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预兆,晴空当日之下。
日全食上演了。
注意到这个情况,小三子第一时间跑到书房,告知了司马亮。
“王爷,不祥之兆。太阳它没了。”小三子显得很是慌乱。
“太阳没了?你说的是日食?”司马亮眉头一皱,一脸怪异的看着小三子。
“日食?”对于司马亮的说法,小三并不理解。
对此,司马亮也不想解释什么。
“你去和后宅和宝儿她们说一下,别看肉眼看太阳。同时,也和下人说一下,别看了。这看多了,伤眼睛。然后,你再给我打一盆水来。”
“啊,为什么啊。王爷。”
“叫你做,你就做。别问。”
“好的王爷。”
小三子快步离开了书房,司马亮则是慢悠悠地走到了外面。
因为时间过去了一会,当司马亮出来的时候,日食已经进行了一半。
对于这个天文奇观,司马亮并没有太多想法。毕竟他知道原理,所以对于人们的认为,他根本不会听信。
“就这样来看,应该是日全食。估计宁城那边的人看到的也差不多。中都那边可能会偏吧。”久远的知识,在司马亮的脑中浮现。
不过,没等司马亮想多久,端着水盆的小三子就回来了。
“王爷,水来了。您是要擦把脸吗?”小三子端着水盆,旁边还搭着一根毛巾。
对于小三子的瞎想,司马亮很是无语。他拿过毛巾,丢在了小三子的肩膀上,随即把脸盆放在了地上,然后透过倒影欣赏起日全食。
“跟你说,这日食,不能用眼睛看。真要看,只能用镜子,或者像这样,用倒影看。”
“别问为什么,这难得一见。好好看看吧。”
对于司马亮的说法,小三子很难理解。但是吧,司马亮让照做,他还是不会反驳的。
于是乎,整个日全食,司马亮都和小三子待在水盆旁。
看着水中的太阳恢复如初,司马亮叹息了一声。
“还挺久的。挺好,算是今天的意外惊喜了。”
“太阳它好了?”虽说看完了日全食,但小三子还是无法理解这个自然现象的产生。
“废话,不然它一直那样?”司马亮白了他一眼。
“可,王爷,这不是大灾之兆,是有人犯了大错,上天责罚吗?这是那人得到惩罚,所以结束吗?”小三子问。
好家伙,果然有这种传言啊。
听到小三子说的民俗怪谈,司马亮微微一笑。
“解释,你可能听不懂。但是吧,我和你说,这事根本不是老天爷责罚什么人,只是一种巧合现象。”
“巧合?”小三子一脸疑惑,看起来他还是不懂司马亮解释。
不过,司马亮也不指望对方能懂。毕竟这东西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看过就好了。
在让小三子,把水送下去后,司马亮准备回到书房,继续公务。
只是,还没等小三子走开,一些人就出现在了司马亮的视野之中,让他停下了脚步。
“好像是姐夫?”
司马亮扫了一眼,然后发现那些人多是熟面孔。
虽说来的比较突然,但司马亮也没有很意外。所以他在原地等了一下。
“王爷好。”
“嗯,都好。”
几人碰面后,互相打了招呼。
“王爷,这大灾之兆,你可见了。”杨昱率先发问。
不会吧,听姐夫这话。他好像也有点神神叨叨的。该不会也是来说什么民俗怪谈的吧。
“啊?看到了,怎么了?这不是很普通的事吗?”
“普通?王爷,这可不是什么普通之事。这可是不祥之兆。就之前的记录中,就有很多遇到这种情况后,发生了大灾大难。现在出现这种现象,这预示着有大事要发生了。”杨昱言辞有些激动。
好家伙啊,看不出来姐夫那么务实的人。还挺信这些东西的。
那我该不该解释呢?
不过,没等司马亮说什么,一旁跟随杨昱过来的官员,就进行起了补充。
“王爷,就在黎国典籍的记录中,这不祥之兆出现后,就会有人失明,或者双眼模糊。甚至有头晕目眩,昏厥的情况。可以说,这个不祥之兆,是切切实实能危害到人的。”
“并且,记录这个不祥之兆后。黎国基本都进入了混乱状态。”
说着官员,就把一份典籍递给了司马亮。
前面的估计是直视久了吧。这倒不是什么事。
这后面说的,怎么那么邪乎。还有书籍,难不成是真的?
司马亮拿过书籍翻了翻。
估计是怕司马亮不好找到,书籍中还特意用红圈标识了出来。
简单扫了两眼,司马亮就发现这事其实就是人多想了。
因为在这边记录黎国大事的大纲中,司马亮看到了太多连贯在一起的造反,平乱,夺储相关的内容。
可以说黎国在过往的岁月中,就没太平过。至于会把日食,联想成不祥之兆。
只是因为当时的人,认知不够加上乱世开始前发生了这事,所以误以为是天象所影响。
可事实是,有没有日食,该乱还是会乱。根本没有区别。
所以,在看完一些大纲后,司马亮还是对这件事,没什么想法。
“怎么说呢。这天象,是会伤害一些人,但这主要是人自己一直看着。如果不看,或者通过倒影看,是不会有这种事的。”
“至于灾祸一说,你们自己看快,除开这些天象发生的时候,剩下的黎国历史,有太平过吗?”
“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你们也别跟我说什么危言耸听的话。我是不会信。”
司马亮一下就表明了态度。这使得担忧的官员,有些傻眼。
“王爷,可这老祖宗都是这么说的。”
“对啊,这不止黎国的记录,还有更早的记录。要不您看看?”
“王爷,您可不能乱说。这不祥之兆,真的会害死很多人的。”
……
面对一种官员的迷信,司马亮翻了个白眼。二世重生以来,司马亮第一觉得,科学是如此重要。
甚至,司马亮都想让自己人学习一些自己知道的常识。
要不要,后面写本书?或许可以吧。毕竟有些东西,我不好做,不代表下一代不行。
不过,记忆太久了,很多都遗忘了,还能写完全吗?
……
官员们劝说司马亮。司马亮则是心想别的事。
就这样,等到官员口干舌燥,停下对日食危害的讲述后,司马亮才回过神来,搭理他们。
“说完了?还有没有别的了?没得话,你们就走吧。这事,我不会管。你们……最多就处理一下,看日食伤到的民众吧。至于别的,就算了。”
听到司马亮不听劝,一众官员又准备说什么。可这次,他们被杨昱拦了下来。
“行吧,就这样吧。你们说的王爷,都听了。再说也不过类似的话。你们还是下去,按照王爷说的做吧。”
“这,行吧。王爷,在下告退了。”一众官员,拿着各种典籍,离开了。
看着众人离开,司马亮的心情颇为复杂。
就这么一个天象,就引来那么多人注意,想来一些东西已经根深蒂固了。
“王爷,您说的东西,我是第一次听。但是吧,我觉得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王爷,你能和我细细说下吗?我很想知道,这天象,为何如此。”杨昱打断了司马亮的思绪。
还的是姐夫啊。果然聪明人,就会明白,有些东西,只是看上去有些唬人。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
“好,那我和你说说为什么吧。不过,光用嘴,可能说不清。到书房里面,我画给你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