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浒凌云志 第四百一十六章 入主长安

《水浒凌云志》第四百一十六章 入主长安

作者:宇文东耳 字数:2771 书籍:水浒凌云志

  同时梁王府将依约在极北各族中派驻军事教官,帮助极北各族训练军队,而且免费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替换“九天玄女”留下的那些“妖器”,这些妖器自然也有梁王府负责收回销毁。

  而和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条款,是王伦答应一旦极北之地遇到天灾祸患,梁王府必会立即给予援助,不遗余力,提供粮食、设备等抗灾物资,甚至可以让极北各族受灾的百姓到梁王府辖地之内避难。

  衍日王等人哪曾想到王伦竟会如此慷慨仁义,无不是惊喜不已,乌介王更是当众大呼,真不该听信那九尾狐的妖言,早知是今日这般,当初就应该直接将那妖狐拿了,送于王伦,以换来两族和平友好。

  衍日王也是后悔不已,深恨自己不该轻信扎木合的蛊惑而与大梁为敌,并当场表示等返回本族之后,便立即将扎木合擒下,亲自绑送大梁,交由王伦处置。

  和约顺利进行,最后又商定了大梁与极北各族的分界之地,两地边境从东到西,东部以外兴龙岭北簏直到大海为界,中部以瀚海中心线为界,大梁与极北各占瀚海一半,西部则以萨彦岭北缘山根为界,蒙古高原全境归属元州,只待和约正式签订之后,便在边境各处竖立界碑。

  等一切条款全部议妥之后,王伦与五大蛮族首领便代表大梁和极北各族在和约上签字画押,正式生效,永世不变,当然极北各族还没有文字,和约便只能以汉文书写,蛮族五大首领也不会写字,就都按了手印,以为信凭。

  和约共为一式六份,分别由大梁与极北五大蛮族各自留存,又在和约签署之地刻石立碑,昭示后人。

  和约签订仪式结束之后,王伦便命在和约签订之地竖起大帐,设宴款待极北各族首领,二十万蛮族联军也都赐予酒肉犒劳,席宴之上肉山酒海,美味佳肴,数不胜数,一众蛮族又哪里见过这些,都早已吃红了眼,就差连自己的手指头也吃了下去。

  而衍日王等人对王伦也早已是感激与崇敬并重,都频频向王伦敬酒,王伦自也是酒到杯干,来者不拒,蛮族众人对王伦的豪爽大气更是折服。

  席间王伦又特意唤过乌介王,告诉乌介王近日得到确切消息,西辽国主耶律大石趁黠戛斯一族主力随蛮族联军东征之际,已经亲率十万大军北上,突入黠戛斯境内数百里,一路烧杀抢掠,大有一举吞并黠戛斯之意。

  乌介王听罢又惊又怒,再也无心饮宴,当即便要率部返回黠戛斯,抵抗西辽的入侵。

  王伦知道乌介王心急,当下也不相留,但却赠送给乌介王大批最为新式的武器装备,足够武装数万大军。

  乌介王感激涕零,当即跪地向王伦叩拜,表示黠戛斯一族永记王伦以及大梁的恩德,今后旦有所命,黠戛斯全族老少必定以性命相报。

  而极北各族向来都是同气连枝,黠戛斯一族遭到西辽入侵,其他各族首领自然也是义不容辞,当即便纷纷派出兵马肋乌介王抗敌,王伦更是毫不吝啬,给所有派出兵马的极北各族都赐予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极北各族首领都是感激不尽,对王伦自然也是越发的信服,进而更是与元州各族百姓一样,尊称王伦为成吉思汗。

  第二日极北各族起程回归各自族地,王伦又亲自送出边境,才率军返回元州总督府。

  与极北各族签订了和约,大梁北境已安,再无后顾之忧,王伦也再不逗留,便立即南下回军关中,王源与完颜宗弼、朱仝、哈撒儿等元州留守众人一路相送,直过了长城才洒泪分别。

  而在回程关中的路上,衍日王派人送来信息,却说是返回图瓦族驻地之后,便发现扎木合已经逃走,不见了踪影。

  王伦对此早有预料,扎木合向来机警过人,极北各族联军南下入侵元州之时,扎木合就没有随军参战,想来也是早已料到蛮族联军取胜的机会极为渺茫,根本没有什么胜算,所以干脆编个理由缩在后方观望前线形势。

  现在极北各族南侵失败,更是又与大梁签订了和约,两族永世修好,此时他扎木合夹在中间,却已经成了挑拨离间的作乱小人,不论是大梁还是极北各族无不是欲以除之而后快,扎木合要是不跑那才叫怪了。

  而今扎木合从图瓦族出逃自然是再正常不过,至于扎木合要逃往何地,王伦也是心中有数。

  路上再无闲话,不日间王伦便已率领大军回到关中,千年帝都长安城也已遥遥在望。

  长安城经过田虎与鲁智深的数年重修改建,再加上梁王府迁来之后又加快速度日夜赶工,如今已经颇具规模。

  现在的长安城是在原有唐代长安城的基础之上,再加以扩建重修而成,比之旧唐故都已是焕然一新,而气势恢宏更是又胜一筹。

  如今的新长安城共有三重城墙,将长安城分作内、中、外三层,最外面一层为廓城,也叫外城,中间一层为内城,也称皇城,最内一层为宫城,又名“紫禁城”。

  而紫禁城这名字还是公孙胜起的,当初王伦等人商量给长安内外各城以及各座城门命名的时候,公孙胜向着王伦一顿挤眉弄眼,然后便说出了紫禁城这个名字,却让王伦不由对公孙胜的来历更加的怀疑。

  另外在给长安各座城门命名之时,王伦便不由想到了后世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将长安城“外九中七宫城四”总共二十座城门,全部按照北京城各座城门的名字来命名。

  不过因为现在的长安城与北京城的格局大不一样,各座城门所在的位置也不在同一个地方,所以各座城门的顺序和名字也有所不同。

  而长安各座城门与宫室殿堂的题字也都是由王伦亲自书写,再由萧让、金大坚、赵明诚等人临刻制成匾额,安置于城门宫殿之上。

  此时王伦率领大军已经到了长安城北的渭河便桥,留守关中的萍儿、柴进、耶律梁材、岳飞等人也早已率领梁王府各部官员以及长安百姓出城到桥头相迎。

  在这一世王伦已经是第二次来到这长安城外,只是上一次西进关中寻找王进再南下江宁之时,因为时间紧迫,当时就没能进到长安城内,只是绕城而走,颇为遗憾。

  而这一次再到长安城外,王伦却已经是这座千年帝都的主人,王伦望着北门城楼上“德胜门”三个自己亲手所书的大字,越看越觉得遒劲有力,庄严大气,不由大赞自已的书法水平当真是又再上一层楼了。

  柴进等人过来迎接,王伦与卢俊义等人也都是下马相见,但王伦却在欢迎的队伍中发现了一位久未见面的老熟人,竟然是原本镇守长江焦山的韩世忠。

  王伦连忙过来拉住韩世忠的手,问道:“世忠何时到的关中?”

  韩世忠摇头苦笑道:“昨日刚到的。”

  王伦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但现在也不是说话的场所,自也不能细问,便拉着韩世忠一同进城,待时机合适再详细问之。

  王伦在柴进等人的陪同下从德胜门进了长安城,只见长安城内街道宽阔整洁,各式房屋错落有致,市井繁华热闹,已经颇具都城气势,而城中百姓蜂拥而至夹道相迎,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都要一睹梁王真容。

  新长安城经过田虎、鲁智深数年经营,早已经初步恢复了元气,而等梁王府迁来之后,又陆续有各地百姓、商贾汇聚过来,现在城内城外已有百姓数十万众,在开封、洛阳逐渐没落以后,长安已是中原大地首屈一指的大城。

  而等穿过热闹的外城之后,王伦便从地安门进入皇城,梁王府的各级关键行政机构与部门全部设在皇城之内,皇城北部更是军机阁与大梁军团总部所在,气度森严,军威肃杀,气势又与外城不同。

  过了北部皇城,再进入神武门,就是梁王府王宫所在的紫禁城,此时紫禁城还尚未全部修建完毕,但主体的宫室殿阁都已建成,尽显恢弘壮阔,煌煌王者之气汇聚升腾。

  王伦与梁王府一众首脑要员都到太和殿中聚齐,这太和殿是紫禁城中最为高大雄伟的一处宫殿,以汉唐形势修建,规模宏大无比,比之后世留存的北京故宫清朝太和殿还要大出数倍不止。

  王伦沐浴更衣之后,便登上太和殿王座,杜迁、宋万、郝默、阿奇四大护卫分侍左右,卢俊义、柴进、耶律梁材、岳飞等梁王府众臣,都按所负职司依次落座,太和殿内群英荟萃,繁星闪耀.

  王伦高居王座之上,环视殿内肱骨群臣,遥望殿外巍峨宫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何曾想过会有今日这等局面,而且以现在长安与紫禁城的规模局势,只怕早已超出一个王爷所应享有的建制,论个僭越之罪都是轻的,只是不知远在江南的赵构与方腊要作何感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