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周长歌 第二卷 反转朝歌 一百二十九 情深不寿

《西周长歌》第二卷 反转朝歌 一百二十九 情深不寿

作者:湛兮若存 字数:2619 书籍:西周长歌

  那家仆眼见他的瞳孔渐渐发红,心中打怵,颤声答曰:“大约六七日前已回了,老国君临终前只有公子和与君夫人在侧------”

  谋士插话道:“从时间上算,公子和定是在函谷关时便启程走间道直奔朝歌。公孙禹是君夫人身边的第一心腹,此人诡计多端,定是他使诈术用了个替身蒙蔽世子,真身早被他带回了朝歌。嗨!世子,咱们失算了。”

  “当——”,卫余愤而抽出腰间宝剑,指着身后一名黑甲武士怒道:“你不是说万无一失吗?怎么连一个假的公子和都认不出来?嗯?”

  那武士翻滚下马,跪在雪地中辩道:“世子饶命啊!公子和长年住在东宫,平日里与咱们见面不多,小的已尽力了,世子------”

  后头的话他是再也没有机会说了,白皑皑的雪地上溅上了一摊殷红的鲜血,他捂着淌血的喉管,无力地倒在雪地里。

  世子余将淌血的宝剑插回鞘中,厉声道:“以后,再有人办事不利,此人便是下场!”

  “诺!”众人瑟缩着回应道。

  “世子,眼下咱们该怎么办?”

  “回宫!”卫余无比坚定地盯着南城门:“谁也别指想夺走我的君位!”

  卫宫大殿相传是在当年鹿台废墟上建立的,夯土基台比其余宫殿要高出数米,端的是可俯瞰整个朝歌城。如今却摆放着卫厘侯的灵柩,声声云板直入云霄,宫人们的哭声一浪高过一浪。君夫人只有三十来岁的年纪,保养得极好的俏脸上今日反常地不施一丝粉黛,正端坐于右首苫席上捂着帕子低泣。本来她身为嫡夫人,不必亲自来守灵,但担心爱子镇不住场面,这几日天天亲自来灵堂坐镇。

  不满十岁的公子和一身孝衣,腰间系着草绳,正边哭边往火盆中扔进一两串纸锭。毕竟年纪小,这几日为父守灵没日没夜,小小的人儿已熬出深深的黑眼圈,却还强自支撑。一时倒让朝臣们赞叹不已。

  “父侯,儿子来晚了,孩儿不孝——”殿外一声声传来凄楚的哭号声,厘侯夫人心中一凛,与公子和交换了一个充满警戒的眼神:他来了!

  卫余一步一叩首地走上高高的正殿台阶,他今日也是一身孝衣,身系麻绳,与公子和一般无二。更有甚者,他是光着脚的,披散着头发,所谓“披发跣足”,大约就是这个样子。大殿前的台阶足有上百级,且都被冰雪所覆盖,卫余一步步叩上来,膝盖早被磨破了,额头一片青紫的痕迹中隐隐渗出斑斑血迹。所过的台阶上,留下的血印颇让人触目惊心。

  声声泣血,步步洒泪,此一幕难以让人不动容。公子和年纪小,咬着嘴唇正要讥讽两句,忽接到母亲扫过来的眼神,遂只得闭口不言。

  好容易卫余一步步叩到殿中来了,一看到卫厘侯的棺柩便不管不顾地膝行向前,鸡啄米般地叩首谢罪:“孩儿大大不孝,身为卫国世子,父亲弥留之际竟不能伺候床前。余有何颜面忝为储君,更无颜在幼弟面前以兄长自居?”

  照理说,眼见他这般卖惨痛悔,厘侯夫人本该说几句劝慰的话语才是。岂料她却闭目不语,大夫石角只好上前第一个劝抚道:“世子莫要如此哀伤,臣等皆知你乃孝子,还望节哀才是。君侯之大丧还得仰仗您主持才是!”

  石氏世代为卫国上卿,平日在朝中一言九鼎,见他开口了,其余朝臣便也你一言我一语地劝抚卫余。只听殿中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世子风尘仆仆而来,不知有何要事,竟要抛下卧榻君父不顾,远行至今方归?”

  卫余心中暗自叫好:就等着你有此一问呢?他恭恭敬敬地向厘夫人施了个礼:“母夫人容禀,儿子是打听到商丘那边新来了几名东海齐商,携有数百年生的灵芝,有起死回生之奇效。父侯久病于榻上,儿子携重金前往,指望不惜一切代价欲购此仙草,只求为父亲延寿添福。不想灵芝购到,父侯-------却等不及了!”

  说完,他哇地大哭起来,完全是一副悲从中来,痛不欲生的样子。弄得石角等人也跟着红了眼眶。接着,卫余抖抖索索从袖中拿出一枚半尺来长的灵芝,果然硕大无比,世所罕见,一殿之人都瞪大了眼睛。

  卫余将灵芝捧过头顶,低头俯首道:“既然父侯已无福消受,儿子愿将此仙草敬与母夫人。儿子已丧父,请母亲要加倍珍重,切莫悲伤过度,伤了身子。父亲的后事由儿子们料理便是了。”

  公子和在心中暗骂了一句:好一个口蜜腹剑的长兄啊!他也没经过这样的场面,为难地向母亲投去求救的眼神。厘夫人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石角便把话抢过:“世子如此纯孝,先君在天之灵自然知晓。您身为卫国世子,自当主持丧仪,这般才合祖制,谁又有何话讲?”

  此言一出,满殿附合:“臣等附议!”

  厘夫人脸色铁青,颓然坐倒于苫席上,心道:终究,还是太轻敌了!

  正月刚过,盘旋在镐京上空的冷流依然没有一点要离去的意思。特别是到了深夜,那股携着雪气的至寒之气从人的脖颈一直钻到脚踝,冰冷彻骨。

  王宫大殿内门侧,两个值夜的小内侍一人手抱着一个小小的铜手炉,跺着脚在抱厦内不停地踱步。因天冷的缘故,他们不能再像春夏时那般在值夜时随便打个盹儿,只能在这有限的空间内活动活动筋骨,以免被冻僵了。

  说着说着,不知不觉二人的话题转到了夷王的病情上。

  胖些的说:“两三天了,咱们大王总算退了烧,情况稳定了下来。太子也好得空回东宫歇息了,这些日子床前伺候着,我瞧着都瘦了两圈了。”

  瘦些的附和道:“可不是吗?还有召国公大人,终于不用在宫门外值班了,熬了这十几日,听说真病了,撑不住了。要不是虞公来替他,还能接着熬。这下好了,大王刚退烧,总不好再去王陵了。”

  胖些的内侍问:“怎么?召公大人在宫门外值班是为了堵住大王的?”

  “这你都不明白?”瘦子嗔怪道:“自从腊月前大王第一回去王陵,这一个多月,他是去一次着一次凉,病好些又挣扎着非去不可。每次往返五六十里路,顶风冒雪的,还得在天亮前赶回来处理朝务。饶是咱们大王正当壮年,这么折腾也吃不住哇!召国公无奈,这才让太子宿于大殿,自己在宫门外值守。若是太子劝不住大王,他也好在宫门处劝谏。总算,召国公的话大王还是能听得几句的。”

  “这都第几回了?大王自从亲征猃狁归来后,就没断过汤药。可偏偏他还不保养自己,这么往死了折腾,照这么下去,甭说他自个儿。就是太子和召国公大人也会被拖死,还是周公精明,早早交权归家养病去了,撇得干干净净的。”

  “嘘——”瘦子警告道:“你低点声,叫人听见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哦——”胖子点点头,表示领情,也压低声音说:“好在今夜大王刚退烧,总不至于再折腾了,咱们这一班也好安安稳稳到天亮,向内侍贾大人一交班就完事------”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卡了壳了,像被人扼住了喉咙似的愣在那里,直视着前方一动不动。瘦子很奇怪:“你是怎么了?见到鬼了么?”他顺着胖子的目光扭头一望,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伏地跪拜道:“大王,小的见过大王!”

  大殿摇曳昏暗的烛光下站着一个形销骨立,枯瘦如柴的身影,苍白的面庞没有一丝血色,披散的长发直及腰间,眼睛已深深地陷入眼窝,看上去宛如地狱中爬出的鬼魅。周夷王仿佛没看到他们一般,摇晃着身躯,抖动着泛白的嘴唇嗫嚅着:“备马,孤要去看王后!”

  周公府的花园小径内,一个四十来岁的精干男子正在疾步穿行。他熟门熟路地来到内书房门口,恭敬地回禀道:“国公爷,小的回来了!”

  一个沉稳的男声从内传来:“是梅叔吗?快进来吧!”

  梅叔进屋将门推拢,跪奏道:“老爷,小的已打探清楚。昨夜大王又去了王陵,回来就一病不起了,据说是被马车拉回来了,人已不醒人事!”

  “哦,是吗?”周公定似乎吃惊不小:“昨日宫中传信,不是说大王刚刚退烧吗?怎么又去了?太子与召公虎没拦着他吗?”

  “正因为病势稍缓,太子与召公大人这段日子也被折腾得厉害,昨夜太子回了东宫歇息,至于宫门处,召公熬病了,是虞公顶的班。连召子穆都挡不住大王,何况是虞公呢?”梅叔语声很轻,语意却颇为悠远:“老爷,小的不明白。大王明知自己身体熬不住,还要这般往死了折腾,他------他莫非是真的想随王后而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