况,还真怀念以前庶务峰上,不用操心许多,只用专心修炼的日子。

  最后,杨行又问李烟的情况,李虎只是叹气。

  杨行没什么信心的说道:“霍山说要追查,不知查得怎么样了?”

  李虎冷哼一声:“你没听说吗?南边的陶家堡也被越寇袭击了,和黄鹤坊市一样。但陶家抵抗颇烈,引得越寇大举进攻,结果被惨烈灭门,霍家军派去救援的小队也全军覆没。只有陶家女儿逃出,此时就在霍山。这股越寇和袭击黄鹤门的应该是一伙的,简直是越来越明目张胆了。黄鹤门为自保,有意扩充仙鹤军,现在就是急缺灵丹和各种物资。”

  杨行内心叩问:孙池啊孙池,你们到底要沾染多少条人命才肯罢休?他强忍住愤怒,不动声色的和李虎吁叹片刻,叶玉婵从外面回来,李虎就坐上马车折返了。

  ----------

  车辙轧过青石板,辚辚而响。来时说是要照顾炼气弟子钟化,就雇了马车,其实相比骑马奔波,李虎更愿意待在马车里。此时他背依着软垫,眉头微皱的看着汉陵峰热闹的街市,若有所思。

  李虎谋算着,炼气修士要冲击筑基,必须借助三阶灵丹;筑基修士要修炼,也需要三阶灵丹辅助。怎么保证灵丹供应充足,这是每个宗门都要考虑的大事。

  在黄鹤门,一个筑基修士若不立功的话,需为门派服役三年,可赏赐一颗三阶灵丹;服役十年甚至更久,才能迁入凡族。而每名长老一年至少要十颗三阶灵丹,才能满足修炼所需。还有正在闭关的田平,也是关键时刻,不能断了灵丹供应。掌门压力很大啊。

  本来准备灵植草药发卖到霍山,没想到叶玉婵竟能打开局面,一月所得就相当于以往一年,这下可以无忧了。叶玉婵为黄鹤门立下如此大功,可惜啊,已经是罗家的人了。

  黄鹤会馆里,叶玉婵一脸疲惫,显然是受了卫氏不少刁难。不过她见了钟化和杨行,阴郁瞬间转为笑脸。安排好几人的起居,她对杨行说道:“你明天陪我去见一个人!”

  ----------

  第二天一早,杨行将李通打发去草市自由活动,他则跟着叶玉婵去赴约。

  从黄鹤会馆出来左拐,穿过一片密林,再走过一条街市,一栋高楼乍现在眼前。六层相高、五楼相向、朱门绣窗、檐角交错,好似几个经世堂排列在一起,又如两个长生殿堆叠而成,气势非凡。

  这便是叶玉婵跟人约了谈事的所在,玉壶茶楼。

  不比山顶地狭,位于山腰的玉壶茶楼占地颇广,由五栋六层高楼围成,前后有三重四合院,中间以两个天井隔开。前面是大堂,半圆形的门楣,一条青石门槛,两合大门,堂内摆放着各式桌椅;中间是雅阁,飞桥栏槛,明暗相通;后面是主人及馆中修士自住之处。

  杨行跟着叶玉婵踏进大堂。此时正是清晨,大堂内已有了些喝茶谈笑的人们,还有几个自斟自酌的独客。

  他注意到,堂内悬挂着一块块大木牌子,上面有的写着:雇佣炼器大师;有的写着:资深灵植修士,擅长开荒翻种。他这才明白袁平走之前让他去茶楼的意思,原来这都是雇佣和受雇的信息,在此陈列,一目了然。

  “修士还喝茶饮酒?”杨行问道。他只喝过邱波的竹叶青,那是用宁神花泡的灵酒。

  “无非是消遣罢了。”叶玉婵在茶楼与人谈事过几次,对这里颇为熟悉,一边穿过大堂往后走,一边说道,“草药很难长久保存,我在黄鹤门也用来泡过茶酿过酒。这里的茶和酒虽然也有灵气,但比起黄鹤门的,味道寡淡多了。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尝一尝。”

  从大堂往后走去,是一条长长的主廊,两旁是六层高的阁楼,每层都有喝茶饮酒的小阁子,挂着晶莹剔透的珠帘,将灵识挡在外面。偶尔帘子掀开,能听到里面有人在唱曲儿:“玉壶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浅吟低唱,充满柔情蜜意,最能卸人心防。

  两人在一处雅阁坐下,有凡人端上清茶,杨行嘬了一口,味道确实寡淡,但能感到灵韵蕴含其中。茶喝过一盅,等的人来没过来,杨行忍不住问:“我们约见的是何人?莫不是那个灵丹阁管事?”

  “灵丹阁出事了。”叶玉婵黯然说道。

  原来灵丹阁那个管事不只做叶玉婵一家的生意,还和很多人都有联系,泄露了不少丹方,已被贬回灵药峰。叶玉婵在草市将白漆丹高价出手后,引得灵丹阁追查,说要见见炼制白漆丹的人,叶玉婵便将杨行带了过来。

  过了一会儿,珠帘被掀开,走进来一位身着青衫的少年公子,见了杨行便叫道:“是你!”

  杨行讶然端详片刻,才记起眼前这位修士的身份:竟是一个月前带他们进山的知客道人,霍山门主之子,霍青。

  叶玉婵没想到他俩认识,她和霍青打过几次交道了,介绍道:“这就是你要见的炼制白漆丹之人,原黄鹤门弟子,现丹阳峰罗寅真人门下,名唤杨行。”

  “我见过你,”霍青自顾坐下,叶玉婵给他斟茶,他却不碰茶杯,而是说道,“没想到你于炼丹一道颇有造诣,不知师承何人?”

  “我的座师乃是黄鹤门田平道人,”杨行不卑不亢的说道,“炼丹一道,是叶师姐传授于我。”他看着叶玉婵,又想起了熊牛谷地洞中的时光。

  霍青看了看叶玉婵,摇了摇头,明显不信杨行的话,说道:“你们莫不是哪家派来,扰乱我灵丹阁生意的吧?”

  “绝对不是。”叶玉婵有些尴尬,杨行的炼丹术确实是她所教,但已青出于蓝了。事关门派名声,她严肃说道:“我们只是想在霍山做生意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