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仙路尘缘 第161章:佳节前,诡异的反噬事件

《仙路尘缘》第161章:佳节前,诡异的反噬事件

作者:抬头的渔 字数:2749 书籍:仙路尘缘

  窦婴心中又是一痛,瞬间变脸。

  卫长君实在想笑:“您老何苦来哉。”

  韩嫣笑道:“他老人家希望司马相如支棱起来,别让喜欢他文章的人失望。可您老有没有想过他是支棱了,以后怎么办?要不您老把他接去你家?”

  窦婴朝马身上一下,扬长而去。

  韩嫣和卫长君都楞了一下,待反应过来,皆哭笑不得。

  今年卫长君家种了四十亩黄豆。为了错开收割时间,四十亩黄豆前后相差半个多月。其中最先种的十亩黄豆叶子已掉落。卫长君回到家中的第二天就带着奴仆打扫屋子擦洗粮缸磨镰刀。

  翌日上午,他带牛固和孟粮下地,拔掉一些尚未熟透还可以用来炒菜的黄豆做打豆场。傍晚,天空变了颜色,妖风阵阵,秋月被乌云压的喘不过气。

  窦婴和韩嫣端着油灯来找卫长君,看到他居然在陪大外甥玩“一二,木头人。”顿时想把灯糊他脸上。

  韩嫣把油灯移到他眼前,盯着他的神色问:“你没发现快下雨了?”

  卫长君点头:“看到了。”

  窦婴问:“地里的庄稼不要了?”

  “怎么要?豆子还不够干,今晚连夜割下来堆屋里,要是下个四天也是捂得猪都不吃。还不如放在地里,泡出豆芽我还可以弄去城里当菜卖。”卫长君叫大外甥跟阿奴玩儿去。他移到堂屋门边,望着漆黑的天空,叹气道:“要是今晚下明天晴,下再大都不怕。”说完收起愁绪,转向二人,拱手致谢。

  韩嫣和窦婴被他认真的神色搞得极为不自在。韩嫣嫌弃道:“我还是习惯你不要脸的德行。”

  “滚!”卫长君笑骂。

  韩嫣和窦婴知道他二人瞎着急,此事只能听天由命,便怎么来的怎么回去。夜里,果然跟卫长君说的一样下大了。但第二天没停,大雨改小雨,淅沥沥的忒愁人。

  这些黄豆跟他的寿命无关,但作为庄稼人卫长君也不忍看到豆子烂地里。一大早,他就穿着蓑衣,带孟粮、牛固和赵大以及两个弟弟在路上挖沟,把存了一夜的水引入沟渠。卫家门前沟里的水从未漫过五尺,这一下下的沟里的水得有六七尺。要不是挖沟的时候沟里的土把两边垫高了,再下一夜沟就满了。

  小霍去病头一次看到这么多水,连声惊呼:“发大水了!”

  卫长君还在沟对岸挖槽,闻言不禁吼他:“闭嘴!”

  小霍去病吓一跳,然后感到委屈,他什么也没做啊。

  韩嫣在树下避雨,“发大水你家的庄稼就被淹了。”

  “我?”小霍去病忘了,紧接着仰头,“老天爷,给我停,不许下!”

  电闪雷鸣,噼里啪啦,韩嫣吓得慌忙从杏树下出来,卫长君吓得差点把铁锹扔出去。小霍去病吓呆了,卫长君想吼他,一看他满脸震惊,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韩嫣,把他给我带屋里去。雨停之前我不想看到他。”

  小霍去病回过神,连连摇头,自个回屋。窦婴给韩嫣使个眼色,进屋看看。韩嫣寻思着他再皮也只有七岁,就领着阿奴进屋安慰他。

  小崽子确实吓到了,连小伙伴阿奴都忘了。随着他俩进来,有人作伴他不怕了。但忍不住担心庄稼,因为他好像把老天爷说生气了。

  随后忧心忡忡地问韩嫣,“老天爷不会可着我家的地下吧?”

  韩嫣好笑:“老天爷也想。可他法力无边,用最小的法力也能把整个长安淹了。这样一来陛下就不高兴了。陛下乃人皇,他向天祷告,诸神便会选个新的老天爷。他罔顾人命便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你说他会为了这点小事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吗?”

  “还有人敢废老天爷?”霍去病稀奇。

  韩嫣听卫长君扯多了,糊弄孩子的话张口就来,“天道!老天爷也要受天道的约束。天道好比人间律法,人间律法执行者是人,还可以说情。天道无情!”

  小不点不懂“天道”,但他知道老天爷不高兴也得憋着就够了,“韩兄,你说明天能晴吗?”

  韩嫣想想往年的情况,“长安这边秋天雨水不多,一个月难下一场,昨晚下这么大,明天差不多了。”

  以往这时候下雨,长安百姓愁的寝食难安。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两亩红薯和玉米,哪怕上半年收的小麦全用来交税,下半年地里豆子泡汤了,来年青黄时节也饿不着。下雨天无事可做,长安乡民就给自己找些事。

  临近午时,雨停了,卫长君心头的闷气出来,就叫女奴杀只母鸡,晌午喝鸡汤吃鸡汤面。

  山边沟边草多导致虫子多,卫长君家的母鸡又肥又大。曹女用厨房里最大的锅炖,加了八葫芦瓢水,然而还没炖好,水刚沸腾就飘了一层油花。

  这几年做饭做出经验了,许君打开锅盖看一眼,就叫钟媪和杂面擀面条,然后令西芮去西院西边的菜地里找些鲜嫩的青菜。这么多油撇掉太可惜,不撇掉直接喝下去非拉肚子不可。

  西芮刚到菜地里,卫家大门就被敲响了。小霍去病见他大舅起身,一把把他按回去,“大舅喝茶,我去看看。”

  卫长君端着姜茶的手僵在半空中,然后看韩嫣,什么情况啊。

  韩嫣:“因为之前的话羞愧吧。”

  卫长君一点不意外:“突然这么懂事,我就知道他有事。”

  “大舅!”

  小崽子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卫长君还是得放下杯子,“也不知道又怎么了。”

  卫步:“大兄,我去看看。”

  先前挖排水沟的时候,卫长君嫌蓑衣碍事就脱掉了。等沟挖好,身上没透头发湿透了。哪怕回到家就去浴室洗头洗澡,他也担心自己着凉生病。韩嫣没怎么见过卫长君生病,但他知道卫长君无病无灾也只有年寿命。卫长君洗澡的时候他就把卫家小火炉找出来,在堂屋茶几上煮姜汤。

  卫长君喝了两碗汗出来了,“你去可以的话,他就不用喊我了。院里都是泥,你就别出来了。”到堂屋门口,看到随小霍去病进来的两个人,惊讶道:“你们怎么来了?”

  韩嫣和卫家兄弟过来,看到里正的侄子和儿子也很意外,齐声问:“出什么事了?”

  “没事,没事。”二人听到关心很高兴,这趟没白来。里正的儿子走近,韩嫣等人便往后退,叫两人进来。里正的儿子把桶递给卫长君,“每年下大雨河里的鱼都往外跳。这是我们在河里捞的。阿翁叫我送两条给大公子尝尝。”

  卫长君下意识接过去,低头一看,十分震惊,“这么大?”

  小霍去病点头:“比我胳膊还长。”然后问里正的长子,“在哪儿逮的?”

  里正儿子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卫长君吼小崽子,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说实话,“河里。但只有下大雨的时候才有。”

  小不点好失望,然后又打起精神,“现在还有吗?”

  里正侄子摇头,“去的人多,不止我们村的人,没了。”

  小不点又打起鱼的主意,“大舅,中午不吃鸡吃鱼好不好?”

  堂兄弟二人忍不住吸吸鼻子,原来是鸡,难怪这么香。卫长君见状解释,“我之前在地里放水淋湿了,几个女奴非要杀只鸡,用姜炖,给我去去寒。”

  兄弟二人注意到他的头发还是湿的,不远处茶几上烧着小炉子,屋里充满了姜味,信以为真。里正儿子道:“这是黄河涨水跑过来的鲤鱼,鲜嫩不腥,清蒸就行了。”

  “多谢。”

  里正的侄子道:“该我们谢谢大公子。若不是地里有红薯和玉米,我们才没心思走几里路抓鱼。大公子,不打扰了,您歇着。”

  卫长君给大外甥使个眼色。小不点伸出手:“我送你们。”

  兄弟二人笑了。里正的儿子不吝夸赞,“小公子越发懂事了。”

  小不点得意地把人送到门外。看到脚上的草鞋上全是泥就想下水洗洗。走到沟边,看到水很浑浊,果断回屋叫赵大给他打井水。井水上有个木头盖盖着,水很清澈,小不点很满意。

  赵大见他洗的干干净净,也忍不住夸,“小公子越发爱干净了。”

  “我又不傻!”小不点听出他话里的调侃禁不住瞪眼。

  赵大不以为意,把擦脚的布给他,“到屋里再擦。”

  小不点到屋里拿出干净的布鞋才擦擦脚换上鞋。

  大雨过后,秋风很凉,卫长君给小崽子倒半杯姜茶。小不点也不想生病,捏着鼻子喝下去。然而坐下一炷香,小不点又忍不住满屋子乱窜。

  卫长君给他个任务,去隔壁喊窦婴夫妇来吃黄河大鲤鱼。

  小崽子立即换上草鞋。卫长君无奈地摇摇头。小崽子看到两个小舅和韩嫣都笑他,不高兴了,“我不去了。”

  卫长君叫阿奴起来。阿奴换上草鞋拉住他,“你陪我去吧?”

  有了台阶,小不点把手递给他。

  韩嫣看着他出去就想说什么。卫长君微微摇头,然后朝外睨了一眼。韩嫣悄悄过去,果然两个小崽子在门边还没走,“怎么还不去?”

  小霍去病慌了一下,同手同脚说道:“就去,就去!”

  韩嫣看着俩出了大门才敢说:“你外甥得有一千八百个心眼子。”

  卫长君心说,那可是霍去病啊。

  韩嫣惊讶地轻呼一声。卫长君疑惑不解,“他又怎么了?”

  “他没怎么,太阳好像露头了。”

  卫长君趿拉着鞋过来,抬头一看,天空刺眼。

  卫步禁不住说:“终于晴了。”话音落下,太阳又没了,卫步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憋死过去。

  卫长君见他呛着,拍拍他的背,“不晴也没关系,不下就行。秋风紧,吹两天地干了,后天下午或大后天早上就可以割了。”

  阴了天,湿透的打豆场干了,卫长君拉着石磙压平整,天后顶着多云的天气割黄豆。

  八阳里里正下地看黄豆,见卫长君地里好多人,就来问他:“可以割吗?”

  卫长君点头:“可以是可以,但地里还不能进车得挑出去。”

  里正闹不明白,“为何不再等一天?”

  卫长君:“摊开晾的快。这些黄豆一颗一颗挤在一块,等上面的干透了,底下的也发霉了。”

  长安雨水不多,里正有十来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跟天漏了似的。里正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比卫长君多,“我也回去叫人。割一半留一半。要是再下,割掉的废了,地里的还好。要是不下,地里的霉了,我们还有一半。”说完就回村喊人。

  八阳里的打豆场也收拾好了。一炷香过后,到处都是人。小霍去病个人来疯又兴奋了,看到卫长君挑豆子,就跑过去捡掉落的。

  韩嫣和窦婴依然抄着手在地头上看热闹。不过韩家和窦家的奴仆都自发下地帮忙。

  卫长君也不叫他们白帮忙。窦婴和韩嫣不差钱,卫长君给工钱侮辱人,待豆子全收上来,一家给六七石黄豆,留他们发豆芽做豆腐煮豆浆。

  暖阳当空,窦婴的夫人看着家奴在院里摊豆子,禁不住同窦婴感慨:“大公子讲究人啊。”

  窦婴:“他这样的人,不了解他的会觉着不可交。”

  “为何?”其夫人不解,“我就觉着他不错。”顿了顿,“我若是年轻十岁——”一见窦婴看她,连忙咽回去,“说笑,说笑。”

  老妻愿意陪他来秦岭过着清苦的日子,窦婴也懒得同她计较,“不贪财不慕权不好色,没有任何把柄,谁敢来往?”

  “他不是得种地续命?”

  窦婴连忙往四周看,奴仆离得远听不见,“此事除了卫家人,便只有陛下、韩嫣、我和你知道。若是叫外人知道,年年赶在庄稼熟之前放一把火,不出年他就会离开人世。”

  窦婴的夫人心疼坏了,“多好的人啊。”

  “以后见着儿女也不许说,带进棺材里。”

  他夫人连连点头,转移话题,“豆子都打下来了,红薯不着急,玉米还能再等一个月,卫家没什么要紧的事,是不是该建房了?”

  窦婴:“得看梁家里有没有空。”忽然想到不对,他妻子以前不关心这事,“怎么突然说起这事?”

  冬天的秦岭异常的冷,长安城里舒服点,但窦婴的夫人想清静不想回城,更不想应付那些没多少真感情的世家夫人,便想搬去茂陵。

  窦婴耐着性子听他夫人说完,很是意外:“你也想给陛下守陵?”

  他夫人噎的说不出话,狠狠瞪他一眼心里才畅快,“小卫不是说以后两边住?咱们也两边住。夏天和秋天在这儿,春天和冬天去茂乡。”

  窦婴觉着这个主意不错。冬天可以垂钓,春天可以沿着河岸踏青。哪像在这儿,春天不能上山,只能绕着门前的小沟来回转悠。

  窦婴:“陛下的地我们不能惦记。陛下快来了,我叫长君问问陛下。”

  八月底,刘彻身着劲装,带着行李抵达秦岭。

  屋后的玉米正鲜嫩,红薯也挖出来了,还没下地窖,禁卫可以提供肉食,饭菜好做的很,卫长君很乐意刘彻多住几日——刘彻住多久,卫青就能在家待多久。

  得知刘彻打算在此住五天,第四天早上,卫长君一起来就给禁卫安排一件事——杀猪宰羊!

  公孙敖十分想念他的烤全羊,这些年就吃过一次。公孙敖就问卫青,可以不杀猪,能不能杀两只羊。

  虽然来了二十多个禁卫以及黄门,卫家还有十来口子,卫青还是觉着一头猪和一只羊够了。公孙敖见他毫不犹豫地摇头,勾住他的脖子歪缠。

  卫步从旁边过,“我大兄不止会烤全羊,还会烤乳猪。”

  公孙敖放过卫青,“你家又没小猪。”

  “山上有啊。”卫步朝山的方向看一下。

  公孙敖眼中一亮,“我怎么没想到。

  随后吆五喝六,拿着刀剑以及弓箭上山。小霍去病看着长长的队伍很是羡慕,拉着卫青的手仰头问,“二舅舅,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们一样上山打猎啊?”

  卫青另一只手摸摸他的小脑袋,“现在不好?功课不重,除了不能上山,想去哪儿玩去哪儿玩。”

  “我不想玩。”小不点使劲摇头。

  卫青:“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像你这么大天天干活还得饿肚子。”

  “为什么呀?”

  卫青不愿回忆过去,“穷。”

  小霍去病一见他舅表情不对,不敢再问,“二舅说得对,我不要长大。”

  卫青被他装乖的模样逗得忍俊不禁,“外面风大,进屋吧。”

  “不要!”小孩松开他,学公孙敖勾住阿奴的脖子。

  阿奴小脸上全是警惕,“我不去!”

  “我还没说!”小霍去病气得瞪眼。

  阿奴摇头:“说也是白说。”

  霍去病气得松开他,“以后别找我玩!”

  “我找郎君玩。”阿奴说完就往屋里跑。霍去病伸手拦住他,“那是我大舅,不许你找他!”

  阿奴心说,还是我家郎君呢。

  不讲理!

  “干什么?”

  没有长辈跟着,小霍去病不敢尾随公孙敖一行。但屋里也无聊,他大舅跟陛下说什么地、房子之类的,听着就想睡觉,“我们射雀,比谁打的多。”

  “比什么?”阿奴继续问。

  小霍去病想想,“比压岁钱?”

  家里什么都不缺,压岁钱也没地儿花。阿奴不想比,“郎君说不可以赌钱。”

  “有吗?”

  阿奴点头,绝不承认卫长君跟韩嫣闲聊的时候说的。

  小霍去病信以为真,“比弹脑瓜崩?”

  小阿奴跑屋里拿弓箭,速度快的叫霍去病吓一跳,然后追上去,“不比了,不比了。卫阿奴,小坏蛋,你给我等着,等等我!”

  卫长君头疼,朝外吼:“霍去病,你二舅说,你母亲想你了。”

  院里陡然安静下来。

  刘彻差点呛着,赶忙放下杯子,“霍去病,哑巴了?”

  小霍去病哼哼哼,别以为他不知道,大舅潜意思是再闹就叫他去长安闹个够。长安那么大点地儿,有什么好闹的。进了院里都看不见外面的天是什么颜色的。

  卫青看到阿奴拿弓箭,叫住他,“叫赵大跟你们一块。别往山上跑,去哪儿都行。”

  阿奴乖乖地出去找赵大。

  两个小崽子四岁就摸弓箭,如今七岁,而韩嫣教的认真,虽然射不远但准头足。这边雀多的都打脸,跟夏天的蚊虫似的,很容易射到,赵大就找个小笼子跟在后头等着捡。

  大半个时辰,两个小崽子到八阳里又回来,累得一身汗,以至于到门口就往地上一坐。

  孟粮给他俩送来小板凳,提醒他们不可以脱衣,以免着凉。

  两个小不点不想听,孟粮搬出卫长君,两个小崽子把腰带系紧。赵大见状知道他俩不敢乱折腾,就进屋帮他们收拾小雀。

  卫长君听到赵大的声音出来,一看还不少,很是意外:“不错啊。”

  刘彻以及窦婴等人出来。刘彻看到了也很意外,随后拿起来一看射穿脑袋,愣了愣神,感觉心都跳出来了,连忙递给卫青。卫青不明所以,刘彻又给他一个,眼神示意他仔细看看。

  卫青懂了,站在二人身侧的韩嫣和窦婴也懂了。窦婴心中一凛,惊呼:“这准头,谁射的?”

  赵大不知他怎么了,老老实实说:“小公子和阿奴。”

  卫青压下心头的吃惊:“这里有射中身体的,也有射穿脑袋的,脑袋是谁射穿的?”

  “都有吧。小公子一个,阿奴一个。老奴数过,不差上下。”赵大看向卫长君,有什么不对吗。

  卫长君也不懂:“这鸟有毒?”

  刘彻见他还没看出来,顿时满心复杂,“你才有毒!”

  “怎么说呢?”卫长君不高兴,“红薯吃多了,还是玉米面吃多了?”

  赵大一看口气不对赶紧端出去拔毛。

  韩嫣到二人中间解释,两个小崽子的箭法太准,陛下不敢相信他们这么有天赋。身为师傅的他没意识到,身为亲舅舅的卫长君居然也没发现。

  卫长君听他说完楞了一下,心说这可是霍去病啊。随后意识到不对,阿奴不是霍去病,“对,他们才七岁。”佯装恍然大悟。

  刘彻服气:“自己养的孩子长——”

  “大舅,二舅,所有舅舅,不好了!”

  刘彻顿时想弄死小崽子,亏得他前一刻还觉着大汉有人了,“你就不能消停一会?”

  “消停不了。”

  这话来自阿奴。一众人意识到问题严重性,齐声问:“怎么了?”

  阿奴指着山的方向,“公孙敖捅了野猪窝了。陛下,郎君,好多野猪,快,快到韩兄家门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