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带着灵气去逃荒:全家就我是土著 第410章 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是假

《带着灵气去逃荒:全家就我是土著》第410章 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是假

作者:烟美人 字数:1332 书籍:带着灵气去逃荒:全家就我是土著

  阿九猛地停止了擦桌子的动作,看着门外远去的白衣人影:“说清楚。”

  后花园里的薛真驻步,微微侧目:

  “这本书有两侧,宁姑娘在昌妃死后写过一个下册,下落不明,而你那本书中唯一没提到的就是蒙家满门抄斩之后的事情,华昌皇若是知道蒙家有后,后果不堪设想,九姑娘三思。”

  阿九没有再问。

  她明白了,若是学书上的计谋并且用出来,难免会被发现连累蒙家遗孤。

  不过这事儿好办,书是死的人是活的,阿九难道不能灵活运用?非要蠢到按部就班?

  想到这里住的竟然是曾逃出皇宫的宁丫鬟,这样一个丫头从皇宫带着昌妃的书逃出来得多难。

  做人家小妾相比能活下去,自然是活下去重要。

  阿九收起心虚游走在百花阁内。

  猛地急步转身把这本书单独藏好,希望蒙家遗孤能安度一生。

  九儿答应了薛真给他人参,阿九吃了早饭便在后花园忙碌起来。

  等待发芽成熟的这个空档,阿九干脆将书架上的所有书都挪出来摊开晾晒。

  虽然天气干燥发霉是不可能的,可昨日用水擦过,阿九发现有些书页擦过之后自然风干书页便翘起来了。

  整整摆了半院子的书籍。

  咦?这本没有书名的书是什么书?上次擦拭阿九还没留意呢。

  拿起来看了看,是一本薄的还没炊饼厚的线装册子。

  阿九好奇的打开看,字迹不太好看,写的也不像是才识很高的人写的。

  幸好字能看懂。

  阿九扫了一眼便惊讶了。

  这该不会是昌妃秘史的后传吧,但是这本书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提昌妃的名号。

  可讲述的故事却特别像。

  大概讲的是一位妃子在满门抄斩后,“吾”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说是带着小皇子和蒙烈之长子逃出皇宫,因为走投无路,把孩子交给了自己没入宫前的父母手中,之后为了谋求生路养活这个小皇子,她自愿做了高家的丫鬟。

  因为姿色不错又懂得颇多礼仪,被高老爷子看重纳为小妾,之后便一直靠着高府的富贵生活偷偷接济父母,养活两个襁褓婴孩。

  直到十六年后,突逢朝廷变动,又开始大旱,城中百姓民不聊生,金银珠宝便成了最廉价的东西,唯独水是最贵的。

  结尾是,高府长房嫡子大婚之际,出事了(便是阿九知道的那件事),当时楚江王已挥兵南下攻打梦华城。

  高知府乃是文官怕和两位王爷之间难以抉择与谁为伍,免得惹事生非,连夜带着家眷和所有值钱的物件弃官而逃。

  就剩下她一人在高府,她打算离开高家回娘家寻找两个孩子,不知遇到大旱的民间家人有无逃亡,孩子是否还能寻到。

  末了,娘娘,若寻不到,宁儿以死谢罪。

  阿九合上这薄薄的线装册子,忧伤有感而生。

  显得冬日的暖阳也不过如此,反倒是寒风凛冽。

  希望宁丫头能找到那两个孩子把,许这就是薛真口中的蒙家遗孤。

  看来当初,昌妃并没有真的掐死自己的孩子,想必也只是掩人耳目罢了。

  没有哪位君主会留下一个被自己灭了满门的遗孤,将来若是作为皇子养着,有朝一日举兵造反可就会成为皇帝心里的一颗随时会爆炸的毒瘤。

  “这就是帝王之道?”阿九若有所思,言语呢喃。

  想必大旱和贫瘠,阿九还是觉得帝王之道更可怕。

  阿九把这册子装在匣子里,埋在了后花园最不起眼的墙角,就让这段历史长眠,也希望两位蒙家之后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再也不要参与朝廷内斗。

  昌妃秘史的末尾,写了的那句话,阿九还记得。

  阿九收起心情转身去挖人参,拍打拍打上面的沙土塞进怀里,种子自然也要留下。

  “您就是……拓跋夫人?”拱门处站着个身高没比阿九高多少的人。

  一身战甲腰配长刀的打扮,发髻随意的盘在头顶,一枚铜质的簪子固定着发冠,两眼神光囧囧,脏兮兮的脸上透着一股英气,脖子上还有少许细腻的旧伤。

  “你是?”阿九话一出口,突然想起了什么:“你是花铃儿?”

  那人顿时一怔,似乎没想到将军夫人会记得她的闺名。

  “快进来。”阿九赶忙把人拉进屋里,很大方的掏出水囊倒进了自己的木盆里,抓着她的手往水里按。

  花铃受宠若惊的猛地抽回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