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阳门下四合院,我成了韩家老六 第五百五十五章 收购

  时间过得很快,雨季停了,旱季来临,赵括离开京城已经两年了。这两年他安心地在南阳县发展,使得南阳县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因为天气原因,建设速度也没那么快。特别今年的旱季来的早,往年都要四月中下旬旱季才来,今年三月还没过,旱季就来了,有南阳县老人预测,今年可能大旱。

  这一事引起了赵括重视,立即下令加块水库建设,多挖水井。还好去年水库建设完成了不少,赵括还下令在南阳县境内的几条小河分段修建水坝,甚至把建设县的苦力营派出三分之二去建水坝,一下县城建设速度更慢了。

  时间转眼又过去了两个月,已经到了六月份,可从旱季到现在,一滴雨也没下,可见今年旱情严重。

  而更可怕的是旱情过后必有水涝,赵括也不得不为这考虑。

  粮食从去年雨季开始种,在今年二月份收成,又在四月份插秧,现在到处是稻花香,眼看可以收成。

  南阳县地处热带,一年可种三季水稻,可不比鱼米之乡差,可旱季又要保持田里有水,这才有了水库建设,不然只能长一季,还要怕水涝。

  南阳县发展延续去年定下的目标发展,去年定下的目标是五年目标,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大半,只要今年水库都建成,明年就可以开始修路。

  赵括定下的目标是村村通路,而且要雨季也能通往县城,不是简单的旱季才通。

  这要经过详细对南阳县地形勘察,必要时开山,也要让南阳县村村通。

  但通往外界是没办法了,英州的一小半的气候和南阳县差不多,赵括最多把路修到和广海郡交界,广海郡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雨季与外界联系还是只能靠海船,而且赵括已经交待,今年用钱也要挖一些造船工人和技工,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造船厂。

  谁让南阳县没有这方面基础呢?只能到处挖人,还在英州到处挖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在南阳县是吃香的喝辣的。

  还派人偷偷去广海郡、广安郡散布谣言,把南阳县夸得天花乱坠,目的是想快速增加人口,今年年初雨季还没结束就已经开始偷偷行动,迁移了靠近南阳县的十几个村子,把整个村子的人都迁到南阳县,谁让南阳的水稻年初丰收,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呢?

  迁到南阳县的人从最开始不确信到现在安定了下来,生活吃用县政府补助半年,半年后一却自理。

  从迁来后冒雨开垦水田,再到现在田里一片片金黄,让他们充满对生活的向往,以后不用每到雨季开始发愁粮食不够吃了,而且村里连商店都有,出门就可以买到东西,治安又很好,不用担心土匪强盗,还有孩子可以到镇里上学,不用交学费和住宿费,只交伙食费就行。

  这个时代,农民出人头地除了当兵就是读书,很多家庭为了孩子,咬了咬牙,让孩子去镇里读书了。但还有更多家庭不让孩子读书,让孩子在家帮忙干活。

  现在南阳县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赵括没有强制教育,但等过几年后,第一批学生毕业,赵括就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了。

  为了孩子教育,赵括还专门创办了造纸子,印刷厂。

  这世界早有造纸技术,而且很先进,但纸张对百姓来说还是很贵,跟本买不起。

  所以赵括只能自己建厂,反正造纸简单,虽是粗纸,但也够用,而且南阳木材资源充足,完全不用担心原料问题。

  印刷厂不只可以印书,赵括还令宣传部开始发行报纸,每三天发行一次,报道南阳县发生的事和政令。

  还派人到各村讲解和读报,从刚开始的每次发行一千份到现在每次发行三千份。报纸第一页正面每次都是赵括画像,虽是黑白的,但栩栩如生,每次发行的第一篇都是报道赵括的,把南阳县发展全归功于他,使他的形象慢慢深入人心,毕竟这两年来百姓有目共睹。

  为了人口,赵括还令有亲朋好友在广安郡或广海郡的写信,把南阳县描写成天堂,让他们迁过来,可谓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的想办法拥有更多的人口。

  为此,赵括还派四个营在与广安郡和广海郡交界的地方保护迁过来的百姓,赵括还亲自写信给广安郡和广海郡守,让他们不得阻拦。

  气得两郡郡守乱摔东西,在上报巡抚没用后,直接上书朝庭。

  可是没有用,朝庭直接驳回,还批注:都是赵国百姓,有自由之身,迁居何处是自由。

  边界是忙碌的,也有不土匪听说南阳富饶,想要过来打家劫舍,结果可想而知,又为苦力营增人。

  更有不少土匪直接下山,不想当土匪,来到南阳县当农民。当初谁还不是为了一口饭吃当了土匪,现在南阳县大发展,只要努力,不怕饿肚子,谁还当土匪,把命挂在库腰带上,随时可能丢了性命。

  这样的土匪还真不少,但只要真心改过,不是好吃懒做,赵括是来者不拒,也变向地帮了广安郡和广海郡,让他们的治安好了不少。

  大旱严重,但南阳县发展没有落下,由于做了准备,对南阳县的影响不大。但英州就不一样,这旱灾的重灾区变成了英州,更让英州百姓叫苦不迭,迁往南阳县的百姓更多。

  只是一个旱季,让南阳县人口足足涨了三分之一,这可是十来万人口,让南阳县人口突破四十万大关。

  人口猛增,对南阳县压力非常大,不管是粮食,还是各种物资,都紧张。还好六月的粮食收成不错,粮食供应勉强能支持到下季收成。

  现在已是十月,新开垦的水田早已种上水稻,但雨季还没到来,再晚来可能要出现水灾了。

  原先规划的水库已经全部建成,可是现在由于迁来的人口太多,分散安置不下,不得已又建了三个镇子。三个镇子现在只是简易聚集地,非常简陋,要等明年旱季继续建设。又在镇子周边开垦了大量水田,要等雨季来临才能播种,不像其它地方,又快到了收成季节。

  南阳县水稻成熟周期是三个月,由于不是春夏秋冬,只分雨季旱季,有别于赵国其他地方。正常是三月底播种,四月份插秧,六月份收成,七月底播种,八月份插秧,十月份收成,十一月底播种,十二月份插秧,二月份收成,收成和播种要渐隔一个月左右。

  付出的劳动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南阳县的百姓看着一片片金色的田野,眼色都充满希望,不再像前几年看到雨季来临,都死气沉沉,也不知道,每年雨季,有多少百姓冒雨狩猎,再也没有回来,留下孤儿寡母的,日子更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