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合院从傻柱身死开始 第669章被挫骨扬灰的聋老太

《四合院从傻柱身死开始》第669章被挫骨扬灰的聋老太

作者:超狂的蚊子 字数:3554 书籍:四合院从傻柱身死开始

  谈妥了《寻秦记》的事情后,宾主尽欢,而李志文两人也没多逗留,就和马成昆告辞走出了办公楼。

  陈玉莲跟着李志文从《东方日报》办公楼出来后,感觉像在做梦,尤其是千字一百的稿费,更让陈玉莲觉得做梦,试想在普通员工平均工资不到1000块的香港,千字100是什么收入的存在,对李志文特别崇拜,满眼小星星的看着李志文说:“阿文,你真的成为作家了?”

  李志文点头说:“算是吧。”颇有种高手的寂寞。

  “阿文,你太厉害了。”陈玉莲说道。现在的香港对于文化人特别推崇,特别是在平均学历不到高中的演艺圈,君不见金庸、倪匡和古龙的地位有多高。

  “阿文,风口上的猪这个笔名,有什么特殊含义吗?”陈玉莲问道。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莲妹,你没觉得我们现在就站在时代的风口上吗?我要在这个时代,成为巨人。”李志文说道。

  陈玉莲似懂非懂,等到多年后,李志文成为统治演艺圈的大亨,她才深有感触。

  在距离警校毕业的最后一周,《寻秦记》终于在《东方日报》的副刊上连载了。

  这天,陈玉莲照惯例在楼下的报亭买了份东方日报,这是《寻秦记》被《东方日报》收取后形成的习惯。

  “怎么还没有呢?”陈玉莲苦闷的自言自语道。

  “阿莲,什么还没有呢?”舍友廖安丽问道。

  “没什么。”陈玉莲心不在焉的回道,继续翻看着报纸。

  “阿莲,你最近是不是生病了,怎么老感觉你心不在焉的。”廖安丽关心道。

  “找到了。”陈玉莲高兴地轻轻喊了一声,双手紧握。陈玉莲终于在副刊上看到了《寻秦记》的刊载。

  “什么找到了?”廖安丽狐疑的从陈玉莲手中夺走了报纸,看到是一篇小说,写的还是一些艳俗桥段,顿时失去了什么兴趣。暗啐一口,说道:“现在什么人都能发表文章了,看看这写的文章,都是艳文。”

  看到陈玉莲羞红的脸蛋,不可置信的说道“阿莲,这不会是你男朋友写的吧?”

  廖安丽看到陈玉莲点了点头,说道:“阿莲,你可别被他骗了,能写出这种艳文的能是什么好人,不过既然他的文章能在《东方日报》上发表,想来不是什么差钱的家伙。”

  陈玉莲连忙替李志文辩解道:“阿丽,他不是那样的人,虽然有点色,但是他是个好人。”

  “好了,别说他了,赶紧走吧,再晚就迟到了。”廖安丽拉着陈玉莲朝清水湾片场走去。

  石硖尾

  李君夏每天都有看报的习惯,所以每天都有送报郎将各大报纸送到家里。

  餐桌前,李君夏和李志武一边吃早餐一遍看报纸。

  “这个倪匡写的小说真不错,卫斯理这个系列要是拍成电影我就去电影院看。”李君夏拿着《明报》津津有味的看着。

  “老豆,新界那边新安和14K发生火拼了,死伤十几个,《星岛日报》都报道了。”李志武拿着《星岛日报》说道。

  “14K话事人还没选出来吗?还是已经请到警局喝咖啡了?”李君夏问道。

  “还没有消息,‘四眼细’李枝叶和‘胡须勇’潘志勇谁也不服谁,前两天两人的手下差点在尖沙咀发生火并,幸好我带人及时赶到。”李志武说道。

  “嗯嗯,你们CID拿主意就行,闹事的该抓的抓,别留情。”李君夏说道。

  “知道了,老豆。”李志武说道。

  又过了一会,李志武拿起《东方日报》看起来,翻到副刊看到了《寻秦记》,慢慢阅读完,心想,这小说写得真不错,是个新作家吧,

  “老豆,你看这篇小说的作者和阿文名字一样啊。”李志武把《东方日报》递给李君夏,接着说道。

  “哼,别提他,做警察不好吗,非要出去做事。”李君夏嘴上这样说,但是手上却把报纸拿了起来。

  李君夏看了一会,说道:“要是那个混小子有人家一半才华就好了。”接着就把报纸仍在桌子上上班去了。李志武撇了撇嘴,跟着也走了出去。

  “老板,给我来一份《东方日报》。”

  “先生没有了,明天请早。”老板笑呵呵的回答道。

  “怎么这么快就没有了,以往不是卖到中午还有嘛。”说着,来人摇摇头,扶额走出小店。

  “老板,《东方日报》还有没?”有一个人又来问道。

  “没有了,靓仔,你去别的店看看吧。”老板说道。

  “靠,我这都跑了三家了。”

  “老婆子,赶紧给《东方日报》打电话,让他们多印刷一些报纸送来。”老板朝店内喊了一声。

  报亭外,好多的人围着,低头看着报纸。

  “兄弟,你的报纸看完了吗?借我看看。”

  “靓仔,你的报纸卖吗?卖给我吧。”

  “靠,看完的报纸都有人买,有史以来的新鲜事哈。”

  “兄弟,你还别说,这《寻秦记》就是不错,脑洞大开,忽然就能穿越到古代,砸晕人家少女不说,还把手放在人家的咪咪上。”

  “是啊,确实挺有想法,不过这笔名感觉像一个人的名字,‘李志文’,你们知道那个作家叫李志文吗。”

  “兄弟,你们在说什么《寻秦记》?”

  “《东方日报》啊。今天《东方日报》上连载的新小说好犀利,讲一个香港人穿越时空回到战国时代,砸晕人家美女不说,还偷偷摸摸的摸人家美女咪咪,冇得顶!”

  这样的事情在香港的各个报厅门口时有发生。

  ......

  三天后,《东方日报》办公楼

  此时,办公室里电话此起彼伏的响着,职员们对着电话大声吼叫着,仿佛乱的像菜市场一样。

  “好好好,让送货,麻烦说下你的地址。”

  “什么,你说什么,明天让加送100份,我记一下,你等一下。”

  “现在没有存货了,明天,明天我们加印。”

  这样的声音都在此起彼伏的说着。

  刘禾走在办公区域,与有荣焉,《东方日报》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自从《明报》上卫斯理系列刊载以来,《东方日报》销量一跌再跌,虽然之前《东方日报》上也是刊载的倪匡的作品,但是那都是倪匡闲暇时候写的,质量比不上卫斯理系列。《东方日报》这样爆火都是《寻秦记》的功劳,也有他的功劳,提前把李先生拉到《东方日报》,不然有这幅情形的就该是《星岛日报》了。

  “刘禾,马总让你去他办公司一趟。”有同事叫道刘禾。

  “马上去。”说着话刘禾快步朝办公室走去。

  《东方日报》总经理办公室

  还是原来的格局,只不过房间里是三个人,马成昆坐在办公桌后面,对面坐的是王石。

  旁边站着一个大美女,峰腰肥臀,是马成昆的专属炮架。不过此时马成昆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作为一家大型报业公司的总经理,二十三岁的马成昆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说的是年龄。面对饿狼环伺的香港报业,马成昆心力交瘁。

  没办法,《东方日报》成立于60年代末,那时候由马成昆的老豆马惜如掌管。在他老豆的经营下,《东方日报》销量一度突破三十万份。

  可是好景不长,马成昆的叔叔“金马”马惜珍去年被指控偷运鸦片入港。马氏家族老一辈都是三合会出身,只能断尾求生,老辈们被抓的被抓,没被抓的都跑到台湾躲起来了。而马成昆的老豆“白粉马”马惜如也逃到了台湾。虽然“金马”马惜珍在交了两千万保证金后获释,但担忧自己会遭到重判,也跑到了台湾,香港只剩下了马成昆一辈,《东方日报》也只能交给年轻一辈经营。

  如今的《东方日报》,由马成昆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的堂弟马廷强负责报纸的对外业务,王石任报社总编辑。两位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掌管这么大的企业,难免有些手段不足,所以他很重视总编辑王石的意见。

  即使如此,《东方日报》销量仍然一降再降,特别是在卫斯理大卖的冲击下,《东方日报》销量已经跌破八万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