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周长歌 二百一十六 蛀虫

《西周长歌》二百一十六 蛀虫

作者:湛兮若存 字数:2581 书籍:西周长歌

  有这么一众瞪大了眼睛的庄头在旁盯着,姬胡也不怕这些佃农敢在家中老人的数目上说谎。

  王庄在册田地共有六千亩,登记在册的佃农三十五户。按名册发完之后,忽地又来了十几户佃农,他们口口声声说也是此处王庄的佃农,可他们名字却并不在册。巫老福立刻淌下豆大的汗珠,似想辩解一二。姬胡冷冷瞟了他一眼,此次赏粮的确是他有意为之,这些年王庄的佃户数目不见增加,收成却年年降,他早觉此中有猫腻。这回既然有机会,索性摸个底。

  多友已带上庄头,并一队护卫,出门找那十几户佃农丈量土地去了。第二天报上卷册,此处王庄平白多出了六百多亩良田,外加十三户佃农。并且有人告发,巫老福等几个管事都在外头置了自己的田产,不过是落在亲戚名下。

  “你们这些人本是罪臣家奴出身,蒙周王室收留才有了今日,不思报答主恩,反而隐瞒田亩,私蓄佃户,果然都是好奴才。”卫和冷冷的话语,意味却十分深长。

  众人俱是磕头不止,连连恳求。巫老福磕得额头青肿,抬头道:“都是小的们猪油蒙了心,奴才们知错了,立刻将个人的田庄卖了充公------”

  “胡说!大王是贪图你们那几亩田吗?”卫和大声喝斥道。

  几个管事继续磕头。姬胡却缓了语气:“说吧,那些佃户是从哪里来的?”这几年无有什么水旱大灾,且周礼不倡迁徙,莫非这后头有什么隐匿之情么?姬胡心中疑惑。

  “禀大王,”巫老福头也不敢抬:“他们本是井田的自耕农,因田地种不下去,这才弃了井田投奔了来的。”

  “真的?你不是在胡说?”姬胡皱起眉头,不敢置信地问道。

  井田制在西周已实行了百年,根本要点在于中间近一百亩田为周王室公产,四周的田亩则为国人自耕农和贵族封主所有。自耕农和贵族佃户需要轮派共同耕作中间的王田,一般来说,土地是农民的命,若不是日子真的过不下去,自耕农怎会弃耕自家的田地,投靠王庄做个见不得光的黑户?看来,这后头一定有事。

  姬胡打定了主意:“去,将那十几户佃农的户主找来,孤有话要问。”

  “诺!”

  姬胡坐在中厅主案之后,目光扫视着跪于阶下的十余名佃户。这些农人个个衣衫褴褛,脸上沟壑纵横,刻满了岁月风霜与生计之艰难。

  “尔等休要怕,推选出一人来回答孤的问题。”姬胡见他们瑟瑟发抖的样子,于心不忍,好言抚慰道。

  底下众人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一阵后,一老汉膝行上前,跪伏道:“草民百里氏,回我王的话!”

  “孤且问你,先前何处谋生?又为何舍弃祖业投奔至此?你照实说,不必有所顾忌。”

  “回我王,草民本是渭南井田的自耕农,家中有数十亩良田。后因毛渠争不到水,连年欠收,到了后来,不但拖欠了官府的租税,便是家中老小糊口也难了,不得不逃往王庄做了佃户。”百里老汉说到此处,不由潸然泪下。

  “欠收?”姬胡与卫和对视一眼,皆是疑惑:“井田的四层沟渠构制完整,这两年渭南的王田并未报欠收,怎的只有自耕农的土地欠收?况王田处于井田中央,若渠水不通,也会一并不得灌溉,孤从未闻听此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王有所不知,”百里老汉对于周王的疑问似乎早就有所准备,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那井田有四层水网,井渠,里渠,社渠,成渠,外接河流。其中井渠外接河流,里渠灌溉王田,社渠接入四方之田亩,成渠为连接田亩。每到春播时节,贵族领主们总会指使爪牙们堵塞与我等田亩连接之社渠,独霸水源。我等庄稼出苗时不得渠水灌溉,只能眼看着春苗干死倒伏。”

  “竟有此事?”姬胡大骇,贵族们贪利自私的本性他是知晓的,却不曾想过这些人竟如此妄为,他怒喝道:“尔等为何不告官,亦或自己掘开渠坝?”

  “大王啊,”百里老汉老泪纵横:“我等小民,无权无势,岂敢与贵族领主们相争?胆大些的,也只能趁夜黑无人之时悄悄掘开渠坝,还怕被那些奴才们瞧见!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让我等地里没了收成,只得将自己的地低价典卖给贵人们。这样,他们的土地便连成一片,我等便从自耕农变成了佃户,世世代代沦落为奴籍。”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姬胡面色铁青,一拳砸案霍然而起,大步走动着,一连串的怒吼震得大厅嗡嗡作响:“蛀虫!全都是大周王朝的蛀虫!食君之禄,不思保境安民,不思贡献社稷,反而为了自家的蝇头小利,逼压庶民产业,是可忍孰不可忍!”

  偌大厅堂,面对少年天子的雷霆之怒,人人吓得不敢吱声,寂静得如深山幽谷,每个人的呼吸都气息可闻。

  卫和从未见过姬胡如此盛怒,不禁为之震撼与感奋。一个国王能如此掂得清国家安危与庶民生计之间的利害关联,天下仅见矣!可目下还是要安抚住天子的震怒,把事情问清楚再作决断。他轻咳一声,问百里老汉:“若事实果真如此,你们典卖田地后,为何不留在本地做佃户?反而逃往王庄呢?都是一样做佃户,为何要背井离乡远离先人坟墓呢?”

  百里老汉嗫嚅着答道:“这------老汉我的地是典卖给了祭公家,他家的管事的如狼似虎,做了他家的佃户------不但田租比旁的庄子高出两三成,管事的还动辄役使佃农们给他干私活儿,逢年过节索钱要人,遇上由头还要加租。一干庄头仗势凌辱人家妻女,真真是禽兽不如!老汉宁肯带妻小投奔王庄,也不能留下来任人揉搓死啊!”

  “区区一个管事,竟敢盘剥至此?”姬胡面上疾风骤雨,阴沉戾气,他指着跪在百里老汉身后的人问道:“那你们呢?也是把地典卖给了祭公高吗?”

  有两三人应声说是,另有几人说是把地典卖给了周公家,其中有一人答案与众不同:“我------是典卖给了召公府。”

  姬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召公?是辅政召公吗?”

  那人听出周王语气不愉,赶紧下拜道:“小的不敢撒谎,的确是召公府,和百里叔伯的遭际一般无二。”

  姬胡心中一片苍凉,低声喃喃道:“少父亦牵涉其中,我大周天下,难道真的无有一个忠臣么?”他的话语十分轻巧,除了近身侍立的卫和,没有其他人听见他说什么。

  卫和低声劝慰道:“大王莫要忧心,召国公终日囿于国政,打理家产的这些事定然是交给底下人去办的。一时失察,亦是常事。”

  见姬胡虽不应声,但面色微霁,卫和继续追问道:“你们且说说,那些占了你们田地的领主们是怎么对待佃户的。据实以告,一个字都不许虚言。一个一个说,每个人都得说。”

  百里老汉先开了口:“那些事恐怕大王听了要瘆得慌。数九寒冬,一家人没柴火,只靠几件单衣御寒,小孩子冻病而死的有;因为租钱繁重,老人舍不得吃,生生饿死的有;便是如此,有劳力的男人,妇女还得一日不辍地下地干活——”

  方才提了召公府的那人噙着泪水诉道:“病得咳出血了还得干,冻烂了脚还得干,孩子在屋里冻饿哭得撕心裂肺还得干------”

  “大王啊,佃农们何尝不想奋起一搏,可上有通了声气的官府,下有狼豺虎豹的打手庄头,佃农们叫看得死死的,又不知道上哪去告状,几次闹起来又被压下去,反叫迫得更狠了。”

  “大王,俗话说安土重迁,咱们求告无门,做祭公家的佃户迟早一家人都会被啃得骨头都不剩。我等只好投奔王庄,好歹巫庄头不会把咱们往死里逼不是么?”百里老汉最后总结道。

  姬胡的拳头在袖子下攥得紧紧的------

  送走了百里老汉等一行人,姬胡的脸色铁青得怕人。卫和试探着问道:“大王,巫老福等庄头该如何处置?”

  姬胡没好气地回道:“孤未亲政,你该去问少父!”一脸怨怼之意。

  卫和笑了:“此乃王庄之事,非国政,大王随时可做得主。”

  姬胡揉了揉皱了很久的眉头,说道:“他们虽贪了些田土之利,却还算有分寸,并不曾往死里逼迫佃农。”

  卫和点了点头:“这两日四下里走动了下,这王庄里的佃户大多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没有卖儿卖女的,也没有饿死人。巫老福这帮家伙们,看来胆子并不算大,顶多算个爱小偷小摸的家贼。大王之意,是就这么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