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周长歌 四百三十七 主少国疑

《西周长歌》四百三十七 主少国疑

作者:湛兮若存 字数:2639 书籍:西周长歌

  「儿明白,母亲有何吩咐。」

  「送你姐归国的王使应当尚未走远吧?」

  鄂鲳恍悟:「儿这便出城去追。」

  周厉王十年的冬天,一场骇人的大雪冻结了成周王畿。

  虽然处置败军事宜已在大雪前完结,大局安稳,然则,朝野间却隐然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氛围。深秋暴雨接着初冬暴雪,任你如何拆解都不是好兆头。老周人素来敬畏神秘莫测的上天,天有如此异数,老周人自然要惴惴不安地揣测议论了。

  这场一夜塞门的暴雪怪异骇人,也无非是预兆亲政两年多的年轻天子在乍败之后步履维艰。那么,天子休鄂妃,已表明与鄂国势不两立,将来必灭其国。依周王室如今的实力,到底有无此能力?若无实力却偏偏要强力为之,猃狁再趁危起兵,老周人岂非家家都是灭门之祸?

  如此想去,人人生发,各种揣测议论便在窝冬的燎炉旁汇聚流淌,随着商旅行人弥漫了城池山野,一时竟成「国疑」之势。

  这便是君主制时代特有的重大政治危机之一——主少国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权力法则。不同的权力法则,导致了不同的权力现象。君主制下,有两种权力现象所导致的政治危机最为严重:其一是强君暮政,其二是主少国疑。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权力突变都发生在这两种危机时期。

  强君暮政之危,因暮年强君行踪神秘而导致阴谋风行,最易使女干邪丛生竖宦当道,终致身后乱政国力大衰。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所有强势君主,无一例外地都曾经面临暮政危局,暮年清醒而能有效防止身后乱政者鲜有其人。典型例子在汉有汉武帝暮年之戾太子之冤,在唐有武则天暮年的二张之乱。

  主少国疑却是另一种危机——主少必弱,最易强臣崛起而生出逼宫之乱。自古大女干大恶,十有八九都滋生于少主之际。自夏商周三代伊始,主少国疑之危远多于强君暮政之危。原因只有一个,强君雄主毕竟是凤毛麟角不世出,而少主即位却是频频可见且无法避免。

  西周初年周成王少年即位而举国流言四起,终于酿成了祸及天下的内外勾连大叛乱,是「主少国疑」危局的最早典型.正是这种反复发作的政治痼疾,沉淀成了一则令人心惊肉跳的危局箴言:「主少必有强臣出,国疑则有乱象生。」

  周厉王姬胡虽已亲政,但毕竟尚未大婚,更兼身后无子,其强悍秉性乃历代天子所罕有,称其为少主并无不妥。至于强臣,荣夷新贬为吏,周公靠边站多年,能称为强臣独揽朝纲的,除了借处置败军诸将大孚人心的召公虎又有何人?

  如此一想,老周人如何不惴惴惶惶?

  这一切,召伯虎都很清楚,清楚弥漫朝野的流言,也清楚该如何应对。

  终于,这场一夜塞门的骇人暴雪纷纷扬扬收刹了。红日初出,彤云渐散,澄澈的碧空下终于现出了几被活埋的大洛邑。老周人活泛了过来,不用官府督导,争相出户铲雪清道。

  不消三日,三尺大雪全部变为巍巍雪人伫立在所有大街两边的沟渠旁,一条条通往城外洛水的暗渠昼夜淙淙地消解着这些庞然大物,也带走了老周人惴惴惶惶的郁闷烦躁。官市民市开张了,百工作坊生火了,国人上街了,农夫进城了,一切又都复归了平静。

  清道之日,召伯虎的辎车辚辚进了王城,径直停在了东偏殿外。正在四下打量时,却见内侍贾佝偻着腰身从王阶上摇了过来,踽踽老态给空旷的行宫平添了一抹凄楚。

  「老令,大王何在?」召伯虎匆匆上阶扶住了老内侍。

  「唉!」内侍贾一声叹息:「今日雪道方开,重黎将军归来,报说鄂次妃已于鄂宫外自刎身亡。大王听后唏嘘良久,打马前往南山别宫去了,说要散心

  ,不要我等跟着。」

  「何人跟着?」

  「只带了一个祁仲,还有重黎将军不放心,也跟着去了。」

  「军马车驾呢?」

  「都只敢远远跟着。」

  召伯虎思忖片刻断然道:「老令立即着人整饬行宫,归置行装,待大王归来,便当还都镐京。我这便前往南山别宫请大王。」

  「召相,为何如此匆匆?」

  召伯虎再不多说,跳上殿前一辆五室中车府的双马轺车便辚辚飞出行宫,直向洛水东南而去。

  南去官道上的积雪早已经清得干净,在茫茫雪原中抽出了沉沉一线,虽说车马寥落毕竟时有可见。下得官道一拐上通往南山别宫的支道,情形大为不同。这里属于王室园囿,初夏之前照例封苑,路径上的当值内侍一律固守别宫,无人除雪亦无人沿途接应查看。

  虽经月余风吹日晒,干雪冰凌还是严严实实覆盖着路面,冷风裹着干硬的雪粒如影随形般撕扯纠缠着车马。对于只有一顶伞盖的轺车来说,这种风雪冰凌天算是最大的「路难」了。

  驭手抖擞精神高喊了一声:「大人扶稳伞柱!」正要上道,召伯虎却突然一跺脚沉声喊停。

  「大人正当改日再去。」驭手恍然勒马。

  「谁要改日?」召伯虎跳下轺车挥手下令:「卸车换马!」

  「在下御车术尚可,大人登车便是。」

  召伯虎揶揄地笑了:「也只在王城尚可也,干雪冰凌道乃行车大忌,不知道么?」

  「大人……」驭手一时满脸涨红。

  「不打紧。卸车换马来得及。」

  驭手是当真利落,片刻之间卸下两马整好鞍辔,又在车旁道口画了一个硕大的箭头,飞身上马要头前踩道。召伯虎摇手制止道:「你没走过冰凌道,跟在后面。」

  驭手大是惶恐:「这如何使得?冰凌道又有何难?」

  召伯虎也不说话,轻轻一提马缰,走马上了露出枯干茅草的道边塄坎,却不走看似平坦如镜的大道中间。驭手随后跟着也不敢多问,一路小心翼翼,二十余里走马一个多时辰才看到了南山别宫。

  下路时召伯虎笑道:「记住了,雪后冰凌道,只看草出雪,莫看土过冰。」

  驭手原本是王室中车府的一流能者,平日驾一辆轻便轺车在东偏殿外当值,专一预备天子急务。今日被召伯虎一路憋屈,虽唯唯点头心下却是老大疑惑。眼见堪堪下路,驭手似无意般一提马缰,踩上了一块冰雪之上的路面。不料马蹄一沾路面倏地滑出,马身重重跌倒,驭手猝不及防竟被压在马身之下。Z.br>

  「蠢也!」召伯虎又气又笑心下又急,一马飞向别宫,吩咐鹿砦营门的守门军士出来救助驭手,自己直奔大帐而来。

  总领王室车驾护卫的公车司马惶惶来见,诉说天子之举令人无所适从。召伯虎也不多说,只吩咐立即整顿车驾仪仗去别宫迎接大王还京。

  时已冬日斜阳,山坡积雪虽化去许多,依旧是深可及膝。好在有一行极清晰扎实的脚印直达山顶,召伯虎一行免去了脚下探查之苦。小半个时辰到得山顶,草木枯竭白雪皑皑,小小山头一览无余:百余步之外一道石墙围着一座庄院,石门关闭,炊烟袅袅,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农家庭院。

  召伯虎依稀记得,当年姬胡亲政之前的中原行,曾在洛邑行宫失去行踪一昼夜,莫非就是在此处盘桓?不想竟如此粗粝简陋,究竟当年发生何事,以至于周王行止如此失当呢?……

  公车司马正满面疑云,召伯虎神色肃然地挥手吩咐:「卫士守护院墙之外,公车司马报号请见大王。」

  「诺!」公车司马一声领命,当即对

  着石门高声报号:「大周相国召穆公虎领公车司马等,晋见大王——」

  回声未落,石门已经咣当拉开,一个身着软甲的青年抢步出门当头一拜:「末将重黎拜见相爷。」

  召伯虎一把扶住他急问道:「大王现在如何?」

  重黎摇摇头,神色凝重:「大王因鄂次妃之事颇为自责,已一日一夜未进膳食,连水也不喝。还望相爷多多劝导一二。」

  召伯虎忧心忡忡地来到庄屋外,略一驻足,便听室内悠悠传来姬胡的一声低语:「果然,你宁愿自毁容颜,亦不肯入宫伴驾,还是对的……」

  「大王,臣召虎求见!」召伯虎正色一揖。

  只闻得室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身着大红绣金斗篷的姬胡已冲到了面前深深一躬:「果是少父来也,胡有失远迎!走,请少父进屋说话。」

  一番寒暄之后,天色已经暮黑,重黎与祁仲已在北房正厅摆好了小宴。姬胡吩咐道:「庄内只少父与孤说话。公车司马等一班来人在庄外扎营军炊便了,那几坛老酒都给他们搬去。」

  及至两人对案相坐饮得一爵,姬胡放下酒爵道:「少父今日前来必是有事,但请明示。」

  「我王可是为了鄂次妃自刎之事而自责离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