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周长歌 三百零八 邂逅

《西周长歌》三百零八 邂逅

作者:湛兮若存 字数:2583 书籍:西周长歌

  看到桌案上那支精巧的弩机,老者的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忽而又黯淡下去,他摇了摇头:「我一个糟老头子,要这弩有什么用。你这弩便是值五十个饼金,也难以令老夫动心。每天只卜一人是我卜知楼铁打的规矩,万不能为公子破例,公子还是请先回吧。」

  姬胡听得心头火起,正要再说,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转过身,见一壮汉端着一盆清水走进房中。那汉子身材不高,却极结实,额窄面圆,鼻低唇厚,相貌与中原卫人并不相同,似是胡人。不过卫国与戎狄交界,草原人在战场中被俘为奴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姬胡不理会那戎汉,只回头冲那老者说道:「老丈好大的口气,你在这为人占卜,不就是图些钱财么?不为财,你又为的什么?」

  那老者见姬胡纠缠不清,索性不再睬他,合上双眼一言不发。姬胡心中本就郁闷难伸,碰了这么个软钉子,一口气再难忍耐,握起拳头狠狠砸向地上,喝道:「你不为我卜也可以,本公子一把火烧了你这卜知楼,叫你日后卜无可卜,骗无可骗!」

  那老者哈哈一笑,瞿然开目,说道:「公子尽管一试,只怕公子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说完依旧兀然安坐,脸上毫无惧色。

  姬胡与身后的荣夷对视了一下眼神,思忖道:这卜知楼莫不是有卫国贵人为后台,所以有恃无恐?哼,什么贵人,公叔华都被贬出朝歌了,还有谁比他更硬?此楼搜刮民财,招摇撞骗,孤今日非砸了它不可。

  他目光落到那端水的汉子身上,想到眼前这老者毕竟年纪太大,不可对他动粗,不如揍这汉子两拳,吓唬他们一下,再摘了楼外的招牌也便是了。

  想到此,他盯着那汉子,说道:「你,过来。」

  那汉子听到姬胡叫他过去,身子一抖,目光落到桌上的「犯来者」上,眼中闪过一丝惊惶与渴求。姬胡心下一惊:莫非他认得这个弩机?这就说明他来自猃狁,还与敖兴父子关系不浅?

  想到此处,姬胡心中警铃大作,琢磨着想个什么法子定要盘问出这汉子的来历不可。那汉子似乎也察觉到姬胡对他的审视,顿时双唇发抖,张了张嘴,随即紧紧闭上,目光也变得愈来愈是坚毅。双手下意识地抓紧了木盆,似乎立时便要暴起发难。

  微风穿堂而过,扑在玉帘上,发出「叮咚」之声,衬得房中更加幽静。四个人泥塑般或坐或立,僵持着,谁都没有再动一下。

  玉帘一声轻响,像是被谁不经意间拨弄了几下。接着,一股幽香从帘内隐隐透出。那老者听见响动,赶紧起身,冲着玉帘深施一礼,神情异常谦卑:「主人,您有什么事要吩咐?」

  姬胡一怔:「原来帘后有人。听这老者的言语,帘后那人才是卜知楼真正的主人。他们在闹什么玄虚?这地方,诡异得紧。」

  正想着,耳中突然听见一个女子说道:「既然这位公子执意不走,我们就为他破个例吧。你带裨儿先出去吧!」那女子说话的声音柔和之至,宛如幽谷之流泉,山间之皓月,冷冷冥冥,清清净净,不载一尘,不着一色。

  「是女子?卜知楼主居然是个女子!」姬胡心中骇异无比:「这怎么可能?听她说话,年纪应该不大。一个年轻女子在朝歌闹市为人占卜两年,且还闯下了不小的名头,真是奇哉怪也!」随即又想:「她到底有什么本事?卜一次要收十个饼金?这伙人要真是行骗,为何偏要选个女子做楼主?这老者仙风道骨,由他出面胡说八道,上当的人岂不是会更多?」

  老者向姬胡瞪视良久,见他恍然出神,一言不发,自顾自地想着心事,犹豫了片刻,这才向帘内人深施一礼,极不情愿地说了声:「是。」

  老者与汉子退出之后,似乎对姬胡两人依旧放心不下,一左一

  右分立楼门两侧,仿佛两个持戟而立的武士,留意着屋内的一举一动。

  女子轻轻一笑:「你们不必如此紧张,这位公子姿容俊爽,轩昂磊落,绝非庸俗无聊的市井之徒,断不致对小女子有无礼之举,你们将楼门关上,以免言语外泄便是。」

  姬胡听她夸赞自己,脸上微微一红,想自己也不能在一女子面前示了弱,回身对荣夷说:「请先生也退出屋外吧!以示我等心中无鬼也。」

  荣夷躬身而退,转身之前向玉帘内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

  姬胡凝视那玉帘,心想:这帘子颇为古怪,似乎我瞧不见里面,但里面的人却能瞧见我。

  楼门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关上了。房中一下子暗了下来,姬胡屈身在玉帘前的蔺草席上坐定了。楼内安静异常,他能清晰地听见帘内女子的呼吸之声,他心中忽然涌上一个念头:「帘内那女子究竟长得什么模样?」

  只听那女子问道:「公子所卜者何事,但请明言。」

  姬胡想也不想地反问道:「敢问楼主精通哪门卜数?打筮,看相,还是演易?」

  帘内女子沉默了一阵,说道:「这些我都不会。」

  姬胡一愣,暗想:「果然女子定力浅。」他轻咳一声,说道:「楼主不会这些------难道这卜知楼是打着占卜的幌子专门骗人钱财么?」

  帘内女子冷冷说道:「圣人见微以知明,见端而知末。昔年商纣王以象牙为箸而箕子心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钵,则必备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则必不盛菽米,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则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是也。如此以求,则天下不足矣。敢问公子,箕子因一象箸而断言商纣有亡国之祸,他所精者何,打筮,看相,还是演易?」

  虽受了嘲讽,但姬胡心中却是一动,此番话听来熟悉,正是母后番己曾劝谏过父王,也教导过自己的话。可眼前这女子,她能与母后比肩吗?一时不服,他修长的细眉一挑:「照这么说,楼主自认是圣人喽,在下可是失敬得很哪。」

  帘内女子自嘲地一笑,并不理会姬胡话中的揶揄之意,说道:「小女子不敢自认是圣人,不过有些道理未必只有圣人才懂。为人占生死,卜吉凶,只要顺天理明人情便足够了。」

  「顺天理明人情?在下愿闻其详。」姬胡皱着眉应道。

  帘后女子不疾不徐说道:「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日月之行便是天理;春后有夏,夏后有秋,秋后有冬,冬后有春,四时之行也是天理。君不闻「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自上古起,先贤便能从蚁动叶摇之间推测出天象的变化,这何尝是鬼神之说?道不远人,其实「道」不远的岂止是人,风雨欲来,燕子低飞,蝼蚁徙居,燕子蝼蚁都能绸缪于未雨之时,又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呢?人之吉凶福祸尽藏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只是凡人一叶障目,看不到这些变化罢了。」

  「而所谓人情------」女子顿了顿,接着说道:「重权,爱名,贪利,好色,易为外物所役,这便是人情。是以明人情顺天理者,通固然之理,晓必至之事,观人之所惑而知事之成败。闻天地之大道,凡事均可未卜先知,又何必以小术为卜?公子若不明白这些道理,小女子无言以对,自此往东,打筮,看相,演易者数十家,惟请公子自便。」

  听了这番言语,姬胡眼光惊异地一闪,心中暗暗佩服:真是个奇女子啊!然而言语中却不甘示弱,说道:「人情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并非掉几句书袋便能知晓的。不过------本公子若舍此另寻他处问卜,岂不成了楼主口中的不明事理之人了?楼主既然如此自信,那就请楼主为在下算算吧。」

  帘内人微微叹了口气:「天道

  茫茫,方才那番话说的是至人之道,小女子德薄才浅,怎敢自比为至人?但公子有什么烦恼之事不妨直说出来,或许小女的一点陋见可为公子解忧。」

  这一下倒把姬胡给将住了,他本持着来故意找茬的目的而来,还真没想好要占卜何事。什么事呢?他闭眼思忖着,最先涌上心头的是什么事------

  只一瞬,他便睁开眼,语调中略带着忐忑与悲凉:「我家祖上本来十分显赫,可自先祖父那辈起便日渐颓丧,如江河日下。我父亦早逝,而我尚未到及冠之龄,所以家业由一位极信重的族叔代掌。如今我已到弱冠之年,深感如果墨守陈规祖制,这份家业只会继续衰败凋零。可若是依着我的主张去改变,族叔定然会第一个反对,因此,不知该何去何从?」

  「敢问公子,是否下定决心要振兴祖业?」帘内女子缓缓一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