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走走停停,里面的司马亮继续着和盛定的闲聊。
“你哥哥,有阵子没回家了吧。要不要,我让他回来一趟。让你们一家人团聚一下。”
“这个……王爷没事的……又不是很长时间没见。后面再见也可以。”
“这样啊,那行吧。后面再说。”
……
闲聊了一会,马车停下了。
司马亮和盛定先后走下马车。
“感觉有些冷清。”
“对比放盐日,是有点。”盛定附和。
司马亮和盛定到访的地方,是曾经的师家盐场。
上个月才来过一次,司马亮对路还有点记忆,所以没人带,他都找到了盐场办事处。
“王爷好。”官吏和做事的人,在看到司马亮到来后纷纷行礼问候。
“嗯。你们继续吧。我随便看看。”
“是。”
司马亮无视一众官吏,自顾自翻看一些账本和记录。
看了一会,司马亮又看了一众官吏。
“对了,你们这边是换人了吗?之前我记得领头的官吏,好像……不在了?”
“王爷,说的是王林?他的话……被驸马罢免了。”官吏略带紧张地说道。
姐夫还真果断啊。不过也好,这种敢擅自行动的人,就不好用。
“行吧,那这边有新的负责人吗?有的话,过来一下。我有些话要问。”
“有新的负责人。不过,他在外面,在下去帮您叫一下。”
“嗯。去吧。”
官吏一路小跑离开了办事处。
司马亮坐在椅子上,翻看起手边的记录。
翻着翻着,司马亮看向了盛定。
“你觉得这个盐场怎么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司马亮冷不丁的一句话,给盛定吓得够呛。感受着周围官吏投来的目光,盛定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啊……这个在下不懂……这事不太好说。”
“哦,这样啊。行吧。”司马亮收回目光继续翻看手上的册子。
随后,直到官吏回来,司马亮都没有问盛定别的话。
当然,这不代表盛定没事了。因为司马亮之前问了一句,这导致了周围的一些官员,一直在观察着盛定。
说实话,这个行为很正常。毕竟盛定是跟着司马亮来的,自带被注意的光环。
加上那番看似征求意见的询问,这就足够让这些不知道盛定身份的官吏,使劲瞎猜了。
面对这个情况,盛定自是苦不堪言。他甚至有点后悔,要跟着司马亮来盐场看看了。
毕竟在之前到路口的时候,司马亮就问过盛定,要不要下马车直接回盛府。
可盛定想着多见见世面,所以就跟着司马亮来了。这一来,直接就和坐牢一样了。
作为盛定苦难来源的司马亮,并不知道自己随口的一句,给对方带来了一些麻烦。
此刻的他,正仔细地看着册子上的一些记录。
比起往年师家管理的时候,这盐产量少了不少啊。
怎么会这样呢?明明人都没少,晒盐场也没停,这盐……怎么就还是差。
本来,放盐日后,司马亮就不会关注盐场了。毕竟马上要入冬了,盐场也要关闭了。
只是吧,因为要帮助东方舒,所以司马亮将目光又看向了盐场。
崎国能产盐,但主要是山盐,盐井的位置,比较靠西南。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下,这山盐能供养近八成的国民。
只是现在不是那种太平情况。司马亮知道东方舒,即便能将势力范围扩大,但到控制盐井,还是需要很多时间和物资的。
所以在东方舒新的消息还没到来之前,司马亮就开始未雨绸缪了。
当然,除开为东方舒考量,司马亮还有在为自己打算。毕竟自己这边交出去了不少盐,作为重要的物资,司马亮还是需要了解一下库存,以及产量的。
今年是过去了,来年还是要准备的。
于是,司马亮翻看了一下近几年的盐场的产盐情况,以及出售情况。
这一看完,司马亮就发现了一个巨大问题,那就是自打师家离开后,产盐和出售都出现了减少。
如果是小幅度减少,司马亮能理解。毕竟后面派过去的人,没有师家那么专业。
可是吧这个幅度,实在是太大了。产量上面,足足少了三分之一,买卖方面直接少了一半。
这么大的差距,司马亮自然不能坐视不管。所以他就想来了解一下这个情况。
晒盐场就那么多,照理来说,盐应该就这么多的产量。那师家是从哪里多来那么多盐。还有这些往年买盐的人呢?总不会全是中都和崎国那边的吧。司马亮暗想。
“王爷,潘大人到了。”此前出去找人的官吏,回到了办事处。
潘大人?听到名字,司马亮眉头皱了一下。
稍作等待,司马亮就看到门口走进来一个人。在见到对方的面容后,司马亮有些意外。
“潘寿,你怎么在这?姐夫把你派这来了?”
“是的王爷,驸马,他让在下来这里了。”面对司马亮的质问,潘寿老实回答。
潘寿……这人有些木讷。不过……听话这方面,确实没有问题。做这份差事,或许还挺适合。
这个潘寿,是继覃荣之后的县令。此前司马亮因为一些事和对方打过几次交道。所以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
“行吧,你挺好的。那你过来,我有点事要问你。”
“是的,王爷。”潘寿站到了司马亮身边。
“你来了,应该没多久吧。你对于盐场知道多少。”
“这个……在下了解的不是很多,刚刚还在认识,盐场的一些东西。”潘寿尴尬的说道。
这家伙,还挺老实。虽说对方的回答,让司马亮有些不满意,但他也知道这么短的时间,确实不好了解全部。
“这样啊,那你师家那边留下的一些账本看过了吗?对比你们现在在做的,你看到差异了吗?”司马亮试探性的问道。
“这个,说实话,在下大部分都看过了。差异的话,在下也看到了。无论是产盐和卖盐,都无法和师家接管时相比。”
“哦,你看到了是吧。那……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个……不好说。”潘寿有些许犹豫。
“怎么不好说。知道就说出来。”司马亮催促。
“好吧王爷。”
“在下就说一下自己的推论。”
“就产盐这个事,我们这边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所有的晒盐场,就没停过。哪怕没有和师家管的时候,全盛的产量,也是有十之八九了。”
“这种情况下,还有那么大的缺口。这只能说明,这往年多出来的盐,肯定不是盐场里面出来的。”
“对此,在下进行了一些调查。然后找了一些蛛丝马迹。”
“这个多出来的盐,应该是其他地方的盐。在下猜测师家之前在用低劣的山盐,以次充好,将其打包成官盐,进行售卖。”
混山盐?混三分之一?好家伙,这师家的胆子属实不小啊。怪不得管不了盐场,就要跑。
司马亮知道师家胆子很大,但没想到对方胆子居然大到这种地步。居然敢如此大规模的以次充好。
对了……这也不对啊。这么大规模的以次充好,就没人发现吗?还是说……拿到这些盐的人也知道?
……估计这背后也是买卖吧。如果是这样也能说得通,为什么交易低了那么多。
仅仅潘寿的猜测,司马亮就想通了之前无法理解的事。
不过,他还是不太清楚,师家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要知道,这以次充好这事,他可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就连接收盐场的时候,司马亮也没见到。
师家的人不在,司马亮再想也很难知道结果了。不过,真相是怎么样也没那么重要了。只要知道,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这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