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浒凌云志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复国之志

《水浒凌云志》第二百九十四章 复国之志

作者:宇文东耳 字数:2679 书籍:水浒凌云志

  原来耶律梁材逃到了高丽之后,便开始召集辽国残余旧部,以谋复国,但大金又岂会对耶律梁材置之不理,就在今年春天便即兵发高丽,而出兵的理由就是高丽私藏辽国余孽,企图对抗王师。

  高丽弹丸小国,兵微将寡,虽然也做了抵抗,但又怎是大金虎狼之师的对手,只数月之间,便即兵败投降,而且高丽王不但向大金乞和称臣,更是为了自保要将耶律梁材等辽国旧部献出。

  幸亏耶律梁材早就知道高丽王是个靠不住的墙头草,更是早就在暗中买通了高丽王的身边之人,而那探子也算给力,及时给耶律梁材偷偷地报了信。

  耶律梁材料到早晚会有这一天,也是提前做好了准备,当即杀退前来捉拿自己的高丽军队,随后便率领旧部三千余人乘船逃亡于海上。

  关于耶律梁材这段时期的经历王伦早就知道,但是王伦也确实没想到耶律梁材会不顾与自己的灭庄毁家之仇,竟然主动前来投奔。

  王伦想不到耶律梁材会来,而耶律梁材也确实不想来,但自从逃出高丽之后便已是前途茫茫,无处可去,等接连在海上漂泊了十余日之后,随行的队伍之中便已经开始出现人心惶惶的现象,更有人在私下商议想要出逃,自谋生路。

  耶律梁材不由担心若是长此下去,别说将来的复国大计,就是眼前仅有的这些旧部也要分崩离析,而且大海之上风云莫测,一旦遇上风暴海啸,更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为此耶律梁材便与黑龙会诸位长老以及属下众将商议对策,便有人提议现在大宋国内形势有变,山东一地已由王伦任了节度使,如今王伦割据齐鲁之地,实力极是强大,不如前去投奔王伦,暂作栖身。

  此计一出,众人便立时议论纷纷,多数人都是不同意投奔王伦,耶律梁才也是颇为顾虑,怕王伦会因家仇怀恨在心,从而借机报复。

  但黑龙会大长老金永海却力排众议,直言既然王伦能够创下如此之大的一番基业,便必定是胸怀大志之人,决不会因为私仇而坏大计。

  而且如今大辽虽灭,但分散在天下各处不愿受金国统治的辽国贵族以及辽军余部仍然为数众多,而耶律梁材以故辽太子的身份前来投奔,王伦便可以借助耶律梁材的名义,从而获得一众辽国故旧势力的支持。

  而有了故辽势力的支持,将来王伦无论是要对抗大金,还是想要自立为王,对王伦来说就都只有好处,这个道理王伦不会不明白。

  另外最重要的是,辽国旧部也可以在王伦庇护下,逐渐恢复自己的实力,等将来时机成熟,便可与王伦商谈复国之事,所以投奔王伦不过是与王伦互相利用,各取所需而已,大不了等将来复国之时,多给王伦些好处罢了。

  耶律梁材权衡利弊之后,终是决定冒险一试,便当即率众登陆宋境,求见王伦,此时见王伦主动问及此来原因,耶律梁材便道:“确实有事想与王大人商议,可否请大人屏退左右?”

  “不必。”王伦笑道:“此厅之中皆是小弟的心腹之人,梁材兄有话请讲便是,不用避讳。”

  “好,既然如此,我便有话直说。”耶律师梁材也不犹豫,当即便道:“我等此来,便是想要寻求与节度使大人合作,请大人助我复国。”

  “助你复国?”王伦面显惊讶之色,说道:“这谈何容易,现在大辽故地已经尽为大金所占,早无片土可作立锥之地,而且金国实力之强有目共睹,如今更是即将南下侵宋,我能否自保尚未可知,又怎有余力助你复国?”

  耶律梁材道:“我也知此事千难万难,然祖宗百年基业被毁,我辈子孙又岂能只因畏难而无所作为,纵使百死也要竭力向前,所以不管最终如何,也不论大人是否帮我,这复国之事,我势在必为。”

  “其志倒是可嘉。”王伦沉吟道:“且不论你复国能否成功,单只凭你的这份志向,我倒是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起码保你契丹一族延续还是不成问题,只是我若帮你,所耗人力物力不知凡几,成自不必说,若是不成,空自劳心费力,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耶律梁材见王伦言语之间已有松动之意,便立即起身说道:“只要大人肯真心助我,此事无论成与不成,我大辽千万子民皆会感激大人的相助之情,若能复国,我大辽便自愿为大人藩属,永不相叛,即使不成,我契丹一族也愿追随大人,尽己所能,为大人建功立业助一臂之力。”

  王伦轻轻一笑道:“照你所说,这倒是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只是此等好事,你为什么会找上我呢,当今天下英雄何其多也,就如江南方腊,现在已经占有大宋的半壁江山,如今又征伐南海诸国,灭交趾,平占城,夺取暹罗大半国土,近来更是战败吴哥王国,逼其割地求和。

  现在方腊如日中天,要论实力,比之大金也是不遑多让,你何不去投奔与他,即使不投方腊,你也可扬帆南海,寻一小国,以你现在的实力,将其攻下做为落脚之地,想来也不困难,然后便可以此为基础,慢慢恢复元气,徐图复国,岂不是更为稳妥?”

  耶律梁材却摇头道:“方腊其人众所周知,不但狼子野心,而且又猜忌多疑,与方腊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而南海诸国更不足取,无不是国窄人稀,地薄物贫,难成大业,现在更是都已成了方腊的嘴边之肉,早晚必被方腊所吞,此途已是死路一条。”

  耶律梁材看了王伦一眼,又道:“而在下在辽国之时,便早已听闻过大人的仁德之名,大人尚在绿林之时,便收留各处流难灾民,为其安家置业,活人无数。

  现今大人身为一镇节度,更是清治官场,厉惩腐败,推广新法,只一年时间,便令齐鲁之地焕然一新,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此等功业,当今天下又有何人可比。

  而且不但如此,大人更有胸怀天下之志,起家之时便曾立下守境安民,护佑一方净土的宏图大义,如今又是竖起‘保家卫国,佑我中华’的大旗,一力抗金。

  在金军南下侵宋之时,大人更是亲率山东子弟血战滑州,解围东京,迫使十万金军偃旗北遁,纵观当今天下英雄,唯大人之德、之才、之志、之力,方能助我成事。”

  “梁材兄过誉了!”王伦哈哈大笑,被耶律梁材一顿马屁拍得甚是舒服,但老脸却是不红不白。

  “只是!”王伦的目光突地变得凌厉起来,沉声说道:“你难道忘了,你与我可还有毁家灭族之仇吗?”

  耶律梁材却是面不改色,只道:“如今我已是穷途末路,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大辽太子,现在我就在大人面前,大人若是想要报当年之仇,就请大人即刻将我斩绝于此,在下毫无怨言。

  但在下确信大人乃是志向远大之人,又岂会因为一家之私仇,而废国家之大事,而且既然大人已经听在下说了这么许多,想必大人心中自有想法,在下言尽于此,到底如何,还请大人决意裁夺。”

  耶律梁材一番话不卑不亢,而且还很是有些光棍气质,王伦也不由佩服耶律梁材的胆色,目光也恢复了平静。

  “还有一事。”王伦思索了一下,又道:“你从高丽离开之时,为何不东渡倭国日本,我听闻那里的什么所谓国主天皇势力衰微,反而各大武士家族纷纷崛起,与天皇争权,如今的日本局势极为混乱。

  而那倭国又距高丽甚近,你何不趁此机会率众登岛,扶植起一方势力,并与其合作,等坐大之后便寻机一统日本诸岛,而后再率领岛民反攻辽东,岂不也是不错的选择?”

  耶律梁材却是哼了一声,高声说道:“我华夏儿女,又岂可与倭贼苟合!”

  “哦!”王伦心中一动,刚才为了确定耶律梁材的诚心,便多问了一句,却没想到这一问竟然问出耶律梁材这份自认华夏,不与倭奴同流的觉悟,倒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好!”王伦忽地一拍座椅扶手,哈哈大笑道:“你的事我应下了。”

  耶律梁材也是一愣,刚才与王伦费了半天口舌,也没见得到王伦的确切答复,怎么只说了一句不愿与倭国苟合,就让王伦如此痛快地答应了。

  但耶律梁材此时大喜过望,根本无暇细想,便立即向王伦称谢,黑龙会大长老金永海也率其余长老及一众辽将向王伦躬身道谢。

  王伦答应帮助耶律梁材复国,却让赵云、王英、小舞、小虎等王家人大为不解,众人均觉怎可如此轻易便放过这个大仇人,当下便都要起身说话,却被王伦用眼色制止。

  “等等。”王伦嘴角一撇,又道:“要我帮你自是没有问题,但是我也有一个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